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腎功能不全腎衰的鑒別診斷
當無明顯腎臟病史、起病急驟者應與急性腎衰相鑒別。嚴重貧血者應與消化道腫瘤、血液系統疾病相鑒別。此外還應重視對原發病及誘發因素的鑒別,判定腎功能損害的程度。......閱讀全文
腎衰竭的輔助診斷
(1)血常規檢查:明顯貧血,為正常細胞性貧血,白細胞數正常或增高。血小板降低,細胞沉降率加快。 (2)尿常規檢查:隨原發病不同而有所差異。其共同點是:①尿滲透壓降低,多在每公斤450mosm以下,經重低,多在1.018以下,嚴重時固定在1.010~1.012之間,作尿濃縮稀釋試驗時夜尿量大于日
腎后性腎衰的診斷
1.病史 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了解擠壓傷、燒傷、大出血及當時情況。 (2)有無嚴重感染史如敗血癥、感染性休克、感染性,感染性內膜炎、化膿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出血熱、中毒性菌痢、休克型肺炎等。 腎后性腎衰 (3)了解有無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史;有無各種休克史。 (
慢性腎衰竭及其藥物治療
? 1 慢性腎衰竭??? 慢性腎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指慢性腎臟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體內代謝產物蓄積,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及全身各臟器損害的綜合征。CRF分為四期:腎功能代償期(GFR
慢性腎衰竭并發癥
慢性腎衰竭常并發高血壓、貧血、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病、水電紊亂及酸堿失衡、腎性骨病、骨折,感染等。除以上各系統并發癥外,慢性腎衰竭長期透析者還可并發鋁中毒,常規透析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易并發鋁中毒。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規律性血液透析患者鋁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透析液中含鋁量過多。當透析液中鋁
腎衰竭的鑒別分析
①有否夜尿多病史?夜尿多系指夜間尿量超過全日尿量1/2,提示遠端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有此病史者多為CRF。 ②是否早期出現少尿?少尿系指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部分腎衰竭病人腎衰竭尚欠嚴重即出現少尿,而CRF病例唯到終末期(肌酐清除率
腎衰康灌腸液的鑒別
1)取本品20ml(普通型)或4ml(濃縮型),置水浴上蒸干,加70%甲醇30ml, 加熱回流30分鐘,趁熱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30ml,合 并提取液,用水洗滌2次,每次25ml,棄去水液,醋酸乙酯液用適量無水硫酸鈉脫水,濾過,濾液 蒸干,殘渣加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病因是什么
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的病因多種多樣,可概括為兩大類: 一、腎中毒 對腎臟有毒性的物質,如藥物中的磺胺、四氯化碳、汞劑、鉍劑、二氯磺胺(dichlorphenamide);抗生素中的多粘菌素,萬古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Ⅰ、先鋒霉素Ⅱ、新霉素、二性霉素B、以及碘造影劑、甲氧氟烷麻醉劑等;生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臨床表現
一、少尿期 1、大多數在先驅癥狀12-24小時后開始出現少尿(每日尿量5(圖)新生兒急性腎功能衰竭 0-400ml)或無尿。一般持續2-4周。 2、可有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呃逆、頭昏、頭痛、煩躁不安、貧血、出血傾向、呼吸深而快、甚至昏迷、抽搐。 新生兒腎功能衰竭 3、代謝產物的蓄積:血
慢性腎衰竭的臨床表現
1.消化系統 是最早、最常見癥狀。 (1)厭食(食欲不振常較早出現)。 (2)惡心、嘔吐、腹脹。 (3)舌、口腔潰瘍。 (4)口腔有氨臭味。 (5)上消化道出血。 2.血液系統 (1)貧血是尿毒癥病人必有的癥狀。貧血程度與尿毒癥(腎功能)程度相平行,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減少為
治療慢性腎衰竭的方法介紹
