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分子診斷技術(四)
19 由于其高靈敏度和特異性,CRISPR診斷技術或CRISPR-Dx可以有很多用途:病毒檢測和病毒亞型區分,病菌識別和耐藥性基因確認,即時檢測(POCT), 患者基因分型,以及癌癥突變分析和液體活檢。這篇論文也初步展示了CRISPR-Dx在這些方面的應用前景。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20 比如,利用SHERLOCK,張鋒團隊從患者的血清(S)或尿液(U)里檢測到濃度低至每微升含單一拷貝的塞卡病毒(ZIKV)。美中不足的是,在用SHERLOCK檢測之前,需要從患者的體液樣品中提純病毒RNA,這影響了該方法的便捷性。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021 SHERLOCK也可被用在癌癥液體活檢中,從(模擬)患者的游離DNA (cfDNA) 樣品中檢驗出只占0.1%的基因突變(BRAF V600E)。也就是說,SHERLOCK的特異性可達到單堿基......閱讀全文
CRISPR分子診斷技術(四)
19 ???由于其高靈敏度和特異性,CRISPR診斷技術或CRISPR-Dx可以有很多用途:病毒檢測和病毒亞型區分,病菌識別和耐藥性基因確認,即時檢測(POCT), 患者基因分型,以及癌癥突變分析和液體活檢。這篇論文也初步展示了CRISPR-Dx在這些方面的應用前景。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20???比
CRISPR分子診斷技術(六)
34 ???不是所有的塞卡病毒都一樣。2017年9月, 中科院遺傳所的許執恒團隊和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秦成峰團隊在Science上報導,prM蛋白的一個突變(S139N)增加了塞卡病毒的傳染性,并引起更嚴重的小頭癥和更高的致死率。在該論文發表后一周內,Sabeti團隊和張鋒團隊就設計、開發出幾個能區分出
CRISPR分子診斷技術(三)
13 ???或許是因為LbuC2c2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剪切活性遠遠高于LshC2c2的相應活性, Doudna團隊意識到LbuC2c2可以被用來構建高特異性、高靈敏度的RNA檢測方法。若想檢測出某一特定序列的RNA分子,先將與其互補的crRNA和LbuC2c2蛋白組裝,再加上一些報告RNA分
CRISPR分子診斷技術(二)
6 ?? Sherlock和Mammoth兩家公司的技術并非橫空出世,而是源于張鋒和Doudna兩家實驗室于2015-2018年期間在知名期刊上發表的一系列科研成果。這場學術上的比拼猶如兩個武林高手過招,精彩紛呈,讓人目不暇接。兩個團隊互相競爭,也互相學習,開拓了CRISPR分子診斷這一全新
CRISPR分子診斷技術(五)
25 ? DETECTR達到了aM水平的靈敏度和≤7個堿基的特異性。例如,它能準確地檢測出受試者攜帶的是哪種亞型的HPV。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和1026 ??在同期Science論文中,張鋒團隊從三個方面著手完善SHERLOCK:多重化、定量化和去熒光。先說多重化:他們挑選了來自兩個不同菌株的Cas
CRISPR分子診斷技術(一)
本篇為“連環畫”系列中的第二篇。“連環畫”中的每一篇都會介紹一個最新生物醫藥技術或趨勢。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雖然無法做到系統全面,但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啟發。每篇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或解讀,與禮來亞洲基金的投資決定無關。1 ???脊椎動物的免疫系統分為先天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
CRISPR分子診斷技術(七)
39 ??加上Cas9,它們為分子診斷和基因編輯提供了多樣靈活的工具。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40??? CRISPR分子診斷技術并不是只有Doudna和張鋒兩家在開發。2019年3月,在Keck Graduate Institute任職的Kiana Aran博士與合作者在Nature Biomedic
CRISPR可以做分子診斷
CRISPR-Cas系統背景回放面對噬菌體的威脅,細菌進化出了一套專門針對噬菌體或外源性遺傳物質的CRISPR-Cas免疫系統。CRISPR全稱為“簇狀、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復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
