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烷基糖苷的基本介紹
烷基糖苷是指用葡萄糖和脂肪醇合成的烷基糖苷(Alkyl Polyglucoside.簡稱APG),是指復雜糖苷化合物中糖單元大于等于2的糖苷,統稱為烷基多糖苷(或烷基多苷)。一般情況下,烷基多苷的聚合度n在1.1~3的范圍,R為C8~C16的烷基。APG常溫下呈白色固體粉末或淡黃色油狀液體,在水中溶解度大,較難溶于常用的有機溶劑。......閱讀全文
關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注意事項介紹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
關于葡糖苷酶的簡介
葡萄糖苷酶是糖苷水解酶大家族中的一大類酶,主要功能為水解葡萄糖苷鍵,釋放出葡萄糖作為產物,是生物體糖代謝途徑中不可或缺的一類酶。 葡萄糖苷酶是糖苷水解酶(EC 3.2.1) [1] 中的一大類酶,因其可以通過水解葡萄糖苷鍵并釋放出一分子葡萄糖而得名。
其他類糖苷的相關介紹
(1)環烯醚萜甙類(Iridoid g1ycosides)和裂環烯醚萜甙類(Secoiridoid glycosides)是由環烯醚單萜(Iridoids)衍生物與糖所成的甙類。廣泛分布于植物界,尤以茜草科、玄參科、龍膽科、鹿蹄草科等為多,如地黃、梔子、玄參、龍膽、鹿蹄草等。目前已發現的在80種
關于胞嘧啶阿拉伯糖苷的用法用量介紹
1、成人常用量 (1)誘導緩解:靜脈注射或滴注一次按體重2mg/kg(或1-3mg/kg),一日一次,連用10-14日,如無明顯不良反應,劑量可增大至一次按體重4-6mg/kg。 (2)維持:完全緩解后改用維持治療量,一次按體重1mg/kg,一日1-2次,皮下注射,連用7-10日。 2、中
關于葡萄糖苷酶的主要催化機理介紹
1、保留型酶的“兩步法”機制 大多數葡萄糖苷酶都是保留型葡萄糖苷酶,其催化機理通常都遵循“兩步法”機制。 第一步:作為親核基團的羧基負離子親核進攻糖苷鍵上的異頭碳,同時作為廣義酸堿對的另一個催化羧基上的氫與糖苷鍵上的氧原子形成氫鍵,第一次形成含氧碳正離子樣過渡態(Oxocarbenium-l
硫葡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硫葡糖苷酶英文名稱thioglucosidase定 義編號:EC 3.2.1.147。一種存在于芥末籽中,催化硫葡糖苷分解成硫醇和糖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硫葡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硫葡糖苷酶英文名稱thioglucosidase定 義編號:EC 3.2.1.147。一種存在于芥末籽中,催化硫葡糖苷分解成硫醇和糖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巖藻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α-L-巖藻糖苷酶(AFU)是一種溶酶體酸性水解酶,1980年法國學者Deugnier等研究發現,AFU在診斷肝細胞癌中敏感性好,陽性率高,是AFP陽性率的三倍以上,對AFP陰性病例及小細胞肝癌的診斷價值極大,是早期原發性肝癌診斷的有用指標。并被眾多研究所證實。
β半乳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GAL是細胞溶酶體中的水解酶,在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中含量較高。尿中GAL活性可反映腎實質,特別是腎小管的早期損傷,與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一同測定作尿酶譜分析,有助于病程觀察和預后評價。在遺傳學領域中對人類β-半乳糖苷酶缺陷病的診斷(包括產前診斷)和基礎研究也是重要的指征。
葡萄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葡萄糖苷酶是糖苷水解酶大家族中的一大類酶,主要功能為水解葡萄糖苷鍵,釋放出葡萄糖作為產物,是生物體糖代謝途徑中不可或缺的一類酶。
β半乳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β-半乳糖苷酶(EC 3.2.1.23)屬于糖苷水解酶,存在多種微生物來源,除了水解活性,某些來源的 β-半乳糖苷酶也具有轉糖基活性。來源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酶的最適 pH,最適溫度,動力學常數Km會有所區別。此外,酶的來源不同,如克魯維酵母、曲霉、芽孢桿菌、鏈球菌和隱球菌屬和不同的反應條
