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計劃將雙人送上火星待30天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24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近日公布了其為期30天的雙人火星表面任務初步計劃。NASA的目標是在本世紀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將宇航員送至火星表面,并執行相關科學任務。 NASA表示實現這一愿景仍面臨諸多挑戰。即便資金和技術都能按時到位,考慮到地球和火星之間的漫長距離,往返時間將為500天左右。此外,重力或缺乏重力也將是一個問題。宇航員將在長達數月的微重力狀態下抵達火星,還要在火星的微重力下工作(火星上的重力僅為地球的三分之一)。NASA建議,解決辦法之一可能是讓宇航員在執行任務期間住在加壓的漫游車內。 NASA太空建筑主管庫爾特·沃格爾在YouTube視頻中表示:“我們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水平,這樣我們就可以讓宇航員在30天里能更好地在火星上行走并最大限度地開展科學研究。” NASA指出,這一計劃尚處于早期階段,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NASA設想使用一種類似于棲息地的航天器,使用由......閱讀全文
NASA撤銷火星探索任務-火星生命發現或推遲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2013年預算將面臨嚴峻的形勢,行星科學部的經費下降直接導致了已取得巨大成功的火星科學任務被削減一半的科研經費。首當其沖的是兩項與歐洲空間局合作的2016年“痕量氣體軌道探測器”與2018年“火星生命探索者”(火星車),它們都屬于“火星天體生物探索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
NASA發布新款火星探測概念車
據英國《獨立報》官網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發布了一款新型火星探測概念車,這款兩用車既可以作為一輛火星車在火星漫游,也可以用作一個完整的實驗室,在火星開展實驗。 這款概念車長達8.5米,寬4米,高3.4米,擁有6個超大車輪。車輪由碳纖維和鋁合金制成,既堅固耐用,又輕巧靈活,可以
NASA在火星表面發現“完美圓形”沙丘
當地時間3月16日報道,美國宇航局航天器上的攝像機在火星上發現了幾乎“完美圓形”的沙丘。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麥克尤恩一直在研究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照片,他說,雖然沙丘在火星上很常見,但它們形成幾乎精確的圓圈卻很不尋常。
NASA合成40億像素火星全景照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31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安德魯·博德羅夫(Andrew Bodrov)近日利用“好奇”號火星車所拍攝的照片合成了一張火星表面的全景照片,像素超過40億。借助這一照片,人們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一把置身火星的感覺。 “‘好奇’號上面的攝像頭只
NASA洞察號將首次探測火星內部
NASA的下一代火星著陸器洞察號(InSight),已于北京時間5月5日晚上7:05準點發射。一個多小時后,星箭分離成功,一切順利,發射圓滿成功。這是NASA第一次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深空探測器,而之前都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 搭載洞察號的宇宙神5號火箭點火。 來源:NASA TV 洞察
NASA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一道門”?
NASA“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了“一道門”?世界標準時間5月7日,NASA“好奇”號火星車上的Mastcam相機拍下了火星上令人好奇的景象,長方形陰影部分看上去像一道門。NASA并未對這張照片做過多解釋。有網友猜測會不會是一個秘密地下隧道的入口,也有網友表示像開鑿山體的秘密工程入口,還有網友猜
NASA發布機器人火星探測愿景
一輛接一輛的火星車,讓美國宇航局(NASA)對火星的探索走向高峰:十年內,一項耗資數十億美元的任務,將把目前由“毅力號”火星車收集的巖石樣本帶回地球。但之后呢? 據《科學》報道,3月29日,NASA火星探測項目主任Eric Ianson在向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發表的演講中表示,NAS
NASA火星直升機完成飛行測試
人類已經不再滿足于僅僅停留在火星表面,火星的天空也將成為征服目標。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火星直升機已經完成飛行測試,2020年將和新型火星車一起奔向紅色星球。 難道所謂的火星直升機就是將地球上的直升機技術搬到火星上?當然不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曾刊文指出火星直
專家解讀:NASA如何發現火星液態水?
