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啶的基本內容介紹
嘧啶也稱作1,3-二氮雜苯,是一種雜環化合物,化學式為C4H4N2。嘧啶(Pyrimidine)由2個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間位上的2個碳形成,是一種二嗪。和吡啶一樣,嘧啶保留了芳香性。 名稱: 嘧啶 分子式: C4H4N2 摩爾質量:80.09 g/mol 密度: 1.016 g/ml 熔點: 20 -22 °C 沸點: 123 -124 °C CAS號: 289-95-2 EINECS號: 206-026-0 SMILES :C1=NC=NC=C1 [1] 形成DNA和RNA的五種堿基中,有三種是嘧啶的衍生物:胞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尿嘧啶(Uracil)其中胸腺嘧啶只能出現在脫氧核糖核酸中,尿嘧啶只能出現在核糖核酸中,而胞嘧啶兩者均可。在堿基互補配對時,胸腺嘧啶(DNA中)或尿嘧啶(RNA中)與腺嘌呤以2個氫鍵結合,胞嘧啶與鳥嘌呤以3個氫鍵結合。 ......閱讀全文
嘧啶的基本內容介紹
嘧啶也稱作1,3-二氮雜苯,是一種雜環化合物,化學式為C4H4N2。嘧啶(Pyrimidine)由2個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間位上的2個碳形成,是一種二嗪。和吡啶一樣,嘧啶保留了芳香性。 名稱: 嘧啶 分子式: C4H4N2 摩爾質量:80.09 g/mol 密度: 1.016 g/ml 熔
嘧啶核苷酸的基本內容介紹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是先去除磷酸和核糖生成嘧啶堿,嘧啶堿在肝內降解。降解產物易溶于水,這點與嘌呤堿不同,嘌呤堿的代謝產物尿酸僅微溶于水。嘧啶環中的脲基碳以形式從呼吸排出,并產生β-丙氨酸(有生理意義,為鵝肌肽、肌肽及泛酸的成分)及β-氨基異丁酸(經代謝進入三羧酸循環)。
嘧啶的應用介紹
(1)抗癌藥物。抗癌物質的選擇,至關重要的是它必須在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中有顯著的差異,即對靶細胞有一定的識別能力。卟啉化合物以其獨特的結構對癌細胞有特殊的親和作用,它能選擇性地滯留于癌組織中。它作為癌的定位劑和診治藥物的研究早已引起化學家、醫學家及生物學家的極大興趣。5-氟尿嘧啶是臨床廣泛使用的抗代
嘧啶核苷的基本介紹
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有:腺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A),鳥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G),胞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C),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T)。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有:腺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A),鳥嘌呤脫氧核糖核苷酸(G),胞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C),尿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U)。在堿基互補配對時,胸
水解的基本內容介紹
水與另一化合物反應,該化合物分解為兩部分,水中氫離子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羥基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應過程,滿足這些條件的叫做水解。工業上應用較多的是有機物的水解,主要生產醇和酚。水解反應是中和或酯化反應的逆反應。大多數有機化合物的水解,僅用水是很難順利進行的。根據被水
梅毒的基本內容介紹
梅毒是由蒼白(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途徑傳播,臨床上可表現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潛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傳梅毒)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列為乙類防治管理的病種。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據WHO估計,全球每年約有1200萬新發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亞
胃炎的基本內容介紹
胃炎(gastritis)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癥,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按臨床發病的緩急,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胃炎兩大類型;按病因不同可分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應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變亦不同,通常包括三個過程即上皮損傷、黏膜炎癥反應和上皮再生。急性胃
