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蛋白質濃度測定
蛋白質濃度測定介紹: 蛋白質濃度測定是利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測定蛋白質的濃度,是往往用于計算純化方法的回收率的重要方法。蛋白質濃度測定正常值: 人體正常值一般是 60 - 80 g/L。蛋白質濃度測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雙縮脲法:雙縮脲法是第一個用比色法測定蛋白質濃度的方法,硫銨不干擾顯色, Cu2+與蛋白質的肽鍵,以及酪氨酸殘基絡合,形成紫藍色絡合物,此物在540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雙縮脲法常用于0.5g/L-10g/L含量的蛋白質溶液測定。 (1) Lowry法:Cu+與蛋白質在堿性溶液中形成絡合物,然后這個絡合物還原磷鉬磷-磷鎢酸試劑(福林-酚試劑),結果得到深藍色物。此法比雙縮脲法靈敏得多,適合于測定20mg/L-400mg/L含量的蛋白質溶液。 (1) 紫外吸收法:大多數蛋白質在280nm波長處有特征的最大吸收,這是由于蛋白質中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存在,可用于測定0.1-0.5mg/ml含量......閱讀全文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蛋白質濃度測定
蛋白質濃度測定介紹: 蛋白質濃度測定是利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測定蛋白質的濃度,是往往用于計算純化方法的回收率的重要方法。蛋白質濃度測定正常值: 人體正常值一般是 60 - 80 g/L。蛋白質濃度測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雙縮脲法:雙縮脲法是第一個用比色法測定蛋白質濃度的方法,硫銨不干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介紹: 血液檢查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檢驗。是指“通過血液分析檢查,確定人體貧血、膽固醇、糖尿病、各種感染、腎功能、鈣、肝功能、血液疾病及軀體異常等情況的檢查。它是醫院最常見的化驗內容之一。血液檢查應由醫囑指定,醫生使用檢查結果明確或支持診斷,監督或決定治療手段,并對未確定的病情作出篩查。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漿蛋白S測定
血漿蛋白S測定介紹: 血漿蛋白S測定是對血漿中的血漿總蛋白S(TPS)包括游離PS(FPS)和與補體C4結合的PS(C4bp-PS)。進行測定,以助于判斷血液疾病。血漿蛋白S測定正常值: 血漿總蛋白S測定,97.56%±9.76%。 血漿游離蛋白S(FPS)測定,100.9%士29.1%。血漿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木糖測定介紹
木糖測定介紹: 木糖測定是對口服一定量的D-木糖后測定血及尿中D-木糖的濃度,用以評價小腸的吸收能力,推斷腎臟功能。木糖測定正常值: 比色法:血液,0.65-1.33mmol/L(5g劑量法)。木糖測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試驗陽性,木糖排出達25%以下,提示腎功能異常,可作詳細檢查。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血紅蛋白濃度(HGB)
血紅蛋白濃度(HGB)介紹: 血紅蛋白濃度(HGB)指單位提及(L)血液內所含的血紅蛋白的量。血紅蛋白又稱血色素,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能與氧結合,運輸氧和二氧化碳。血紅蛋白濃度(HGB)正常值: 男性:120-160g/L(12.0-16.0g/dl); 女性:110-150g/L(11.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液黏度介紹
血液黏度介紹: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動時鄰近兩層平行流體層互相位移時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對其測定可為臨床許多疾病,特別為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的診治和預防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血液黏度正常值: 切變速率為115(S-1)時,黏度為5.61土0.85 mPa?s。 切變速率為46(S-1)時,黏度為7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液半乳糖
血液半乳糖介紹: 半乳糖是己糖一種。本檢驗用作檢查半乳糖血癥。半乳糖血癥是由于半乳糖激酶或半乳糖-1-磷酸尿苷基轉移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轉化和利用,導致血液和尿液中半乳糖升高。半乳糖血癥是一種遺傳性缺陷疾病。血液半乳糖正常值: 成人 0mmol/L;兒童 1.1mmol/L。血液半乳糖臨床意義: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心鈉素
