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療腹腔積液?
由于引起腹腔積液的病因甚多,無論是腹腔積液呈漏出性還是滲出性,均可因多種疾病而引起,遇腹腔積液患者時,應盡快地確定其腹腔積液的性質,繼而再積極尋找病因。只有針對病因治療,腹腔積液才可能減少或消失;如果在病因尚未明確,為了減輕大量腹腔積液引起的癥狀(包括腹脹、呼吸受限等)可進行必要的對癥治療。此外,晚期肝硬化、肝功能嚴重受損、結締組織病等所致的腹腔積液,雖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但其腹腔積液常不能完全消退,有時甚至成為頑固性腹腔積液,而僅能進行綜合性治療。 1.限制水、鈉攝入 腹腔積液患者,尤其是低蛋白血癥所致者,應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量,其次是水的攝入量;飲食上宜進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飲食;低鹽飲食也適用于所有的漏出性或滲出性腹腔積液患者,目的是盡可能多的將體內多余的水經腎臟排出體外。 2.利尿藥 為了加速水分從腎臟的排出,可選擇使用利尿藥。一般應聯合使用保鉀和排鉀利尿藥,或者聯合使用作用于腎臟不同部位的利尿藥,以......閱讀全文
怎樣治療腹腔積液?
由于引起腹腔積液的病因甚多,無論是腹腔積液呈漏出性還是滲出性,均可因多種疾病而引起,遇腹腔積液患者時,應盡快地確定其腹腔積液的性質,繼而再積極尋找病因。只有針對病因治療,腹腔積液才可能減少或消失;如果在病因尚未明確,為了減輕大量腹腔積液引起的癥狀(包括腹脹、呼吸受限等)可進行必要的對癥治療。此外
怎樣治療腹腔膿腫?
1、膈下膿腫的治療 治療腹膜炎時患者取半坐臥位,合理選用抗生素,胃脾切除后仔細止血、放置引流管,能有效地預防膈下膿腫的形成。即使在膈下膿腫形成的早期,通過抗生素和支持療法,炎癥也可能消退吸收。但在治療數周后,發熱不退,病人體力消耗較大的情況下,仍宜及時引流。B超定位下穿刺引流對位置較深、膿腔較
如何預防腹腔積液?
1.注意飲食,防止暴飲暴食。 2.多運動,增加機體免疫力,保護內臟功能。 3.手術時,醫護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 4.養成合理膳食習慣:保持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及水產品,如青菜、蘿卜、海帶、紫菜等。少食多餐,禁食肥肉及動物內臟,不可吃刺激性強的蔥、椒、咖啡等。
怎樣治療鞘膜積液?
1.隨訪觀察 適用于病程緩慢、積液少、張力小、長期不增長而無明顯癥狀者。嬰兒型鞘膜積液常在2歲前自行消失,不急于進行治療。因全身疾病引起的積液,當全身疾病痊愈后,積液可逐漸被吸收。 2.穿刺抽液,注射硬化劑治療 單純穿刺抽液易復發,抽液后向鞘膜腔內注射硬化劑,必須排除鞘膜腔與腹腔相通。因其
重視胸腹腔積液檢查
胸腹腔積液(下面簡稱胸水或腹水或積液)檢查在常規工作中雖然不多,但也是臨床所需要的檢查項目。正因為檢查量少,往往得不到重視。一般僅做性狀檢查、Rivalta試驗、細胞總數和分類,這幾項檢查只能區分漏出液和滲出液,據文獻介紹其符合率僅60%~70%而己,達不到臨床需要。近年來隨著積液生化項目的引入,L
腹腔積液的病因分析
腹腔積液是多種疾病的表現,根據其性狀、特點,通常分為漏出性、滲出性和血性3大類。 1.漏出性腹腔積液 常見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靜脈阻塞性、腎源性、營養缺乏性、乳糜性等; 2.滲出性腹腔積液 常見原因有: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繼發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腔積液),結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膽汁性
胸腹腔積液標本的采集
胸腹腔積液標本的采集:標本采取:一般由臨床醫生根據需要在無菌條件下,對各積液部位進行穿刺而收集。如僅為診斷用,以注射器吸取10~20ml即可。抗凝及保存:所得標本應分裝兩個容器內,一個加1/10標本量的106mmol/L檸檬酸鈉抗凝劑,并立即送檢,以免細胞變性破壞而影響結果。如作細胞學檢查,最好用肝
關于腹腔積液鑒別診斷介紹
腹腔積液的診斷一般較容易,除影像學檢查外,主要依據腹部叩診法:腹腔積液達500ml時,可用肘膝位叩診法證實;1000ml以上的腹腔積液可引起移動性濁音,大量腹腔積液時兩側脅腹膨出如蛙腹,檢查可有液波震顫;小量腹腔積液可借超聲和腹腔穿刺檢出,超聲示肝腎交界部位有暗區。CT的靈敏度不如超聲。 1.
良性與惡性腹腔積液的鑒別
鑒別點良性惡性外觀少見血性多為血性總蛋白(g/L)>4020~40乳酸脫氫酶(LD,U/L)接近血清>200積液LD/血清LD<0.6>0.6纖維連接蛋白(mg/L)<30>30鐵蛋白(μg/L)<100>500癌胚抗原(CEA,μg/L)<20>20積液CEA/血清CEA<1.0>1.0甲胎蛋白(
腹腔積液的基本信息介紹
正常狀態下,人體腹腔內有少量液體(一般少于200ml),對腸道蠕動起潤滑作用。任何病理狀態下導致腹腔內液體量增加,超過200ml時稱為腹腔積液(ascites)。腹腔積液僅是一種病征,產生腹腔積液的病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有心血管病、肝臟病、腹膜病、腎臟病、營養障礙病、惡性腫瘤腹腔轉移、卵巢腫瘤、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