要達到好的宣傳效果,要先吊足胃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宣傳主管顯然深諳此道。相信很多人仍對今年7月NASA另一個地球的“重大發現”記憶猶新,9月28日晚,NASA再度拋出“火星之謎已解開”的重磅新聞。雖然并非我們想要的發現“火星人”那種大發現,不過這次新聞發布會的成果確實有所不同,
-NASA計劃在火星上造氧氣提供返程燃料
據美聯社7月31日報道,由于攜帶返程燃料至火星既昂貴且不便,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計劃在未來十年在火星上制造火箭燃料的關鍵成分——氧氣。 當天,NASA官員公布了準備安裝在2020年發射的火星探測車上的七件儀器,包括兩件為未來更大的火星計劃作準備的裝置。負責太空行動的副局長比爾格·斯
NASA宣布發現火星甲烷可能為生命產生
火星甲烷可能為生命產生 英國火星專家科林·皮林格 北京時間1月16日消息,據英國《太陽報》報道,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在15日于華盛頓總部舉行的吹風會上,宣布在火星發現甲烷氣體,它們可能來自于火星的地質活動或者生命活動。 據一些科學家估計,甲烷也可能由火山活動形成。但迄今為止
NASA:有證據顯示火星表面有液態水
9月2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這張由美國航天局和亞利桑那大學聯合發布的圖片顯示,火星山丘上的“季節性斜坡紋線”是火星表面有液態水的有力證據。 美國航天局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強有力”證據。 美國航天局(NASA)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
NASA火星降落傘再次測試仍未成功
北京時間9日凌晨1點45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夏威夷考愛島的一個美國海軍基地,再次測試了用于登陸火星時部署的降落傘新技術。測試并未取得全部成功,其中關鍵的降落傘部署仍以失敗告終。 此次測試的飛碟狀技術測試載具被稱為“低密度超音速減速器(LDSD)”。早在1976年,NASA就想出
NASA:火星大氣存在永久性金屬離子層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科學家在10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學研究通訊》雜志發表論文,公布其“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任務”(MAVEN)探測器最新結果:火星大氣上部存在金屬離子層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種與地球大氣電離層類似的永久存在。這是第一次有確鑿證據表明金屬離子持久存在于地球以
NASA新技術:利用細菌和藻類火星造氧氣
如果人類如愿在2030年登陸火星,那就必須在火星上實現自給自足,因為飛船無法搭載足夠的物資。為此,美國宇航局正在測試利用火星土壤獲得氧氣的新技術。新技術需要利用細菌和藻類,它們可以把火星土壤作為產生氧氣的“燃料”。 對新技術的研究是美國宇航局“先進創新概念”(NIAC)項目的一部分。為了更符合
NASA開展載人火星任務核動力系統測試
科技日報北京1月23日電,據美國太空網22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進行一項重頭測試:核動力系統測試。這是為執行宇航員登陸火星等長期太空任務而設計的緊湊型核動力系統,被視為太空核電的一次重大飛躍,人類許多雄心勃勃的深空探測項目,也將借助核能之力完成。 空間核動力長期以來被
NASA毅力號拍全景照-360度展現火星樣貌
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中央社”報道,在登陸火星不到一周的時間里,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已經發回了許多影像。當地時間24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毅力”號火星車在登陸地點拍攝的壯觀全景照。 當地時間2月24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一張Jezero隕石坑的邊緣影像,這是“毅力號”火星車拍攝的36
NASA“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新有機分子
“好奇”號火星車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好奇”號火星車上的一項新實驗,在火星上發現了以前未知的有機分子。研究結果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學》雜志。 到目前為止,NASA已經向火星發射了9款軌道飛行器和6款漫游車,部分目的是為了解更多關于火星上是
NASA火星探測器電力耗盡-太空探索畫上句號
據美媒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宣布,由于太陽能電池板積聚大量灰塵,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電池電量耗盡,其4年的太空探索任務畫上句號。 “洞察號”于2018年登陸火星,是首個記錄火星地震的航天器。它用法國制造的地震儀探測到1300多次火星地震,其中幾次由流星體撞擊
NASA宣布在火星上發現了3種有機分子
圖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當地時間周四(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了火星新發現——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了有機分子。圖來自美國國家地理網站 據路透社報道,好奇號在蓋爾撞擊坑(Gale crater)鉆入一塊大約35億年前的細粒沉積巖僅5厘米時,發現了3種不同
火星發現“垃圾場”?NASA“毅力號”發現了什么?