“分子診斷萬花筒”小白篇:CRISPR/Cas技術簡介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以表彰她們在CRISPR/Cas技術上的卓越貢獻。隆地熊對于CRISPR/Cas系統能這么早就被諾貝爾獎垂青,深感欣慰。這項技術的出現已經引發了新一代分子診斷的發展。它進一步提升了分子診斷的特異性和靈敏度。回歸后的隆地熊有意對CRISPR/Cas技術進行簡單概述,
分子雜交技術(四)
六、核酸分子雜交實驗因素的優化 (一)探針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雜交實驗要求,應選擇不同的核酸探針。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選擇克隆的DNA或cDNA雙鏈探針。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必須選用其它類型的探針如寡核苷酸探針和RNA探針。例如,在檢測靶序列上的單個堿基改變時應選用寡核苷酸探針,在檢測單鏈靶序列時應
分子雜交技術(四)
六、核酸分子雜交實驗因素的優化 (一)探針的選擇 根據不同的雜交實驗要求,應選擇不同的核酸探針。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選擇克隆的DNA或cDNA雙鏈探針。但是在有些情況下,必須選用其它類型的探針如寡核苷酸探針和RNA探針。例如,在檢測靶序列上的單個堿基改變時應選用寡核苷酸探針,在檢測單鏈靶序列時應
分子診斷常用技術(二)
( 五) 生物芯片1991 年Affymetrix 公司的Fordor利用其所研發的光蝕刻技術制備了首個以玻片為載體的微陣列,標志著生物芯片正式成為可實際應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時至今日,芯片技術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果按結構對其進行分類,基本可分為基于微陣列( microarray) 的雜交芯片與
分子診斷常用技術(三)
二、核酸序列測定測序反應是直接獲得核酸序列信息的唯一技術手段,是分子診斷技術的一項重要分支。雖然分子雜交、分子構象變異或定量PCR 技術在近幾年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其對于核酸的鑒定都僅僅停留在間接推斷的假設上,因此對基于特定基因序列檢測的分子診斷,核酸測序仍是技術上的金標準。( 一) 第1 代測序
分子診斷常用技術(一)
分子診斷技術即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對人類及病原體的各類遺傳物質進行檢測,以幫助對疾病進行診斷。以技術原理出發對分子診斷技術進行歸類與評價,以對目前臨床常用技術的沿革進行回顧。1961 年Hall 建立的液相分子雜交法標志著人類掌握分子生物學技術對特定核酸序列進行檢測,開啟了對疾病分子診斷的大門。19
分子診斷技術大盤點
分子診斷技術盤點分子診斷技術是指以DNA和RNA為診斷材料,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通過檢測基因的存在、缺陷或表達異常,從而對人體狀態和疾病作出診斷的技術。分子診斷技術為疾病的預測、診斷、預防、治療和轉歸提供了信息和決策依據,已廣泛應用于傳染病的診斷、流行病的調查、食品衛生檢查、腫瘤和遺傳病的早期診斷及法醫
基于CRISPR的新冠病毒快速診斷技術
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志16日公開的一項生物醫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基于CRISPR的診斷工具可以快速檢測出新冠病毒。這一診斷工具大概需要45分鐘就能給出結果,準確性與傳統的RT-PCR檢測相當。 之前的疾病大流行告訴人們,快速且易獲取的檢測方法對于實現有效的公共衛生響應很重要。然而,目
現有分子診斷技術大盤點
感染性疾病如今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舊的疾病有了新的特點,也出現了諸如埃博拉病毒之類新的疾病。傳統的病原學檢測以分離、培養、染色、生物化學鑒定為主,但是有操作復雜、檢測周期長、干擾因素多、敏感性與特異性有限等缺點。雖然自動化技術縮短了檢測時間,但并沒有解決根本性問題,臨床應用中急需一種新的,更有效的診
漫談分子診斷常用技術沿革
一、基于分子雜交的分子診斷技術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雜交技術發展最為迅猛的20年,由于當時尚無法對樣本中靶基因進行人為擴增,人們只能通過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針對靶序列進行捕獲檢測。其中液相和固相雜交基礎理論、探針固定包被技術與cDNA探針人工合成的出現,為基于分子雜交的體外診斷方法進行了最初
