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障礙的表現及檢查
表現 一般而言,嗅覺的障礙常不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單側的嗅覺缺失,但是臨床上這種單側的嗅覺喪失,在早期診斷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義。 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由于鼻黏膜的充血與分泌物增加,出現暫時的嗅覺降低,導致呼吸性的嗅覺減退;病程進展若有嗅神經的損害,則產生神經性的嗅覺降退。但是對于刺激性的物質如稀氨溶液(氨水)、甲醛溶液(福爾馬林)、醋酸等的刺激能夠感受。 癔癥引起的癔癥性嗅覺障礙對于以上物質則不能正常鑒別。 腦膜瘤、轉移瘤、前顱凹動脈或額葉的浸潤性腫瘤,可壓迫嗅球和嗅束導致嗅覺損害,嚴重者嗅覺喪失。Foster-Kennedy綜合征表現為患側嗅覺喪失、同側視神經萎縮,對側視盤水腫。 顱內的炎癥、腫瘤、外傷等病變,累及到刺激嗅覺中樞(位于鉤回、海馬、杏仁核等附近)時,能導致嗅幻覺的產生(hallucination of smell),患者能發作性地嗅到一種難聞的氣味。 在癔癥與精神疾病的患者中,也可出......閱讀全文
嗅覺障礙的病因
1.嗅覺的分子生物學尚不清楚。鼻黏膜、嗅球、嗅絲神經病變引起嗅覺功能下降或喪失;而中樞神經系統連接部損傷,通常不伴發任何可發覺的嗅覺喪失。 2.由于胚胎期嗅神經在發生上的異常出現嗅覺的缺失。 3.偶爾,顳葉病變伴隨暫時或陣發性幻嗅。嗅覺喪失常合并味覺損害,這取決于食物和飲料中易揮發的物質。
嗅覺障礙的檢查
1.腦脊液檢查。 2.其他必要的有選擇性的檢查項目包括:血常規、血電解質、血糖、尿素氮等。 3.顱底部攝片、頭顱CT及MRI檢查。 4.耳鼻喉科檢查及嗅覺檢查。 5.其他必要的有選擇性的輔助檢查項目包括胸透、心電圖等。
嗅覺障礙的類型
臨床尚無統一分類標準。常見類型有: (1)嗅覺減退:嗅覺損害常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敏銳性的減退。 (2)嗅覺喪失:后天的嚴重的嗅覺損害,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反應喪失。 (3)嗅覺缺失:先天的嗅覺缺失,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無反應。 (4)嗅覺倒錯: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錯位反應,但不伴有嗅覺敏
嗅覺障礙的表現
一般而言,嗅覺的障礙常不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單側的嗅覺缺失,但是臨床上這種單側的嗅覺喪失,在早期診斷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義。 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由于鼻黏膜的充血與分泌物增加,出現暫時的嗅覺降低,導致呼吸性的嗅覺減退;病程進展若有嗅神經的損害,則產生神經性的嗅覺降退。但是對于刺激性
嗅覺障礙的類型及表現
類型 臨床尚無統一分類標準。常見類型有: (1)嗅覺減退:嗅覺損害常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敏銳性的減退。 (2)嗅覺喪失:后天的嚴重的嗅覺損害,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反應喪失。 (3)嗅覺缺失:先天的嗅覺缺失,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無反應。 (4)嗅覺倒錯:表現為對嗅氣味刺激的錯位反應,但不伴
嗅覺障礙的病因及類型
病因 1.嗅覺的分子生物學尚不清楚。鼻黏膜、嗅球、嗅絲神經病變引起嗅覺功能下降或喪失;而中樞神經系統連接部損傷,通常不伴發任何可發覺的嗅覺喪失。 2.由于胚胎期嗅神經在發生上的異常出現嗅覺的缺失。 3.偶爾,顳葉病變伴隨暫時或陣發性幻嗅。嗅覺喪失常合并味覺損害,這取決于食物和飲料中易揮發的
嗅覺障礙的表現及檢查
表現 一般而言,嗅覺的障礙常不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單側的嗅覺缺失,但是臨床上這種單側的嗅覺喪失,在早期診斷上具有重要的定位意義。 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由于鼻黏膜的充血與分泌物增加,出現暫時的嗅覺降低,導致呼吸性的嗅覺減退;病程進展若有嗅神經的損害,則產生神經性的嗅覺降退。但是對
老年癡呆的早期生物標記物:嗅覺障礙
