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則出血的分類
1、 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但周期正常。多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癥、功血,此外上避孕環者也有可能經量增多。 2、 月經周期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常為功血,但應先排除子宮內膜癌。 3、 長期持續陰道出血。多為生殖器官惡性腫瘤,如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 4、 停經后不規則出血。育齡婦女多育齡婦女則多考慮與妊娠有關的疾病,如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等;絕經后婦女則多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5、性交后出血。多為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癌或粘膜下肌瘤。 6、 陰道出血伴白帶。多考慮為晚期宮頸癌、子宮內膜癌伴感染。 7、 陣發性陰道血水。有原發性輸卵管癌的可能。 8、 經間出血。發生在兩次月經之間,歷時3-4天,血量極少時,大多為排卵期出血。 9、經前經后點滴出血。月經來潮前或后數日少量血性分泌物,一般為卵巢功能異常,亦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10、出血量不多,有些人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續半天或2~3天,最多不會超過7......閱讀全文
不規則出血的分類
1、 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但周期正常。多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癥、功血,此外上避孕環者也有可能經量增多。 2、 月經周期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常為功血,但應先排除子宮內膜癌。 3、 長期持續陰道出血。多為生殖器官惡性腫瘤,如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 4、 停經后不規則出血。育齡婦女多育齡婦女
不規則出血的原因
1、子宮頸腫瘤:宮頸癌也可以引起出血,開始為接觸性出血,以后可發展為少量不規則陰道出血,晚期出血量增多,甚至大出血。 2、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發生在青春期前后、生育年齡,以及更年期前后。表現為月經周期、經期均出現異常,出血可以時多時少、時有時無,甚至淋漓不止。 3、陰道腫瘤、陰道壁腫瘤:如陰
不規則出血的檢查
病史 應詳細詢問白帶的量,是否污染內褲或需用月經帶;白帶的顏色;有無特殊氣味;發生的時間;是否刺激外陰而致侵癢;以往是否有過病理性白帶的診斷;進行過何種治療;配偶是否患有泌尿生殖系統疾患等等。 體格檢查 檢查自外向內順序進行,首先通過視診檢查外陰、尿道、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情況,其次通過陰道
不規則出血的應急措施
急救措施 1.少量出血,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狀況,數數脈搏快不快,并讓病人絕對臥床休息。面色蒼白、出虛汗者,應把頭部放低,腳抬高一些,喝點淡鹽水,注意保暖,也不宜過熱。適當吃些鎮靜藥或同時服止血藥。待病情穩定再去醫院。 2.也可把冷水袋或冰袋放在下腹部,冷敷止血。惡心時,應把臉偏向一側,防止窒息。女
不規則出血的分類及原因
分類 1、 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但周期正常。多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癥、功血,此外上避孕環者也有可能經量增多。 2、 月經周期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常為功血,但應先排除子宮內膜癌。 3、 長期持續陰道出血。多為生殖器官惡性腫瘤,如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 4、 停經后不規則出血。育齡婦女多
不規則出血的原因及檢查
原因 1、子宮頸腫瘤:宮頸癌也可以引起出血,開始為接觸性出血,以后可發展為少量不規則陰道出血,晚期出血量增多,甚至大出血。 2、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發生在青春期前后、生育年齡,以及更年期前后。表現為月經周期、經期均出現異常,出血可以時多時少、時有時無,甚至淋漓不止。 3、陰道腫瘤、陰道壁腫
陰道不規則流血病例分析
1 病例報告 患者, 54 歲,因陰道不規則流血1 年于2014 年8 月4 日入 我院。患者2013 年8 月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無陰道流液、腹 痛,無排尿及排便困難,未診治。2014 年 7 月 15 日于我院就 診,婦科檢查宮頸未見明顯外生病灶。TCT 檢查未見異常, HPV 檢查示 HPV
不規則抗體與血液安全
抗體是機體對異己的大分子物質刺激產生的一種免疫物質。抗體的種類很多,一類是病毒細菌引起的,例如:乙肝表面抗體(HBsAb)、艾滋病毒抗體( 抗HIV),梅毒抗體(TP)。這些抗體常用于傳染性疾病的診斷,不存在規則與不規則的問題。另一類是血型物質引起的,血型抗體,在血型抗體中,有些抗體會自然產生,
不規則抗體鑒定臨床意義
中文名稱:不規則抗體鑒定 臨床意義: 不完全抗體鑒定是不完全抗體篩檢的進一步檢查,目的是尋找與帶有抗體的病人相配合血源。
不規則抗體篩查的意義
不規則抗體是指抗-A、抗-B或抗-AB以外的其他抗體。目前不規則抗體的篩查方法是采用O型試劑紅細胞檢測被檢者的血清中的不規則抗體。由于有臨床意義的不規則抗體會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破壞輸入的不配合的紅細胞或縮短其壽命,產生溶血性輸血反應,輕則影響治療效果,重則危機病人生命;此外,對孕婦而言,不規則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