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試驗(靛基質試驗)
(1)原理:某些細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水中的色氨酸產生吲哚,當加入吲哚試劑(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后則形成紅色的玫瑰吲哚。 (2)培養基:蛋白胨水培養基。 (3)方法:將待檢菌接種于富含色氨酸的蛋白胨水培養基中,35℃孵育24~48h,沿試管壁慢慢加入吲哚試劑,觀察結果。 (4)結果:于兩液面接觸處出現紅色為陽性,無色為陰性。 (5)應用:主要用于腸桿菌科細菌的鑒定,如大腸埃希菌與產氣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產酸克雷伯菌等的鑒別。......閱讀全文
吲哚試驗
吲哚(靛基質)試驗是檢驗主管技師考試輔導的部分內容,以下是醫學教育網對這塊內容的整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1)培養基:蛋白胨水培養基。 (2)方法:將待檢菌接種于上述培養基中,于35℃培養24~48h,沿試管壁慢慢加入吲哚試劑。 (3)結果:于兩者液面接觸處出現紅色為陽性,無色為陰性。
細菌吲哚試驗
實驗材料大腸埃希氏菌產氣腸桿菌普通變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試劑、試劑盒NaOH溶液肌酸甲基紅試劑吲哚試劑乙醚溴甲基酚紫指示劑儀器、耗材超凈工作臺恒溫培養箱高壓滅菌鍋試管移液管杜氏小套管葡萄糖蛋白胨水培養基蛋白胨水培養基糖發酵培養基實驗步驟1. 試管標記 ?取裝有蛋白胨水培養液的試管,根據需要培養的細菌做
細菌吲哚試驗
實驗材料?大腸埃希氏菌產氣腸桿菌普通變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試劑、試劑盒?NaOH溶液肌酸甲基紅試劑吲哚試劑乙醚溴甲基酚紫指示劑儀器、耗材?超凈工作臺恒溫培養箱高壓滅菌鍋試管移液管杜氏小套管葡萄糖蛋白胨水培養基蛋白胨水培養基糖發酵培養基實驗步驟 1. 試管標記?取裝有蛋白胨水培養液的試管,根據需要培養的
吲哚試驗(靛基質試驗)
? (1)原理:某些細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水中的色氨酸產生吲哚,當加入吲哚試劑(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后則形成紅色的玫瑰吲哚。 (2)培養基:蛋白胨水培養基。 (3)方法:將待檢菌接種于富含色氨酸的蛋白胨水培養基中,35℃孵育24~48h,沿試管壁慢慢加入吲哚試劑,觀察結果。
吲哚試驗的概念
吲哚(indol)試驗 有些細菌如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能分解培養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質),經與試劑中的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紅色,是為吲哚試驗陽性。
吲哚氰綠試驗的作用
吲哚氰綠(IGG)試驗是主要反映肝血流的肝功能定量試驗,是診斷代償期肝硬化比較敏感的指標。ICG靜脈注入后90%以上能被血中白蛋白結合,因此可以先注射IGG再抽取血,檢測其濃度。
生化檢測項目吲哚試驗介紹
吲哚試驗介紹: 吲哚試驗是指有些細菌如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能分解培養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質),經與試劑中的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紅色,則為吲哚試驗陽性。吲哚試驗正常值: 胃腸道的正常菌群可分為需氧菌、兼性厭氧菌和厭氧菌。最居優勢的是厭氧菌,占菌群總數的99%,
靛基質(吲哚)試驗原理是什么
各種細菌所具有的酶系統不盡相同,對營養基質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樣,因而代謝產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區別,可供鑒別細菌之用。用生化試驗的方法檢測細菌對各種基質的代謝作用及其代謝產物,從而鑒別細菌的種屬,稱之為細菌的生化反應。 將被檢菌接種到蛋白胨培養基中,36±1℃培養18h~24h后,沿試管壁滴加數滴吲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吲哚試驗
吲哚試驗介紹: 吲哚試驗是指有些細菌如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能分解培養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質),經與試劑中的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紅色,則為吲哚試驗陽性。吲哚試驗正常值: 胃腸道的正常菌群可分為需氧菌、兼性厭氧菌和厭氧菌。最居優勢的是厭氧菌,占菌群總數的99%,
吲哚氰綠試驗的檢查過程
從患者的一側臂靜脈快速注射靛氰綠(劑量按0.5mg/kg體重),注射后立即計時,15min后從對側臂靜脈抽血2ml,分離血清。用分光光度計做比色測定靛氰綠濃度值。計算15min靛氰綠滯留率,計算公式:靛氰綠滯留率%=(C15mg%÷1mg%)×100%。
吲哚氰綠試驗的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群:對靛氰綠敏感患者。 檢查前禁忌:無 檢查時禁忌:(1)、檢查前病人去稱重,根據其重量給予一定劑量的靛氰綠。 (2)、檢查其濃度時,要調好分光光度計計。 (3)、注射完了靛氰綠要等15分鐘宇體內完全反應后便可抽取血。
吲哚氰綠試驗的臨床意義是什么
異常結果:ICG反映肝細胞的陰離子轉運功能,對診斷無黃疸型肝炎或隨訪其轉歸,診斷隱匿型或非活動性肝硬化較敏感。 需要檢查人群:肝功能受損患者。
生化檢測項目靛青綠(吲哚,氰藍綠)試驗介紹
靛青綠(吲哚,氰藍綠)試驗介紹:????????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許多內源性物質如膽汁酸、膽紅素、膽固醇等,以及外源性物質,如藥物、毒物、染料等,在肝內進行適當代謝后,可經肝細胞排泄至膽汁。肝細胞損害時,上述物質的排泄功能減退。據此,可外源性地給予人工合成色素,測定肝臟清除及排泄能力,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吲哚氰綠試驗介紹
