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上頜側切牙2根2根管病例報告
1病例報告 患者男,31歲,漢族,2012年2月因左上前牙腫痛于天津市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就診。患者1年前自感左上前牙疼痛,院外行開髓治療,現左上前牙出現明顯腫痛。 臨床檢查:22牙冠形態正常,舌側遠中畸形根面溝,舌側開髓孔,內有食物嵌塞,唇側根尖區膨隆,壓痛,未捫及波動感,患牙探診(-),冷刺激測試(-),叩診(+),無松動,牙齦輕度紅腫,腭側牙周探診深度為5mm。 X線片顯示:22為近中、遠中2個牙根,根尖區透射影(圖1A)。診斷:22慢性根尖周炎、牙周炎。治療設計:根管治療加牙周治療。步驟:患牙于顯微鏡下清理髓腔嵌塞物,修整開髓洞型,隨即發現遠中根管口,于遠中根管口近中側仔細探查近中根管口,ET20超聲去除根管口牙本質懸突,并以8號K銼疏通、擴大近中根管后拍攝診斷片,指示患牙為2根2根管(圖1B、C),根尖定位儀測量近中根管長度為19mm,遠中根管長度為19.5mm,用登士柏ProTaper旋......閱讀全文
一例上頜側切牙2根2根管病例報告
1病例報告?患者男,31歲,漢族,2012年2月因左上前牙腫痛于天津市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就診。患者1年前自感左上前牙疼痛,院外行開髓治療,現左上前牙出現明顯腫痛。?臨床檢查:22牙冠形態正常,舌側遠中畸形根面溝,舌側開髓孔,內有食物嵌塞,唇側根尖區膨隆,壓痛,未捫及波動感,患牙探診(-),冷刺激測
上頜側切牙牙內陷根管偏移病例報告
根管偏移是根管治療中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復雜的根管解剖系統、根管預備器械和根管預備方法是臨床上造成根管偏移的主要原因。前牙單根管的根管偏移,往往發生在鈣化根管中。筆者近期治療1例伴有根尖未發育完全的上頜側切牙醫源性根管腭側偏移病例,其根管偏移與牙內陷復雜的解剖結構有關,拍攝錐形束CT(CBCT)確定治
上頜側切牙Ⅲ型牙內陷病例報告
?牙內陷(dens invaginatus)為牙發育時期成釉器過度卷疊或局部過度增殖,深人到牙乳頭中所致。牙萌出后,在牙面可出現一囊狀深陷的窩洞。常見于上頜側切牙,偶發于上頜中切牙或尖牙。根據牙內陷的深淺程度及其形態變異,臨床上可分為畸形舌側窩、畸形根面溝、畸形舌側尖和牙中牙。現將1例牙中牙病例報道
上頜側切牙無預備瓷貼面病例報告
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前牙美學修復一直是口腔醫生的挑戰,隨著口腔材料的發展,臨床醫生有了更多的選擇,例如復合樹脂修復、全瓷冠、全瓷貼面等。全瓷材料因其顏色穩定、生物相容性好、良好的機械性能及美學表現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牙體磨除量少的全瓷貼面也被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接受。筆者現將1例上頜側切牙無預備瓷貼面修
上頜側切牙牙內陷根管再治療病例報告
根管系統解剖上的復雜性及根尖周愈合的差異性往往提高了臨床醫生對最佳方案選擇的難度,針對這點,臨床醫生必須準確判斷預后,掌握很多種治療方法來完善治療方案。本例牙齒內陷并發根尖周炎的根管再治療復雜病例,是Oehlers?l型牙內陷,伴根尖未發育完全,且于外院做過根管不完善的治療,患牙出現反復發作的根尖周
一例上頜中切牙180°扭轉病例報告
