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發力、院士領銜!重量級新平臺,來了!
據“北大微電子”消息,2月19日上午,集成電路高精尖創新中心在京揭牌成立。該中心由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市教委立項成立,依托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建設,聯合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重點單位開展深度合作,將兩校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推進到北京集成電路產業一線,對于加速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融合,支撐北京集成電路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具有突出意義,是北京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建設集成電路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舉措。市教委介紹,中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黃如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共同擔任。北大、清華兩校整合資源,創新科研組織模式,樹立產業導向,厘清產業需求,面向北京集成電路產業的實際問題,支撐開展來自產業的科研攻關任務,賦能探索新技術路徑,構建應用需求和原始創新的聚合反應平臺,推動實現技術引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模式,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閱讀全文
聯合清華、北大,集成電路高精尖創新中心成立
據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消息,2月19日,集成電路高精尖創新中心在北京成立。該中心由北京市教委批準成立,依托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共同設立,聯合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重點單位開展深度合作,是北京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建設集成電路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舉措。2015年,北京市教委啟動“北京高等學校
集成電路人才短缺,院士呼吁:將微電子升級為一級學科
“要把微電子學上升為一級學科,使之與國家戰略需求和市場發展相適應。”12日,新時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戰略論壇暨《集成電路產業全書》首發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該全書的主編、中科院院士王陽元在講話時特別提到了學科升級一事。此話一出,引來一片掌聲。 12日是集成電路發明60周年紀念日,《集成電路
微電子所與移動硅谷達成集成電路產業化服務平臺合作
12月2日,全球傳感器與智能化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亦莊豐大國際大酒店開幕。此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主辦,中科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承辦,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物聯網產業聯盟、移動硅谷物聯網產業聯盟、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等單位協辦。 論壇以“高峰論壇+展覽
中科院微電子所暢談黨建興所經驗
今天(7月25日),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召開中央國家機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黨建工作推進會。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等6家事業單位在會上分享了各自的黨建工作經驗。 中科院微電子所黨委書記李培金介紹,微電子所曾經歷一個“丑小鴨”式的成長發展過程。從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間,他們從一度擬撤銷的“C
打造國際一流平臺-中科院將建青島EDA中心
?? 近日,青島市嶗山區新舊動能轉化重大項目——中科院青島EDA中心簽約儀式在青島舉行,由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中科院微電子所、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中科院青島EDA中心正式落戶嶗山區。 EDA中心是微電子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臺之一,主要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中立開放的設計、軟件
中科院,北大連發Cell子刊文章
近期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大生科院的研究人員分別在Cell出版社旗下的Structure雜志,和Current Bi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深入系統地研究了細胞極化發生因子Par-3 N-端結構域自組裝的分子機理,以及闡述了白虎形成的遺傳學機制。 在第一篇文章中,生物大分子
清北發力、院士領銜!-重量級新平臺,來了!
據“北大微電子”消息,2月19日上午,集成電路高精尖創新中心在京揭牌成立。該中心由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市教委立項成立,依托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同建設,聯合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重點單位開展深度合作,將兩校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推進到北京集成電路產業一線,對于加速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融合,支撐北
找準定位-引領突破-加快轉化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2月10日調研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了解該所科研技術、工藝、設備研發及科研成果轉化情況。 白春禮現場考察了微電子所的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工藝線、微電子儀器設備研發平臺、微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重點實驗室、高頻高壓器件研發平臺,體驗了360度環視系統汽車,并詳細了解了
中科院微電子所研制高性能的負電容FinFET器件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面向5納米及以下節點高性能和低功耗晶體管性能需求,基于主流后高K金屬柵(HKMG-last)三維FinFET器件集成技術,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的負電容FinFET器件。 現有硅基晶體管受玻爾茲曼熱力學限制,室溫下亞閾值擺幅SS≥60mV/dec
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啟動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
3月17日,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二維電子材料及納米量子器件的研究和原位分析儀器 ”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相關領導、項目專家組成員、項目科研及管理人員共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秦玉文主持。 “二維電子材料及納米
中科院、北大Science文章:人類衰老的重要推手
一項發表在4月30日《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新研究,將衰老過程與緊密包裝的細胞DNA束解體聯系到了一起,這有可能促成一些方法預防及治療如癌癥、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癥等年齡相關的疾病。 在這項研究中,來自中科院、北京大學和Salk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Werner綜合征的一些潛在遺傳突
-中科院、北大Science發文:人類衰老的重要推手
一項發表在4月30日《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新研究,將衰老過程與緊密包裝的細胞DNA束解體聯系到了一起,這有可能促成一些方法預防及治療如癌癥、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氏癥等年齡相關的疾病。 在這項研究中,來自中科院、北京大學和Salk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Werner綜合征的一些潛在遺傳突
北大:集成電路科學與未來技術實驗室正式獲批立項建設
