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大小異常介紹
紅細胞大小異常介紹: 正常紅細胞大小基本一致,直徑約為6-9μm,各種貧血時,紅細胞的大小可以發生改變,出現紅細胞大小不均。紅細胞直徑大于10μm者叫大紅細胞;大于15μm者叫巨紅細胞;小于6μm者稱為小紅細胞。紅細胞大小異常正常值: 直徑:6-9μm。紅細胞大小異常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小紅細胞直徑<6μm:缺鐵性貧血、亞急性或慢性炎癥、地中海貧血、鐵粒幼紅細胞性貧血。 (2) 大紅細胞直徑>10μm: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妊娠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惡性貧血、肝臟病、紅白血病、胃切除術后、某些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3) 巨紅細胞直徑>15μm、超巨紅細胞直徑>20μm: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惡性貧血。 (4) 大小不等:巨幼細胞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溶血性貧血、骨髓纖維化。 需要檢查的人群:有貧血癥狀的人群。紅細胞大小異常注意事項: 檢查前: (1) 抽血前......閱讀全文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大小異常介紹
紅細胞大小異常介紹: 正常紅細胞大小基本一致,直徑約為6-9μm,各種貧血時,紅細胞的大小可以發生改變,出現紅細胞大小不均。紅細胞直徑大于10μm者叫大紅細胞;大于15μm者叫巨紅細胞;小于6μm者稱為小紅細胞。紅細胞大小異常正常值: 直徑:6-9μm。紅細胞大小異常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異常紅細胞形態檢查介紹
異常紅細胞形態檢查介紹: 異常紅細胞形態檢查是在血涂片中可見到多種成熟紅細胞的異常形態,對臨床診斷有重要價值,常見的紅細胞異常主要表現在紅細胞的大小、形態、染色性,血紅蛋白量及分布狀況以及包涵體等幾個方面。異常紅細胞形態檢查正常值: 紅細胞大小正常值:直徑6-9μm ,平均為7.5μm。 正常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紅細胞檢查
紅細胞檢查介紹: 紅細胞也稱紅血球,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對其進行檢查,有助于鑒別紅細胞相關的血液疾病。紅細胞檢查正常值: 男性:380萬-600萬個/mm3;女性:380萬-550萬個/mm3。 正常指標:3.5-5.5X10的12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壽命介紹
紅細胞壽命介紹: 紅細胞的壽命是100-130天,平均125天左右,此外應用51鉻標記紅細胞在循環血液中減少50%,即T50半衰期作為臨床指標,此法較簡便,正常人為25-40天,20天以下為縮短,17天以下為明顯縮短,溶血性貧血患者紅細胞壽命明顯縮短,如鐮狀紅細胞性貧血縮短至5-15天,陣發性睡眠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口形紅細胞介紹
口形紅細胞介紹: 口形紅細胞(stomatocyte):紅細胞中央有裂縫,中心蒼白區呈翩平狀,頗似張開的口形或魚口。正常人偶見。如血涂片中出現較多口形紅細胞,見于口形紅細胞增多癥。少量出現可見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酒精中毒。口形紅細胞正常值: <4%。口形紅細胞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聚集性介紹
紅細胞聚集性介紹: 紅細胞聚集性反映的是紅細胞間結合在一起的能力。影響紅細胞聚集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 大分子的橋聯力,即紅細胞間的結合不可能是紅細胞膜間的直接粘連,在細胞間必須有大分子“架橋”并在鈣離子等的參與下才能形成細胞的聚集,因此大分子的橋聯力是細胞聚合在一起的主要力,大分子越多、紅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織網紅細胞計數
織網紅細胞計數介紹: 網織紅細胞計數是對網織紅細胞進行計數,并確定網織紅細胞的成熟分型。網織紅細胞介于晚幼紅細胞和成熟紅細胞之間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經煌焦油藍染液進行活體染色后胞漿中可見有藍綠色的網狀結構。織網紅細胞計數正常值: 成年人:0.005-0.015;絕對值:(25-75)×10^9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有核紅細胞介紹
有核紅細胞介紹: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見到,在出生1周之內的新生兒外周血中可見到少量。成人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均屬病理現象。可見于:① 增生性貧血:最常見于各種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嚴重的低色素性貧血。以出現晚幼紅細胞或中幼紅細胞為多見。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表示骨髓中紅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紅細胞沉率
