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穿孔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病例報告
病例資料 患兒,女性,7 歲,1 周前出現上腹部脹痛,無發熱,1d 前疼痛加重,劇烈,繼而波及全腹,以右下腹明顯,2014年12 月10日就診于當地醫院,考慮“闌尾炎">急性闌尾炎”,擬行闌尾切除術。術中探查見腹腔內大量膽汁性液體,不除外消化道穿孔,遂上沿切口,共吸出膽汁性液體約500ml,升結腸系膜、右側腹膜均呈墨綠色,打開側腹膜,見膽汁性滲出液及壞死組織,探查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見腸壁完整無穿孔。膽囊、肝十二指腸韌帶充血水腫,表面未見壞死穿孔。術中患者血壓最低降至60/30mm Hg,心率160~170次/min,考慮感染性休克,遂單純留置肝下、腹膜后、盆腔各一枚引流管后關腹。同時給予擴容、抗休克治療,術后12h轉入本院。入院查體:血壓106/72 mm Hg,心率118次/min,皮膚、鞏膜無黃染,全腹壓痛陽性伴反跳痛及輕度肌緊張,右側腹直肌10cm縱行切口瘢痕,腹腔引流管引流通暢。全腹多排CT影像所見:......閱讀全文
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穿孔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病例報告
病例資料 患兒,女性,7 歲,1 周前出現上腹部脹痛,無發熱,1d 前疼痛加重,劇烈,繼而波及全腹,以右下腹明顯,2014年12 月10日就診于當地醫院,考慮“闌尾炎">急性闌尾炎”,擬行闌尾切除術。術中探查見腹腔內大量膽汁性液體,不除外消化道穿孔,遂上沿切口,共吸出膽汁性液體約500ml,升結腸系
急性輸卵管炎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性,66歲,農民【主訴】右下腹痛痛3天【現病史】患者訴緣于3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下腹痛痛,為持續性鈍痛,無陣發性加劇,無他處放射,不能自行緩解,無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無寒顫、高熱。曾于當地診斷為“闌尾炎”,予口服抗菌藥物治療(藥名及劑量不詳),無好轉,出現高熱,體溫最高達38.9℃
病例分析:腸系膜動脈栓塞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治療
【一般資料】男性,53歲,農民【主訴】男性,53歲,農民轉移性右下腹痛1天。【現病史】患者訴緣于1天前無明確誘因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無他處放射,并出現腹脹,無發冷、發熱,無惡心、嘔吐,少量排氣,未排便,無咳嗽、咳痰。5小時前疼痛轉移至右下腹,固定,不向腰背部、會**放射,仍無發冷、發熱
腸系膜動脈栓塞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治療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男性,53歲,農民【主訴】男性,53歲,農民轉移性右下腹痛1天。【現病史】患者訴緣于1天前無明確誘因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無他處放射,并出現腹脹,無發冷、發熱,無惡心、嘔吐,少量排氣,未排便,無咳嗽、咳痰。5小時前疼痛轉移至右下腹,固定,不向腰背部、會**放射,仍無發冷、發熱
關于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病因分析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發病原因,尚存爭議,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先天性膽胰管合流異常、膽總管遠端梗阻有關。 1.先天性胰膽管交界部發育畸形 形成合流異常,所謂合流異常是指胰膽管匯合部位不在十二指腸乳頭,而在十二指腸壁外或匯合部形態和解剖的先天性畸形。如胚胎期膽總管、胰管未能正常分離,導致胰管和膽總管
關于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檢查介紹
1.生化檢查 大多數患兒血、尿及糞等一系列檢查均為異常,包括血清膽紅素,主要是直接膽紅素明顯升高,堿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轉肽酶也升高。合并囊腫內感染者可見外周血象白細胞計數增高和中性粒細胞增高等的炎癥改變。 2.B超 是最為簡便且無創的檢查手段,可見肝下方界限清楚的低回聲區,可
治療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相關介紹
本病如不手術治療,多因反復感染、膽汁性肝硬化、膽總管穿孔或癌變而死亡。因此當病兒明確診斷后應及時手術。 1.治療原則 (1)手術的主要目的是恢復膽汁向腸道內引流,以免發生上行性膽管炎。 (2)切除擴張的膽總管,以防日后癌變。 (3)要預防日后吻合口狹窄。 2.手術方法 (1)囊腫切除
