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早期宇宙原星系團外圍極端星暴星系聚集的證據
星系團是檢驗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結構形成理論的獨特實驗室,其大質量成員星系的主體星族形成于近百億年前的高紅移(z>2)原星系團(protoclusters)。星系團在形成過程中不斷從宇宙網中吸積物質,理論預期在星系團外圍過渡區域會形成激波,有效增強氣體聚集甚至星系并合,從而觸發大規模的星暴活動。找到星系主體星族具體在星系團中何處形成以及如何形成的觀測證據,是刻畫星系團形成和星系形成之間關聯的關鍵,并將提供研究大尺度環境影響星系形成的重要線索。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領銜的國際合作團隊,利用坐落于美國夏威夷的JCMT亞毫米波望遠鏡,對兩個紅移為2.24的大質量原星系團BOSS1244和BOSS1542進行深度的亞毫米波成圖觀測。這兩個原星系團的致密程度遠超普通原星系團的預期平均值,頗為罕見,它們都有可能演化成為現今宇宙中最大質量星系團。研究在BOSS1244和BOSS1542中分別探測到43和54個亞毫米波星系,其數密度約......閱讀全文
研究發現早期宇宙原星系團外圍極端星暴星系聚集的證據
星系團是檢驗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結構形成理論的獨特實驗室,其大質量成員星系的主體星族形成于近百億年前的高紅移(z>2)原星系團(protoclusters)。星系團在形成過程中不斷從宇宙網中吸積物質,理論預期在星系團外圍過渡區域會形成激波,有效增強氣體聚集甚至星系并合,從而觸發大規模的星暴活動。找到
首個環境“干凈”且極端活躍的快速射電暴確認
記者11月8日獲悉,清華大學天文系教授、“中國天眼”原首席科學家李菂領銜的國際團隊揭示了第一個確認環境“干凈”并且極端活躍的快速射電暴,便于進一步直擊快速射電暴的核心機制。該研究為快速射電暴的輻射機制和環境提供了重要線索,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據介紹,名為FRB?2022091
天文學家發現130億光年外最遙遠星暴星系
一個星暴星系的影像,它與近期被發現的遙遠的早期星暴星系HFLS3非常相似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6月5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約130億光年的原始星系。這個星系的發現將有望打破原有此類星系的距離紀錄,并揭開有關宇宙早期歷史中一些最大質量
“中國天眼”研究揭示磁星快速射電暴機制特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21.shtm 北京時間7月29日,國際科學期刊《科學·進展》發表由國家天文臺、北京大學、美國內華達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前沿所等單位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通過FAST“快速射電暴的
科學家揭示磁星快速射電暴機制特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59.shtm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北京時間7月29日,《科學-進展》發表由國家天文臺、北京大學、美國內華達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前沿所等單位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通過中國天眼
脈沖星和快速射電暴距離研究獲進展
天文研究中,測量天體到地球的距離通常很困難,但距離是最基本的參數。脈沖星距離是進一步研究脈沖星起源、演化、分布以及輻射特性等所需最基本的參數。目前已發現的兩千多顆脈沖星中僅約有十分之一的脈沖星具有測量距離(不依賴于模型的距離)。近年來,快速射電暴是天文觀測中發現的一類起源未知的、色散量較大的、持
或因極端天氣,95后詩人星芽登山遇難
“進山中……有事情留言。”這是95后詩人星芽2022年2月20日05時32分發的最后一條朋友圈。昨日(2月21日),星芽的老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夏可君接到朋友的電話,向他詢問星芽父母,夏可君說,“有人問了相關部門,確認(星芽)已經遇難了。”? 由 紅星新聞 提供星芽朋友圈星芽,1995年生于安
“慧眼”和“極目”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66.shtm 北京時間3月29日凌晨2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簡稱高能所)與全球40余家科研機構聯合發布對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簡稱伽馬暴)GRB 221009A的研究成果。高能所牽頭研制
紫金山天文臺在宇宙深處的爆發天體中發現引力波輻射跡象
伽瑪射線暴(簡稱伽瑪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人們能探測到的恒星尺度最劇烈的爆發現象,是宇宙中最為極端的天文現象之一,是宇宙中最為極端的天文現象之一,其輻射出來的光子在宇宙中要穿越幾十億光年才能到達地球。伽瑪暴爆發階段的輻射一般被稱為瞬時輻射,而爆發結束后在更低能段(如X、光學、射電)持續更久的輻射一
