糞便中排出的糞膽原增加的鑒別診斷
一、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的皮膚與豬膜黃染常為輕度呈淺檸檬黃色,且常因貧血而伴有皮膚蒼白。溶血性黃疸原因是: ①紅細胞本身內在缺陷; ②紅細胞受外在因素所損害。受損紅細胞可在網狀內皮系統內提早破壞,或直接在血管內破壞。 溶血性黃疸的診斷主要靠下列實驗室檢查: ①糞膽原及尿膽原含量增加; ②血清膽紅素增加,凡登伯試驗呈間接反應; ③血中網織紅細胞增多; ④血清鐵含量增加; ⑤骨髓紅系統增生旺盛。詳見溶血性貧血節。 二、肝細胞性黃疸 肝細胞性黃疸的診斷與鑒別,除病史與臨床檢查之外,常須依靠實驗檢查。肝穿刺活檢對某些疑難病例鑒別診斷有重要幫助,但應嚴格掌握適應證與慎重施行。 (一)黃增型病毒性肝炎 本世紀以來,認為病毒性肝炎僅有甲型和乙型。1965年以后明確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性質以來,1974年提出還有輸血后及腸道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77年發現了丁型肝炎病毒(因子)1979年對甲型肝炎病毒體外培養成功......閱讀全文
糞便中排出的糞膽原增加的鑒別診斷
一、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的皮膚與豬膜黃染常為輕度呈淺檸檬黃色,且常因貧血而伴有皮膚蒼白。溶血性黃疸原因是: ①紅細胞本身內在缺陷; ②紅細胞受外在因素所損害。受損紅細胞可在網狀內皮系統內提早破壞,或直接在血管內破壞。 溶血性黃疸的診斷主要靠下列實驗室檢查: ①糞膽原及尿膽原含量增加;
糞便中排出的糞膽原增加的檢查
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因子是類風濕關節炎和其他疾病病人血清中出現的抗人變性免疫球蛋白的自身抗體。 總蛋白(TP)--血清蛋白質是血清固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類物質。 白蛋白(A,Alb)--由肝臟合成,是正常人體血清總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質成分。白蛋白在維持血液膠體滲透壓、體內代謝物質運輸。
糞便中排出的糞膽原增加的緩解方法
新生兒黃疸預防與保健 孕母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忌酒和辛熱之品,不可濫用藥物。如孕母有黃疸病史可口服黃疸茵陣沖劑。自確診的服至分娩,服藥時間以兩個月以上為宜。嬰兒出生后,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退而復現等情況,以便及時破損感染。
糞便中排出的糞膽原增加的原因及檢查
原因 可能患有不穩定型心絞痛。預防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體格檢查:物理檢查對肯定或排除心絞痛通常沒有大的幫助。心前區反常搏動、短暫的舒張期附加音常提示左心功能障礙。缺血發生期間或其后,也可有急性乳頭肌功能不全的表現,如一過性心尖部收縮期雜音、喀喇音等。 檢查 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因子是類
糞便中排出的糞膽原增加原因是什么
可能患有不穩定型心絞痛。預防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體格檢查:物理檢查對肯定或排除心絞痛通常沒有大的幫助。心前區反常搏動、短暫的舒張期附加音常提示左心功能障礙。缺血發生期間或其后,也可有急性乳頭肌功能不全的表現,如一過性心尖部收縮期雜音、喀喇音等。
糞膽原的介紹
糞膽原又名尿膽原、膽素原。正常人膽汁中的膽紅素在回腸末端和結腸被細菌分解為糞膽原,其部分被腸道重吸收進入腸肝循環外,大部分在結腸被氧化為糞膽原,并隨糞便排出體外,接觸空氣后變為糞膽素,為棕紅色,故大便常呈棕紅色。
糞膽原檢查作用
糞膽原檢驗對于黃疸類型的鑒別具有一定價值。增加見于溶血性黃疸,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惡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組織內出血等紅細胞破壞顯著者。減少見于梗阻性黃疸。
糞膽原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增加溶血性黃疸,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惡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組織內出血等紅細胞破壞顯著者。 (2)減少梗阻性黃疸。 肝細胞性黃疸時糞膽原則可增加也可減少,視肝內梗阻情況而定。糞膽原檢驗對于黃疸類型的鑒別具有一定價值。 需要檢查人群:有異常出血癥狀患者
