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誤診臍尿管囊腫病例分析
1. 患者資料 患者,女性,年齡58歲。無不適,行常規超聲體檢。泌尿系超聲檢查示:膀胱充盈尚可,內壁光滑,膀胱前壁見無回聲區,大小約21 mm×17 mm×18 mm,透聲好,邊界清晰,無分隔(圖1),彩超顯示其內部未見血流信號(圖2)。囑患者排空膀胱后未見縮小。 圖1 臍尿管囊腫二維聲像圖 圖2 臍尿管囊腫CDFI圖 超聲診斷:膀胱前壁處偏囊性腫塊,建議結合CT或MRI檢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CT增強檢查示:膀胱充盈良好,壁不厚,腔內未見明顯異常,膀胱前壁外緣占位,大小約18 mm×18 mm,壁光滑,CT值5~10 HU,增強后包膜強化,與膀胱前壁緊貼。CT提示:臍下膀胱前方良性占位,考慮臍尿管囊腫,必要時行MRI檢查。 2. 討論 臍尿管位于腹橫筋膜與腹膜之間,是胚胎期尿囊退化而成的纖維條索狀結構,主要分布在膀胱尖部、......閱讀全文
超聲誤診臍尿管囊腫病例分析
1.?患者資料?患者,女性,年齡58歲。無不適,行常規超聲體檢。泌尿系超聲檢查示:膀胱充盈尚可,內壁光滑,膀胱前壁見無回聲區,大小約21 mm×17 mm×18 mm,透聲好,邊界清晰,無分隔(圖1),彩超顯示其內部未見血流信號(圖2)。囑患者排空膀胱后未見縮小。?圖1 臍尿管囊腫二維聲像圖?圖2
臍尿管囊腫及臍尿管瘺的簡介
臍尿管囊腫及臍尿管瘺均較罕見,但在臨床手術中發現膀胱頂部正中有幕形凹隱,或下腹正中發現有未全閉鎖之臍尿管段,則并非罕見。當然這種情況均不成為臨床問題。 疾病名稱:臍尿管囊腫及臍尿管瘺(Urachal cyst & Urachal fistula ) 藥物療法:治療感染;手術切除
關于臍尿管囊腫和臍尿管瘺的簡介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膀胱自臍部沿腹壁下降,在下降過程中,因臍有一細管與膀胱相連,出生后退化成一纖維索帶。如出生后臍尿管兩端已閉塞,中間段未閉合,則形成先天性臍尿管囊腫,如果臍尿管全程均未閉合,則形成臍尿管瘺。也叫做開放性臍尿管,膀胱尿液可從臍孔流出腹外。不論那種病變,因臍尿管有分泌功能,都易引起感
簡述臍尿管囊腫及臍尿管瘺的診斷方法
臍尿管瘺表現為臍部不干,總有稀薄的分泌物,即應想到本病之可能。如為量較多之清水樣滲出物,則多屬臍尿管瘺,可于膀胱內注入靛蘭以明確之。如為量不多分泌物為粘液體,則臍腸瘺之可能遠較本病為大,須要進一步鑒別;臍尿管囊腫表現為在下腹正中,囊性包塊,不隨體位變動,位表淺與腹壁關系密切,超聲波檢查,可以判明
簡述臍尿管囊腫及臍尿管瘺的治療措施
如無感染宜行手術切除治療,如已有感染,則積極治療感染,感染控制后,再行手術切除治療。 治療原則 : 1.利用抗生素和換藥技術控制感染。 2.手術切除囊腫或臍尿管瘺。 用藥原則: 本病如無感染,術前可不用抗生素,只需術后用一般抗生素預防感染即可。 但如合并尿路感染和臍尿管膿腫,則應運用
關于臍尿管囊腫和臍尿管瘺的鑒別診斷介紹
1.腹前壁中線觸及深部腫塊。 2.如囊腫破潰形成竇道,經竇道注入造影劑攝片顯示囊腫腔。 3.臍孔有尿液流出,經臍孔注入造影劑或排泄性尿路造影可顯出瘺管。
關于臍尿管囊腫及臍尿管瘺的病原原理介紹