心鈉素介紹: 心房鈉尿肽又稱心鈉素或心房肽,主要是由心肌細胞合成、貯存及釋放,分布在心臟、垂體、肺、腎上腺等一些外周組織和器官。心房鈉尿肽亦存在中樞神經系統和一些外周神經節細胞內(中樞神經系統內的心房鈉尿肽是自身合成的,并非來自血液)。心房鈉尿肽具有抑制血管升壓素和血管緊張素的作用,并可調節垂體激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鈣調素
鈣調素介紹: 鈣調素(calmodulin,CaM)是一種重要的鈣調節蛋白,幾乎存在于一切真核細胞中,作為鈣離子的受體與細胞多種功能有關。多種疾病血液中CaM含量發生變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測定血漿caM濃度,對臨床某些疾病的研究是一項有意義的指標。鈣調素正常值: 血漿:(623±78.7)μg/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血漿肝素含量測定
血漿肝素含量測定介紹: 血漿肝素含量測定是測定血液透析及抗凝治療患者血漿中游離肝素,并動態檢測抗凝治療患者血漿中游離肝素與凝血因子的變化。血漿肝素含量的測定可以保證肝素的療效及降低出血的危險性,且可以進行實驗室監測。血漿肝素含量測定一般包括肝素輔轉因子II活性測定和低分子肝素測定(LMWH)。血漿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全血乳酸測定介紹
全血乳酸測定介紹: 乳酸是糖無氧氧化(糖酵解)的代謝產物。乳酸產生于骨胳,肌肉,腦和紅細胞。經肝臟代謝后由腎分泌排泄。血乳酸測定可反映組織氧供和代謝狀態以及灌注量不足。乳酸水平的增高可見于多種臨床疾病。全血乳酸測定正常值: 全血乳酸0.5-1.7mmol/L(5-15mg/dl)。全血乳酸測定臨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小板粘附功能測定
血小板粘附功能測定介紹: 血小板粘附功能測定是對血小板的粘附性進行體外測定,血小板有粘附于非生理性接觸面如玻璃等物質上的重要功能,血管壁破裂后暴露的膠原纖維對血小板有特異的親和性,使血小板粘附變性,血小板粘附性減低,易發生出血;血小板粘附性增高,血栓易于形成。血小板粘附功能測定正常值: 玻球法: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血漿肝素含量測定
血漿肝素含量測定介紹: 血漿肝素含量測定是測定血液透析及抗凝治療患者血漿中游離肝素,并動態檢測抗凝治療患者血漿中游離肝素與凝血因子的變化。血漿肝素含量的測定可以保證肝素的療效及降低出血的危險性,且可以進行實驗室監測。血漿肝素含量測定一般包括肝素輔轉因子II活性測定和低分子肝素測定(LMWH)。血漿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全血乳酸測定介紹
全血乳酸測定介紹: 乳酸是糖無氧氧化(糖酵解)的代謝產物。乳酸產生于骨胳,肌肉,腦和紅細胞。經肝臟代謝后由腎分泌排泄。血乳酸測定可反映組織氧供和代謝狀態以及灌注量不足。乳酸水平的增高可見于多種臨床疾病。全血乳酸測定正常值: 全血乳酸0.5-1.7mmol/L(5-15mg/dl)。全血乳酸測定臨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游離蛋白S測定介紹
游離蛋白S測定介紹: 游離S蛋白測定是通過測定人體內游離S蛋白的含量,診斷疾病。游離S蛋白為血清中一種α單鏈糖蛋白,分子量83kDa。SP的主要調節作用是可與C5b-7的亞穩態結合部位競爭靶細胞膜脂質,通過形成親水性的SPC5b-7(簡寫為S5b-7)復合物,而使C5b-7失去膜結合活性。這樣,便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清β—羥基丁酸測定介紹
血清β—羥基丁酸測定介紹: 血清β—羥基丁酸測定是對人體血清內酮體進行血清β—羥基丁酸的含量測定,用于確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血清β—羥基丁酸測定正常值: 血β-羥基丁酸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介紹: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是對腦脊液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和血腦屏障有密切關系,可以反應多種疾病的征兆。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正常值: 兒童:200-400mg/L。 成人:150-450mg/L。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血液果糖
血液果糖介紹: 由消化道進入人體的已糖,除葡萄糖外,還有少量其他己糖,如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這些已糖吸收后,均可在體內經過轉變而進入糖的分解代謝,提供能量或合成糖原儲存起來。當人體某些酶缺乏或某些疾病時,果糖代謝可以不正常,使果糖不能轉化和利用。血和尿中果糖測定可升高。血液果糖正常值: 血清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漿凝血因子Ⅴ活性測定
血漿凝血因子Ⅴ活性測定介紹: 血漿凝血因子Ⅴ活性測定是對人體內血漿凝血因子Ⅴ,即促凝血球蛋白原進行活性測定,是判斷肝病患者預后的良好指標。血漿凝血因子Ⅴ活性測定正常值: 正常值 2-4mg/mL。血漿凝血因子Ⅴ活性測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凝血因子Ⅴ活性是判斷非對乙酰氨基酚誘導的暴發性肝功能衰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漿蝰蛇毒磷脂時間測定