糞膽原的檢查前準備
1、女性做糞便檢查也最好避開經期,以免血絲混入。 2、標本采集后應于1小時內檢查完畢,否則可因PH膠消化酶等影響導致有形成分破壞分解。
糞膽原的注意事項
檢查前準備: 1、女性做糞便檢查也最好避開經期,以免血絲混入。 2、標本采集后應于1小時內檢查完畢,否則可因PH膠消化酶等影響導致有形成分破壞分解。 檢查時要求: 1、因為嬰幼兒不容易一次取到足量的檢體,若需要分次收集時,請將檢體暫時置于冰箱冷藏保存,以避免細菌滋生。 2、正常大便因含
糞膽原的檢查過程
糞便中的糞膽原在溶血性黃疸時,由于大量膽紅素排入腸道被細菌還原而明顯增加;梗阻性黃疸時由于排向腸道的膽汁沽少而糞便膽原明顯減少;肝細胞性黃疸時糞膽原則可增加也可減少,視肝內梗阻情況而定。糞便膽原定性或定量對于黃疸類型的鑒別具有一定價值。無論定性或定量均采用Ehrlich方法,瓜后生成紅色化合物,
糞膽原檢查時要求
1、因為嬰幼兒不容易一次取到足量的檢體,若需要分次收集時,請將檢體暫時置于冰箱冷藏保存,以避免細菌滋生。 2、正常大便因含有糞膽素,故為黃或棕黃色。
尿膽素原的基本信息介紹
結合膽紅素由肝臟隨膽汁進入腸道后被大腸桿菌脫氫酶還原成糞膽原(尿膽原),10%~25%的糞膽原被腸粘膜吸收進入肝臟,被肝細胞攝取后小部分經血液由腎臟排出,稱尿膽原。 大部分膽素原隨糞便排出,經糞便排出的膽素原稱為“糞膽素原”。少量膽素原經腸黏膜吸收入血液,經尿液排出,經尿液排出的膽素原稱為“尿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糞膽原介紹
糞膽原介紹: 正常人膽汁中的膽紅素在回腸末端和結腸被細菌分解為糞膽原,其部分被腸道重吸收進入腸肝循環外,大部分在結腸被氧化為糞膽素,并隨糞便排出體外。糞膽原正常值: 75-350mg/100g糞便(Ehrlich方法)。糞膽原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增加:溶血性黃疸,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
糞膽原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增加溶血性黃疸,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惡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組織內出血等紅細胞破壞顯著者。 (2)減少梗阻性黃疸。 肝細胞性黃疸時糞膽原則可增加也可減少,視肝內梗阻情況而定。糞膽原檢驗對于黃疸類型的鑒別具有一定價值。 需要檢查人群:有異常
糞膽原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檢查前準備: 1、女性做糞便檢查也最好避開經期,以免血絲混入。 2、標本采集后應于1小時內檢查完畢,否則可因PH膠消化酶等影響導致有形成分破壞分解。 檢查時要求: 1、因為嬰幼兒不容易一次取到足量的檢體,若需要分次收集時,請將檢體暫時置于冰箱冷藏保存,以避免細菌滋生。 2、
糞膽原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75~350mg/100g糞便(Ehrlich方法)。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增加溶血性黃疸,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惡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組織內出血等紅細胞破壞顯著者。 (2)減少梗阻性黃疸。 肝細胞性黃疸時糞膽原則可增加也可減少,視肝內梗阻情況而定
糞便的化學檢驗糞膽色素
包括膽紅素、糞膽原、糞膽素。正常人膽汁中的膽紅素在回腸末端和結腸被細菌分 解為糞膽原,其部分被腸道重吸收進入腸肝循環外,大部分在結腸被氧化為糞膽素,并 隨糞便排出體外。(一) 糞膽囊 (fecal urobilin)1.原理 糞膽素與汞化合,可形成紅色化合物。2.參考值 陰性3.臨床意義(1) 當總
糞便的化學檢驗——糞膽色素
包括膽紅素、糞膽原、糞膽素。正常人膽汁中的膽紅素在回腸末端和結腸被細菌分 解為糞膽原,其部分被腸道重吸收進入腸肝循環外,大部分在結腸被氧化為糞膽素,并 隨糞便排出體外。(一) 糞膽囊 (fecal urobilin)?1.原理 糞膽素與汞化合,可形成紅色化合物。2.參考值 陰性3.臨床意義(1) 當
溶血性貧血實驗室檢查