紅細胞沉率介紹: 紅細胞沉率(ESR)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條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簡稱血沉。在健康人血沉數值波動于一個較狹窄范圍內。在許多病理情況下血沉明顯增快。紅細胞沉降是多種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紅細胞沉率正常值: 魏氏(Westergren) 法: 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紅細胞環狀體
紅細胞環狀體介紹: 在紅細胞中出現的一種紫紅色呈圓形或“8”字形紅細線狀環。有人認為該環是核膜的殘留物,現認為可能是紡錘體的殘余物或者是由于胞漿中的脂蛋白變性所致,常與Howell-Jolly小體同時出現。見于溶血性貧血、惡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脾切除后或鉛中毒等。紅細胞環狀體正常值: 無(陰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表面電荷介紹
紅細胞表面電荷介紹: 紅細胞表面均帶負電荷,將帶有負電荷的紅細胞放入電場中,它們將向正極移動,在相同電場強度和懸浮離子強度的條件下,細胞移動速度越快則代表細胞表面電荷密度越高,相反則越低。影響紅細胞表面電荷多少的主要是紅細胞膜上唾液酸的多少,該物質越多,負電荷也就越多。 目前紅細胞表面電荷的檢測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計數(RBC)介紹
紅細胞計數(RBC)介紹: 紅細胞計數,是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紅細胞數目,對于提示累及紅細胞系統的疾病有重要意義。 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生成和破壞處于動態平衡,因而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及質量保持相對穩定。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紅細胞生成與破壞的失常,都會引起紅細胞在數量上或質量上的改變,從而導致疾病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靶形紅細胞
靶形紅細胞介紹: 靶形紅細胞(target cell):紅細胞中心部位染色較深,周圍為蒼白區域,而細胞邊緣又深染,形如射擊之靶。有的中心深染區不像孤島而像從紅細胞邊緣延伸的半島狀態或柄狀,而成不典型的靶形紅細胞。靶形紅細胞直徑可比正常紅細胞大或正常,但厚度變薄;靶形紅細胞常見于各種低色素性貧血,在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紅細胞平均直徑
紅細胞平均直徑介紹: 潑瓊(Price-Jones)按測量所得的結果劃成曲線,即Price-Jones曲線。但這種方法存在不少問題。除了方法本身比較粗糙外;由于使用的是干血膜,紅細胞已干燥皺縮,所以測得的直徑比其真正直徑要小8%-16%。同一血膜不同部位細胞的直徑也不相同。在貧血時紅細胞形態變異,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鐮形紅細胞介紹
鐮形紅細胞介紹: 鐮形紅細胞(sickle cell):形如鐮刀狀。這是由于紅細胞內存在著異常血紅蛋白S所致,人體在缺氧情況下易形成此類紅細胞。因此檢查鐮形紅細胞需將血液制成濕片,然后加入還原劑如偏亞硫酸鈉。鐮形紅細胞正常值: 無(陰性)。鐮形紅細胞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陽性:遺傳性鐮形紅細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滾動試驗介紹
紅細胞滾動試驗介紹: 紅細胞滾動試驗是對紅細胞進行檢測,觀察可見球形紅細胞滾動,估計球形紅細胞大致百分比,用于過篩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HS)。紅細胞滾動試驗正常值: 滾動紅細胞小于0.20(20%)。紅細胞滾動試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滾動紅細胞大于0.20(20%),球形紅細胞異常增多,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循環紅細胞量介紹
循環紅細胞量介紹: 紅細胞的儲備量較少,僅有血循環量的3%左右,故在血液中波動較小,應急性較差,失血后需要骨髓造血及時補充。在病理情況下,這一平衡會因種種原因而破壞,導致疾病。臨床上可通過檢測紅細胞的多項參數對貧血進行診斷或鑒別診斷。循環紅細胞量正常值: 51Cr標記紅細胞法:29.1-30.3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直徑(MCD)介紹
紅細胞直徑(MCD)介紹: 紅細胞直徑是指紅細胞的直徑。紅細胞體積很小,直徑只有7-8μm,形如圓盤,中間下凹,邊緣較厚。它具有彈性和可塑性,在通過直徑比它還小的毛細血管時,可以改變形狀,通過后仍恢復原形。紅細胞直徑(MCD)正常值: 血細胞自動分析儀:6-9μm。紅細胞直徑(MCD)臨床意義: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淚滴狀紅細胞介紹
淚滴狀紅細胞介紹: 紅細胞形態不整(poikilocylosis):指紅細胞形態發生各種明顯改變的情況而言,可呈淚滴狀、梨形、棍棒形、新月形等,最常見于巨幼細胞性貧血。紅細胞外形象淚滴狀或梨形,是正色素性的。淚滴狀紅細胞正常值: 無(陰性)。淚滴狀紅細胞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多則多見于骨髓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比容
紅細胞比容介紹: 指紅細胞占全血容積的百分比。它反映紅細胞和血漿的比例。紅細胞比容正常值: 血細胞自動分析儀: 男 性:0.40-0.50 (40-50vol%)。 女 性:0.37-0.48 (37-48vol%)。 新生兒:0.49-0.60 (49-60vol%)。紅細胞比容臨床意義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皺縮紅細胞