2020年10月13日,北京市教委印發《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同意集成電路科學與未來技術北京實驗室立項建設的通知》,標志著北京大學牽頭組織申請的集成電路科學與未來技術北京實驗室通過初步審查、宏觀論證和領域論證等環節,正式獲批立項建設。日前,北京市教委分別組織專家召開會議,對集成電路科學與未來技術北京實
中科院微電子所在圖網絡存內計算方面獲重要進展
深度學習技術作為AI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和飛速發展。圖神經網絡(Graph Neural Network)是一種較新的深度學習技術,可用于處理更復雜的非結構化數據,廣泛應用于社交網絡、電子購物、藥物預測、人機交互等應用場景。隨著數據量的急速膨脹,傳統CMOS數字硬件系統中運行圖神經網絡的效
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采購6700萬元儀器設備
自2010年1月20日起至2010年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共發布十三批儀器設備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價值過億。 2011年1月19日,中國政府采購網再次公布了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十一批和十三批的部分儀器采購結果,這兩批儀器價值6777萬元。具體內容如下: 采購人名稱:中國
中國22納米技術獲重大突破趕上英特爾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以下簡稱先導工藝研發中心)通過4年的艱苦攻關,在22納米關鍵工藝技術先導研究與平臺建設上,實現了重要突破,在國內首次采用后高K工藝成功研制出包含先進高K/金屬柵模塊的22納米柵長MOSFETs,器件性能良好。 據《中國科學報》報道,由于這一工
Nature新聞報道北大、中科院最新研究發現
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和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中國西南貴州省興義的附近發現了一副近乎完整的魚骨架。這一被研究人員命名為Potanichthys xingyiensis的魚取代了它的歐洲近親成為了最古老的飛魚。研究人員將這一成果發表在10月31日的《皇家學會學報B
中科院、北大Cell-Research發布癌癥表觀遺傳重要發現
來自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在腎癌中5-羥甲基胞嘧啶(5hmC)喪失與基因體(gene body)高度甲基化有關。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12月18日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志上。 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慈維敏(Weimin Ci)研
北大、中科院Nature子刊破解干細胞癌變機制
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證實,PTEN缺陷可重編程人類神經干細胞向膠質母細胞瘤干細胞樣表型轉變。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12月3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劉光慧(Guang-Hui Liu)研究
香山科學會議-專家稱“后摩爾時代”高端硅基材料是關鍵
近日,香山科學會議第626次學術討論會在上海舉行,會議聚焦了高端硅基材料及器件關鍵技術問題。與會專家認為,硅基材料及器件的創新將決定未來集成電路及相關信息技術的發展。 著名的“摩爾定律”提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隔約18至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當前,在摩爾定律引
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賽道”未知時方法是關鍵
從最早提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到現在鼓勵“兩化”融合,在未來的三到五年中,我國社會將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 包括物聯網、互聯網加、云計算、大數據等等令人眼花繚亂的時髦概念在內,其核心實質只有一點,就是信息化進入新的階段,即從數字化向智能化邁進。這一階段將帶來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的巨大機遇,使整
中科院南通光電工程中心成立
近日,中科院南通光電工程中心、江蘇省企業院士工作站簽約暨揭牌儀式在江蘇省南通市舉行。南通市代市長張國華表示,這對于該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創新驅動的活力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南通光電工程中心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與南通市合建,將重點開展光電集成、集成電路特色產品及工藝
“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03.shtm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方面獲悉,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退休干部黃令儀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4月20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公開資
梅里埃科研基金資助北大、中科院兩研究項目
1月18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與法國梅里埃研究院簽訂科研基金合作協議,由梅里埃科研基金資助兩項研究: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糖基功能化的金納米粒子用于食源性病原菌的檢測”項目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蛋白質馬達ATP合酶構建生物傳感器” 項目,每項資助10萬美元。
北大教授饒毅落選中科院院士候選人
中科院日前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共有145人名列其中。此前因涉嫌貪污被刑拘的中科院地球深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段振豪,毫無意外地沒有出現在這份最新出爐的名單中。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初選出局,昨天(17日),他更新博客稱,今后將不再成為中科院院士候選人。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
中科院又添巨作——集成電路缺陷激光定位裝置長啥樣?
航天產品的質量和壽命取決于產品設計、研制生產和試驗測試全流程的可靠性,而集成電路安全可靠是航天電子系統在軌穩定工作的基礎。現代集成電路制造流程中,工藝制造和設計環節均可引入芯片缺陷,在使用過程中可導致失效等。隨著芯片集成度的提高,芯片正面的金屬互連層不斷增加,倒封裝工藝得到廣泛應用,從芯片正面定位缺
中科院微電子所過億元儀器設備采購大單揭曉
自2010年1月20日起至2010年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共發布十三批儀器設備采購項目招標公告,其中已發布中標及成交結果公告的信息統計如下: 采購人名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采購代理機構全稱:東方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
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舉行
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創新驅動發展(第3期)”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行。數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師生共7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數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席南華代表數學院向參加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并簡單介紹了中科院青年促進會的相關情況,最后希望論壇越
中科大與微電子所聯合成立微納電子系統集成研究中心
9月1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聯合成立“微納電子系統集成研究中心”揭牌。中國科大校長侯建國,該研究中心主任、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以及20多個國內外著名芯片代工廠、高校與IC企業的60多名高管、領導、專家、教授等出席了揭牌儀式。 在揭牌儀式上,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科大“千人計
微電子所硅光子平臺開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研究員閆江團隊在硅光子平臺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完成硅基波導集成的鍺探測器和硅基調制器的流片并取得優良結果。 硅光子技術是集成電路后摩爾時代的發展方向之一,旨在利用基于CMOS工藝的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在硅基襯底上進行光子器件和芯片的開發,最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