上頜中切牙扭轉(rotate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具有明顯的家族性遺傳傾向。除環境因素外,遺傳基因的表達直接影響顱頜面骨發育以及錯胎畸形類型。完整的上頜中切牙扭轉的家族史鮮有報道。本文報道1例左側上頜中切牙180°扭轉,并追溯其家族史
上頜側切牙牙內陷病例分析
1794年Ploquet在鯨魚的牙齒中發現首例牙內陷,而后于1856年被牙醫Socrates在人類的牙齒中確認出來。牙內陷為牙齒鈣化之前牙冠表面內陷所引起的牙齒發育異常。Oehlers根據內陷的深度以及內陷與牙周膜的關系將牙內陷分為3類:I類為內陷局限在釉牙骨質界內,僅發生在冠部的牙釉質;II類為內
一例雙側上頜側切牙Ⅲ型牙中牙診療分析
牙中牙(dens?in?dente),又稱牙內陷(dens?invaginatus)是一種牙齒發育畸形,是牙齒發育期間成釉器出現皺褶向內陷入牙乳頭所致。根據內陷程度不同表現為畸形舌窩、畸形舌尖、畸形舌溝和牙中牙等。牙中牙是牙內陷較為嚴重的一種類型,多見于上頜側切牙。Oehlers將牙內陷分為3型;I
左上頜中切牙畸形根面溝并發雙根管病例報告
1.病例報告?患者,男,43歲,漢族。因“牙體變色,要求進行患牙美觀恢復”來我院就診,病史查詢:患者于8年前因外傷致左上頜中切牙損傷,攝片未見牙體折斷,遂服用消炎藥自行恢復,自覺疼痛癥狀逐步好轉,但仍舊感覺切割食物不適及牙齒松動。近2年來感覺患牙顏色逐步變暗,于是來我院就診。?查體見1唇側牙齦、牙冠
上頜側切牙III型牙內陷根管診療分析
牙內陷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牙齒發育異常,可發生于上頜側切牙、尖牙、前磨牙、多生的切牙,下頜前牙、前磨牙。而上頜側切牙是上述牙中發病率最高的。?牙內陷表現為釉質覆蓋的牙冠或牙根表面出現深凹陷,可能合并其他發育異常,如過大牙、過小牙、牛牙癥、融合牙及釉質發育不全。?Oehlers根據牙內陷的程度將其分為3類
上頜中切牙牙根內吸收病例報告
牙根內吸收是指牙根內發生的進行性病理性吸收,無明顯臨床癥狀,多在x線檢查時偶然發現,一般表現為膨出于根管的圓形或卵圓形透射影,有時是根管影像的整體性增寬,嚴重者可導致牙齒喪失。現通過1例上頜中切牙牙根內吸收病例的治療,談談牙根內吸收患牙的治療體會。?1病例資料?患者男,45歲。2008-05-04就
左上側切牙單根三根管治療和修復病例報告
根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根尖周病首選方法。根管形態學的多變性容易使治療過程中發生根管遺漏從而導致治療的失敗。上頜側切牙通常認為只有單根單根管,近來很多學者認為該牙根管存在變異大,在發育過程中可能出現多根管。Sert認為該牙26%存在額外根管,同時近年來有文獻報道該牙存在多根管,GhoduSi報道1例
上頜中切牙拔牙后位點保存病例報告
牙周炎患者就診時,除具有通常的牙周組織炎癥癥狀外,或因合并牙外傷、咬合創傷以及經久不愈的牙周一牙髓聯合病變,牙槽骨吸收多深達根尖,四壁骨袋較為常見。此時患牙已無保留價值,需拔除。由于大量軟、硬組織缺損,宜行位點保存手術或種植修復。通過植入骨替代材料,必要時輔助結締組織瓣移植,恢復充足的骨量、牙齦量,
瓷貼面修復上頜切牙牙體缺損病例報告
外傷是造成前牙牙體缺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前牙特別是上頜中切牙牙體缺損嚴重影響患者的美觀甚至心理健康。瓷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穩定的色澤,良好的機械性能成為了在前牙美學修復中重要的修復材料,隨著粘接技術的不斷進步,陶瓷材料與牙釉質之間能夠獲得穩定可靠的粘接強度,為全瓷材料在前牙美學修復中的應用提供了