水痘的基本內容介紹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癥狀比兒童更嚴重。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
腸炎的基本內容介紹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里急后重感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慢性腸炎病程一般在兩個月以上,臨床常見的有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和
溶菌酶的基本內容介紹
溶菌酶(lysozyme)又稱胞壁質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質聚糖水解酶(N-acetylmuramide glycanohydrlase),是一種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堿性酶。[1]主要通過破壞 細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 -乙酰氨基葡糖之間的β-1,4糖苷鍵,使細胞壁不溶性
多肽的基本內容介紹
肽是α-氨基酸以肽鍵連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質水解的中間產物。由兩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類推還有三肽、四肽、五肽等。由三個或三個以上氨基酸分子組成的肽叫多肽。 肽(peptide)是α-氨基酸以肽鍵連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質水解的中間產物。 一般肽
菌毛的基本內容介紹
菌毛是菌體表層附屬器官之一,但比鞭毛細短,不呈波形,與菌動力無關。菌毛起源于細胞膜內側基粒上,穿越細胞壁而游離子菌體外。菌毛多見于革蘭陰性菌。 菌體表面一種比鞭毛更細、更短而直硬的絲狀物。菌毛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必須用電子顯微鏡觀察。 目前已發現的細菌菌毛直徑一般為2-7nm,長度為0
谷胱甘肽的基本內容介紹
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 +glycine,GSH)是一種含γ-酰胺鍵和巰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組成,存在于幾乎身體的每一個細胞。 谷胱甘肽能幫助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統功能,并具有抗氧化作用、整合解毒作用。半胱氨酸上的巰基為其活性基團
酚酞的基本內容介紹
酚酞是指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20H14O4,屬于晶體粉末狀,幾乎不溶于水。其特性是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為無色,在堿性溶液中為紫紅色。常被人們用來檢測酸堿。酚酞屬刺激劑,用于慢性便秘。能直接刺激腸黏膜或活化腸內平滑肌的神經末梢而增加腸的推進力。因產生過度緩瀉而導致體液與電解質障礙。長期使用可損
吡啶的基本內容介紹
吡啶,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C5H5N,是含有一個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個(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稱氮苯,無色或微黃色液體,有惡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氣、頁巖油、石油中。吡啶在工業上可用作變性劑、助染劑,以及合成一系列產品(包括藥品、消毒劑、染
弧菌的基本內容介紹
弧菌(Vibrio)是菌體短小,彎曲成弧形,尾部帶一鞭毛的革蘭氏陰性菌。如霍亂弧菌。弧菌屬(Vibrio)廣泛分布于河口、海灣、近岸海域的海水和海洋動物體內。弧菌有91種。主要魚貝類致菌為:溶藻弧菌、鰻弧菌、副溶血弧菌、創傷弧菌等;有些弧菌也能引起人類疾病如:溶藻弧菌、創傷弧菌等。
酶原的基本內容介紹
有些酶在細胞內合成或初級釋放時只是酶的無活性前體,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這些酶的前體水解開一個或幾個特定的肽鍵,致使構象發生改變,表現出酶的活性。這種無活性酶的前體稱作酶原。 某些酶在細胞內合成或初分泌時只是酶的無活性前體,此前體物質稱為酶原(zymogen),使酶原轉變為有活性酶的作用稱為酶原
鞭毛的基本內容介紹
鞭毛(flagellum)長在某些細菌菌體上細長而彎曲的具有運動功能的蛋白質附屬絲狀物,稱為鞭毛。鞭毛的長度常超過菌體若干倍。少則1-2根,多則可達數百根。 原生質神經伸出細胞外形成的鞭狀物,一條或多條,有運動、攝食等作用。鞭毛蟲以及各種動植物的精子等都有鞭毛。是常見的細菌細胞器之一。 在某
溶酶體的基本內容介紹
溶酶體(lysosome /?la?s??so?m/)是一種在很多動物細胞中發現的膜結合細胞器。它們是球形囊泡,含有的水解酶可以分解多種生物分子。溶酶體的膜蛋白和內腔蛋白都有特定的組成。內腔水解酶最適的pH約為4.5–5.0,類似于胃的活動。除了降解聚合物,溶酶體還參與各種細胞過程,包括分泌、質
質膜的基本內容介紹
質膜(plasma membrane)是每個細胞把自己的內容物包圍起來的一層界膜又稱細胞膜(cell membrane),一般厚度在5~10 nm。質膜與細胞內膜(即各種細胞器的膜)具有共同的結構和相近的功能,統稱為生物膜,也常統一簡稱為膜(membrane)。質膜使細胞與外界環境有所分隔,而又
