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肌酐介紹
血清肌酐介紹: 尿肌酐可以代表腎小球濾過率,由于肌酐清除較尿素快,故血液肌酐含量增高多在尿素增高之后。同時測定血尿素和肌酐有它獨特的臨床意義。腎臟輕度受損時,血清尿素增高比肌肝顯著,而重度受損則相反。當嚴重的腎小管損害時,其比值可減至20∶1。所以,血清肌酐測定對晚期腎臟病診斷和療效觀察的意義大于血尿素。血清肌酐正常值: 男:44-133μmol/L,女:70-106μmol/L。血清肌酐臨床意義: (1) 血肌酐增高:由于腎臟儲備和代償能力很強,故早期或輕度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時,血肌酐正常。只有當腎小球濾過功能降至正常人1/3時,血肌酐才明顯增高,故不能反映早期腎功能受損,對晚期腎病臨床意義較大。與BUN同時測定意義更大,二者同時升高,......閱讀全文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肌酐介紹
血清肌酐介紹:???????? 尿肌酐可以代表腎小球濾過率,由于肌酐清除較尿素快,故血液肌酐含量增高多在尿素增高之后。同時測定血尿素和肌酐有它獨特的臨床意義。腎臟輕度受損時,血清尿素增高比肌肝顯著,而重度受損則相反。當嚴重的腎小管損害時,其比值可減至20∶1。所以,血清肌酐測定對晚期腎臟病診斷和療效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肌酐介紹
尿肌酐介紹: 本試驗測定血液經腎濾過排出的肌酐含量。單獨測定尿肌酐濃度對于評價腎功能很少有幫助,但與血肌酐一起測定,可作為內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標。尿肌酐正常值: 嬰兒:88-176μmol/ (kg·24h)。 兒童:44-352μmol/(kg·24h)。 成人: 男:7-18mmol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唾液肌酐介紹
唾液肌酐介紹: 血漿中的尿素、肌酐和尿酸可通過唾液腺細胞進入唾液,在唾液中的濃度與血漿中的濃度相關。唾液肌酐正常值: 32.7-46.9μmol/L。唾液肌酐臨床意義: (1) 升高: ① GFR(腎小球濾過率)減低:腎疾病、腎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脫水等。 ② 血液濃縮(多伴有GFR減低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羊水肌酐介紹
羊水肌酐介紹: 羊水中的代謝產物包括肌酐、尿酸、尿素等。例如羊水中的肌酐是肌組織肌酸的代謝產物,經胎兒的尿液而排至羊水中,故羊水中的肌酐值與胎兒腎的成熟程度有關。羊水肌酐正常值: 早期妊娠:70.7-97.2μmol/L (0.8-1.1mg/dl)。 足月妊娠:159.1-353.6μmol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肌酐(Cr,Crea)介紹
血肌酐(Cr,Crea)介紹: 血中肌酐主要經腎小球濾過,但不被腎小管所吸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人的1/3時,血肌酐才明顯上升。血肌酐(Cr,Crea)正常值: 男 53-106微摩/升(0.6-1.2毫克/分升); 女 44-97微摩/升(0.5-1.1毫克/分升)。血肌酐(Cr,Cre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內生肌酐清除率介紹
內生肌酐清除率介紹: 內生肌酐為體內肌酐代謝產生,每天生成量相對穩定,肌酐通過血流經腎小球濾過后基本不被腎小管吸收,隨尿液排出體外。在控制條件下,尿中肌酐排泄量相當穩定。測定單位時間內腎臟將若干毫升血中的內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的情況,可用于腎功能損害程度的判斷。內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 男性清除率1
關于血清肌酐檢查的介紹
血清肌酐檢查 :是由外源性及內生性兩類組成。機體每20g 肌肉每天代謝產生1mg 肌酐,產生速度為1mg/min,生成量恒定,血中肌酐主要由腎小球濾過排出,腎小管基本不重吸收,且排泌量很少,在外源性肌酐攝入穩定下,血液中的濃度取決于腎小球濾過能力,當腎實質損害,GFR降低至臨界點(正常人的1/3
血清肌酐的介紹
血清肌酐(Cr)準確名稱是血肌酐,血肌酐一般認為是內生血肌酐,內生肌酐是人體肌肉代謝的產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過不可逆的非酶脫水反應緩緩地形成肌酐,再釋放到血液中,隨尿排泄。因此血肌酐與體內肌肉總量關系密切,不易受飲食影響。肌酐是小分子物質,可通過腎球濾過,在腎小管內很少吸收,每日體內產生的肌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液尿素氮與肌酐比值介紹