β半乳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GAL是細胞溶酶體中的水解酶,在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中含量較高。尿中GAL活性可反映腎實質,特別是腎小管的早期損傷,與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一同測定作尿酶譜分析,有助于病程觀察和預后評價。在遺傳學領域中對人類β-半乳糖苷酶缺陷病的診斷(包括產前診斷)和基礎研究也是重要的指征。
α半乳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α半乳糖苷酶英文名稱α-galactosidase定 義編號:EC 3.2.1.22。催化α-D-半乳糖苷(如半乳糖寡糖、半乳糖甘露聚糖)末端非還原性α-D-半乳糖殘基水解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紅細胞糖苷脂的基本信息
紅細胞糖苷脂(globoside)鞘糖脂之一類,為帶有兩個以上糖基的腦苷脂,糖基一般為N—乙酰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及葡萄糖,連接在神經酰胺上,呈中性。最初在人紅細胞中分離制得,故名。紅細胞膜中尚有帶兩個糖基乳糖苷神經酰胺,以及帶三個糖基的半乳糖苷乳糖苷神經酰胺,亦屬此類。Fabry病患者,由于溶酶體α
硫葡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硫葡糖苷酶英文名稱thioglucosidase定 義編號:EC 3.2.1.147。一種存在于芥末籽中,催化硫葡糖苷分解成硫醇和糖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β半乳糖苷酶的基本性質
β-半乳糖苷酶由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 基因) 編碼,是由4 個亞基組成的四聚體,一般可催化乳糖分解為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從不同物種提取的β-半乳糖苷酶的蛋白質序列有著較高的同源性和相似性。β-半乳糖苷酶的分子質量在100~850 ku 之間,其中大腸桿菌的β-半乳糖苷酶分子質量最
α半乳糖苷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α半乳糖苷酶英文名稱α-galactosidase定 義編號:EC 3.2.1.22。催化α-D-半乳糖苷(如半乳糖寡糖、半乳糖甘露聚糖)末端非還原性α-D-半乳糖殘基水解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β半乳糖苷酶的基本性狀
是一種白色粉末、無味道、無嗅、溶解后是一種淺棕色液體。乳糖的溶解度較低,在冷動物制品中容易析出,使得產品帶有顆粒狀結構 。最適pH值:由大腸桿菌(E.Coli)制得者為7.0~7.5;由酵母菌制得者為6.0~7.0;由霉菌制得者為5.0左右。?最適溫度:為37~50℃。在正常使用濃度下,72h內約可
關于胞嘧啶阿拉伯糖苷的體內代謝的介紹
口服時,僅有少于20%的阿糖胞苷被消化系統吸收,效果很差。口服后會因首關效應,迅速被肝臟的胞嘧啶脫氨酶代謝為無活性的尿嘧啶阿糖胞苷。而皮下或肌肉注射時,經過氚標記的阿糖胞苷在給藥20到60分鐘之間產生血漿放射性峰濃度遠比靜脈注射的低。至于連續靜脈注射則能夠產生的相對恒定的血漿藥物水平。 靜脈注
烷基酰胺甜菜堿的性質介紹
烷基酰胺甜菜堿只是起始原料叔胺不同,分子式:RCONH(CH)nN+(CH3)2CH2COO-,式中R是碳數為12~18,n=2,3.其性能比烷基甜菜堿有明顯提高:有優良的溶解性和配伍性,具有優良的發泡性和顯著的增稠性,具有低刺激性和殺菌性,配伍使用能顯著提高洗滌類產品的柔軟、調理和低溫穩定性,
十二烷基苯的制備方法介紹
1、含有二烷基苯、烷基茚、烷基四氫化萘等雜質,精制時經分子篩脫水,再用裝有玻璃單環的填充塔蒸餾。 2、工業上主要采用苯與長鏈烯烴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縮合生成十二烷基苯,所用烯烴包括α-烯烴、正構內烯烴和異構烯烴。工業化的方法有烷烴脫氫法,以正構烷烴為原料,在Pt-Al2O3催化劑上脫氫得到烯烴,