一例上頜側切牙與多生牙融合診療分析
融合牙(fused?teeth)是在牙齒發育時期,由2個或多個牙胚的牙釉質?牙本質融合而成,屬于牙齒形態異常。融合牙在乳、恒牙列均可發生,乳牙列發生率約為0.5%,恒牙列約為0.1%。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一例男性患者的2牙與多生牙完全融合,并采用牙半切術治療,現報道如下:?1?病例報告?患兒,男,1
雙側上頜第四磨牙病例報告
多生牙(Supernumerary teeth)也稱額外牙,是一種牙齒發育異常現象,指比正常牙列多的牙;多生牙可發生于任何生牙區,最常見于切牙區(89.6%),其次是尖牙、前磨牙區(9.0%)及磨牙區(0.5%)。多生牙可單個或多個、單側或雙側發生,形態可同正常牙,也可是畸形牙、過小牙。這種病癥通常
CBCT輔助診斷上頜雙側第一磨牙雙根雙根管病例報告
上頜第一磨牙通常有2個頰根,1個腭根,共3-4個根管。2018年9月北京市門頭溝區醫院口腔科診治1例上頜第一磨牙有1個頰根,1個腭根,共2個根管的病例。?患者,女性,31歲,2018年9月主訴因左側上頜第一磨牙冷熱持續痛2個月就診。檢查見6牙冠形態及其余牙冠形態正常(見圖1,圖2),6近中臨牙合面齲
意向性牙再植術治療上頜側切牙畸形舌側溝病例分析
畸形舌側溝(palatal radicular groove)是發生在上頜切牙舌側根面的一種較罕見的發育性解剖變異,該類疾病的治療原則為去除感染、封閉溝裂、整平根面以及早診斷、早治療;預后通常與溝裂的位置和形式、牙周問題的嚴重程度、病損的可接近性、感染控制的情況相關,若未移除牙周病原物,單純牙髓治療
一例下頜側切牙Ⅲ型牙內陷病例分析
?牙內陷是在牙早期發育階段成釉器卷曲或增生深入牙乳頭而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牙齒發育異常。現常采用Oehlers法對其進行分類,I類牙內陷僅限于牙冠內,未超過釉牙骨質界;lI類內陷到達牙根部,可與根管相通,與牙周組織不相通;III類內陷最為嚴重,內陷貫通牙根,與根尖或牙周組織相通。本文報道1例下頜側切牙牙
上頜第一磨牙腭側雙根管病例分析
上頜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統較為復雜,根管變異較多,其中以近頰根變異最多,腭根少見。現報告上頜第一磨牙腭側雙根管1例。?1.病例報告?患者男,42歲,印尼人。近日左上后牙疼痛不敢咬合,于2016-07來我科就診。自述十余年前曾在外院行牙髓治療。檢查:26牙合面銀汞充填體完好,探(-),熱(+),咬合痛,無
上頜第一磨牙腭側雙根雙管病例報告
遺漏根管是造成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之一,上頜第一磨牙四根管的情況多數來源于近中頰側第二根管,而腭側雙根雙管較為少見。本文報道2例腭側雙根雙管的上頜第一磨牙。?1??病例報告?1.1???基本情況?病例1,患者男,29歲,2013年3月因左上后牙冷熱刺激痛及夜間痛到青島市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就診。患者1周
雙絲法矯治上頜中切牙倒置阻生病例報告
上頜中切牙埋伏阻生是一種由前牙區多生牙、牙瘤、乳牙外傷、乳牙滯留等異常情況造成的一種錯畸形,在正畸患者中發病率為1.94%,人群中發病率為0.06%~0.20%。本病例采用雙絲法對1例右上中切牙倒置阻生、右上側切牙近中傾斜患兒進行正畸牽引,將阻生牙納入牙列。歷經1年的矯治,牙根發育良好、形態正常,
上頜第二磨牙腭側雙根管病例分析1
