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廈門大學醫學院,美國賓州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抑癌基因表達的蛋白:menin與著名的癌基因家族Ras之間的重要關聯,這種關聯之前并未被發現,對于控腫瘤活性,抑制肺癌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公布在JBC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廈門大學金光輝教授,金光輝教授早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探討疾病發病進程中組蛋白甲基化、DNA甲基化等表觀遺傳學網絡的動態變化及其調控的關鍵信號通路,篩選有關慢性肝病發病的嶄新的治療靶點,研究以組蛋白甲基化為靶點的分子靶向藥物。 MEN1(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1,多發性內分泌腺瘤致病因子1)是于1998年由Olufemi 等人從多發性內分泌腺瘤患者中克隆成功的,位于11q13染色體上。MEN 1基因含10個外顯子,編碼由610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核蛋白menin。研究顯示這種肺癌的抑癌因子在人體原發性肺腺癌重常常表......閱讀全文
糖酵解途徑(glycolysis)是腫瘤細胞中重要的能量來源途徑,然而,目前對于這條代謝相關途徑的調控方式的了解,還十分有限。來自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京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JMJD1A作為一個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它能夠影響膀胱腫瘤細胞糖代謝途徑關鍵酶的啟動子上組蛋白甲基化修飾水平,從而影響酶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來自廈門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熱休克蛋白HSP70精氨酸甲基化調控了維甲酸介導的RARβ2基因激活。這項研究發布在6月16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廈門大學藥學院的劉文(Wen Liu)教授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Michael G. Rosenfeld教
來自廈門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熱休克蛋白HSP70精氨酸甲基化調控了維甲酸介導的RARβ2基因激活。這項研究發布在6月16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廈門大學藥學院的劉文(Wen Liu)教授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Michael G. Rosenfeld教
來自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Menin通過表觀遺傳上調Yap1的轉錄促進了肝癌的形成。這一研究發現在線發表在10月7日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廈門大學金光輝(Guang-Hui Jin)教授,金教授早年畢業于白求恩醫科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探討疾病發病進程中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類型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和專家評審意見,決定資助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部分重大項目、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香港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239份。經初步審查并與香港方核對清單,確定有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經全部更新完畢,而對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將分別會12月19日及20日進行更新),小編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有109篇,材料學有30篇,物理學有20篇,化學有12篇,地球科學有15篇。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0年11月14日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原子光譜專業委員會主辦、大理大學藥學院、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六屆全國原子光譜及相關技術學術會議在大理隆重舉行。本次會議共有238人出席、參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