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神舟飛船新型外衣黑科技:冷暖控溫護飛天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6月5日發射升空,將在軌飛行6個月。這是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以來的首次載人任務。為保證飛船長期在軌飛行,適應空間站建造階段任務特點,地面科研團隊為飛船“披”上了一件黑科技“外衣”。 神舟系列飛船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天地往返載人航天器,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四號任務,它已成功實施9次載人發射任務。面對中國空間站任務特點和需求,地面科研團隊開展大量技術攻關,突破了長周期大溫差下的艙體溫度控制等難關。 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起,中國航天員要實現常態化長周期在軌駐留。與以往不同的是,在空間站建造階段,神舟飛船徑向對接模式與空間站組合體飛行姿態,會使飛船被其他艙體持續遮擋,造成飛船長時間處于太陽無法照射下的極低溫度環境下,最低溫度甚至低于零下100攝氏度。當空間站處于某些構型時,神舟飛船的局部區域又會持續受到太陽輻照,最高溫度超過100攝氏度。 外部極端的高低溫環境,對航天員健康和......閱讀全文
揭秘神舟飛船新型外衣黑科技:冷暖控溫護飛天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6月5日發射升空,將在軌飛行6個月。這是中國空間站任務轉入建造階段以來的首次載人任務。為保證飛船長期在軌飛行,適應空間站建造階段任務特點,地面科研團隊為飛船“披”上了一件黑科技“外衣”。 神舟系列飛船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天地往返載人航天器,從神舟五號
神舟飛船的“生命之傘”
神舟十一號飛船從距離地球393公里的太空返回地球,所用時間并不長。這期間,除了兩位航天員的身體狀況備受矚目,就屬最后時刻展開的那把巨大的生命之傘了。 所謂生命之傘,是指神舟十一號飛船所攜帶的“主傘”,約1200平方米大,全部展開后可以覆蓋3個籃球場,拉直長度超過70米,能夠橫跨足球場。其主要
飛船系統設計師:神舟飛船穩定才安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49.shtm 神舟十五號、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6月2日進行了在軌交接儀式,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將于明天(4日)乘坐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東風著陸場。神舟飛船是航天員天地往返
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
11月1日5時58分07秒,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神舟八號”飛船已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 據悉,神舟八號飛行主要任務是: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
盤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路上科技“硬支撐”
近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安全著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中,我國自主研制生產的多項技術產品為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返回提供了全程保障服務。雷達“標尺”護飛行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中,航天科工二院23所兩部測量雷達全程保障,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進
我和神舟載人飛船有個約定!
中新網阿拉善12月5日電 題:我和神舟載人飛船有個約定!作者 李愛平 牛鑫 梁鎮“快看,在那邊,來了!來了!回家了……”12月4日20時09分剛過,伴隨著人們的期待,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在外圍執行安保任務的梁國斌激動地對他的同事們說道。梁國斌是內蒙古阿拉善邊境管理支
盤點!神舟飛船上的科學實驗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伴隨著神舟飛船的發射,空間站實驗室也會進行更多
中青報:揭秘天宮二號的“太空黑科技”
9月15日22時4分,中秋節的夜晚,我國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成功飛向太空。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它將在太空中等待神舟十一號的到來,兩者完成交會對接,為航天員組建“太空之家”。 屆時,航天員將在這里工作和生活30天,這也將成為我國迄今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2013年,我國3名航
本月將發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80.shtm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六個月的太空出差已經接近尾聲,本月10日,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已經發射并對接于空間站組合體。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官網公布的2023年度載人航天任務基本情況,就在本月,神舟
神舟十七號飛船載回“農科特產”
4月30日,隨著神舟十七號飛船的順利返回,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太空特產”,其中包括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以下簡稱蘭州牧藥所)提供的中天系列苜蓿和燕麥等5份牧草種子材料。這批種子依托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搭載完成,在中國空間站的空間輻射生物學暴露裝置上經歷了11個月的艙外輻射
“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
長征火箭第109次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整裝待發 ?準備發射 發射瞬間 升空 化為遠處的亮點(新華社記者徐壯志攝)? 9月25日21時10分,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神舟七號飛船升空。?點火第12秒,火箭向東稍偏南的方向實施程序拐彎。此時,火箭距地面高度為211米。?點火第120秒,
兩會簡訊|神舟飛船也可用于太空旅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近日在北京表示,神舟飛船可用于太空旅行,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考驗,飛行環境條件也被證明能讓人們健康地度過太空飛行過程,但是中國空間站現在還處于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現在的目標是把空間站建好,發揮其科學和應用價值。 周建平說,空間站建造完成后,很多工作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
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7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3次飛行任務