本病之病原學乃于胚胎期10~24毫米大小時,膀胱尚擴大至臍部,其后膀胱則沿前腹壁下降,在其下降過程中,遺留一細管與尿囊相通,此管道逐漸變細、閉塞、成一纖維索條自臍部連至膀胱前壁,如其未全閉塞仍有管腔相通,則成為臍尿管瘺,如兩端閉塞,中間部分未全閉鎖,則有形成囊腫之可能。
簡述臍尿管囊腫及臍尿管瘺的臨床表現
臍尿管瘺表現為臍部不干,總有稀薄的分泌物。臍尿管囊腫表現為在下腹正中,囊性包塊,不隨體位變動。 臍尿管異常 若胚胎時期的臍尿管未退化閉鎖。則在出生后膀胱與臍相通,稱臍尿管瘺。若兩端閉塞而中段有管腔殘存,則形成臍尿管囊腫,如果一端閉鎖,則形成臍竇或膀胱頂部憩室。臍尿管瘺多見于男性,表現為臍部漏尿
簡述臍尿管囊腫和臍尿管瘺的臨床表現
1.前下腹壁正中肌肉下深部腫塊,如合并感染,膿腫形成則可出現發熱,腹前壁壓痛。 2.臍尿管瘺可見尿液從臍孔流出,合并感染則出現臍周腫痛。 3.合并膀胱感染則有尿路刺激癥狀。
關于臍尿管囊腫和臍尿管瘺的疾病治療介紹
一、治療原則 1.利用抗生素和換藥技術控制感染。 2.手術切除囊腫或臍尿管瘺。 二、用藥原則 本病如無感染,術前可不用抗生素,只需術后用一般抗生素預防感染即可。但如合并尿路感染和臍尿管膿腫,則應運用抗生素,并且以靜脈用藥為好。一般用1—2種抗生素已足夠,主要依靠手術治療。
關于臍尿管囊腫的基本介紹
臍尿管囊腫(urachal cyst)臨床少見,多發生于男性。囊腫位于臍下正中腹壁深處,介于腹橫筋膜與腹膜之間,是由于臍尿管兩端閉合,而中間未閉,臍尿管上皮分泌的液體形成。多在兒童期發現。 臍尿管囊腫是在胎兒發育中,兩端閉合而中間形成一腔,其內為上皮的分泌物或脫落細胞碎屑所充滿。
關于臍尿管囊腫的輔助檢查介紹
對疑有臍尿管囊腫者,B超檢查為首選。描述其特征如下: 1.臍下正中腹壁深部可見梭形無回聲區的包塊,位于臍與膀胱之間。 2.包塊隨深呼吸同向運動。 3.囊腔感染時,顯示密集的點狀回聲,此乃囊內有膿液、壞死溶解的組織碎屑及囊壁滲液積聚所致。 4.囊腔內壁粗糙,外壁顯示不清。 5.膀胱充盈或
關于臍尿管囊腫的診斷治療介紹
1、鑒別診斷 下腹部正中線有深部腫物時應考慮臍尿管囊腫可能性,需與闌尾腫脹、美克爾憩室、卵巢囊腫、結核性腹膜炎等鑒別,B超及X線側位片可以協助診斷。? 2、治療方法 常規方法為切除囊腫,如并發有炎癥應先行切開引流,待炎癥消退后再行切除。手術時盡量避免切開腹膜,以免發生腹膜炎。
簡述臍尿管囊腫的臨床表現
臍尿管囊腫表現為在下腹正中,囊性包塊,不隨體位變動,位置表淺與腹壁關系密切。大的臍尿管囊腫類似腹腔內腫瘤,可壓迫腸道,引起腹痛等癥狀。亦可由于繼發感染而成膿腫。膿腫或囊腫均可破裂,向腹外穿孔,或破裂至膀胱內或至腹腔與盆腔。 根據臨床檢查臍下正中表淺囊性腫物,大小不等,大者可以觸及且多無癥狀。繼
一例臍尿管慢性膿腫病例分析
?患者男,18歲。于3天前患者自覺下腹部疼痛,疼痛呈間斷性,1天前患者出現發熱。下腹可觸及大小約6.0?cm×5.0?cm包塊,局部壓痛,無反跳痛。?腹部彩超示:臍下腹壁至腹腔見一不規則低回聲,范圍約6.7?cmX?2.4?cm,內回聲強弱不均,不與膀胱相通,未探及血流信號(圖1a);腹部CT示:臍
超聲誤診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病例分析