“遲暮”星系團中有“旺年”星系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一個“垂垂老矣”的星系團中含有“正值旺年”的星系,此景令科學家頗為迷惑。但一組國際天文學家在對這個可能是宇宙中最悠遠、最古老的星系團進行觀察分析后,驚奇發現該遠古的星系團居然仍在積極扮演一個“造星工廠”的角色。 此前人類已發現上萬個星系團,它們
“中國天眼”已發現500多顆新脈沖星
新華社貴陽12月15日電(記者齊健)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00余顆新脈沖星。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領先全球的觀測能力,我國天文學家在脈沖星搜尋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領先國外脈沖星搜索團隊。 據中
500米“大鍋”竟能發現500余顆脈沖星?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00余顆新脈沖星。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領先全球的觀測能力,我國天文學家在脈沖星搜尋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領先國外脈沖星搜索團隊。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首
“中國天眼”已發現500多顆新脈沖星
自2017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宣布發現脈沖星以來,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500余顆新脈沖星。依托“中國天眼”在射電低頻波段領先全球的觀測能力,我國天文學家在脈沖星搜尋能力和效率上,已大幅領先國外脈沖星搜索團隊。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
HXMT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科學觀測(二)
特點:能量覆蓋面積廣儀器幾何面積大望遠鏡視場寬張雙南老師具體解釋說,首先,這個X射線的儀器覆蓋的范圍是比較廣的,覆蓋從1kev到300kev左右,有基本上300倍的能量覆蓋的范圍,如果再加上對伽馬射線暴的探測能力,到3000個kev,覆蓋的范圍就有3000倍,很少有這樣一個衛星能有這樣寬的光子覆蓋范
中國慧眼極目精確探測“千年一遇”天體爆發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9日21時17分左右,一束束來自距離地球24億光年的高能射線“驚動”了全球遍布天上地下的宇宙射線探測衛星與裝置。 這一“千年一遇”的伽馬射線暴事件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探測到的最亮伽馬暴——不僅將亮度紀錄提升了50倍,其各向同性能量也打破紀錄,相當于在1分鐘內釋放8個太陽質量
我國科學家發現宇宙迄今最高能量伽馬譜線
記者今天(25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牽頭的科研團隊,通過分析極目空間望遠鏡和費米衛星的聯合觀測數據,在伽馬暴中發現能量高達37兆電子伏特的伽馬射線譜線,且譜線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冪律形式演化,這是迄今觀測到的宇宙天體產生的能量最高、證據最確鑿的譜線。這些發現為破解伽馬暴及相對論性
伽馬暴觀測研究里程碑!我國科學家發現宇宙迄今最高能量伽馬譜線
記者今天(25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牽頭的科研團隊,通過分析極目空間望遠鏡和費米衛星的聯合觀測數據,在伽馬暴中發現能量高達37兆電子伏特的伽馬射線譜線,且譜線的能量和光度均以冪律形式演化,這是迄今觀測到的宇宙天體產生的能量最高、證據最確鑿的譜線。這些發現為破解伽馬暴及相對
慧眼衛星和極目空間望遠鏡精確探測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
慧眼衛星和極目空間望遠鏡觀測迄今最亮伽馬暴示意圖 中科院供圖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北京時間3月29日凌晨2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簡稱高能所)與全球40余家科研機構聯合發布對迄今最亮伽馬射線暴(簡稱伽馬暴)GRB 221009A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顯示,高能所牽頭研制的慧眼衛星(Ins
極端天氣不再是“極端”事件
讓英國氣象局科學家斯蒂芬·貝爾徹教授沒想到的是,“在自己職業生涯中就能看到英國出現40攝氏度高溫紀錄”。事實上,從歐洲到北美,整個北半球今夏都已遭異常高溫天氣襲擊。 科研人員警告說,極端天氣不僅是天災,很大程度上更是人禍。從歐洲多地比預期更快創下紀錄的高溫,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越發頻繁的山火……
我國科學家發現宇宙最高能量伽馬譜線