磺胺嘧啶軟膏介紹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至黃色軟膏。鑒別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磺胺嘧啶0.1g),加水和4%氫氧化鈉溶液各3ml,加熱攪拌,使磺胺嘧啶溶解,放冷,濾過,濾液中加硫酸銅試液0.5ml,即產生青綠色沉淀,放置后變為紫灰色。檢查應符合軟膏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0109)。含量測定精密稱取本品適量(約相當于磺胺嘧
磺胺嘧啶鋅介紹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遇光或熱易變質。本品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在稀鹽酸中溶解,在稀硫酸中微溶。鑒別(1)取本品約0.5g,加鹽酸5ml使溶解,加水20ml,加亞鐵氰化鉀試液,即析出白色沉淀,繼續加亞鐵氰化鉀試液至沉淀完全;濾過,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1→10)中和至對酚酞指示液
關于六嘧啶的檢查介紹
取本品0.10g,加二甲基甲酰胺10ml溶解后,溶液應澄清無色。 取本品1.0g,加水50ml,振搖5分鐘,濾過,取濾液25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A),與標準氯化鈉溶液7.0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14%)。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
關于乙胺嘧啶的基本介紹
乙胺嘧啶,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2H13ClN4,主要用作抗瘧藥,臨床上用于預防瘧疾和休止期抗復發治療。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乙胺嘧啶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化學式:C12H13ClN4 分子量:248.711 CAS號
氟尿嘧啶的癥狀介紹
5-FU對多種腫瘤如消化道腫瘤、乳腺癌、卵巢癌、絨毛膜上皮癌、子宮頸癌、肝癌、膀胱癌、皮膚癌(局部涂抹)外陰白斑(局部涂抹)等均有一定療效。單獨或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于乳腺癌和胃腸道腫瘤手術輔助治療,也用于一些非手術惡性腫瘤的姑息治療,尤其是那些胃腸道、乳腺、頭頸部、肝、泌尿系統和胰腺的惡性腫瘤。
關于磺胺嘧啶的用途介紹
1、合成方法 可由糠氯酸與硝基胍合成2-氨基嘧啶后與對乙酰基苯磺酰氯在吡啶中縮合水解而制得。 2、用途 本品為治療全身感染的中效磺胺,抗菌譜廣,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對腦膜炎雙球菌、肺炎鏈球菌、淋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的抑制作用較強,能通過血腦屏障滲入腦脊液。 臨床主要用
骨髓檢查的基本內容介紹
骨髓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容易普及而且有效的診斷檢查方法之一,分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檢兩種。 骨髓檢查可用于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還可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在瘧原蟲和黑熱病原蟲感染時,通過骨髓檢查有助于發現原蟲并明確診斷。 骨髓檢查可用于造血系統疾病的診斷,如對白血病的鑒別診斷、各種貧血的鑒別診斷、多發
關于轉氨酶的基本內容介紹
轉氨酶(外文名:transaminase)是催化氨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移的一類酶,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組織和微生物中。 轉氨酶是人體肝臟正常運轉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是肝臟的“晴雨表”。[1]肝細胞是轉氨酶的主要生存地,當肝細胞受損,轉氨酶便會釋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轉氨酶升高。 轉氨酶是人體
關于肉瘤的基本內容介紹
來源于間葉組織(包括結締組織和肌肉)的惡性腫瘤稱為“肉瘤”,多發生于皮膚、皮下、骨膜及長骨兩端。骨肉瘤以青年人為多,好發于四肢長骨之兩端,尤以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見。骨肉瘤發展迅速,病程短,開始在皮質內生長,可逐漸向骨髓腔發展,有時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圍軟組織,易引起病理性骨折,常見
關于貧血的基本內容介紹
貧血(anemia)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于正常范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由于紅細胞容量測定較復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