(一)慢性腎衰竭的飲食治療 1、給予優質低蛋白飲食0.6克/(公斤體重·天)、富含維生素飲食,如雞蛋、牛奶和瘦肉等優質蛋白質。病人必須攝入足量熱卡,一般為30~35千卡/(公斤體重·天)。必要時主食可采用去植物蛋白的麥淀粉。 2、低蛋白飲食加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治療,應用α-酮酸治療時注意復
慢性腎衰竭的臨床表現
1.消化系統 是最早、最常見癥狀。 (1)厭食(食欲不振常較早出現)。 (2)惡心、嘔吐、腹脹。 (3)舌、口腔潰瘍。 (4)口腔有氨臭味。 (5)上消化道出血。 2.血液系統 (1)貧血是尿毒癥病人必有的癥狀。貧血程度與尿毒癥(腎功能)程度相平行,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減少為
慢性腎衰竭的影像學檢查
1.腎前性急性腎衰竭 由于腎前因素使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致腎血流量灌注不足引起的腎功能損害。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腎小管對尿素氮、水和鈉的重吸收相對增加,病人血尿素氮升高、尿量減少、尿比重增高。腎前性急性腎衰病人的腎小球及腎小管結構保持完整,當腎臟血流灌注恢復正常后,腎小球濾過率也隨之恢復。但嚴重
關于慢性腎衰竭的檢查介紹
1、慢性腎衰竭— 常用的實驗室檢查 項目包括尿常規、腎功能、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電解質(K,Na,Cl,Ca,P,Mg等)、動脈血液氣體分析、腎臟影像學檢查等。 檢查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主要方法有:檢測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放射性核素法測GFR等。中
關于慢性腎衰竭的分期介紹
慢性腎衰竭(CRF)時稱尿毒癥,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是各種病因引起腎臟損害并進行性惡化,當發展到終末期,腎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時,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綜合癥狀。 由于腎功能損害多是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不同階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點,中國傳統地將腎功能水平分成以下幾期: 1.腎功能代償期
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簡介
慢性腎功能不全又稱慢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慢性腎衰,由于腎單位受到破壞而減少,致使腎臟排泄調節功能和內分泌代謝功能嚴重受損而造成水與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出現一系列癥狀、體征和并發癥。小兒慢性腎衰的原因與第1次檢出腎衰時的小兒年齡密切相關。5歲以下的慢性腎衰常是解剖異常的結果,如腎發育不全、腎發育異常、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血肌酐水平作出診斷,同時還必須對病因做出判斷,明確腎前性、腎后性、腎實質性腎衰竭。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血肌酐水平作出診斷,同時還必須對病因做出判斷,明確腎前性、腎后性、腎實質性腎衰竭。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發病機理及病因
發病機理 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具體發病過程,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它的發生與急性腎衰竭發病機理 下述有關:①腎小球濾過率極度降低(常在5ml/min以下,多數僅為1-2ml/min)產生的機理可能是由于前述多種原因引起腎小管缺血或中毒,發生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使近曲小管對鈉的的重吸收減少,以致原尿中的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病理及發病機理
病因 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的病因多種多樣,可概括為兩大類: 一、腎中毒 對腎臟有毒性的物質,如藥物中的磺胺、四氯化碳、汞劑、鉍劑、二氯磺胺(dichlorphenamide);抗生素中的多粘菌素,萬古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Ⅰ、先鋒霉素Ⅱ、新霉素、二性霉素B、以及碘造影劑、甲氧氟烷麻醉
關于急性腎功能不全的鑒別診斷介紹