7月25日,《中國科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英文版)期刊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極目空間望遠鏡(GECAM-C)的最新成果。研究顯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牽頭的科研團隊,利用極目空間望遠鏡和費米衛星的聯合觀測數據,在伽馬暴中發現了迄今觀測到的宇宙天體產生的能量最高、證據最確鑿的譜線,能量高達37兆電
“極目”+“慧眼”捕捉宇宙最亮的“煙花”
一場美麗的“煙花”,蘊藏著關于宇宙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奧秘。 伽馬射線暴(伽馬暴)是太空中發射的短時間、高能量的伽馬射線現象,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于太陽在萬億年釋放的能量之和,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現象。 2022年10月9日,中國“極目”空間望遠鏡和“慧眼”衛星探測到人
FAST新成果:快速射電暴隨機時空行為揭秘
近日,基于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豐富數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帶領的科研團隊提出一種全新分析構架“Pincus-Lyaponov相圖”,得以量化爆發事件的隨機性和混沌性,揭示了快速射電暴的時間-能量表現與地震和太陽耀斑等存在本質區別,這種差異挑戰了快速
千年一遇伽馬暴,帶來更多宇宙謎團
距離銀河系24億光年外的一個盤狀星系里,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爆炸噴射出的物質形成了極其狹窄、接近光速運動的噴流。這使它釋放的能量如同一束激光,沿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照射出來,而我們的地球恰好在這個方向上。世界時2022年10月9日下午1點17分,這束閃光以伽馬射線暴發(伽馬暴)的形式造訪了地球,
中國天眼發現脈沖星數量突破1000顆
“截至2024年11月,中國天眼(FAST)發現脈沖星數量已達到1040顆!”11月26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FAST脈沖星科學研討會上,FAST 運行和發展中心首席科學家朱煒瑋宣布。脈沖星是宇宙中極為獨特的一類天體,它們可以高速旋轉,核心密度高于已知原子核的密度,引力強大到足以彎折表面光線
中國天眼揭示快速射電暴密近環境的動態演化
9月21日,中國天眼(FAST)快速射電暴優先和重大項目科學研究團隊在《自然》發表新成果。研究團隊利用FAST,開展了對快速射電暴FRB 20201124A的深度觀測,獲得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快速射電暴偏振觀測樣本,首次探測到了距離快速射電暴中心僅1個天文單位(即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的周邊環境的磁場變化,
史上最亮伽馬射線暴來自一顆坍縮的恒星
2022年10月,一股比以往探測到的任何一次伽馬射線亮10倍多的射線襲擊了地球,炙烤著大氣層,令天文學家驚嘆不已,并獲得了有史以來最亮的伽馬射線暴的稱號,天文學家給它起了個“形象”的名字——BOAT(brightest of all time)。現在,天文學家已經利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韋布空間
暴瀉的癥狀
多在進食后數小時突然出現,腹瀉每日數次至10余次,呈黃色水樣便,夾未消化食物,一般無粘液膿血。腹痛多位于臍周,呈陣發性鈍痛或絞痛。病變累及胃有惡習嘔吐、上腹不適等。伴發熱、頭痛、周身不適、四肢無力等全身癥狀。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急性腸炎可以引起全身的各個部位的癥狀的
伽瑪暴瞬時輻射的物理起源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伽瑪射線暴(簡稱伽瑪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人們能探測到的恒星尺度最劇烈的爆發現象,是宇宙中最為極端的天文現象之一;其中心引擎一般認為是個快速旋轉的黑洞或者是強磁化的中子星。伽瑪暴爆發階段的輻射一般被稱為瞬時輻射,而爆發結束后在更低能段(如X、光學、射電)持續更久的輻射一般稱為余輝。自 1997
首例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GW170817-與明亮短暴的直觀聯系
2017年8月17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Virgo首次直接探測到了雙中子星并合事件的引力波輻射。在LIGO/Virgo合作組宣布其引力波信號之前,美國Fermi衛星的伽馬暴監視器(GBM)就報道了一個短時標伽馬暴(簡稱短暴)信號GRB 170817A。事實上,早在1989年科學家就曾推
古老星系形成新線索找到了
早期宇宙星暴星系中核球結構的形成過程以及這一過程與當今宇宙巨型橢圓星系演化聯系示意圖。受訪者供圖■本報記者袁一雪宇宙浩瀚無垠,存在許多星系。有的星系具有明顯的螺旋臂結構,看起來像一個旋轉的圓盤,充滿了年輕的恒星和氣體,被稱為旋渦星系,比如人類所在的銀河系;有的星系中央則有一個龐大而明亮的核球,由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