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生物技術知識服務專家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10月20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工業生物技術知識服務研究與應用”專家研討會在成都召開。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成都分館、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微生物研究所三家單位聯合承擔,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成都分館承辦。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工業生物技術處處長劉斌主持了會議。來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過程工程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以及浙江大學、江南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帝斯曼(中國)等單位的十幾位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項目負責人、國科圖成都分館副館長鄧勇首先介紹了項目的整體情況,隨后項目組幾位主要成員分別匯報了各個課題的代表性工作進展,最后微生物所網絡信息中心主任馬俊才匯報了項目組有關推進工業生物技術知識服務工作的思考。在聽取項目組的工作匯報后,與會專家們紛紛發言,肯定項目組已取得的研究成果,......閱讀全文
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診斷館全新亮相analytica-China-2014
近年來,生物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高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干細胞、生物制藥等前沿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藥、環境、食品、能源等重要領域,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改善環境、提高農業與工業的產量與質量等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體外診斷試劑的應用與開發,
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診斷館全新亮相analytica-China-2014
生物技術、生命科學與診斷館全新亮相analytica China 2014 近年來,生物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高技術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干細胞、生物制藥等前沿生物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藥、環境、食品、能源等重要領域,對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改善環境、提高農業與工業的產量與質量等問題上發揮
analytica-China-2022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與診斷展區
? ? ? ?第十一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22)將于7月11-13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8.2H、1.2H、2.2H盛大舉行。? ? ? ?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與診斷主題展是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非常重要的展區之一,涵蓋與生命科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成立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落戶濱海新區 ?陳竺副院長(左)和天津市副市長楊棟梁代表雙方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 中國科學院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在濱海新區共建的“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天津研發中心)簽字儀式6月2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黨組
中科院生物技術助力光谷高質量發展
5月27日,武漢東湖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生物專場成功舉辦,此活動是第十一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第三屆“生博會”的亮點活動之一,也是今年武漢東湖高新區與中科院武漢分院合作,共同舉辦的第二場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此次活動中,中科院共有13個生物類研究所參加, 6個項目現場簽約,15個項目
analytica-China-2010-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六大亮點搶先看
analytica China 2010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六大亮點搶先看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是當今世界科學研究中最炙手可熱的領域,該學科和技術的發展直接關乎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健康、醫療、農業、食品、環境等均離不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9月15-17日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10
《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正式出版
近日,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以翔實的數據、豐富的圖表和充實的內容,全面展示了當前我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基本情況。報告指出,
中科院化學所:為生命科學奠定化學基礎
上世紀50年代起,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讓生命科學走進了分子時代。作為我國分子科學研究的先鋒,中科院化學所較早時期即瞄準了生命化學的前沿,敢為人先地開展了與生命科學相關的化學分析工作,為生命過程化學本質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活體電分析示意圖 化學所研制低溫毛細管電泳儀 以分析化學為基礎 中科院
中科院工業生物技術西部應用研發中心落戶成都
18日,成都市政府與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成都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內建設中國科學院工業生物技術西部應用研發中心,并通過雙方合作在成都打造國內領先的工業生物高端技術、工業生物高端裝備、工業生物高端產品的應用研發轉化基地。 按照協議,雙方將按照“政府支持、企業運作
《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出版發行
日前,由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報告作序。 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創新速度明顯加快,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技術更替和成果轉化周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亮相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
10月27-29日,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作為大會的共同承辦單位之一,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在大會期間組織了一系列特色活動,包括中國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中國生命科學園區論壇以及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展覽等。 中國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于10月27日下午舉行。中國生
中科院成立首家生命科學儀器與技術中心
9月10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命科學儀器與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儀式暨生命科學儀器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舉行。據悉,這也是中科院在生命科學領域成立的首個科學儀器與技術創新中心。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長徐濤表示,生命科學正從分子水平進入系統水平,從而更需要實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獲批成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近日獲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成立,建成天津首家中科院序列研究所,將成為中科院服務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的“橋頭堡”。該研究所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快我國工業生物技術體系建設,為天津市以及全國的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009年3月,天津市與中科