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艙今天開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8016.shtm
海爾4℃血液保存箱服務神舟八號飛船
我國打破美俄壟斷 掌握航天冰箱自主技術 繼9月29日天宮一號成功發射之后,全球矚目的神舟八號飛船(以下簡稱神八)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飛天,實現與“天宮一號”的完美交會對接。此次神八搭載了海爾4℃血液保存箱(航天冰箱),是中國的航天器首次搭載制冷產品,其主要用于保存航天員的生理樣本,從事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于16日凌晨發射
10月14日電(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將于16日凌晨發射,發射時間瞄準北京時間16日0時23分。飛行乘組由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組成,翟志剛擔任指令長。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火箭于14日下午進行推進劑加注。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
8種搭乘神舟飛船的“太空蔬菜”品種試種成功
曾搭乘神舟飛船太空育種的8個蔬菜品種,經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縣農業專家精心培育,今年在該縣試種成功,目前辣椒、茄子已結果實。明年該縣將在全縣大面積種植,屆時這些“太空蔬菜”將被端上市民的餐桌。 崇禮縣為進一步調優蔬菜產業結構,積極培育名、特、優蔬菜品種,今年初從中國西部航天育種基地引進了“航椒3
我國載人飛船黑障區跟蹤測量取得重大突破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預備在東風著陸場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圖飛船返回地球時,會與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溫度劇增,導致氣體分子與飛船表面被燒蝕的材料均發生電離。這些不斷產生的電離氣體包裹在飛船周圍,形成等離子體鞘套,對電磁波產生吸收衰減、折射、反射、散射等效應,導致飛船內部與外界的無線電通信
機器人竟不如機器魚?天津電力“黑科技”大揭秘
近日,在國網天津電科院高壓試驗大廳中,科研人員正在檢測一個像魚一樣的機器人的各項性能。這條“機器魚”在變壓器礦物絕緣油中,可以清晰、準確、快速地識別、檢測出大型變壓器內部碳痕、電樹枝放電等典型缺陷,并實時傳回清晰的畫面。 這就是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天津電力)自主研發的全國首個變壓器
揭秘“無人超市”背后黑科技-智能包裝技術或迎來大爆發
近日,“無人超市”刷爆朋友圈,號稱全球首個無人零售店的“淘咖啡”在杭州開張,這個讓人“剁手于無形”的商店以“顛覆者”的姿態賺足了眼球——集成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物聯網等領先的人工智能系統,刷一下二維碼進店,沒有售貨員和收銀員,選好商品拿了就走,手機會自動結算。 聽起來是不是很炫酷?繼百度“
我國將于2012年分別發射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飛船
11月16日,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獲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空間站暨交會對接任務部署動員大會近日在京召開,會上提出,2012年將分別發射“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 此次會議明確了交會對接任務的規劃安排和計劃節點。總體目標是:2011年進行首次交會對接試驗,2012年全面完成
百年瞬間丨“神舟”四號飛船成功返回
2003年1月5日18點28分,在環繞地球108圈后,“神舟”四號開始從南大西洋上空向著祖國大地返回,按照設計軌跡,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內蒙古中部草原。您現在聽到的是“神舟”四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現場。 指揮中心:5、4、3、2、1點火,起飛! 記者:火箭已經托著飛船起飛了,上升的
兩艘神舟飛船共軌-返回任務將帶來哪些挑戰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即將返回。與以往相比,這次的返回任務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兩艘載人飛船都在空間站停靠,那么,這樣一個特點又會對返回任務帶來哪些挑戰呢?總臺央視記者 吳天白:從這個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的標識中我們可以看到,兩艘載人飛船都停泊在空間站,這就帶來一個可能大家都非
神舟十五號飛船如何護航“圓夢乘組”飛天凱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63.shtm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航天育種實驗項目清單公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35.shtm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始終注重提升工程綜合效益,致力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在工程歷次飛行任務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種搭載實驗項目。從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開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向社會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在08年發射
屆時航天員將首次出艙行走;目前已進入整船綜合測試階段 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12月2日表示,嫦娥一號衛星繞月探測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衛星研制實現了新的突破,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進入深空探測的全新歷史階段。他同時透露說,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已進入整船綜合測試階段,我
太空尋“知己”-揭秘神舟十四號的“成長密碼”
中新網上海6月5日電 題:太空尋“知己” 揭秘“神舟十四號”的“成長密碼”作者 鄭瑩瑩 馬帥莎 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載著3名航天員,奔向太空了。 它將拉開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與建造的大幕。 經“千錘百煉”,“神舟十四號”身上形成了系列“成長密碼”:“成團”:在地球組批生產 中國空間
“控溫外衣”“智能管理員”……科技護航神十四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相關工作正按計劃開展。此次飛行任務中,哪些“黑科技”為神舟十四號飛船保駕護航? 無懼酷暑嚴寒,“控溫外衣”呵護航天員冷暖 神舟十四號飛船對接的模式與空間站組合體飛行姿態,會使飛船被其他艙體持續遮擋,造
“控溫外衣”“智能管理員”……科技護航神十四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相關工作正按計劃開展。此次飛行任務中,哪些“黑科技”為神舟十四號飛船保駕護航? 無懼酷暑嚴寒,“控溫外衣”呵護航天員冷暖 神舟十四號飛船對接的模式與空間站組合體飛行姿態,會使飛船被其他艙體持續遮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