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泌乳素測定的臨床意義
(1)垂體泌乳素瘤,其血清泌乳素含量可>200ng/ml;其他垂體腫瘤或增生,垂體柄切斷或破壞等也可升高。 (2)原發性甲狀腺或性腺功能減退、特發性溢乳癥、男子乳房發育癥、重型甲狀腺功能亢進、柯興病和阿狄森病。 (3)下丘腦神經膠質瘤、顱咽管瘤、結節病和轉移性癌腫;青春期閉經、消瘦厭食綜合征與產后閉經溢乳綜合征等。 (4)由乳腺癌、腎癌、支氣管癌和肺癌等引起的異位泌乳素分泌綜合征。 (5)慢性腎功能衰竭。 (6)胸腔手術、胸壁損傷、帶狀皰疹等。......閱讀全文
血清泌乳素測定的臨床意義
(1)垂體泌乳素瘤,其血清泌乳素含量可>200ng/ml;其他垂體腫瘤或增生,垂體柄切斷或破壞等也可升高。 (2)原發性甲狀腺或性腺功能減退、特發性溢乳癥、男子乳房發育癥、重型甲狀腺功能亢進、柯興病和阿狄森病。 (3)下丘腦神經膠質瘤、顱咽管瘤、結節病和轉移性癌腫;青春期閉經、消瘦厭食綜合征
血清胎盤泌乳素測定正常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中文名稱:血清胎盤泌乳素測定 縮寫:HPL 正常參考值:各孕周有不同的值 臨床意義: 判斷胎盤功能的指標。
胎盤泌乳素(HPL)測定臨床意義
[正常參考值]未妊娠婦女:0.5mg/L; 妊娠婦女:1.0-12.0mg/L。[臨床意義]正常妊娠,自第5周起于母血中可測出胎盤泌乳素(HPL),并隨著妊娠的發育而逐漸增高,到第35周達最高峰,一直持續到分娩。產后7小時消失。雙胎妊娠或多胎妊娠時母血中胎盤泌乳素可增高。2.先兆流產時母血中HPL低
垂體泌乳素測定正常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中文名稱:垂體泌乳素測定 縮寫:PRL 正常參考值:男:5—17ng/ml 女:10—25ng/ml 臨床意義: 病理性增高:垂體腺瘤,高泌乳素血癥。 生理性增高:妊娠后期,哺乳期。
胎盤泌乳素(pl)的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正常妊娠。 減低見于葡萄胎、先兆子癇、胎盤功能不良或胎兒宮內窒息。 結果偏低可能疾病: 過期妊娠 、 高泌乳素血癥。
血清鐵測定的臨床意義
臨床意義:血清鐵降低見于缺鐵性貧血、失血、營養缺乏、感染和慢性病。增高見于肝臟疾病、造血不良、無效性增生、慢性溶血、反復輸血和鐵負荷過重。
血清鈉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1)、嚴重脫水、大量出汗、高燒、燒傷、糖尿病性多尿。(2)、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原發及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降低:(1)、腎臟失鈉 如腎皮質功能不全、重癥腎盂腎炎、糖尿病。(2)、胃腸失鈉 如胃腸道引流、嘔吐及腹瀉。(3)、抗利尿激素過多。尿液鈉測定的臨床意義:尿液鈉測定的重要臨床意義是了解是
血清氯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 常見于高鈉血癥、呼吸性堿中毒、高滲性脫水、腎炎少尿及尿道梗塞。 降低: 常見于低鈉血癥、嚴重嘔吐、腹瀉、胃液胰液膽汁液大量丟失、腎功能減退及阿狄森氏病等。 尿中氯測定的臨床意義: 一般情況下尿液中鈉和氯保持相對平衡。但兩者并不是永遠平衡的。例如;連續服用氯化鈉或氯化鉀后,尿氯比
血清磷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甲狀旁腺機能減退、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降低:常見于甲亢、代謝性酸中毒、佝僂病、腎功能衰歇、長期腹瀉及吸收不良。34.血清乳酸脫氫酶(LDH)測定的臨床意義:升高:急性心肌炎發作后來2-48小時開始升高,2-4天可達高峰8-9天恢復正常。另外,肝臟疾病、惡性腫瘤
血清鎂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低下、阿狄森氏病、多發性骨髓瘤、嚴重脫水及糖尿病昏迷。降低:常見于先天家族性低鎂血癥、甲亢、長期腹瀉、嘔吐、吸收不良、糖尿病酸中毒、原發性醛固酮癥、以及長期使用皮質激素治療后。
血清鎂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低下、阿狄森氏病、多發性骨髓瘤、嚴重脫水及糖尿病昏迷。 降低:常見于先天家族性低鎂血癥、甲亢、長期腹瀉、嘔吐、吸收不良、糖尿病酸中毒、原發性醛固酮癥、以及長期使用皮質激素治療后。