烷基化的斷裂反應機理介紹
多聚反應生成的烯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得到質子形成正碳離子,這些大分子正碳離子在摘取氫負離子之前自身能夠發生斷裂反應,所生成的較小分子量的正碳離子摘取氫負離子生成烷烴,這就是生成C5、C7等烷烴的原因。 發生斷裂反應還有如下一些證據: ①將2,2,4-三甲基戊烯作為烷基化原料進行反應,在反應產物
催化烷基化所用試劑的介紹
一、液相烷基化催化劑 主要用: ①酸催化劑,常用的有硫酸和氫氟酸。異丁烷用丙烯、丁烯進行的烷基化,以應用氫氟酸為多。苯用高碳烯烴或用C10~C18的氯化烷進行的烷基化,以及酚類的烷基化,則以應用硫酸為多。 ②弗瑞德-克來福特催化劑,如氯化鋁-氯化氫和氟化硼-氟化氫等,常用于苯與乙烯、丙烯以
烷基苯的理化性質介紹
一、物理性質 沸點(℃):331 [3] 相對密度(20/4oC):0.8551 折射率(20oC):1.4824 運動黏度(m2/s, 20℃):6.39×10-6 燃燒熱(kJ/mol):10538.9 比熱容(kJ/(kg·K), 27℃, 氣體, 定壓):1.461 蒸氣壓
關于β半乳糖苷酶的簡介
GAL是細胞溶酶體中的水解酶,在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中含量較高。尿中GAL活性可反映腎實質,特別是腎小管的早期損傷,與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一同測定作尿酶譜分析,有助于病程觀察和預后評價。在遺傳學領域中對人類β-半乳糖苷酶缺陷病的診斷(包括產前診斷)和基礎研究也是重要的指征
關于胞嘧啶阿拉伯糖苷的注意事項介紹
1、使用本品時可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SGPT)、血及尿中尿酸量的增高; 2、下列情況應慎用:骨髓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顯著減低者、肝腎功能不全、有膽道疾患者、有痛風病史、尿酸鹽腎結石病史、近期接受過細胞毒藥物或反射治療; 3、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周圍血象、血細胞和血小板計數、骨髓涂
關于胞嘧啶阿拉伯糖苷的不良反應介紹
1、造血系統:主要是骨髓抑制,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嚴重者可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或巨幼細胞性貧血; 2、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治療初期可發生高尿酸血癥,嚴重者可發生尿酸性腎病; 3、較少見的有口腔炎、食管炎、肝功能異常、發熱反應及血栓性靜脈炎。阿糖胞苷綜合癥多出現于用藥后6-12小時,有骨痛或肌痛、
關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在體內吸收的過程介紹
1.吸收極性較大,口服很難吸收,僅作腸道消毒用。全身給藥多采用肌內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 2.分布血漿蛋白結合率均較低。在大多數組織中濃度都較低,腦脊液中濃度不到1%,即使在腦膜發炎時也達不到有效濃度。而在腎皮質和內耳內、外淋巴液中濃度較高,這可以解釋它們的腎臟毒性和耳毒性。 3.消除主要以
關于甲溝炎的基本介紹
甲溝炎(paronychia)是一種累及甲周圍皮膚皺襞的炎癥反應,表現為急性或慢性化膿性、觸痛性和疼痛性甲周組織腫脹,由甲皺襞膿腫引起。當感染變成慢性時,甲基底部出現橫嵴,并隨著復發出現新嵴。手指受累較腳趾更常見。主要易感因素為損傷導致甲上皮與甲板分離,化膿性球菌或酵母菌可繼發性侵入潮濕的甲溝和
關于強脊炎的基本介紹
強脊炎屬于風濕病范疇,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中的一種。研究表明,該病原因尚不很明確,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彎腰、行走活動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變,也有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亂,所以又屬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