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我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5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0月1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5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云南14例,山東4例,上海3例,廣東2例,內蒙古1例,廣西1例),含1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在山東)。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3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004人,重癥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501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確診病例9303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8802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0月1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71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91074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6423例,現有疑似病例1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206704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3710人。 31個省(自治......閱讀全文
新冠病毒重男輕女?數據揭秘新冠易感人群
新冠疫情暴發已有大半年的時間,全球疫情新增確診整體仍然呈上升趨勢。截至7月17日19時,全球累計確診逾1380萬,累計死亡人數超59萬。 在海外疫情形勢嚴峻的背景下,北京和香港疫情反彈、哈薩克斯坦出現不明肺炎,這些都讓大家對新冠疫情蒙上一層陰影,有關疫情的二次爆發以及新冠病毒變異的猜測不斷蔓延
新冠病毒冷鏈傳播與疫情溯源
據世界衛生組織周報公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已波及全球223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2億多例,死亡病例400多萬例。截至8月24日,全球累計接種新冠疫苗超過46億劑次,但日新增平均病例數仍在60萬例左右,日病亡平均病例數在1萬例左右。可見,新冠病毒傳播威力之大、影響面之廣,與我們每個人
新冠病毒膠體金試劑:快速檢測新冠病毒
23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次與廣東對口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進行遠程會診。會上,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國家批準了兩個抗體試劑盒。 “這兩種試劑盒都是采用膠體金法,能夠測出患者體內的lgM抗體,在患者感染的第7天或發病的第3天就能夠檢測出lgM抗體,對患者進一步
新冠治療新希望?2天新冠病毒減少5000倍!
隨著近期印度疫情再次加劇,當地大面積應用伊維菌素的消息引發關注,還有研究顯示,伊維菌素能在 48 小時內將新冠病毒 RNA 減少 5000 倍。 一個不少人關心的問題:伊維菌素要成為新冠治療的新希望嗎? 伊維菌素能治新冠嗎? 伊維菌素(Ivermectin)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的一種抗生素
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可中和新冠變異病毒
《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接種輝瑞 -BioNTech 新冠疫苗的血清中和了新的新冠變異病毒。接種兩劑疫苗的人的血清中和了B.1.617.2(又稱delta)變異株(首次于印度發現)和一些其他變異株,包括B.1.525(首次發現于尼日利亞)。 隨著新冠病毒新變異株的出現,亟需評估現有疫苗產生
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新冠肺炎仍在持續,如何更快、更準確診斷,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核酸檢測、抗體檢測、抗原檢測……不同檢測方式有何特點、效果如何? 為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 他表示,不同的檢測方法各有優缺點,不能單說某種技術優劣,而是要將其放在一定的條件下去評價
新冠病毒近日播報
8月2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河北5例,天津2例,廣東2例,陜西2例,福建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福建)。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78人,重
新冠病毒已突變
新冠病毒是否已經發生突變?如何突變?這是目前學界研究的焦點之一。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并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測差異。其中S型是相對更古老的版本,而L亞型更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對
北京:新冠疫情局部零星散發,未監測到聚集性新冠疫情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2月22日消息,目前北京市呼吸道和腸道傳染病等疫情形勢總體平穩,季節性流感疫情活動強度呈現上升趨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處于局部零星散發狀態,未監測到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疫情概況根據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2月13-19日,上周流感樣病例數量較前一周上升了91
北京分院積極應對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精神,落實中國科學院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中科院科創中心暨北京分院領導班子、北京分院分黨組高度重視、主動謀劃,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并充分發
中國駐意大利使館發布緊急新冠病毒疫情提示
據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網站10月16日消息,近期,歐洲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多個國家單日確診人數連續攀升,其猛烈程度已超第一波疫情。意大利近來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屢創新高,過去一周患者死亡人數較前增加近40%。專家表示,第二波疫情尚未見頂,何時好轉仍無定數。意大利政府已就此緊急出臺嚴格的防控舉措。目前,
大數據預測:新冠病毒肺炎拐點已到?
近日,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副教授胡延慶與博士后謝家榮、博士生孫嘉辰等人利用百度、Google等大眾搜索趨勢大數據,通過具有控制干預機制的流行病SEIR(易感-潛伏-感染-隔離)傳染模型,構建了對近期國內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趨勢進行了預測。其預測結果表明,最近2到4天內,每日新增加確
新冠病毒“自然起源”說新佐證?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報告稱,在老撾北部發現迄今為止和新冠病毒最為接近的蝙蝠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具有共同關鍵特征,可能與新冠病毒存在進化關系。這項研究為新冠病毒溯源提供了線索,也讓科學家們更接近于確定新冠病毒的起源。相關研究于9月18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預印本平臺“研究廣場”。
新抗新冠病毒藥物潛在作用靶點—新冠病毒包膜蛋白
新冠病毒已經感染超過1.5億人次,并導致300多萬人死亡,然而迄今尚無用于新冠肺炎的特效藥物。新靶點的發現和確證對于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6月10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高召兵、李佳、沈敬山,以及武漢病毒所張磊砢、昆明動物所鄭永唐聯合研究團隊在Cell Research 發表
新冠病毒咽拭子陽性等于確診新冠肺炎嗎?