血清鐵測定的臨床意義
臨床意義:血清鐵降低見于缺鐵性貧血、失血、營養缺乏、感染和慢性病。增高見于肝臟疾病、造血不良、無效性增生、慢性溶血、反復輸血和鐵負荷過重。
血清鈣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骨腫瘤、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急性骨萎縮、腎上腺皮脂功能減退及維生素D攝入過量等。 降低:常見于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軟骨病、小兒手足抽搐癥、老年骨質疏松、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慢性腎炎、尿毒癥、低鈣飲食及吸收不良。
血清鈣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骨腫瘤、甲狀旁腺機能亢進、急性骨萎縮、腎上腺皮脂功能減退及維生素D攝入過量等。降低:常見于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軟骨病、小兒手足抽搐癥、老年骨質疏松、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慢性腎炎、尿毒癥、低鈣飲食及吸收不良。
血清氯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高鈉血癥、呼吸性堿中毒、高滲性脫水、腎炎少尿及尿道梗塞。降低:常見于低鈉血癥、嚴重嘔吐、腹瀉、胃液胰液膽汁液大量丟失、腎功能減退及阿狄森氏病等。尿中氯測定的臨床意義:?一般情況下尿液中鈉和氯保持相對平衡。但兩者并不是永遠平衡的。例如;連續服用氯化鈉或氯化鉀后,尿氯比尿鈉高、相反連續服用大
泌乳素(prl)興奮試驗的臨床意義
PRL瘤患者無反應或反應延遲,基峰/基比值
測定血清蛋白的臨床意義
血清蛋白電泳即用電泳方法測定血清中各類蛋白占總蛋白的百分比。對于肝、腎疾病和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有意義。血清蛋白電泳-臨床意義1.骨髓瘤:呈現特異的電泳圖形,大多在γ球蛋白區(個別在β蛋白區)出現一個尖峰,稱為m蛋白。2.腎臟疾病:(1)腎病綜合征:有特異的電泳圖形,噸球蛋白明顯增加,p球蛋白輕度增高
血清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血清總蛋白有生理性波動。 新生兒為46~70g/L,3歲及以上青少年為60~80g/L,成人為64~83g/L(直立行走)和60~78g/L(臥床)。 血清總蛋增高: (1)血液濃縮導致總蛋白濃度相對增高:嚴重腹瀉、嘔吐、高熱時急劇失水,休克時,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患者,也可出現濃縮現
血清尿酸(U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痛風、子癇、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癥、多發性骨髓瘤、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重癥肝病、鉛及氯仿中毒等。 降低:常見于惡性貧血、乳糜瀉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后
血清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增高:常見于高度脫水癥(如腹瀉,嘔吐,休克,高熱)及多發性骨髓瘤。 降低:常見于惡性腫瘤,重癥結核,營養及吸收障礙,肝硬化、腎病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燒傷,失血等。
血清、尿液鉀的測定臨床意義
威脅生命緊急值及報告規定:(1)血清K測定6.0mmol/L,應該復醫 學 教 育 網 檢;(2)復檢無誤后,應主動向臨床報告,并做好記錄。臨床意義:(1)血鉀增高,見于:①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毒癥時鉀排出障礙;②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時,由于醛固酮減少分泌而長期使用螺內酯,醛固酮受拮抗,腎小管泌鉀作田