血漿蝰蛇毒磷脂時間測定介紹: 血漿蝰蛇毒磷脂時間測定是在血漿中加入蝰蛇毒,用于檢查凝血時間,診斷血漿內因子。血漿蝰蛇毒磷脂時間測定正常值: 血漿凝固法:8.3-10.7s。血漿蝰蛇毒磷脂時間測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RVVCT和RVVRT均延長:缺乏因子Ⅹ。 2RVVCT正常而RVVR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
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介紹: 成熟紅細胞釋放入血后壽命約90-120天,成人每日約有8%的衰老紅細胞,主要在脾臟破壞,分解為鐵,珠蛋白和膽紅素。紅細胞破壞部位測定正常值: 51Cr標記紅細胞法: 肝(L)/心(P):0.60-1.08。 脾(S)/心(P):0.80-1.35。 脾臟破壞指數: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漿因子Ⅷ抑制物定性測定
血漿因子Ⅷ抑制物定性測定介紹: 血漿因子Ⅷ抑制物定性測定是對人體內的血漿因子Ⅷ抑制物進行定性測定。因子Ⅷ抑制物是一種抗體,絕大多數屬IgG,少數為IgG和IgM混合存在。通常以IgG的κ輕鏈型為多見,也有κ和λ輕鏈混合型。血漿因子Ⅷ抑制物定性測定正常值: 檢查結果呈陰性。血漿因子Ⅷ抑制物定性測定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小板鈣流測定介紹
血小板鈣流測定介紹: 血小板鈣流測定是測定細胞內血小板內游離鈣離子濃度,檢查是否患有腎綜合征出血熱等相關疾病。血小板鈣流測定正常值: 檢查結果為陰性。血小板鈣流測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檢查結果呈陽性,即表示體內血小板內鈣離子的升高,提示可能患有漢坦病毒( hantavirus, HV) 引起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凝血因子ⅩⅢ定性測定介紹
凝血因子ⅩⅢ定性測定介紹: 因子ⅩⅢ是一種糖蛋白,也稱纖維蛋白穩定因子,來源于骨髓中的多種細胞和肝臟。因子ⅩⅢ參與凝血酶形成,對形成穩固的纖維蛋白凝塊有重要作用,不但可增加對纖維溶酶的抵抗性,還有利于傷口的愈合。但因子ⅩⅢ缺乏時,則不能生成不溶性纖維蛋白,只能生成可溶性纖維蛋白。凝血因子ⅩⅢ定性測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凝血因子活性測定介紹
凝血因子活性測定介紹: 凝血因子活性測定是對人體內的各種凝血因子進行活性測定,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固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測定各個凝血因子的活性,有助于判斷血友病的類型,血友病的輕重程度以及某些病理情況下的凝血狀況。凝血因子活性測定正常值: 因子Ⅱ:C 、因子Ⅴ:C 、因子Ⅶ:C 、因子Ⅶ:C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漿內皮素測定介紹
血漿內皮素測定介紹: 血漿內皮素測定是對血漿內的內皮素進行測定,在高血壓、腦血管意外患者的發病中具有重要的診斷作用。血漿內皮素測定正常值: 健康人血漿內皮素ET為1.0 pg/ml。血漿內皮素測定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檢查結果呈陽性,即血漿內皮素大于1.0 pg/ml,提示可能患有心血管、呼吸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漿激肽釋放酶原測定介紹
血漿激肽釋放酶原測定介紹: 血漿激肽釋放酶原測定是對人體的血漿進行血漿激肽釋放酶原的含量測定,用于血栓與止血篩查。激肽原酶由哺乳動物胰臟、頸下腺及尿提取精制而得的蛋白酶。廣泛存在于尿、血漿和腺組織,能促使無活性的激肽原釋放出有活性的激肽。血漿激肽釋放酶原測定正常值: 發色底物法:98.03%±1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小板電泳時間測定介紹
血小板電泳時間測定介紹: 血小板的內黏度比紅細胞大。血小板數量的增加、黏附性和聚集性的增高,以及釋放物的增多,均使血黏度增高。影響血小板聚集性的因素與影響紅細胞的因素相同。但在低流變狀態下,血小板更易聚集。 血小板黏附性、聚集性升高、全血黏度、血漿成分和HCT增高,血小板的變形能力下降,血流速度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清唾液酸測定介紹
血清唾液酸測定介紹: 血清唾液酸測定是對血清內的唾液酸進行測定含量,血清唾液酸是細胞膜糖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生物體的許多生物學功能有關,且與細胞惡變、癌轉移、浸潤、失去接觸性抑制、細胞粘附性降低以及腫瘤抗原性密切相關。測定血清唾液酸濃度,可作為癌腫診斷輔助性指標和療效觀察指標。血清唾液酸測定正常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血清載脂蛋白a測定介紹
血清載脂蛋白a測定介紹: 載脂蛋白A1(apoli popro tein A1,ApoA1)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主要結構蛋白。其含量基本可反應HDL顆多少。血清/血漿樣品ApoA1減少提示心血管(冠心病),腦血管(腦血栓)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常被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評價的靈敏指標之一。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