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空間站,他們這樣貢獻力量
遠望號火箭運輸船—— “能夠和國之重器‘同船共渡’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無論吃多少苦都值得” 時針已經指向深夜11點,停靠在天津港碼頭的遠望21號火箭運輸船,依舊燈火通明。 作為我國首型專用火箭運輸船,每次從母港出發,就意味著一項重大航天發射任務拉開了序幕。對火箭運輸船的船員們來說,首要任務就是安全地將火箭集裝箱吊裝上船,并細致地做好各項保障工作。 雖然已經深夜,但大副郭志龍卻不能休息。集裝箱上了船,他需要帶領船員們進行重點要害部位巡查。保障火箭絕對安全,他們思想上繃緊了每一根弦。 說話間,郭志龍已經戴好了安全帽,準備出發。今晚他需要巡視船艙貨艙以及檢查甲板纜繩安全。一路巡檢,爬高下低,30歲剛出頭的郭志龍,給人最為深刻的印象是沉穩老練。 當問到船員們是否都像他一樣不茍言笑時,郭......閱讀全文
航天員太空旅程過半-空間站生活忙碌又精彩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開啟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3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踏上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中國空間站也迎來第二批航天員和首位女航天員。空間站在距離地球400公里左右的近地橢圓軌道上飛行,航天員所處的環境是微重力、高真空、溫度高低交替,還有空間輻射。空
“太空之家”入住指南:航天員如何進入空間站?
中新網北京6月5日電 (馬帥莎 李同 于茂華)6月5日,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搭乘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順利“入住”中國空間站,開啟他們為期6個月的“太空出差生活”。 飛船里的航天員如何進入空間站?作為中國空間站建造的“關節部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制的對接機構為航天員“入住”空間站搭建了一
距地球約四百公里——中國空間站的第一個春節
執行迄今最長一次太空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目前已是太空駐留時間最長的中國航天員乘組,也是第一個在太空過年的乘組。在距離地球約400公里的中國空間站里,怎樣把第一個“太空春節”過得年味十足、充實愜意,讓我們一探究竟。第一次從太空視角看除夕夜的中國寫福字、貼春聯、掛燈籠……除夕,航天員很是忙碌。提前
神舟十五號“圓夢乘組”太空閑暇:種菜、K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月5日發布一條神舟十五號“圓夢乘組”的在軌生活視頻。視頻記錄了三名航天員一個多月以來有趣的太空生活瞬間,其中包括三人一起種下新的太空綠植、鄧清明閑暇打乒乓球、張陸K歌吹口琴。 幾天前,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在軌度過了他們進駐中國空間站以來的首個傳統節日元旦,當新年第一縷陽光從
回顧神舟十三號乘組這些令人難忘的瞬間
在軌駐留六個月 完成多項空間站任務 神舟十三號乘組在軌駐留六個月,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在軌駐留時長的新紀錄。這段時間,航天員乘組按計劃開展了多項空間站組裝建造關鍵技術試驗。下面,一起來回顧這些精彩時刻。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航天員
回顧神舟十三號乘組這些令人難忘的瞬間
在軌駐留六個月 完成多項空間站任務 神舟十三號乘組在軌駐留六個月,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在軌駐留時長的新紀錄。這段時間,航天員乘組按計劃開展了多項空間站組裝建造關鍵技術試驗。下面,一起來回顧這些精彩時刻。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航天員
神十三航天員“太空出差”半年解鎖哪些新技能?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4日晚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即將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返回東風著陸場。自去年“入住”中國空間站以來,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已經在軌超180天,其間,三名航天員不僅創造了多個中國航天新紀錄,還解鎖了不少太空新技能、體驗了豐富的在軌生活。
神十三航天員“太空出差”半年解鎖哪些新技能?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4日晚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即將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返回東風著陸場。自去年“入住”中國空間站以來,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已經在軌超180天,其間,三名航天員不僅創造了多個中國航天新紀錄,還解鎖了不少太空新技能、體驗了豐富的在軌生活。創造新紀錄? ?
