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胸腔鏡檢查
胸腔鏡檢查是人工氣胸后內鏡檢查胸膜腔。注意:胸腔鏡應與視頻顯像輔助胸腔外科(VATS)相區別。胸腔鏡主要用于胸膜疾病的診斷,并用于胸膜腔閉鎖術,經常由外科醫生操作,但也可由訓練過的內科醫生施行。相反,VATS技術則由外科醫生進行小的有創性胸內手術。......閱讀全文
以胸腔積液為首發表現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誤診病例分析
淋巴瘤為免疫系統的惡性腫瘤,其臨床表現復雜,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淋巴瘤是引起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的第三大原因,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但其實驗室檢查和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臨床診斷仍有一定難度,誤診、漏診仍屢屢發生。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并經胸腔鏡確診的以胸腔積液為首發表現的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
以胸腔積液為首發表現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誤診病例分析
淋巴瘤為免疫系統的惡性腫瘤,其臨床表現復雜,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淋巴瘤是引起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的第三大原因,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但其實驗室檢查和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臨床診斷仍有一定難度,誤診、漏診仍屢屢發生。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并經胸腔鏡確診的以胸腔積液為首發表現的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
胸腔鏡下胸交感神經鏈切除術麻醉管理
手足多汗癥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多汗疾病,可能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失調或焦慮性疾病等引起,但主要原因是機體交感神經興奮性過高,汗液分泌超過機體正常需要,好發部位常見于上肢、頭頸部、腋窩等,對日常生活產生影響。目前,多采用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現將采用胸腔鏡下胸交感神經鏈切除術治療手足多汗癥報道如下。
病例分析:胸腔鏡治療右肺多發磨玻璃樣病變1例
【一般資料】女性,42歲,職員【主訴】女性,42歲,職員查體發現右肺多發結節4個月余【現病史】患者于入院前4個月前例行查體,胸部CT顯示右肺多發磨玻璃粟粒及結節影,各支氣管開口管腔未見狹窄,雙肺門不大,縱膈及雙側腋下未見明顯增大淋巴結。患者無發熱,無咳嗽咳痰,無胸痛,無氣短。患者為求手術,門診以“右
合并巴特綜合征胸腔鏡肺楔形切除患者麻醉管理
患者,女,48歲,160 cm,43kg,ASA Ⅲ級。患者腎功能異常病史18年,腎臟穿刺活檢提示“囊性腎小球病變,巴特綜合征”。低鉀血癥病史18年,口服氯化鉀緩釋片治療,血鉀控制在3.0~3.5mmol/L。自訴血鉀最低至2.1mmol/L,伴有肌肉無力的癥狀。5年前曾因低鈣血癥發生全身抽搐,給予
關于開胸肺活組織檢查的適應癥介紹
開胸肺活組織檢查是作為確診肺內疾病的可靠手段,臨床上仍不能被完全替代。 別名:剖胸肺活檢術;開胸肺活檢術;剖胸肺活組織檢查;開胸肺活檢;剖胸肺活檢;oper biopsy of the lung 分類:胸外科/有創性診斷及治療技術 檢查簡介:隨著影像學診斷技術的提高,經皮細針肺穿刺活檢的廣
國內首家國際單孔胸腔鏡培訓項目培訓基地在蘭州落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619.shtm1月20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舉辦國際單孔胸腔鏡培訓項目(International VATS Training Program)培訓基地揭牌儀式,成為該項目在國內的首家培訓基地。國際單
氣管狹窄切除重建聯合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麻醉處理...
