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女性,胸悶、憋氣,僅根據心電圖您能否區分心肌梗死或肺栓塞?【病史摘要】女性,58歲。3天前,活動時胸悶、憋氣,伴左下肢腫脹疼痛,無胸痛、心悸、出汗。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V1~V4導聯ST-T段改變。服阿替洛爾12.5mg及休息后好轉。1天前,患者癥狀加重急診入院,血氣分析示低碳酸血癥、低氧血癥,肌鈣蛋白T陽性。【心電圖檢查】圖1:健康體檢時圖2:急診時圖3:溶栓治療后【圖像解析】圖1:患者4月前體檢ECG未見異常。圖2:竇性心動過速,V1~V4導聯ST段壓低伴T波淺倒置,可疑SⅠQⅢTⅢ,V1導聯S波頓挫。圖3:竇性心動過速消失,V1~V4導聯T波深倒置加深(雙肢不對稱),ST段壓低減輕,Ⅰ導聯s波消失、Ⅲ導聯恢復至未發病時波形(圖1),V1導聯S波頓挫消失。【心電圖診斷】圖1:正常心電圖圖2:竇性心動過速,V1~V4導聯ST-T改變圖3:V1~V4導聯T波倒置。【討論】本例患者心電圖需與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閱讀全文
58歲女性,胸悶、憋氣,僅根據心電圖您能否區分心肌梗死或肺栓塞?【病史摘要】女性,58歲。3天前,活動時胸悶、憋氣,伴左下肢腫脹疼痛,無胸痛、心悸、出汗。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V1~V4導聯ST-T段改變。服阿替洛爾12.5mg及休息后好轉。1天前,患者癥狀加重急診入院,血氣分析示低碳酸血癥、低氧血
圖5 溶栓后2小時ECG:抬高的ST段很快回到等電位線圖6 溶栓后次日ECG:SⅠQⅢ消失,心率減慢,下壁及前壁導聯T波倒置【討 論】急性肺栓塞特別是大面積肺栓塞常出現類似冠心病,特別是心肌梗死的ECG表現,如V1~4T波倒置等。程顯聲等報道42.3%的急性肺栓塞患者ECG表現為V1~4T波倒置。F
?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急征,心電圖是心肌梗死早期診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束支阻滯影響心室的除極和復極,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束支阻滯(BBB)時,束支阻滯影響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表現。AMI并BBB多年來一直是臨床心電圖診斷的難點。本文在復習束支阻滯對心室除極的基礎上結合近年文獻和新指南進一步
75歲老年男性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因胸骨后不適被送往急診室,其癥狀開始于晚上(大約8小時前)。在心電圖導聯剛剛接好時患者突然失去意識,采集到了一份心電圖(心電圖A)。這是什么心律失常?心電圖A1分鐘之后患者自行恢復,又做了第二份心電圖(心電圖B)。心電圖B問題:本例心律失常的病因是什么?心臟方面的診
? 右束支是希氏束的延續,是一直徑約1 mm,長約50 mm的細長束支,單獨一支沿室間隔帶及中間帶前行至三尖瓣前**肌基底部,向前、外、后分支分布于室間隔低位右前壁、右室游離壁及后**肌、室間隔右后下部。右束支的這種多向性分布特征是保證來自室上性的沖動能夠迅速激動右室各部位,進而引發右室心肌同步
肺栓塞(PE)是指由多種原因而形成栓子在肺部栓塞,導致肺循環障礙的臨床綜合癥。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是血栓,尤其是老年人患有慢性心內科疾病,長期臥床不起,靜脈回流受到阻滯,易淤積形成血栓。血栓來自下肢深靜脈、脂肪栓、空氣栓、轉移性癌等。在既往的文獻報道中,肺栓塞最常見的臨床癥狀是呼吸困難、胸痛、暈厥,稱之
? 心電圖中ST段抬高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治療價值很大。為了協助臨床醫生分析診斷,選擇積極的治療方案,我們應區分非缺血性ST段抬高及心電圖上類似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的各種情況。本文將系統闡述非缺血性ST段抬高的臨床意義。??? 1.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患者在胸前導聯和肢體導
?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內科急重癥之一,但有典型臨床癥狀和心電圖變化者僅占70%~80%,仍有20%~30%的不典型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典型者診斷比較容易,但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可受許多因素影響而表現為不典型,會給診斷帶來一定干擾,從而影響早期診斷及治療。筆者收集3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
惡性心律失常事件(malignantarrhythnuaevents,MAE)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中有很高的發生率,是心臟性碎死的重要原因,尋找能夠準確預測MAE發生的無創性指標,一直是心血管
女性患者,21歲,家族性擴張性心肌病,因鍛煉后發作重度呼吸困難送入急診科,患者自述近期常于夜間平臥后發作呼吸困難。體格檢查:坐立時無特殊不適;生命體征值得注意的是,心率140次/分,心肺功能檢查頸靜脈壓14 mmHg,且為單相波形,肺部聽診水泡音,心臟聽診可聞及第三心音奔馬律。其余體格檢查無明顯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