盤點:分子診斷常用技術(二)
(?五 )?生物芯片1991年Affymetrix公司的Fordor利用其所研發的光蝕刻技術制備了首個以玻片為載體的微陣列,標志著生物芯片正式成為可實際應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時至今日,芯片技術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果按結構對其進行分類,基本可分為基于微陣列( microarray)?的雜交芯片
盤點:分子診斷常用技術(一)
分子診斷技術即是利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對人類及病原體的各類遺傳物質進行檢測,以幫助對疾病進行診斷。以技術原理出發對分子診斷技術進行歸類與評價,以對目前臨床常用技術的沿革進行回顧。1961年Hall 建立的液相分子雜交法標志著人類掌握分子生物學技術對特定核酸序列進行檢測,開啟了對疾病分子診斷的大門。1
漫談分子診斷技術50年(二)
二、核酸序列測定 測序反應是直接獲得核酸序列信息的唯一技術手段,是分子診斷技術的一項重要分支。雖然分子雜交、分子構象變異或定量PCR技術在近幾年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其對于核酸的鑒定都僅僅停留在間接推斷的假設上,因此對基于特定基因序列檢測的分子診斷,核酸測序仍是技術上的金標準。 (一)第1代
漫談分子診斷技術50年(一)
一、基于分子雜交的分子診斷技術 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雜交技術發展最為迅猛的20年,由于當時尚無法對樣本中靶基因進行人為擴增,人們只能通過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針對靶序列進行捕獲檢測。其中液相和固相雜交基礎理論、探針固定包被技術與cDNA探針人工合成的出現,為基于分子雜交的體外診斷方法進行了最初
聚焦精準醫療之分子診斷技術
文章導讀 分子診斷是精準醫療的技術基礎,也是體外診斷增速最快的分支行業。近幾年分子診斷產業以較快速度穩步增長。市場占有率還不高,處于行業成長初期,相對免疫診斷、生化診斷來講,發展并不成熟,中國分子診斷行業年均增速達到25%。分子診斷簡介 分子診斷技術是應用分子生物學如DNA、RNA和蛋白質等方法
【限時搶免費票】第四屆中國先進分子診斷技術與應用論壇
——縮短技術與應用距離 在這個體外診斷技術爭先恐后的年代,為了取得先發優勢,行業同仁們注目分子診斷,分子診斷領域注目PCR、基因測序、基因芯片以及液體活檢與POCT。從羅氏、雅培等四大巨頭的發展路徑來看,小時修煉內功,高研發投入是充分且必要條件。 為了滿足行業對分子診斷技術、產品、平臺的研發與優
PCR技術應用四:遺傳病診斷
自從1985年PCR技術首次應用于遺傳病基因診斷以來,已有近百種遺傳病可用PCR 技術進行診斷和產前診斷,利用PCR技術診斷遺傳病的途徑有五個,①基因突變位點 的直接檢出②篩查與遺傳病③④有關的點突變③遺傳多態性標記連鎖分析間接診斷④ 利用cmRNA逆轉錄為cDNA進行分析或直接分析cmRNA.
2016第四屆分子診斷產業高峰論壇
-------聚焦基因檢測 探索臨床應用 加速產業化進程 論壇概況 2016(第四屆)分子診斷產業高峰論壇將匯聚300+行業高層參加,醫院、檢驗所、生產企業、原料及設備供應商、投資咨詢機構、政府直接監管機構、科研院校等相關機構參與,從下游應用出發,將重點聚焦分子診斷技術臨床應用轉化及產業模式
2016(第四屆)分子診斷產業高峰論壇
自2010年起,易貿醫療連續七年舉辦體外診斷產業高峰論壇,打造中國體外診斷行業第一高端首腦峰會;自2013年起,易貿醫療聚焦分子診斷細分市場,開創分子診斷產業高峰論壇,立足新技術研發和臨床轉化,促進新興細分市場的跨界交流與合作。 2015年,基因檢測行業在政策、技術、臨床監管層面,獲得突破
NatureMethods發布CRISPR新技術:CRISPRX
斯坦福大學遺傳學系,藥理學系的幾位學者合作,開發出了一種為原位蛋白質工程重利用體細胞超突變的新技術――? CRISPR-X ,這將能幫助科學家們創建復雜的原始遺傳突變文庫,分析完善蛋白質工程。這一研究成果在線公布在10月31日的Nature Method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斯坦福大學Micha
下一代分子診斷技術
自動化的高通量測序系統已經對生命科學研究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它們現在正準備革新分子診斷技術。CRISPR和下一代測序技術正在革新從傳染病到早期癌癥檢測的分子診斷,這門科學可能引領什么?CRISPR基因編輯和下一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術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