“神十三”航天員太空出差回家啦!半年解鎖哪些新技能?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4日晚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即將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返回東風著陸場。自去年“入住”中國空間站以來,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已經在軌超180天,其間,三名航天員不僅創造了多個中國航天新紀錄,還解鎖了不少太空新技能、體驗了豐富的在軌生活。 創造新紀錄
“神十三”航天員出差滿月-太空居家工作又出新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駐中國空間站已“滿月”。1個月來,從首次在軌緊急撤離演練、中國女航天員首次出艙到持續更新的太空生活“小花絮”,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的“居家工作”不斷出“新”。“住”得安全,“喝”得安心? ? 在復雜危險的太空環境中,空間站在軌運行時會面臨外部碎片撞擊等危險。中國航天
“神十三”航天員出差滿月-太空居家工作又出新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駐中國空間站已“滿月”。1個月來,從首次在軌緊急撤離演練、中國女航天員首次出艙到持續更新的太空生活“小花絮”,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的“居家工作”不斷出“新”。“住”得安全,“喝”得安心? ? 在復雜危險的太空環境中,空間站在軌運行時會面臨外部碎片撞擊等危險。中國航天
專家解答!航天員出艙影像為什么背景一片漆黑?
9月1日,我國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順利走出艙門,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從空間站出艙主通道——問天實驗艙氣閘艙邁入太空。 然而細心的小伙伴們會發現,歷次航天員出艙畫面中,航天員身后的星空背景居然一片漆黑,浩瀚星空中的星星都去哪兒了?星星光芒被攝像機“過濾”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
6名航天員首次“太空會師”
昨天(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兩個航天員乘組首次實現“太空會師”。那么,在接下來的空間站任務中,在軌輪換是否會成為常態呢? 航天員乘組的輪換方式是伴隨空間站建造過程而變化的。在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只有天和核心艙單艙飛行。伴
這項技術,助力航天員“太空漫步”!
近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身著艙外航天服,在航天員蔡旭哲和地面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圓滿完成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艙外航天服是航天員出艙活動必需的支持裝備,針對空間站任務出艙活動需求,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已列裝服役,為執行出艙任務的航天員保駕護航。我們知道,艙外航天服可以看作是
中國空間站:“太空,我們來了!”
10年前,有人在網上發帖問:“國際空間站何時輪到中國人上去?”下面一條回復霸氣十足:“中國人要上就上自己的空間站!” 如今,這個夢想實現了。2021年4月29日,隨著“天和”核心艙發射,中國空間站正式進入組建階段。按照計劃,2021年至2022年,我國會通過11次航天發射完成空間站建設,包括4次
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換班”
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乘組順利入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乘組勝利“會師”太空。這是中國載人航天的歷史性時刻,首次實現了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飛行的新突破。期盼已久的“天宮相聚” 這是一次期盼已久的“天宮相聚”。在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啟程前,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穿上了精心設計的衣服,迫不及待地想見到隊友。
出征在即!神舟十四號任務有四大看點
按照計劃,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于今天10時44分發射升空,踏上六個月的太空之旅。 神舟十四號是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后的首次載人任務,此次飛行乘組由航天員陳冬、劉洋和蔡旭哲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那么,作為空間站轉入建造階段后的首次載人任務,有何看點呢?看點一:中國空間站完全體將亮相 4月
神舟十三號乘組已“出差”滿月-太空生活如何?