關于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基本介紹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又稱膽總管擴張癥,是以膽總管囊腫或梭狀擴張,伴有或不伴有肝內膽管擴張為特點的膽道畸形,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異常,也為先天性肝膽系統囊腫中最多見的一種疾病,可同時存在其他病變。一般認為亞洲人群中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歐美,多在嬰兒和兒童期發現。女性發病高于男性,占總發病率的60%~80%
簡述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臨床表現
1.腹痛 再發性右上腹或上腹中部疼痛性質和程度不同,有時是絞痛、牽拉痛或輕微脹痛。繼發感染時可伴有發熱,時有惡心。 2.包塊 位于右上腹肋緣下,上界為肝邊緣所覆蓋。巨大者可超越腹中線,包塊表面平滑,呈球狀囊性感,小的膽總管囊腫,由于位置深,不易捫到。在感染、疼痛、黃疸發作時,包塊增大,好轉
關于小兒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鑒別診斷介紹
1.膽道閉鎖和新生兒肝炎 對出生2~3個月內出血黃疸,進行性加重、大便發白和肝腫大的嬰兒,應首先考慮到膽道閉鎖或新生兒肝炎。仔細觸摸肝下有無腫塊,B超和CT檢查,有助于確診。 2.腹部腫瘤 右側腎母細胞瘤和成神經細胞瘤都是惡性腫瘤,病程發展快,且無黃疸、腹痛。肝癌到晚期有黃疸,血清甲胎蛋白
急性闌尾炎錯誤灌腸致腸穿孔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女性,87歲,農民【主訴】腹痛、腹脹,停止排氣3小時,灌腸后疼痛加劇1小時。【現病史】患者訴3小時前無明確誘因出現腹部陣發刀割樣痛,以右下腹為著,進行性加重,伴惡心,無嘔吐,略腹脹,并出現停止排氣,排便。無發冷、發熱,無心慌氣短、咳嗽咳痰,無尿頻、尿痛及肉眼血尿,發病后于當地診斷為“便秘
一例巨大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性,17歲,因“右上腹痛1月余,加重伴皮膚鞏膜黃染5d”入院。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主要位于中上腹,呈間隙性脹痛,夜間腹痛明顯,未行任何處理。5d前,腹痛明顯加重伴全身皮膚鞏膜黃染,陶土樣大便,尿色呈深黃色;至當地醫院就診,膽紅素及轉氨酶明顯升高;行腹部CT檢查提示:膽總管囊腫可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合并絨毛狀腺瘤病例分析
患者女,34歲。因突發右上腹疼痛伴右肩背部放射痛入院治療。腹痛呈持續性發作,進行性加重。無惡心、嘔吐。查體:體溫36.5℃,皮膚鞏膜無黃染。實驗室檢查:DBIL(+),TBIL(-),ALT(+),AST(+),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氨酰轉肽酶(GGT)(+)。酶標:糖類抗原CA199
胃竇異位誤診為肝膿腫病例報告
1 病例資料患者男性,57歲,以“發現肝臟囊性占位4年”為主訴于2014年5月4日收入本院。患者4年前至當地醫院體檢腹部彩超示肝左葉囊性回聲,大小約10mm×20 mm,未予處理,2個月前復查腹部彩超提示肝左葉囊性回聲(50 mm ×60 mm),內透聲欠佳,無腹痛、腹脹,無反酸、噯氣,無嘔血、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基本介紹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又稱膽總管擴張癥,是以膽總管囊腫或梭狀擴張,伴有或不伴有肝內膽管擴張為特點的膽道畸形,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異常,也為先天性肝膽系統囊腫中最多見的一種疾病,可同時存在其他病變。一般認為亞洲人群中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歐美,多在嬰兒和兒童期發現。女性發病高于男性,占總發病率的60%~80%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病因分析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發病原因,尚存爭議,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先天性膽胰管合流異常、膽總管遠端梗阻有關。 1.先天性胰膽管交界部發育畸形 形成合流異常,所謂合流異常是指胰膽管匯合部位不在十二指腸乳頭,而在十二指腸壁外或匯合部形態和解剖的先天性畸形。如胚胎期膽總管、胰管未能正常分離,導致胰管和膽總管
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鑒別診斷
1.膽道閉鎖和新生兒肝炎 對出生2~3個月內出血黃疸,進行性加重、大便發白和肝腫大的嬰兒,應首先考慮到膽道閉鎖或新生兒肝炎。仔細觸摸肝下有無腫塊,B超和CT檢查,有助于確診。 2.腹部腫瘤 右側腎母細胞瘤和成神經細胞瘤都是惡性腫瘤,病程發展快,且無黃疸、腹痛。肝癌到晚期有黃疸,血清甲胎蛋白
怎樣治療先天性膽總管囊腫?