氣管狹窄切除重建聯合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麻醉處理病例報告1 病例資料?1.1 一般資料 ?男,46歲,因“頭部外傷術后1年,反復呼吸困難半年,再發加重1月”入院。患者1年前頭部外傷行手術治療,術后反復發作癲癇,規律口服卡馬西平治療,并多次行氣管球囊擴張術,近來癲癇控制尚可。?體查:左前額見陳舊性手術瘢
淺談髂肋肌平面阻滯在胸腔鏡手術鎮痛中的應用
于神經或神經叢旁進行穿刺及局麻藥注射易導致神經損傷,而組織筋膜間隙神經阻滯是通過局麻藥物在平面內或相鄰組織間隙內被動擴散到目標神經達到阻滯效果,具有易于顯露、便于操作、并發癥風險低的特點,因而成為安全、便捷的可替代方案。已報道的用于胸腔鏡手術(video-assisted?thoracotomy,V
胸膜轉移瘤的臨床表現
因胸膜轉移病灶的范圍、胸腔積液量多少及原發病灶的不同而異。胸腔局部的主要表現為胸痛與胸腔積液。 胸部X線、CT檢查,血性胸腔積液及其病理細胞學檢查有助于診斷,但約10%的胸腔積液中常找不到原發腫瘤細胞。在病情與全身情況允許的條件下,用電視胸腔鏡(VATS)技術可獲可靠的診斷。 胸膜轉移瘤的治
胸膜轉移瘤的概況及臨床表現
概況 多數(95%)胸膜腫瘤為轉移性,主要來源是肺癌胸膜轉移(36%),其次為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及胃癌等。 臨床表現 因胸膜轉移病灶的范圍、胸腔積液量多少及原發病灶的不同而異。胸腔局部的主要表現為胸痛與胸腔積液。 胸部X線、CT檢查,血性胸腔積液及其病理細胞學檢查有助于診斷,但約10
胸腔鏡下氣管腫瘤切除加隆突成形術中氣道管理
患者,男,40歲,75kg,ASAⅡ級,NYHA-A級,因“痰中帶血1月余”入院。患者既往有支氣管炎病史,長期吸煙史,約40支/天。入院診斷:咯血原因待查,慢性支氣管炎。胸部CT強化+氣管三維重建示:氣管末端左側不規則結節(圖1);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示:氣管末端菜花樣新生物,體積約1.8 cm×1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檢查
1.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簡便易行,但陽性檢出率不過50%~80%,且存在1%~2%的假陽性。此方法適合于在高危人群中進行普查,以及肺內孤立影或是原因不明咯血之確診。 2.經皮肺穿刺細胞學檢查 適應于外周型病變且由于種種原因不適于開胸病例,其他方法又未能確立組織學診斷。目前傾向與CT結合用細針,操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并發癥及檢查
并發癥 并發癥為癌組織向其他組織和器官浸潤擴散轉移。肺惡性腫瘤轉移的途徑主要有直接擴散、淋巴轉移、血行轉移等。 檢查 1.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簡便易行,但陽性檢出率不過50%~80%,且存在1%~2%的假陽性。此方法適合于在高危人群中進行普查,以及肺內孤立影或是原因不明咯血之確診。 2.經
關于特發性彌漫性肺纖維化的診斷檢查介紹
1.胸部X線檢查可見兩側散在小斑片狀影,主要位于中下肺野,或呈均勻散布的小圓形影,有無明顯纖維化、蜂窩狀影和胸膜增厚。胸部CT檢查,特別是薄層肺掃描,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2.肺功能檢查通氣功能是否呈限制性減退,有無肺彌散功能降低,血液氣體分析有無低氧血癥、正常或低碳酸血癥(晚期高碳酸血癥)。
關于胸腔積液的檢查方式介紹
1、影像學檢查 (1)胸片和胸部CT 一般積液量在200ml左右即可見到肋膈角變鈍。包裹性積液局限于一處,不隨體位改變而變動。胸部CT在顯示積液的同時,還能顯示肺內、縱隔和胸膜病變的情況,能提示積液的病因。 (2)胸部超聲 在胸膜臟層和壁層之間出現可隨呼吸而改變的無回聲區,是胸腔積液超聲檢查
關于硬化性血管瘤的其他信息介紹
放射學檢查是發現PSH的重要手段,本組病例中38例無癥狀者均在常規體檢時發現.文獻報道PSH影像學表現多為邊緣清晰、圓形或類圓形單發軟組織結節影,以肺周邊多見,密度多均勻,鈣化偶見,一般無腫大的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本組表現與報道類似,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其診斷價值不大, 本組共有12例患者行纖維支氣
兩例經劍突下全胸腔鏡單孔肺切除術診療分析
病例1,男,32歲。結核">肺結核病史9年,間斷有咳嗽,咳痰,胸痛,發熱癥狀。X線胸片示雙下肺結核瘤。于2014年1 1月行全胸腔鏡經劍突下單孔同期雙肺下葉背段結核瘤切除術。術后病理診斷:符合結核。病例2,男,41歲。間斷咳嗽,咯血14年。診為結核,癥狀加重1周。X線胸片診斷,右肺上葉肺囊腫伴曲霉菌
一例經胸腔鏡切除胸腺瘤合并永存左上腔靜脈診療分析
患者,女,56歲。X線胸片顯示上縱隔占位,無明顯臨床癥狀。入院后查胸部增強CT顯示右前上縱隔可見一類橢圓形實性腫塊,34 mm×36 mm×41 mm,邊緣清晰,CT值約為85 Hu,可見均勻強化,考慮胸腺瘤。主動脈弓層面亦可見一類橢圓形軟組織密度陰影,行血管重建發現左頸總靜脈與左鎖骨下靜脈匯合后在
一例喉癌根治術后患者胸腔鏡下右肺腫瘤切除麻醉處理
喉癌是呼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目前中晚期喉癌常用治療方法仍為全喉切除術,然而在喉癌根治術后又需要插入雙腔氣管導管進行麻醉的患者未見報道。術后喉腔及頸部解剖結構的改變對我們如何選擇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意義重大。我院收治1例喉癌根治術后需在胸腔鏡下行右肺腫瘤切除的患者,總結其麻醉處理過程,報道如下。?1.病
全喉切除術后行電視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病例分析
單肺通氣(OLV)下的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適用于年老體弱、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目前OLV的方法主流上以雙腔氣管插管和支氣管封堵器為主,支氣管封堵器通常與單腔氣管導管配合使用,操作簡單,對氣道損傷小,患者平臥位、側臥位時均可放置,近年來大量應用于OLV。?雙腔氣管插管和
合并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患者胸腔鏡下右上肺結節楔形...