嗅球處神經纖維纏結是阿爾茨海默病(AD)的早期病理表現。為明確嗅覺障礙在預測未來認知功能下降與AD癡呆中的實用性,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Devanand教授開展了一項前瞻性觀察研究,證實嗅覺損害不僅可預測“健康”人群的認知受損,還能早期預測輕度認知功能下降(MCI)發展為AD癡呆的可能性,該研究發表
味覺和嗅覺障礙的解剖學和病因學分析
味覺和嗅覺障礙很常見,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然而,與視力和聽力障礙相比,在這些問題領域的研究較少。很少受到關注。在看過許多臨床醫生之后,患者常常被告知要忍受存在的問題,或者提供一些沒有建設性的治療意見。嗅覺的解剖嗅覺受體由一小部分神經上皮細胞(嗅粘膜)組成,位于上鼻甲和中鼻甲以及鼻中隔上部。上皮表
“嗅覺障礙輔助診斷棒”系列產品獲批醫療器械資質
3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嗅覺障礙輔助診斷棒”系列產品正式獲批醫療器械資質。 這是面向本土臨床需求,整合了識別、分辨、閾值功能檢測的首個綜合性嗅覺障礙診斷產品,可有效服務于臨床對個體嗅覺功能的系統評估。產品經過反復實驗成型,已在多家醫療及科研機構展開示范應用。此次醫療器械資
研究顯示細菌也有“嗅覺”
嗅覺是動物的一個重要感官功能,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細菌這種單細胞生物也有類似的“嗅覺”,它可以感知空氣中的氣味,并由此對周邊環境做出判斷。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16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利用土壤中常見的地衣桿菌和枯草桿菌進行實驗。結果顯示,它們都能“嗅出”空氣中氨氣的氣味,
超級嗅覺鼠能探地雷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亨特學院的研究人員培育出了超級嗅覺鼠,這些老鼠能探測出特殊氣味。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細胞—通訊》期刊。這種基因改造鼠對氣味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可以探測地雷或為新疾病傳感器打下基礎。 此外,實驗采用的改變老鼠基因組的方法,也將為科學家提供研究人類氣味感受器的方法。“嗅覺是5種基
嗅覺支配了你的體重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暫時消除成年小鼠嗅覺的方法,他們發現那些失去嗅覺的小鼠在高脂肪的飲食狀態下,依舊保持正常的體重,而那些保留嗅覺功能的同齡小鼠卻是其正常體重的兩倍。此外,與正常小鼠相比,嗅覺功能靈敏的小鼠的體重更重。嗅覺障礙的小鼠會燃燒多余的脂肪而不是儲存它,這表明嗅覺與新陳代謝之間有聯系。
“嗅覺”敏銳的防護服
? 在實驗室的日常工作中,安全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實驗員經常接觸和使用一些僅需微量就能危害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感應技術的智能安全防護手套,這種有著敏銳嗅覺的手套,能在感受到污染后改變顏色,從而更好地保證了實驗室生產工作的安全性。 圖1. 當防護手套的感應染料感
Y形嗅覺儀的原理
每種昆蟲所喜歡各種氣體味道不同,在各個通道端,連接上不同的氣味源,昆蟲會爬向喜歡的氣味一端,從以知道各種昆蟲的嗅覺性能。
Y型嗅覺儀工作原理
每種昆蟲所喜歡各種氣體味道不同,所以在活動室外做上不同的通道,放上不同的氣味源,昆蟲會爬向喜歡的氣味一端,可以觀察昆蟲的活動行為。從而知道各種昆蟲的嗅覺性能。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
Y形嗅覺儀的特點
采用進口全透明加厚有機玻璃和特富龍材料制作,一次成型密封性能好,可定做多個抽氣孔,或定做多個昆蟲通道,專為研究昆蟲嗅覺氣味之用。
嗅覺神經母細胞瘤治療
由于嗅覺神經母細胞瘤這種疾病的罕見性,觀察性研究通常只有有限的患者數量。此外,疾病的自然病史需要長時間觀察才能充分評估治療效果。目前,關于嗅神經母細胞瘤的遺傳和分子改變的信息不足以指導治療決策。原發腫瘤手術治療、放射治療(RT)或化療都已用于治療原發性嗅神經母細胞瘤。觀察性研究通常表明,與手術或單獨
黃粉甲觸角轉錄組測序及嗅覺基因鑒定鞘翅目嗅覺基因
最新一期《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D: Genomics and Proteomics》(SCI收錄,IF=2.823)雜志報導了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昆蟲轉錄組測序方面的研究論文,該課題組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對黃粉
黃粉甲觸角轉錄組測序及嗅覺基因鑒定在鞘翅目嗅覺基...
