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鮑威教授為項目負責人的“冷中子非彈性散射譜儀的研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批準,資助額度為1.11億元人民幣,執行周期為五年。該項目是以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依托單位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是中國人民大學迄今為止獲得單項資助經費最高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迄今為止對高等學校資助單項經費最大的項目。 世界主要中子散射用戶平臺分布與中子三軸譜儀的結構示意圖 該項目基于中國原子能院的高等研究堆,將研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冷中子非彈性散射三軸極化譜儀和廣譜譜儀。這兩臺譜儀將吸收當今世界中子散射技術的最新發展成,通過功能設計優化、關鍵技術突破和控制系統開發,具有高分辨率、高測量效率及中子極化分析功能等優勢,填補我國冷中子非彈性譜儀方面的空白。建成后,這兩臺譜儀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專門用于新功能材料和凝聚態物質新效應的微觀結構與譜學特征研究,對提升......閱讀全文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光是生命起源和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之一。對光的研究派生了人類科學史上量子力學等許多重大科學領域。這其中,光化學是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化學效應的化學分支學科,始于20 世紀初。 光化學早期主要是研究處于激發態的分子的結構及其理化性質的科學。經過上百年的發展,現代光化學的研究對象已經不再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機理研究進展 非晶形成的機理以及熱力學、動力學和結構對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是材料科學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領域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物理所汪衛華小組與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Wu Yue研究小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統研究了微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