本病如不手術治療,多因反復感染、膽汁性肝硬化、膽總管穿孔或癌變而死亡。因此當病兒明確診斷后應及時手術。 1.治療原則 (1)手術的主要目的是恢復膽汁向腸道內引流,以免發生上行性膽管炎。 (2)切除擴張的膽總管,以防日后癌變。 (3)要預防日后吻合口狹窄。 2.手術方法 (1)囊腫切除
急性化膿穿孔性闌尾炎并糖尿病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男,55歲。【主訴】轉移性右下腹痛痛半天【現病史】患者于半天前突感劍突下疼痛,呈持續性鈍痛,后轉移至右下腹固定疼痛。伴有惡心,嘔吐。尚無畏寒,發熱,黃疸等癥狀。急診來我院求治。門診以局限性腹膜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收入院。發病以來,精神差,未進食,二便未解,體力下降。【既往史】否認肝炎、結
成人Still病誤診為肝膿腫病例報告
成人Still 病是一種以發熱、畏寒、皮疹、關節腫痛、外周血白細胞增多、脾腫大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其發病機制不詳。由于成人Still 病缺乏早期特異性癥狀、體征,非專科醫師對該病的認識有限,臨床易出現誤診、誤治,導致延誤病情。筆者近期收治1例成人Still 病誤診為肝膿腫的患者
小兒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的手術適應證及手術時機的選擇
對于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的治療,鑒于其頻繁的癥狀發作,另外在病程中有可能出現膽道穿孔、膽道癌變等嚴重并發癥,原則上診斷明確后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在針對具體的病人選擇手術時機時,由于臨床、病理類型的不同、是否處于急性發作期、是否合并肝功不良、是否合并高胰淀粉酶血癥等情況,手術的時機及必須的術前準備有很
關于先天性肝內膽管囊狀擴張癥的常見癥狀介紹
腹痛 一般多表現為反復發作的上腹、右上腹部或臍周圍陣發性鈍痛脹痛或絞痛,發作時患兒非常痛苦,過后又如正常兒。有時高脂肪或多量飲食可誘發腹痛發生。幼小病兒因不會訴說,常易誤診。有的腹痛反復發作,持續數月乃至數年,疼痛發作時常伴有黃疸,并可同時有惡心、嘔吐、厭食等消化道癥狀。如腹痛變為持續性,同時伴
坐骨的骨軟骨瘤誤診為骨折病例報告
臨床資料患者,男,14歲,因“左側坐骨骨折內固定術后20余天”于2015年10月25日入院。患者20余天前跳遠摔倒,當即感左臀部疼痛難忍,就診于外院診斷為“左側坐骨骨折”,給予內固定治療,術后左臀部疼痛未減輕反而出現左下肢疼痛及麻木癥狀,遂來我院就診。入院查體:左側臀部可見一個長約10CM的手術愈合
低頻、高頻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研究
小兒急性闌尾炎是外科急腹癥中的常見病,因小兒病史敘述不清,查體不配合,診斷有一定困難,近年隨著數字化超聲的使用,術前應用超聲檢查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受到重視。本文總結6年來應用超聲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體會,探討低頻、高頻和多普勒超聲聯合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的實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
簡述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的臨床表現
1.腹痛 再發性右上腹或上腹中部疼痛性質和程度不同,有時是絞痛、牽拉痛或輕微脹痛。繼發感染時可伴有發熱,時有惡心。 2.包塊 位于右上腹肋緣下,上界為肝邊緣所覆蓋。巨大者可超越腹中線,包塊表面平滑,呈球狀囊性感,小的膽總管囊腫,由于位置深,不易捫到。在感染、疼痛、黃疸發作時,包塊增大,好轉
關于兒童腹痛的病因分析
一、兒內科疾病 1.腹內疾病:急性胃炎、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痙攣性絞痛、腸及膽道蛔蟲癥、腸系膜淋巴結炎、急性壞死性腸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各種胰腺炎、各種腹膜炎、肝膿腫、膈下膿腫、尿路感染,細菌性痢疾等。 2.腹外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大葉性肺炎、急
小兒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的膽總管輕微擴張病例的手術
一般認為以膽總管直徑大于0.4cm~0.6cm即為異常,如果同時合并胰膽管合流異常,即可以明確先天性膽管擴張癥的診斷。但擴張不明顯的病例的治療相對較為棘手。主要矛盾為一般外科醫生往往擔心,僅有輕微擴張的膽管與腸管吻合后可能發生吻合口的狹窄。手術時應經空腸支留置通過膽管-腸道吻合的置于左右膽管處的
左下腹疼痛的年輕男性:常見疾病的不常見表現
病例資料患者男性,27歲。主因劇烈腹痛3天于急診就診。患者既往體健,本次病程中未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也無發熱。患者自述此次就診前一天曾因臍周痙攣性疼痛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并服用抗生素(環丙沙星和甲硝噠唑)后自行回家。此次就診時者腹痛已經轉移至左下腹部。腹部觸診除左下腹部外未見異常,麥氏點無壓痛。實驗室檢
頰部小唾液腺黏液囊腫誤診病例報告
作者:高倩倩,劉曉華,青島大學附屬青島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尚偉,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黏液腺囊腫好發于舌下腺及小唾液腺,是唾液腺的瘤樣病變,是由于創傷、炎癥等引起口腔黏膜唾液腺導管破裂或阻塞,分泌液外滲或潴留逐漸形成的囊腫。小唾液腺囊腫最常見于下唇,也可發生于舌腹,大小多為0.5cm×1
腹膜假性黏液瘤誤診為肝硬化腹水病例報告
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是一種腹腔充有大量膠樣黏蛋白形成假性腹水的疾病,患者主要是以腹部進行性腫大、腹部脹痛為主訴,影像學可見肝臟受壓縮小、邊緣出現扇貝樣缺損及大量腹水,易誤診為肝硬化腹水。現將本院2例曾被誤診為肝硬化腹水的PMP病例報道如下。病例資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