1、ARF是由各種原因使兩腎排泄功能在短期內迅速減退,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umol/L。 2、進一步確定為是少尿型、非少尿型,還是高分解型? 3、注意以下兩點: ①應用利尿劑后可使尿鈉排出增多,故此時不可依靠尿鈉排出量及鈉排泄分數作為診斷依據; ②有蛋白尿或糖尿者及應用甘露醇、右
慢性腎衰竭的實驗室檢查
項目包括尿常規、腎功能、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電解質(K,Na,Cl,Ca,P,Mg等)、動脈血液氣體分析、腎臟影像學檢查等。 檢查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主要方法有:檢測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放射性核素法測GFR等。我國Ccr正常值為:90±10ml/mi
關于慢性腎衰竭的相關治療介紹
1、慢性腎衰竭— 防治感染 平時應注意防止感冒,預防各種病原體的感染。抗生素的選擇和應用原則,與一般感染相同,唯劑量要調整。在療效相近的情況下,應選用腎毒性最小的藥物。 2、慢性腎衰竭—高脂血癥的治療 透析前CRF病人與一般高血脂者治療原則相同,應積極治療。但對維持透析病人,高脂血癥的標準
關于慢性腎衰竭的透析治療介紹
(1)慢性腎衰竭的透析治療— 血液透析 應預先給病人作動靜脈內瘺(位置一般在前臂),內瘺成熟至少需要4周,最好等候8~12周后再開始穿刺。血透治療一般每周3次,每次4~6小時。在開始血液透析6周內,尿毒癥癥狀逐漸好轉。如能堅持合理的透析,大多數血透病人的生活質量顯著改善,不少病人能存活15~20
慢性腎衰竭的實驗室檢查
項目包括尿常規、腎功能、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糖、血尿酸、血脂等以及血電解質(K,Na,Cl,Ca,P,Mg等)、動脈血液氣體分析、腎臟影像學檢查等。 檢查腎小球濾過功能的主要方法有:檢測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放射性核素法測GFR等。我國Ccr正常值為:90±10ml/mi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鑒別診斷
1、靜脈回流障礙:體循環靜脈管輸送血液流回右心房的過程。體循環靜脈系統的血容量很大,占血液總量的一半以上。靜脈易擴張,又能收縮,因此起著血液貯存庫存的作用。靜脈的收縮和舒張可有效地調節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使循環機能能夠適應機體在各種生理狀態時的需要。靜脈回流的基本力量是小靜脈(又稱外周靜脈)與腔
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分期
腎功能不全第一期,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血肌酐(Scr)133~177umol/L,因腎臟代償能力大,因此臨床上腎功能雖有所減退,但其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平衡能力仍可滿足正常需要,臨床上并不出現癥狀,腎功能化驗也在正常范圍或偶有稍高現象。 腎功能不全第二期,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又稱腎功能不
如何診斷產后急性腎衰竭?
產后急性腎衰竭根據患者妊娠期及產后病史,出現少尿甚至無尿和溶血性貧血或消耗性凝血異常的臨床表現,結合腎功能異常、尿常規見血紅蛋白尿等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確定診斷。還應鑒別是否存在其他發生急性腎損傷的病因如先兆子癇、嚴重胎盤早剝、妊娠急性脂肪肝、溶血合并高肝酶及低血小板綜合征、產后大出血、宮內感染等
關于慢性腎衰竭的腎移植的介紹
慢性腎衰竭通常應先作一個時期透析,待病情穩定并符合有關條件后,則可考慮進行腎移植術。成功的腎移植可恢復正常的腎功能(包括內分泌和代謝功能),使病人幾乎完全康復。移植腎可由尸體或親屬供腎(由兄弟姐妹或父母供腎),親屬腎移植的效果更好。要在ABO血型配型和HLA配型合適的基礎上,選擇供腎者。腎移植需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病理及臨床表現
病理 肉眼見腎臟體積增大,質軟,切面腎皮質蒼白,缺血,髓質呈暗紅色。鏡下見腎小管上皮變平,有些呈混濁腫脹、變性、脫落,管腔內有管型及滲出物。腎中毒引起者,上皮細胞的變性、壞死集中在近曲小管,其下的基膜保護完整;腎缺血所致者,上皮細胞呈灶性壞死,分散在腎小管各段中,其下的基膜往往斷裂、潰破、腎間
腎后性腎衰的病因及診斷
病因 是指腎水平面以下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礙。 1.輸尿管結石:雙側輸尿管結石或一側結石對側反射性痙攣。 2.尿道梗阻:見于結石、狹窄、后尿道瓣膜。 3.膀胱頸梗阻。 4.個前列腺增生肥大和癌。 5.膀聯腫瘤或膀胱內有較大的積血塊等。 6.婦科疾患:盆腔腫瘤壓迫輸尿管、膀胱。尿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