血清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 血清球蛋白由人體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合成,球蛋白中以r-球蛋白為主(占血清蛋白9%-18%),在臨床多是通過“血清球蛋白=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計算出的。參考值:成人: 20~35g/L;血清白蛋白與血清球蛋白比值:A/G:1.5~2.5:1??臨床意義:球蛋白濃度增高:臨床上常以γ球蛋白
測定血清蛋白的臨床意義
血清蛋白電泳即用電泳方法測定血清中各類蛋白占總蛋白的百分比。對于肝、腎疾病和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有意義。血清蛋白電泳-臨床意義1.骨髓瘤:呈現特異的電泳圖形,大多在γ球蛋白區(個別在β蛋白區)出現一個尖峰,稱為m蛋白。2.腎臟疾病:(1)腎病綜合征:有特異的電泳圖形,噸球蛋白明顯增加,p球蛋白輕度增高
血清尿素(URE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濃度在8.2-17.9mmol/L時,常見于UREA產生過剩(如高蛋白飲食、糖尿病、重癥肝病、高熱等),或UREA排瀉障礙(如輕度腎功能低下、高血壓、痛風、多發性骨髓瘤、尿路閉塞、術后乏尿等)。濃度在17.9-35.7mmol/L時,常見于尿毒癥前期、肝硬化、膀胱腫瘤等。濃
血清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 血清球蛋白由人體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合成,球蛋白中以r-球蛋白為主(占血清蛋白9%-18%),在臨床多是通過“血清球蛋白=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計算出的。參考值:成人: 20~35g/L;血清白蛋白與血清球蛋白比值:A/G:1.5~2.5:1 ? ? 臨床意義: 球蛋白濃度增高:臨床上常以
血清總膽紅素測定的臨床意義
(1)判斷有無黃疸。 (2)根據血清膽紅素分類,判斷黃疸類型。 ①溶血性黃疸(如溶血性貧血,嚴重大面積燒傷等) 血清總膽紅素和未結合膽紅素增多。 ②梗阻性黃疸(膽石癥、腫瘤壓迫等) 血清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增多(直接反應陽性)。尿膽原可呈間歇性減少或消失。 ③肝細胞性黃疸(如病毒性肝
血清尿酸(UA)測定的臨床意義
升高:常見于痛風、子癇、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癥、多發性骨髓瘤、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重癥肝病、鉛及氯仿中毒等。降低:常見于惡性貧血、乳糜瀉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后。
血清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血清球蛋白由人體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合成,球蛋白中以r-球蛋白為主(占血清蛋白9%-18%),在臨床多是通過“血清球蛋白=血清總蛋白-血清白蛋白”計算出的。參考值:成人: 20~35g/L;血清白蛋白與血清球蛋白比值:A/G:1.5~2.5:1臨床意義:球蛋白濃度增高:臨床上常以γ球蛋白增高為主。球蛋
血清總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血清總蛋白有生理性波動。新生兒為46~70g/L,3歲及以上青少年為60~80g/L,成人為64~83g/L(直立行走)和60~78g/L(臥床)。血清總蛋增高:(1)血液濃縮導致總蛋白濃度相對增高:嚴重腹瀉、嘔吐、高熱時急劇失水,休克時,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患者,也可出現濃縮現象。(假性增高)
血清肌酸激酶測定的臨床意義
(1)心臟疾病:此酶是繼轉氨酶后至今臨床上最重要的酶,特別是在診斷心肌梗死上有較高價值。和常用的谷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相比,有下列優點:在這幾個酶中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現后4 小時肌酸激酶急劇上升,最高可達正常上限的10 ~12倍,是目前最敏感的酶試驗。因肝中肌酸激酶含量很少,心臟疾病伴有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