血液尿素氮與肌酐比值介紹:???????? Scr和BUN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損害程度。BUN還受腎外因素的影響,如高蛋白飲食、消化道出血、脫水及高分解代謝時,可致BUN增高。在外源性肌酐攝入量穩定、體內肌酐生成量恒定的情況下,Scr主要取決于腎小球的濾過能力,故較BUN更為準確。因此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化學檢查介紹
血清化學檢查介紹: 血清化學檢查是以血清為檢查的材料(檢體)做化學分析,調查健康狀態或疾病歷度的檢查。常規檢查血清仲離子濃度,總膽紅素,甘油三酯等。血清化學檢查正常值: 異常結果: (1) 總膽紅素小于17.1μmol/L(1-10mg/L)。 (2) 甘油三酯檢查值小于500mg/dL(5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銫介紹
血清銫介紹: 從嚴格意義上說,金屬銫等不是一種微量元素,但由于電介質與微量元素的分界不是很明確,所以習慣上將其放在微量元素中一起討論。血清銫正常值: 血清:4.5-10.5nmol/L; 血漿:4.7-8.1nmol/L。血清銫臨床意義: 升高:銫中毒。血清銫注意事項: 暫無相關信息血清銫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鎂介紹
血清鎂介紹: 鎂是體內含量最多的陽離子之一。成人體內含鎂0.823-1.234mol,其中50%存在于骨骼,45%在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占5%。肝、腎和肌肉含鎂較多,在細胞內液鎂的含量僅次于鉀而居第二位,其濃度約為細胞外液的10倍。在細胞外液,鎂的含量僅次于鈉、鉀、鈣而居第四位。在許多生理化學過程中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鉀介紹
血清鉀介紹: 人體內的鉀主要來源于食物,食物中的鉀90%以上短時間內在腸道被吸收,吸收入血液的鉀在4h內即有90%從腎排出體外。鉀離子大部分(98%)存在于細胞內,少量存在于細胞外液,且濃度恒定。組織細胞中平均含K+150mmol/L,紅細胞內含K+約105mmol/L,血清中含K+約4-5mmo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磷脂介紹
血清磷脂介紹:?????????血清磷脂主要包括卵磷脂、溶血卵磷脂、神經磷脂和腦磷脂等四部分。臨床工作中一般疑測定血清總磷脂,有化學法和酶法測定兩類方法,如需進一步檢查血清磷脂的組成則需要借助薄層層析、氣相層析或高效液相層析等項技術。血清磷脂正常值:????????酶速率法(37℃):???????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鋰介紹
血清鋰介紹: 鋰對中樞神經有調節作用,鋰適量的濃度能安定情緒,如碳酸鋰治療狂躁型抑郁癥有較好的效果。測定鋰濃度對評價和監測精神抑郁癥有較好的意義。血清鋰正常值: 分光光度法(AAS)、火焰光度法(FPD):陰性。血清鋰臨床意義: 升高:見于鋰中毒。 治療濃度(全血):0.5-1.4mmol/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鈣介紹
血清鈣介紹: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陽離子。原子式為Ca,原子量為40.08。正常成人含鈣25-30mol,其中99%以上存在于骨骼及牙齒,骨骼是體內最大的儲鈣庫,細胞外液含鈣只有27mmol左右,含量雖少但在維持正常的神經肌肉應激性,腺體分泌以及一些酶系統的活性特別是在血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胞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尿素介紹
血清尿素介紹:???????? 尿素(Urea,ure)是哺乳動物蛋白質分解代謝的終產物。在肝臟通過鳥氨酸循環合成,主要由腎臟排泄。由于尿素的分子量小又易于溶解,擴散力極大,故腦脊液、漿膜腔積液、唾液、汗液中的尿素濃度基本一致。血尿素濃度主要受腎功能和蛋白質攝入量和分解代謝情況的影響。目前臨床實驗室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尿酸介紹
血清尿酸介紹:???????? 尿酸是嘌呤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健康成人體內尿酸含量約為1.1g,其中約15%存在于血液中,血液中尿酸經腎小球過濾后,大部分由腎小管重吸收。尿酸是血漿中非蛋白氮重要成分之一,在嚴重腎臟損害時,血中尿酸可顯著升高。而輕度受損時變化不大。故血尿酸測定是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金介紹
血清金介紹: 從嚴格意義上說,金不是一種微量元素,但由于電介質與微量元素的分界不是很明確,所以習慣上將其放在微量元素中一起討論。血清金正常值:
關于血清肌酐檢查的注意事項介紹
(1) 測定肌酐時,各管溫度須降至室溫,再行比色,因為溫度升高可使苦味酸溶液顏色加深,但標準與測定并不一致。 (2)為了確保測試結果準確可靠,每次測試均應包括質控血清,所測質控值須落在允許范圍內之。 (3) WHO推薦肌酐苦味酸比色法OCV為±;0.4%,RCV為±;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肌酸介紹