近些天北京疫情的新聞,讓大家剛平復沒多久的心情又緊張了起來。而新發地市場成了這次疫情的『中心』。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作為找出病毒的有效手段之一,又開始被大家重視了起來。 關于核酸檢測,大家肯定有很多疑問,下面小編就簡單梳理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 普通人需要核酸檢測嗎? 1、5月30日
武漢訂正新冠肺炎疫情數據-應訂正為50333例
今天,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就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確診病例死亡數訂正情況進行了通報。 《關于武漢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確診病例死亡數訂正情況的通報》稱,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專門成立涉疫大數據與流行病學調查組,組織市衛健、疾控、公安、民政、司法、統計等部門,線上對武漢市疫情防控大數據
美國新冠病毒復制特性
3月3日,美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bioRxiv上發表論文,描述了從第一個美國新冠肺炎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并描述了其基因組序列和復制特性。(bioRxiv論文未經同行評議。) 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迫切需要為進一步研究新冠病毒提供參考試劑。公共衛生界也需要病毒裂解
新冠病毒詳細科普指南
還有幾天就是春節了,親朋好友的扎心三連問又如約而至:脫單了嗎?生幾個?年終獎多少……想要年過得愉快舒心,就得先發制人。那就是發揮生物醫藥科研人的優勢,給七大姑八大姨科普目前備受關注的新冠病毒,拿出來的瞬間就能讓人驚艷閉嘴、媽見夸。話不多說,小賽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從初一到初七,從七大姑八大姨到熊孩子
新冠病毒溯源深陷迷霧
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同時,最新研究表明,繼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有關新冠病毒溯源的新進展源源不斷。然而,它從哪里來?如何到達人類?又為什么是武漢?這些問題迄今沒有答案,
新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如何影響心臟
新華社悉尼10月5日電(記者郝亞琳)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日前發布消息說,一項新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如何對心臟產生影響,以及其與流感病毒對心臟影響的差異,這為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臟損傷提供了思路。 這項由昆士蘭大學領銜的研究已發表在《免疫學》月刊上。研究報告作者之一、昆士蘭大學的庫拉辛哈博士說:
新冠疫情最新通報:全球新冠確診超70萬!美國超14萬
3月2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0例,本土病例1例(甘肅1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湖北4例);新增疑似病例1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2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575人,重癥病例減少109
感染新冠后-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趨向性
近期,有網友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現眼部酸痛、紅腫、流淚甚至視物模糊等癥狀。此前,《自然·通訊》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新冠病毒可導致眼部不適和視網膜炎癥。而《柳葉刀》發布的大型前瞻性觀察研究也顯示,即使接種過疫苗,仍有24.8%—27.7%的新冠感染者會出現眼睛酸痛的癥狀。 通過兩個途徑引
捕捉新冠抗體應答細節-給新冠病毒感染譜“畫像”
日前,王辰院士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指出,目前對新冠病毒的傳播與致病規律還遠未深入掌握。開展核酸與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是當前關鍵任務,急需落實。 核酸與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將有助于回答哪些科學問題?如何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撐?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核酸與抗體檢測顯示感染進程
用新冠病毒來治療癌癥?研究顯示,新冠能抑制肺癌
該研究顯示,新冠病毒(SARS-CoV-2)的刺突蛋白(S蛋白)能夠導致肺癌細胞凋亡,并在肺癌小鼠模型中抑制腫瘤生長。這項研究提示了我們,困擾全世界三年之久的新冠大流行或許能夠帶來一種治療癌癥的新方法早在2021年1月,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期刊就報道了一個神
最新!蘭大發布新冠疫情預測!
疫情預測系統準確率達94.62%的蘭州大學,再次對國內突發新冠疫情城市進行預測。1月10日,蘭州大學對1.3鄭州市和1.2許昌市突發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預測。▎1·3鄭州市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的預測自2022年1月3日鄭州市報告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以來,截至2022年1月9日24時,鄭州市
新冠疫情可能減緩嬰兒發育
與新冠大流行之前出生的嬰兒相比,2020年出生的嬰兒6個月時,在運動和社交技能方面發育測試得分較低,但在溝通和解決問題技能方面,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1月4日《美國醫學會雜志—兒科學》。? ? 研究人員表示,兩組之間并沒有呈現很大的差異,只表現在平均分數的微小變化。但這些微小的
新冠肺炎疫情-開啟“云端”科研模式
美國威斯康星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戴夫·奧康納清晨收到在倫敦的一名合作伙伴發來的論文預印本。這項研究在中國完成,兩人通過企業協同云端辦公軟件Slack討論了一上午。下午2點,奧康納打開高清會議系統GoToMeeting,和多個機構的研究人員討論改進研究計劃,他們希望構建一個靈長類動物模型來研
新冠疫情中國測試盒測試速度
近日,中國官方公布的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已累計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9041萬人/份的數據。 這份數據再一次證明了我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這個數據能夠在國際上引起強烈的反應,那是因為這個數據的確不是一個小數,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經說美國是檢測能力最強的國家,檢測能力累計2500萬,號稱世界上檢測最多的
新冠疫情再次加速向全球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日10時(北京時間12日16時),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30370例,達到12552765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5285例,達到561617例。圖片來源于網絡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截至北京時間13日6時34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12859834
湖北系統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2月27日,記者從湖北省科技廳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省科技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周密安排、科學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1月24日,武漢市科技局正式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應急技術攻關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