黃粉甲觸角轉錄組測序及嗅覺基因鑒定在鞘翅目嗅覺基因功能研究中的應用最新一期《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Part D: Genomics and Proteomics》(SCI收錄,IF=2.823)雜志報導了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的研究人員
信息素嗅覺儀的功能介紹
中文名稱信息素嗅覺儀英文名稱olfactometer of pheromone定 義測定昆蟲對信息素嗅覺反應的儀器。應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化學生態學(二級學科)
兩個鼻孔各有獨特嗅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181.shtm
-嗅覺好壞關乎免疫系統運行
對氣味的感知或許比你想象的更加重要。一項在小鼠身上開展的研究表明,它能顯示你的免疫系統運行得如何。 關于免疫系統和嗅覺系統之間存在關聯的證據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比如,女性似乎更喜歡那些攜帶著和自身免疫系統基因不同的男性所散發出的氣味。與此同時,其他研究提示,免疫系統的健康與否可能影響你有多外向
熱浪導致大黃蜂失去嗅覺
在經歷極端高溫后,歐洲熊蜂可能聞不到到它們最喜歡的花香。圖片來源:LOIC PODIEVIN/NPL/MINDEN PICTURES日益頻繁的極端高溫正在成為越發嚴重的全球性威脅,而人類并不是唯一深受影響的物種。近日發表在《皇家學會會刊B輯》的一項研究表明,熱浪可能會嚴重損害大黃蜂嗅到花朵的能力。這
Y型迷宮嗅覺儀的功能
中文名稱Y型迷宮嗅覺儀英文名稱Y-maze olfactometer定 義測定鼠類對氣味物質嗅覺反應的一種儀器。應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化學生態學(二級學科)
Y型嗅覺儀的典型參數
Y型嗅覺儀參數:?活動室直徑:∮300mm(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做各種規格)。?通 道 數:3個?干 燥 塔:500ml3個?物料瓶:3個?梨形玻璃瓶:50ml,100ml各3支?玻璃專子流量計:3個?醫用硅膠管:3根?活? 性 炭:1Kg/包?*無油真空泵:1臺?
嗅覺神經元起源顛覆舊時理論
當我們聞到玫瑰的芳香或是健身房的汗味時,負責感知這些信息的是兩類感覺神經元。科學家們對這些感覺神經元特別感興趣,因為神經元中只有它們能在成年階段再生。一旦這些嗅覺神經元死亡,馬上就會有新生神經元來替代,不過發育生物學家們并不清楚這些神經元從何而來。 有些胚胎細胞會發育成為皮膚或中樞神經系統
Y形嗅覺儀的技術指標
活動室直徑:∮300mm(可定做各種規格)。通 道 數:3個干 燥 塔:500ml3個梨形玻璃瓶:25ml,50ml,100ml各3支玻璃專子流量計:3個醫用硅膠管:3根活 性 炭:1Kg/包
科學家闡明嗅覺感知分子機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808.shtm 研究團隊揭示了II類嗅覺受體mTAAR9識別4種內源性胺類配體(苯乙胺,二甲基環己胺,尸胺,亞精胺)并與下游Gas及Gaolf蛋白偶聯的分子機制和結構基礎,揭示了嗅覺受體“組
新研究發現大象的嗅覺基因最多
大象的鼻子不僅長而靈活,還含有數量是人類5倍的嗅覺基因。美國《基因組研究》雜志22日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大象是迄今發現的擁有最多嗅覺基因的動物,這或許有助解釋為什么這種大型動物嗅覺范圍超群。 對許多哺乳動物的生存而言,嗅覺能力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發現食物、尋找配偶、躲避天敵。為了解不同哺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