合并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患者胸腔鏡下右上肺結節楔形切除術的麻醉處理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Waldenstrom?macroglobulinemi,WM)是一種源于能分化為成熟漿細胞的B淋巴細胞的惡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骨髓中有漿細胞樣淋巴細胞浸潤,并合成單克隆IgM,占所有血液惡性腫瘤的2%。臨床表現
肺部少見的惡性腫瘤的檢查及診斷鑒別
檢查 1.痰脫落細胞學檢查 簡便易行,但陽性檢出率不過50%~80%,且存在1%~2%的假陽性。此方法適合于在高危人群中進行普查,以及肺內孤立影或是原因不明咯血之確診。 2.經皮肺穿刺細胞學檢查 適應于外周型病變且由于種種原因不適于開胸病例,其他方法又未能確立組織學診斷。目前傾向與CT結合用
診斷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的簡介
對高危人群結合臨床表現和X線檢查可考慮診斷,病原學檢查可以確診,痰找病原體陽性率極低,可用3%高滲鹽水霧化后誘導咳痰。支氣管肺泡灌洗(BAL)和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活檢陽性率可達80%~100%。BAL可以與解剖檢查同期發現肺孢子菌,可用于早期診斷。近年主張以胸腔鏡活檢取代剖胸活檢。
簡述中央型肺癌的治療原則
(一)胸腔鏡下微創切除: 對中央型肺癌進行胸腔鏡手術,有較大難度,手術風險高,能否順利完成除了選擇合適的病例外,尚需要有熟練的胸腔鏡技術,不適合初學者。常規開放手術的禁忌癥也適用于胸腔鏡手術,如肺動脈、靜脈主干受累及難以解剖,腫瘤累及氣管隆突,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明顯鈣化或融合成團等。直徑超過5c
結節病的病理學診斷
非干酪樣壞死性肉芽腫改變。支氣管黏膜活檢確診率為41%~57%;經支氣管鏡肺活檢確診率為40%~90%,是主要的取材方法。必要時可行胸腔鏡、縱隔鏡檢查或開胸肺活檢,以及受累器官的病理活檢。但不建議結節性紅斑的活檢,因此項檢查不能發現肉芽腫病變,所以不具備診斷價值。
一例黑色胸腔積液病例分析
男,56歲,因前列腺腺泡狀腺癌接受治療過程中出現右側大量胸腔積液(圖A)于2014年5月就診。盡管有大量胸腔積液,但患者僅有輕度呼吸困難,且最初就診是因尿失禁。胸腔穿刺顯示黑色胸腔積液(圖B)。檢查為滲出液,蛋白水平非常高(85 g/L;血清總蛋白56 g/L),乳酸脫氫酶和淀粉酶水平也非常高。圖A
華西醫院完成全球首例全胸腔鏡下同種異體雙肺序貫移植術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肺移植中心教授蒲強團隊成功為一名62歲男性患者完成全胸腔鏡下同種異體雙肺序貫移植手術(ECMO輔助)。患者術后4天即從MICU轉入普通病房,術后30天康復出院,目前隨訪了解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已有文獻顯示,世界范圍內尚無全胸腔鏡下雙肺序貫移植的病例報道。全胸腔鏡下雙肺序貫移植在全
小細胞肺癌的輔助檢查
胸部普通X線檢查,是最簡單易行,且廉價的檢查方法。 胸部計算機X線體層攝影(CT):能顯示普通X線檢查所不能發現的病變,顯示肺門淋巴結及縱隔內受累的范圍及程度。 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發現肺部小病灶方面不如CT,但可較明顯顯示腫瘤與大血管之間的關系。在明確有無顱內轉移時,增強MRI為首選
幼兒胸腔鏡下左房粘液瘤摘除術后多發大面積腦梗死...
幼兒胸腔鏡下左房粘液瘤摘除術后多發大面積腦梗死病例分析患兒,男,5歲,因“發現心臟雜音3d”于2014年5月4日入院,行心臟B超示:左房粘液瘤。既往1年前突發昏迷1次,當地醫院保守治療(具體不詳)好轉。入院檢查:(1)B超示:左房內一中等偏強回聲,大小51×49mm,形態尚規則,分布欠均勻,其蒂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