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壽命介紹: 血小板生存時間(PLS):血栓素B2(TXB2)是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環氧化酶的主要產物之一,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直至骨髓巨核細胞產生新的血小板。因此觀察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TXB2恢復情況,可以推斷血小板的生存時間。血小板壽命正常值: 4.2天。血小板壽命臨床意義: 血小板生存時間縮短見于:① 血小板破壞增多性疾病,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物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輸血后紫癜、脾功能亢進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等;② 血小板消耗過多性疾病,如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癥綜合征等;③ 高凝狀態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糖尿病伴血管病變、高脂血癥、外科大手術、腦血管病變、惡性腫瘤、深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心瓣膜修復術和冠狀動脈移植術以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④ 作為觀察抗血小板藥療效的指標。血小板壽命注意事項: (1) 取血試管與注射器必須硅化。 (2) 每次測......閱讀全文
血小板壽命介紹: 血小板生存時間(PLS):血栓素B2(TXB2)是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環氧化酶的主要產物之一,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直至骨髓巨核細胞產生新的血小板。因此觀察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TXB2恢復情況,可以推斷血小板的生存時間。血小板壽命正常值: 4.2天。血小板壽命
血小板第Ⅳ因子介紹: 血小板第4因子(platlet factor 4,PF4)是由血小板α顆粒合成的一種特異蛋白質,是一種多肽的四聚體。易結合并中和肝素,并易結合于血管內皮細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上,以減慢凝血酶滅活過程,從而促進血栓形成。血小板第Ⅳ因子正常值: 血漿β-TG 25.3±3.0μ
血小板黏附試驗介紹: 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異物表面,是血小板的一項重要的止血功能。血小板黏附試驗正常值: (1) 玻璃球法:男性34.9%±6.0%;女性39.4%±5.2%; (2) 玻璃珠柱法:62.5%±86%; (3) 玻璃濾器法:31.9%±10.9%。血小板黏附試驗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PLT)介紹: 血小板計數,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數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可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有效的血小板質量和數量在集體正常止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血小板止血兼有機械性的堵塞傷口和生物化學性的粘附聚合作用。血小板計數(PLT)正常值: (100-280)×10^
血小板活化因子介紹: PAF在體內含量很低,活性濃度為10-7-10-9mol/L,其半衰期為30s,不易捕捉;其結構與磷脂接近,不易分離純化;它本身還有多個分子屬,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別。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歸納起來PAF檢測有三大類方法:①生物學檢測法;②理化法;③免疫學方法。本節重點
抗血小板抗體(APA)介紹: 抗血小板是與血小板結合的抗體,是診斷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中喲啊指標。結合抗體的血小板,或易被單核-巨噬系統捕獲而破壞,或結合補體而溶解,使血小板壽命縮短,數量減少。 臨床常用ELISA法測定: ELISA是以免疫學反應為基礎,將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反應與酶對底物
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介紹: 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之間互相黏附,也是血小板的一種重要的止血功能。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正常值: 1.0μmol。注:ADP最大聚集率為62.7±16.1%,聚集曲線因方法與誘導劑不同而異。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臨床意義: 血小板聚集試驗主要反映血小板
血小板壓積(PCT)介紹: 血小板壓積(PCT)我們臨床上做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分布寬度(PDW)測定,PCT=MPV*PLT,受到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分布寬度(PDW)的影響。血小板壓積(PCT)正常值: 參考值:男:0.10-0.35%;女:0.10-0.35%;新生
血小板黏附功能試驗介紹: 生理情況下,血小板具有黏著于異物表面的功能稱血小板黏附功能。測定血小板黏附功能的方法稱血小板黏附試驗(PAdT)。PAdT有體內法和體外法兩類,前者復雜不常用,后者簡便多用。體外法常用下列兩種方法。血小板黏附功能試驗正常值: (1) 玻球法:52.6%-71.4%。
血小板鈣流測定介紹: 血小板鈣流測定是測定細胞內血小板內游離鈣離子濃度,檢查是否患有腎綜合征出血熱等相關疾病。血小板鈣流測定正常值: 檢查結果為陰性。血小板鈣流測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檢查結果呈陽性,即表示體內血小板內鈣離子的升高,提示可能患有漢坦病毒( hantavirus, HV) 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