皺縮紅細胞介紹: 皺縮紅細胞是因外界條件改變而引起的一種紅細胞形態變化,如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時pH值偏高引起形態的改變,或血片玻璃上沾有少量油脂,最嚴重的皺縮細胞形似球紅細胞、輕度皺縮細胞可恢復固有盤狀形態。血液在20℃放置過夜紅細胞也會形成皺縮,尿毒癥患者常見此種異常。皺縮紅細胞正常值: 偶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碎裂紅細胞
碎裂紅細胞介紹: 裂片細胞(schistocyte):為紅細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紅細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規則,有各種形態如棘形、盔形、三角形等。正常人血涂片中裂片細胞少于2%,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時出現較多。碎裂紅細胞正常值: 無(陰性)。碎裂紅細胞臨床意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緡錢狀紅細胞
緡錢狀紅細胞介紹: 紅細胞緡錢狀排列:當血漿中的某些蛋白,尤其是纖維蛋白原和球蛋白增高時,可使紅細胞正負電荷發生改變,致使其互相連結成緡錢狀,故而得名。緡錢狀紅細胞正常值: 無(陰性)。緡錢狀紅細胞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陽性,多發性骨髓瘤、γ-球蛋白增多癥、高纖維蛋白血癥、多發性骨髓瘤。 需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紅細胞鐮變試驗
紅細胞鐮變試驗介紹: 紅細胞鐮變試驗是對血紅細胞進行溫育后,觀察是否出現鐮狀紅細胞。用于檢測鐮狀細胞性貧血。紅細胞鐮變試驗正常值: 無鐮變紅細胞為陰性。紅細胞鐮變試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常見于鐮狀細胞性貧血(HbS),純合子患者鐮變紅細胞可達100%,雜合子型可達50%左右。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
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介紹: 成熟紅細胞釋放入血后壽命約90-120天,成人每日約有8%的衰老紅細胞,主要在脾臟破壞,分解為鐵,珠蛋白和膽紅素。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正常值: 51Cr標記紅細胞法: 肝(L)/心(P):0.60-1.08。 脾(S)/心(P):0.80-1.35。 脾臟破壞指數: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橢圓形紅細胞介紹
橢圓形紅細胞介紹: 橢圓形紅細胞(elliptocyte):細胞呈卵圓形、桿形、長度可大于寬度3-4倍,最大直徑可達12.5μm,橫徑可為2.5μm。此種紅細胞置于高滲、等滲、低滲溶液或正常人血清內,其橢圓形保持不變,但幼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均不呈橢圓形。在遺傳性橢圓形細胞增多癥患者的血涂片中,此種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體積指數介紹
紅細胞體積指數介紹: 紅細胞平均指數(值)是根據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Hct計算平均紅細胞體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ean corpuscula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多染性紅細胞
多染性紅細胞介紹: 紅細胞呈淡灰藍或灰紅色。是一種剛脫核而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體積較正常紅細胞稍大,胞漿中嗜堿性著色物質是少量殘留的核糖體、線粒體等成分。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可見到少量(約占1%)。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躍,紅細胞系增生旺盛。見于各種增生性貧血。多染性紅細胞正常值: 偶見。多染性紅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紅細胞比積(PCV)介紹
紅細胞比積(PCV)介紹: 紅細胞比積(PCV)系指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所占的容積。紅細胞比積(PCV)正常值: 男性 0.40-0.50(40%-50%),平均0.45; 女性 0.37-0.48(37%-48%),平均0.40。紅細胞比積(PCV)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比積降低見于各種貧血、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紅細胞電泳時間測定
紅細胞電泳時間測定介紹: 紅細胞表面帶有負電荷,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移動一定距離所需的時間叫紅細胞電泳時間。影響電泳時間的因素主要與血漿中血脂、球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的增加以及血漿粘度的增加有關。紅細胞電泳時間測定正常值: 男性15-20.025秒,女性14.438-18.075秒。紅細胞電泳時間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