11月16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軌恰好一個月,距離駐留六個月的進度條已走過1/6。此前,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任務返回地面,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接力前行,中國空間站建造有條不紊,中國航天人奮力向前。 回望神十二和神十三乘組在軌走過的路,不一樣的身影,一樣的決心! 接力前行,進入自己的太
祝賀王亞平!我國首位在軌超100天的女航天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472638.shtm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電 (馬帥莎)2021年10月16日,航天員王亞平搭乘神舟十三號飛船入駐中國空間站,如今即將在軌工作滿3個月;再加上她在神舟十號任務期間在軌15天,王亞平累計
沉浸式探訪中國空間站組合體1:1展示艙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正在廣東珠海舉行。中新網記者10日探訪亮相中國航展的空間站組合體1:1展示艙,近距離感受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據介紹,中國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三艙組成。其中,核心艙是空間站組合體控制和管理主份艙段。問天實驗艙主要任務是具備空間站組合體統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將返程-半年創造多個“首次”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馬帥莎)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于12月4日返回地球。自今年6月5日入駐中國空間站以來,三名航天員在軌任務安排飽滿,可以說是空間站任務實施以來的“最忙乘組”。?“神十四”乘組過去半年創造了多個“首次”,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諸多歷史時刻,與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組
神舟十四號:太空生活豐富多彩
10月12日下午,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天宮課堂”第三課授課,這也是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空間站度過4個月多的太空生活后,首次太空開課。北京時間9月30日12時44分,經過約1小時的天地協同,問天實驗艙完成轉位,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由兩艙“一”字構型轉變為兩艙“L”構型。“
“太空天路”全程為神舟十四號出艙航天員保駕護航
北京時間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此次出艙是神舟十四號乘組的首次出艙活動,他們將對問天實驗艙的艙外設備進行調整測試。 據悉,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繼終端為此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已在軌運行8個多月-新年精彩繼續
2021年是中國空間站的開建之年。從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到今天,中國空間站在軌已經八個多月。在這段時間里,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完成了5次發射、4次航天員太空出艙、1次載人返回、1次太空授課等任務。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振奮人心。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已在軌運行8個多月 大家好
中國人首次在太空跨年-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祝福
“祝大家新年快樂!”2022年元旦,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特意發來祝福視頻。 2022年1月1日,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遙遠的太空迎來了新年的第一縷陽光。為此,他們特意錄下視頻共同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指令長翟志剛在視頻中說:“今天是2022年元旦,我們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首次
王亞平成中國首位在軌超100天女航天員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員王亞平搭乘神舟十三號飛船入駐中國空間站,如今即將在軌工作滿3個月;再加上她在神舟十號任務期間在軌15天,王亞平累計在軌工作已超100天,成為中國首位在軌時長超百天的女航天員。 1980年出生的王亞平,2010年5月入選中國第二批航天員,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
男女航天員選拔和培養有何不同?女航天員有何優勢?
女航天員撐起太空“半邊天” 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飛船把3名航天員送入我國“天宮”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其中包括女航天員王亞平。他們將在核心艙駐留6個月。這不僅將刷新我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駐留的最長時間紀錄,也是我國空間站迎來的首位女航天員。王亞平還將出艙作業,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
神舟十四號乘組7月任務清單有哪些?
自從6月5日上午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將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并進駐天和核心艙以來,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已經在軌駐留滿一個月了。太空生活井井有條空間站穩定運行 目前,空間站組合體運行穩定,各項空間科學實驗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半年的太空出差之旅,已經過了六分之一,3個人的太空生活井井有
筑夢“太空之家”——中國空間站建設記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內,一個懸浮在空中的小小陀螺快速旋轉。“同學們,你們好!大家還記得我嗎?”熟悉的聲音響起,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太空教師”王亞平與翟志剛、葉光富出現在鏡頭之中……12月9日,“天宮課堂”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這是繼2013年以來,中國航天員進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課。 天地合力保障
筑夢“太空之家”——中國空間站建設記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內,一個懸浮在空中的小小陀螺快速旋轉。“同學們,你們好!大家還記得我嗎?”熟悉的聲音響起,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太空教師”王亞平與翟志剛、葉光富出現在鏡頭之中……12月9日,“天宮課堂”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這是繼2013年以來,中國航天員進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課。 天地合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