這就是為什么“毅力號”最近在火星上發現的人類垃圾引起了如此多的討論。為什么人們對“毅力號”在火星上發現人類垃圾感到擔憂?看著 “毅力號” 最近的一張照片,對火星已經被人類垃圾堆積的事實感到不安可能看起來很傻。畢竟,我們并沒有在火星上堆積成噸的垃圾。另外,雖然這在技術上是正確的,但 “毅力號”著陸時發
NASA好奇號在火星上“看”云,約80公里高
“好奇”號火星車團隊2月18日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火星車拍攝到的夏普山探測點上空飄浮的云層圖像,以測量云飄動的速度。“好奇”號火星車團隊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這些數字增強圖像來自火星車的一個導航相機。火星上這些飄動的云大約有80公里高,這個高度意味著它們是由干冰組成的。NASA曾表示,一般來講,大多數火星
NASA為構建虛擬現實火星模擬器發布眾籌比賽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眾籌平臺HeroX發起了一個MarsXR挑戰賽,要求參與者構建虛擬現實的要素與場景,以幫助NASA宇航員未來在火星地面開展艙外研究。 XR即Extended Reality,可譯為擴展現實,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產生的
NASA將開發首枚從火星發射的小火箭,送樣本回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月8日宣布授予美國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份合同,建造輕型小火箭“火星上升飛行器”(MAV),用于從火星發射巖石、沉積物和大氣樣本。NASA表示,火星上升飛行器將成為首枚從另一顆星球發射的火箭,它是將NASA“毅力”號火星車采集的樣本送回地球進一步研究
NASA在火星上發現太陽系中最龐大的環形山
專家們成功破解了火星南北半球存在巨大差異,在此之前,科學家一直無法解釋,為什么火星南北半球的地形會存在如此巨大的差異。 小行星撞擊火星模擬圖 “火星軌道勘測器”發現了太陽系中最大的環形山 網易探索6月27日訊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宇航局的天文學家26日宣布,他們發現了
NASA在南極測試火星專用宇航服-每套造價10萬美元
這套NDX1宇航服從外表看很像天線寶寶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2日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正在南極洲對最新款的火星宇航服進行測試。 這套外表很像天線寶寶的NDX1宇航服是專門為應對火星環境設計的,由超過350種材料制成,包括蜂窩凱夫拉和碳纖維,比傳統的宇航服要輕
NASA資助12家公司研制深空探測技術-到達火星只需39天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選擇了12家不同的公司,資助他們研制和推動先進的深空探索技術,包括動力更強勁的新型離子發動機、更好的載人航天器以及小型衛星等。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NASA的這一項目名為“合作伙伴關系下的下一步空間探索技術”,包括12家公司,其中的艾德·阿斯特拉火箭公司
美國航天局計劃2035年登陸火星
據報道,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首席科學家史多芬近日在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系列演講時正式宣稱,NASA打算在2035年派遣太空人登陸火星,一勞永逸解決火星上面是否有生命的問題,但NASA無法獨力完成,希望全球航天部門鼎力相助。 報道說,NASA表示,登陸火星必須造出“太空發射系統”(Spac
火星地表1米以下埋藏大量可開采水冰
火星上發現巨大的、陡峭的、干凈的地下水冰。NASA的HiRISE相機拍攝的8條水冰礦藏彩色條紋照片中,有一條呈現出深藍色。來源:NASA官網 未來火星游客到底能否就地取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又給出最新回答——火星表面以下的大量水冰清潔可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刊發研究報告稱,美國科研
機智號火星直升機第25次飛行704米
NASA機智號火星直升機完成第25次火星飛行,累計飛行5824米,總飛行時間約46.5分鐘。 單次飛行距離和地面速度再創紀錄。? ?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4月13日宣布,機智號第25次火星飛行以5.5米/秒的速度飛行704米,飛行時間161.3秒,打破距離和地面速度紀錄。根據NASA的記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