吲哚氰綠試驗介紹: 吲哚氰綠(IGG)試驗是主要反映肝血流的肝功能定量試驗,是診斷代償期肝硬化比較敏感的指標。ICG靜脈注入后90%以上能被血中白蛋白結合,因此可以先注射IGG再抽取血,檢測其濃度。吲哚氰綠試驗正常值: 15min滯留量
肝功能化學檢測項目介紹吲哚氰綠試驗
吲哚氰綠試驗介紹: 吲哚氰綠(IGG)試驗是主要反映肝血流的肝功能定量試驗,是診斷代償期肝硬化比較敏感的指標。ICG靜脈注入后90%以上能被血中白蛋白結合,因此可以先注射IGG再抽取血,檢測其濃度。吲哚氰綠試驗正常值: 15min滯留量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靛青綠(吲哚,氰藍綠)試驗
靛青綠(吲哚,氰藍綠)試驗介紹:????????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許多內源性物質如膽汁酸、膽紅素、膽固醇等,以及外源性物質,如藥物、毒物、染料等,在肝內進行適當代謝后,可經肝細胞排泄至膽汁。肝細胞損害時,上述物質的排泄功能減退。據此,可外源性地給予人工合成色素,測定肝臟清除及排泄能力,
細菌代謝產物的觀察實驗——靛基質(吲哚)生成試驗
實驗方法原理有些細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質,但靛基質無色,不易觀察,加入柯氏靛基質試劑后,試劑中的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與靛基質結合,形成紅色的玫瑰靛基質,很易識別。實驗步驟將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及乙型副傷寒桿菌分別接種于含有豐富色氨酸的蛋白胨水中,37 ℃培養24~48 小時后取出
吲哚氰綠試驗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群:對靛氰綠敏感患者。 檢查前禁忌:無 檢查時禁忌:(1)、檢查前病人去稱重,根據其重量給予一定劑量的靛氰綠。 (2)、檢查其濃度時,要調好分光光度計計。 (3)、注射完了靛氰綠要等15分鐘宇體內完全反應后便可抽取血。 檢查過程 從患者的一側臂靜脈快速注射靛氰綠(
吲哚氰綠試驗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ICG反映肝細胞的陰離子轉運功能,對診斷無黃疸型肝炎或隨訪其轉歸,診斷隱匿型或非活動性肝硬化較敏感。 需要檢查人群:肝功能受損患者。 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群:對靛氰綠敏感患者。 檢查前禁忌:無 檢查時禁忌:(1)、檢查前病人去稱重,根據其重量給予一定劑量的靛氰綠。
吲哚實驗的簡介
吲哚實驗 :有些細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產生吲哚,與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結合生成紅色的玫瑰吲哚。本實驗主要用于腸桿菌科細菌的鑒定。
吲哚實驗的原理
吲哚實驗:有些細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質)。吲哚本身沒有顏色,不能直接看見,但當加入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試劑時,該試劑與吲哚作用,形成紅色的玫瑰吲哚。
吲哚氰綠試驗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是什么
正常值 15min滯留量
吲哚酚試劑的概念
吲哚酚試劑用于檢測維生素C,為藍紫色。學名是二氯酚靛酚鈉。
吲哚酚試劑檢測方法
取甲、乙兩支試管分別加入3毫升維生素C和清水,再向兩試管中各加十滴吲哚酚試劑。含有維C的液體將褪掉藍紫色的吲哚酚試劑,清水則會被染成藍紫色。稱為“褪色反應”
吲哚美辛膠囊所屬類別
同吲哚美辛。
吲哚洛爾的檢查方法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千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通則0831)。熾灼殘澄取本品1.0g,依法檢查(通則0841),遺留殘渣不得過0.1%。重金屬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通則0821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十。
吲哚美辛片的禁忌
活動性潰瘍病、潰瘍性結腸炎及病史者,癲癇,帕金森病及精神病患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對本品或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血管神經性水腫或支氣管哮喘者禁用。
吲哚美辛的制劑類型
(1)吲哚美辛片(2)吲哚美辛腸溶片(3)吲哚美辛乳膏(4)吲哚美辛貼片(5)吲哚美辛栓(6)吲哚美辛膠囊(7)吲哚美辛搽劑(8)吲哚美辛緩釋片(9)吲哚美辛緩釋膠囊雜質ICH3OOHC12H12-甲基-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雜質ⅡClC7H5ClO2156.57 4-氯苯甲酸
吲哚美辛的檢查方法
氯化物取本品0.30g,加水25ml,強力振搖3分鐘,濾過,取濾液依法檢查(通則0801),與標準氯化鈉溶液6.0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2%)。有關物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約5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適量,振搖使溶解,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
關于吲哚的制備方法介紹
吲哚及其同系物可用多種方法合成,其中以費歇爾合成法最普遍,它是用酮或醛的芳香腙在酸性條件作用,發生重排反應而制成。在這一反應中,所用的酮必須有一個一級碳原子與羰基相連,才能得到吲哚。簡易制法:可由煤焦油的220℃~260℃餾分分出,或由靛紅用鋅粉還原而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