上頜第二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態多樣且復雜,一般分為近頰、遠頰、腭側3個根管,腭側雙根管發生率較低。我院收治上頜第二磨牙此類四根管3例,報道如下。?1.病例報告?病例一:患者陳某某,女,39歲,因“左上后牙牙套脫落3周余”來我院就診,患牙曾于外院行根管治療與全冠修復。檢查:左上第二磨牙(27)牙體預備狀,
上頜第二磨牙腭側雙根管病例分析2
病例三:患者張某某,男,48歲,因“左上后牙長期冷熱刺激不適”來我院就診。檢查:左上第二磨牙(27)近中頰側深大齲洞,探痛,叩痛(-),不松動,溫度測試敏感。X線片示27牙冠低密度影,及髓,根尖周無明顯異常(圖5a)。診斷:27慢性牙髓炎。治療計劃:27行根管治療術,擇期修復治療。處置:27行局部麻
下頜中切牙器械分離伴根管遺漏病例報告
1病例資料?患者女,58歲,曾由于下前牙自發痛就診于當地口腔科,在根管治療中發生器械分離,轉診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患者自述治療后腫脹不適,咬合痛。臨床檢查:1 1切端暫封物完好,探痛(-),叩痛(++),咬合痛(+),捫診不適,無竇道,牙齦腫脹。根尖x線片示:1根尖1/3
一例左上頜尖牙S形單根雙根管伴根側囊腫病例分析
根管治療已經成為治療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流方法。根管治療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對根管解剖形態了解不足。完善的根管治療一定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根管解剖形態的基礎上,應著重關注根管可能存在的變異。對于尖牙單根雙根管的病例報告多出現在下頜尖牙,概率為4%。?上頜尖牙多為單根管,出現雙根管概率較低。筆者遇到1例左上
上頜第二乳磨牙腭側雙根雙根管病例分析
上頜第二乳磨牙根管形態及牙根數目存在變異情況,常見的為3根3根管,臨床上也可見3根4根管報道,但基本為近中頰側第二根管(MB2)。我們在臨床上發現一罕見上頜第二乳磨牙腭側雙根、雙根管(MP,DP)病例,報道如下。?1.病例報告?患者女,7歲,1周前曾因“右上后牙腫痛,有膿包3 d”在外院就診
上頜第一磨牙遠頰雙根管病例報告
根管遺漏可導致根管預備不全,進而使根管系統難以徹底清理和嚴密充填,是根管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中易被遺漏的根管最常見于上頜第一磨牙近頰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rootcanal,MB2)、下頜磨牙遠中舌側根管、下頜前牙舌側根管等。其中上頜第一磨牙近頰雙根管發生率較高,而
雙側上頜骨二膦酸鹽頜骨壞死病例報告
?二膦酸鹽類(bisphosphonates,BP)藥物作為一種強效骨吸收抑制劑已用于臨床30余年,廣泛用于控制與骨代謝改變相關的疾病,如:骨質疏松癥、惡性腫瘤骨轉移、惡性腫瘤引起的高鈣血癥、多發性骨髓瘤和Paget骨病。自2003年Marx首次報道二膦酸鹽類藥物可導致頜骨壞死的現象以來,相關病例報
一例下頜中切牙畸形唇側尖并遲萌病例分析
畸形舌(唇)側尖是一種牙齒形態發育畸形,為牙齒發育期成釉器內陷入牙乳頭中所致,被認為是從正常牙冠舌面或唇面額外突出的一部分,屬于牙內陷的一種表現形式,由Mitchell于1892年首次報道。常見于上頜前牙舌側,磨牙和下前牙少見,發生于下前牙唇側尤為罕見。現報道1例下頜中切牙畸形唇側尖并遲萌。?1.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