患者女,53歲,因“無意中發現左側頸部雞蛋大腫塊1個月”就診。患者無發熱、頸部脹痛,無聲嘶、嗆咳,無怕熱、多汗、手足麻木等癥狀。超聲檢查:甲狀腺左側葉下方可見一無回聲區,大小約5.7 cm×2.1 cm×2.9 cm,下緣向下延伸至鎖骨后方。超聲診斷為甲狀腺左側葉下方囊性包塊,疑來源于縱隔(圖1A)
腸系膜淋巴管囊腫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性,74歲。主因彌漫性腹痛2月余就診,腹痛與其他胃腸道或一般癥狀無關。患者既往病史包括原發性高血壓。體格檢查僅顯示非特異性腹部壓痛,無腹膜炎跡象。實驗室檢查結果均為陰性。腹部超聲檢查顯示患者左下腹部存在一囊性贅生物,內無液體和間隔。腹部對比增強CT檢查發現一6 x 5 cm大小的囊性低
一例超聲診斷新生兒臍腸瘺合并臍尿管瘺、房間隔缺損...
一例超聲診斷新生兒臍腸瘺合并臍尿管瘺、房間隔缺損病例分析患兒女,11d,主因出生后2d發現臍部有滲液,1周后臍部出現黃色糞便樣物質來我院就診。門診擬診“臍腸瘺”收住院。患兒足月,自然分娩,出生后無窒息搶救史。?查體:臍部紅腫,有滲出物,其他無異常發現。高頻超聲顯示:臍部腹壁深層見不規則管狀低回聲,管
輸卵管癌超聲誤診闊韌帶肌瘤病例分析
1.?資料?患者,女性,47歲,已育,月經周期正常,放節育環9年,無特殊主訴癥狀,因外院診斷盆腔腫塊來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就診。超聲檢查:子宮大小形態正常,內膜厚11 mm,回聲尚均勻,宮內見節育器一枚,位置正常,雙側卵巢未見異常。子宮右側見低回聲區68 mm×51 mm×60 mm(圖1)
病例分析:這例前列腺炎引起的臍下疼痛,誤診率100%
上周,門診治療過一位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患者,男,34歲,因臍下疼痛就診,門診行腹部B超檢查顯示腸系膜淋巴結腫大,以腸系膜淋巴結炎門診輸液治療一周后,患者疼痛癥狀不緩解,當時復查B超顯示腸系膜淋巴結消失,結合患者病程較長,另外,之前也有相同的病史,本次治療后患者焦慮嚴重,考慮是焦慮引起的疼痛癥狀,給山莨
超聲診斷胎兒鰓裂囊腫病例報告
孕婦25歲,孕38周。行常規產前超聲篩查時發現:胎兒左側頸部見大小約34 mm×28 mm囊性包塊,邊界清,內透聲好,CDFI:未見明顯血流信號。超聲診斷:胎兒左側頸部囊性包塊,考慮鰓裂囊腫(圖1)。?于產后1 d,再行超聲檢查發現:左側頸部見大小約50 mm×30 mm×20 mm囊性回聲
Rathke囊腫病例分析
患者男,55歲。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痛,無惡心、嘔吐、視物模糊及其他不適。既往體健。體檢:神志清楚,未及異常體征或病理反射。實驗室常規檢查未發現異常。MR表現:垂體區可見類圓形病灶,長徑約1.95 cm,邊界清晰;其內信號不均,病灶呈T1WI稍高、T2WI高信號,其內見2枚結節灶,呈T1W
超聲誤診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病例報告
多形性脂肪肉瘤(Pleomorphic?liposarcoma,PLS)是脂肪肉瘤中最罕見的亞型之一,好發于四肢近端的深部軟組織,其次見于腹膜后,原發于胸壁的PLS罕見,文獻報道其超聲影像學表現較少。本文報道1例原發于胸壁的PLS超聲影像學表現并結合相關文獻進行復習。?病例女,60歲,因無意間觸及右