尿肌酸介紹: 人體內的肌酸,部分來自于食物,部分在體內合成。其存在部位絕大部分(約98%)在肌肉。骨骼肌及心肌含量高于平滑肌。骨骼肌所含肌酸大部分與磷酸結合成磷酸肌酸。磷酸肌酸含有一個高能磷酸鍵。是能量的儲存形式。腎臟疾病時肌酸含量無明顯改變,無臨床價值,但在廣泛肌肉損害疾病時,尿液中肌酸含量增高
簡述血清肌酐檢查的臨床意義
(1) 血肌酐增高:由于腎臟儲備和代償能力很強,故早期或輕度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時,血肌酐正常。只有當腎小球濾過功能降至正常人1/3時,血肌酐才明顯增高,故不能反映早期腎功能受損,對晚期腎病臨床意義較大。與BUN同時測定意義更大,二者同時升高,說明腎功能嚴重受損,當Cr>200μmol/L,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乳糖
血清乳糖介紹: 人體內的糖主要以糖原形式貯存,以葡萄糖的形式運輸。健康人血清中,主要是葡萄糖,其他糖如果糖、半乳糖、甘露糖極微。從機體排泄的糖除葡萄糖外,還有乳糖、果糖、半乳糖、蔗糖等。血清乳糖正常值: 酶法: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葉酸
血清葉酸介紹: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與維生素B12統稱為紅細胞成熟因子。血清葉酸測定主要用于具有細胞貧血的病因診斷。血清葉酸正常值: 放射免疫法: 新生兒: 15.9-72.5nmol/L; 成人: 4.5-34.0nmol/L; >60歲 :4.5-27.2nmol/L。 注:各實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砷(As)
血清砷(As)介紹: 成人體內砷總量為15-20毫克,主要分布在頭發、指甲、骨骼、皮膚中,尤其是發砷,對診斷砷中毒很有意義。血清砷(As)正常值: 0.133-8.542μmol/L(0.001-0.064mg/dl)。血清砷(As)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急性或慢性砷中毒、地方性砷中毒。血清砷(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鈉
血清鈉介紹: 機體內的鈉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食鹽,經腸道吸收入血液,其中47%存在于骨骼中。約10%存在于細胞內液,44%存在于細胞外液,是細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陽離子,多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機體內95%的鈉鹽經腎排出體外。鈉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持細胞外液容量,維持滲透壓及酸堿平衡,并具有維持肌肉、神經正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黏度
血清黏度介紹: 血清黏度檢測同全血黏度測定相似,只是方法較簡單、而且可避免紅細胞等因素影響檢測結果,而且一般血漿蛋白質濃度的影響也很少,因此對多發性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癥的敏感性比全血黏度為高。血清黏度正常值: 相對黏度(血清流過時間/蒸餾水流過時間)1.4-1.8。血清黏度臨床意義: 相對黏度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鋁
血清鋁介紹: 鋁(Aluminium,Al)為銀白色或淺灰色輕金屬。原子量26.98,比重2.7,熔點660℃,沸點2467℃。鋁及鋁合金具良好的延展性。由于鋁具有優良的理化性能,故廣泛地用于工業、醫藥和日常生活中。近二、三十年來對鋁毒性的研究揭示,鋁屬低毒、具蓄積性的有害物質,有神經毒性和骨毒性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總補體介紹
血清總補體介紹: 總補體活性是根據補體能使免抗羊紅細胞抗體(溶血素)致敏的羊紅細胞發生溶血,其溶血程度與總補體活性有關,但非直線關系。總補體活性測定主要反映補體(C1-C9)經傳統途徑活化后的活性。血清總補體活性的變化,對某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血清總補體正常值: 本法測得的健康人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膽固醇介紹
血清膽固醇介紹: 人體內膽固醇來源有兩種途徑,即體內合成和從食物中吸收,主要是體內合成。肝臟是體內合成、貯存和供給膽固醇的主要器官。膽固醇在血清中分為兩部分,即與脂肪酸結合的膽固醇酯(ChE)和游離的膽固醇(Ch),其中與脂肪酸結合的約占總膽固醇的2/3。膽固醇是脂類化合物的一種,有多種重要的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