1.紅細胞破壞增加 檢查是否存在血紅蛋白血癥、高膽紅素血癥(間接膽紅素)、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尿檢查可見血紅蛋白尿、含鐵血黃素尿、尿膽原排出增多;糞便檢查有糞膽原排出增多。 2.紅系造血代償性增生 檢查是否存在網織紅細胞增多,一般在5%以上,有時可達50%;周圍血液中出現幼紅細胞,主要為晚
膽紅素(BIL)、尿膽原(URO)檢測的臨床意義
? 1.參考值 膽紅素定性:陰性 尿膽原定性:陰性或弱陽性(1:20稀釋后陰性) 定量: 男:0.30~3.55 μmol/L(微摩爾/升) 女:0.00~2.64 μmol/L(微摩爾/升) 兒童:0.13~2.30 μmol/L(微摩爾/升) 2.臨床意義:利用尿膽紅素、尿膽原和血
溶血性貧血的檢查方法
溶血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傳統上可分為三類: 1.紅細胞破壞增加 檢查是否存在血紅蛋白血癥、高膽紅素血癥(間接膽紅素)、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尿檢查可見血紅蛋白尿、含鐵血黃素尿、尿膽原排出增多;糞便檢查有糞膽原排出增多。 2.紅系造血代償性增生 檢查是否存在網織紅細胞增多,一般在5%以上,有時
關于溶血性貧血的檢查內容介紹
溶血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傳統上可分為三類: 1.紅細胞破壞增加 檢查是否存在血紅蛋白血癥、高膽紅素血癥(間接膽紅素)、血清結合珠蛋白降低;尿檢查可見血紅蛋白尿、含鐵血黃素尿、尿膽原排出增多;糞便檢查有糞膽原排出增多。 2.紅系造血代償性增生 檢查是否存在網織紅細胞增多,一般在5%以上,有時
尿中磷酸鹽排出增多的診斷及鑒別
診斷 堿性磷酸酶在佝僂病病程中增高出現較早,而恢復最晚。 測定血清中25(OH)D3或1,25(OH)2D3水平,其值在典型佝僂病幾為零,在亞臨床佝僂病也顯著下降,而維生素D治療后可顯著回升,為敏感而可靠的生化指標。 X線改變以骨骼發育較快的長骨為明顯,尤以尺橈骨遠端及脛腓骨近端更為明顯。
糞便中的糞膽色素檢查
糞膽色素檢查 正常糞便中無膽紅素而有糞膽原及糞膽素。糞膽色素檢查包括膽紅素、糞膽原、糞便膽素檢查。 1.糞膽紅素檢查嬰兒因正常腸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人因腹瀉待腸蠕動加速,使膽紅素來不及被腸道菌還原子核時,糞便可呈金黃色或深黃色,膽紅素定性試驗為陽性,如部分被氧化成膽綠素由糞便呈典綠包。為快速檢測糞
遺傳性糞卟啉型肝性紫質癥的臨床表現
可見于任何年齡,男女相等,有明顯家族病史。病情潛隱而無癥狀,僅糞便排出糞卟啉增多。但在巴比妥、甲丙氨酯(眠爾通)、苯妥英鈉等藥物誘發下可出現急性間歇型的臨床表現。皮膚病變少見,個別病人可出現光感性皮膚損害。它的生化診斷特點是糞中大量糞卟啉Ⅲ型排出,但沒有原卟啉。尿中糞卟啉Ⅲ型可能不增加。但當急性
尿膽原的鑒定和檢查方法
尿膽原,又稱尿膽素原。結合膽紅素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代謝為膽素原。大部分膽素原隨糞便排出,經糞便排出的膽素原稱為“糞膽素原”。少量膽素原經腸黏膜吸收入血液,經尿液排出,經尿液排出的膽素原稱為“尿膽素原”,又稱尿膽原。尿膽原定性(UBG)可用于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和阻塞性黃疸的鑒別診斷。正常人尿膽
血膽癥的鑒別診斷
膽道蛔蟲癥 單純的膽道蛔蟲癥多見于青少年,常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劍突下絞痛或呈鉆頂樣痛,少數患者采取膝胸臥位時疼痛可有所減輕,疼痛常陣發性發作,緩解期與常人一樣可毫無癥狀。多數患者伴有嘔吐,甚至有嘔吐出膽汁者,也有嘔吐出蛔蟲者。疼痛發作期癥狀雖很重,但腹部常缺乏體征,這是膽道蛔蟲癥的特點。如行B超
膽脂瘤的鑒別診斷
表皮樣囊腫位于小腦橋腦角時應與聽神經瘤、腦膜瘤相鑒別,后二者多見于青年人,聽神經瘤常以耳鳴、聽力下降起病,而腦膜瘤的聽力障礙則較聽神經瘤為輕,小腦橋腦綜合征及顱內壓增高癥狀較本病為重,腦脊液蛋白一般多增高。 位于中顱窩者需要與三叉神經鞘瘤及腦膜瘤相鑒別,三叉神經鞘瘤顱底像一般均見卵圓孔擴大,腦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便常規介紹
便常規介紹: 便常規檢驗可以了解消化道有無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及早發現胃腸炎、肝病,還可作為消化道腫瘤的診斷篩查。便常規化驗包括檢驗糞便中有無紅血球和白血球、細菌敏感試驗、潛血試驗(OB) 以及查蟲卵等。便常規檢查對于判斷人體健康狀況是必要的檢查項目。便常規正常值: 一、糞便的外觀 參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