CT誤診冬眠瘤病例分析
病例女,21歲,一年半前無明顯誘因發現左頸部腫物,于當地醫院就診,查體發現腫塊大小約5 cm×10 cm,表面光滑,無明顯疼痛,無聲音嘶啞,無飲水嗆咳及異物感,近來自覺明顯增大,為求進一步診治收入我院。?入院后查體:左側頸部腫物,大小約10 cm×15 cm,觸診氣管偏右,結節表面光滑,質韌,無壓痛
子宮副中腎管囊腫病例報告
1 病例簡介 患者,女,51 歲,因“2 年前體檢時發現盆腔囊性腫物直 徑約5cm,定期檢查逐漸增大”于2016 年1 月11 日入院。近 5 月患者偶有下腹部鈍痛,體位改變時明顯,排便后緩解; 夜 尿頻,3~4 次/夜,無尿急、尿痛癥狀。既往月經周期規律,經 量偏多,偶有痛經。入院查體: T 36
誤診為動脈瘤樣骨囊腫的髕骨軟骨母細胞瘤病例分析
髕骨軟骨母細胞瘤是臨床上較罕見的原發性骨腫瘤,僅通過臨床癥狀及影像學表現較難確診,常與動脈瘤樣骨囊腫相混淆。在治療上則二者類似,使用病灶刮除植骨術均可以取得較好療效。病例資料28歲男性患者,因“右膝疼痛伴活動受限1年,加重2周”于2016年8月16日入院。患者訴1年前因外傷出現右側膝關節疼痛,當時無
膠質母細胞瘤誤診為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病例分析
患者男,52歲。因頭痛5年余,加重9個月入院。患者反復出現左側顳頂枕處隱約脹痛,每次持續10min左右,按揉后癥狀緩解。近9個月自覺頭痛程度加重,發作頻繁,每次持續2~3h,頭部位置變動、起身活動或遇冷風后癥狀加重,伴昏沉感,除此患者無其它陽性癥狀和體征。患者有飼養倉鼠,并被咬傷病史。既往有食用生蠔
脾臟巨大囊腫病例分析
患者男,34歲。間斷性上腹脹痛半月余。患者于半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疼痛,為左上腹及劍突下脹痛,進食后加重,不向他處放射,伴惡心,無嘔吐。心、肺、腹查體未見明顯異常。腫瘤標志物陰性。?超聲檢查:左上腹脊柱左側見一大小約11.9 cm×10.8 cm×9.8 cm低回聲包塊,邊界尚清,形態規則,內部回
胎盤囊腫病例分析1
胎盤囊腫指胎盤表面或接近胎兒面出現的囊性腫塊[1]。在已報道的文獻中胎盤囊腫發生率極低,且其病因尚不明確[2]。目前認為胎盤囊腫發生于滋養層,并分泌清澈的液體進入囊腫內部[3]。目前研究中,有關胎盤囊腫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有很大爭議,大多數學者認為胎盤囊腫不會造成并發癥,但有一些研究認為其可導致胎兒生長
胎盤囊腫病例分析2
2 討論目前對于胎盤囊腫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既往有文獻報道其可能與囊腫內壁上的絨毛外滋養細胞缺氧,低血液循環和液體分泌有關。在低氧條件下,滋養層細胞增加了遷移能力,并在缺氧誘導因子激活的微環境中誘導血管過多[3]。超聲檢查是發現及診斷胎盤囊腫的主要影像依據:囊腫多位于胎盤的胎兒面,包膜清晰,突向羊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