中科院湖北育成中心生物技術工程化中心掛牌
6月27日,中科院湖北育成中心生物技術工程化中心掛牌儀式在武漢舉行。 據生物技術工程化中心主任、中科院等離子所研究員姚建銘介紹,該中心作為中科院湖北育成中心下屬的二級機構,將圍繞推進生物技術產業化的目標,重點發展離子束生物工程技術、發酵工程技術和分離純化等生物發酵技術。目前,中心已經啟動了
中科院湖北育成中心生物技術工程化中心揭牌
近日,中科院湖北育成中心生物技術工程化中心在武漢舉行了揭牌儀式。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春白、中科院武漢分院副院長袁志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吳四發、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吳新潮及湖北省發改委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上,有關領導就本中心的定位和建設規劃作了簡要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驗收
11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驗收會議在天津市空港經濟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朱麗萍,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茍利軍,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院長饒子和,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出席會議。驗收會由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主持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專業盛會在大連世博廣場召開
4月24日至29日,本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專業盛會在大連世博廣場召開。本次會議囊括了第一屆生物能源大會、第一屆海洋生物技術大會、第四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第二屆中國大連DNA及基因組活動周、第二屆工業酶與生物催化大會、第二屆石油微生物大會及第二屆中國大連國際生
《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正式出版發行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和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共同編著的《2016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報告做序。 報告以詳實的數據、豐富的圖表和充實的內容,全面展示了當前我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基本情況。報告指出,當
中科院2個生命科學“小立方”搭乘飛船進入太空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中科院)獲悉,由該院牽頭負責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研制、昵稱為生命科學“小立方”的2項科學實驗的樣品及實驗單元——“空間輻射計量及生物損傷評估技術”和“空間微重力環境調控植物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分子網絡研究”,搭乘29日夜間成功發射的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前往中國空間站開
Nature-Index:生命科學領域中科院排名全球第四
自然出版集團11月13日發布的自然指數顯示,中科院等中國科研機構對科學的貢獻在不斷增加并引人注目。這一新指數可方便社會各界對全球2萬多家科研機構的產出情況進行分析。同時,為慶祝該指數測試版的發布,《自然》雜志出版了2014自然指數全球增刊。 China, the big s
-Nature-Index:生命科學領域中科院排名全球第四
自然出版集團11月13日發布的自然指數顯示,中科院等中國科研機構對科學的貢獻在不斷增加并引人注目。這一新指數可方便社會各界對全球2萬多家科研機構的產出情況進行分析。同時,為慶祝該指數測試版的發布,《自然》雜志出版了2014自然指數全球增刊。 China, the big spender “很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平臺奠基
12月26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發平臺奠基儀式在該所舉行。 該儀式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宣布開始,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所長薛勇彪、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張知彬等分別致辭。 據了解,該平臺將建設成為設備一流、附屬設施完備、引領國內農業生物技術發展
周永康視察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3月21日,周永康在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聽取有關利用工業生物技術研發可再生能源的情況介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近日在天津考察。他強調,要認真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科學實施“十二五”規劃,充分發揮濱海新區的排頭兵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天津科學發展
中科院首個生命科學儀器與技術創新中心成立
9月10日,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命科學儀器與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儀式暨生命科學儀器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舉行。據悉,這也是中科院在生命科學領域成立的首個科學儀器與技術創新中心。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長徐濤表示,生命科學正從分子水平進入系統水平,從而更需要實
中科院廣州生命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擴建會議召開
6月4日下午,中科院廣州生命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擴建會議在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召開。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副局長曹凝,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黃寧生,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華南植物園、南海海洋所、廣州能源所、廣州地化所,廣東省昆蟲所、微生物所、生態環境與土
中科院多項成果入選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1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7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和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m6A甲基化修飾調控脊椎動物造血干細胞命運決
中科院天津工生所:從生命科學到生物產業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本著“頂層設計,學術自由”原則,構建四位一體的發展架構,克服科研與經濟“兩張皮”,克服科研碎片化趨勢,以項目制運行,實行強矩陣管理,讓課題組與項目部有機結合。馬延和 生物醫藥產業是未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有專家預計,生物產業有可能成為我國高技
中科院報告:我國工業生物技術發明ZL數居世界首位
中國科學院近日在天津發布的《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白皮書2015》指出,中國發明專利數位居世界第一,全球總計公開工業生物技術發明專利半數在中國進行保護。 白皮書指出,2012-2014年,全球總計公開工業生物技術發明專利28154件,其中有一半(14862件)在中國進行保護。按照專利家族成員國分布情
甲骨文推出創新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應對生物技術行業挑戰
2008年4月8日,北京。甲骨文公司全球生命科學事業部亞太/日本區總監Callum Bir在甲骨文生命科學行業媒體見面會上說:“當前,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但同時制藥與生命科學企業都面臨著如何提高研發效率、如何保證產品質量與法規遵從、如何實現以客戶為中心三大方面的挑戰。甲骨文公司針對行
中科院生命科學領域“十二五”規劃編制啟動會在京召開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領域“十二五”規劃編制啟動會在京召開,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副院長丁仲禮、副秘書長潘教峰、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局長范蔚茗以及基礎科學局和戰略規劃局的領導出席了會議。 李家洋在講話中強調,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領域“十二五”規劃編制啟動會是非常重要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