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細胞組織中的堿性磷酸酶在堿性(PH9.0-9.6)環境下使作用液中的底物(a一磷酸萘酚鈉)水解,產生出a萘酚,然后再與偶氮鹽偶聯,生成不溶性的耐曬染料(最終產物的顏色因所用偶氮鹽的品種不同而有所不同).試劑、試劑盒 磷酸萘酚鈉偶氮鹽丙二醇實驗步驟 一、實驗試劑:底物作用液的配制:α-磷酸萘酚鈉35mg,偶氮鹽(FastGsrnet)35mg,0.05M丙二醇(Propcmeliul)緩沖液35ml,配成后可直接過濾到涂片上。二、實驗方法:l. 涂片在冷的(0土5℃)10%福爾馬林甲醇液中固定30秒.2. 蒸餾水沖洗.3. 往涂片上滴加底物作用液,在室溫下作用5-10分鐘。4. 自來水沖洗10分鐘.5. 2%甲綠復染10分鐘。6. 水洗,晾干、封固(用甘油)三、實驗結果判斷:NAP陽性顆粒為紅色,可采用表內評分,根據100個中性粒細胞胞漿內NAP顆粒的多少進行0-4+計分,再將100個細胞分值相加,即得總積分值,注意......閱讀全文
對骨髓基質干細胞進行改造,使其在保持快速生長的同時向成骨細胞方向分化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實驗發現,成熟的成骨細胞可以通過細胞間的直接接觸作用促進骨髓基質干細胞增殖[ 1 ] ,此外成骨細胞可產生多種生長因子促進其骨髓基質干細胞的增殖、分化[ 2 ] 。由于骨髓基質干細胞通過誘導向成骨細胞分化后,
免疫堿性磷酸酶組織化學技術是以堿性磷酸酶(AKP 或 AP)取代 HRP 來顯示結果的免疫酶組織化學技術。最早出現的是間接免疫堿性磷酸酶法(IAP),1983 年 Mason 及 Moir 等建立了堿性磷酸酶抗堿性磷酸酶(APAAP)復合物法。隨后,人們建立了更為敏感的生物素-親和素-堿性磷酸酶復合
堿性磷酸酶-抗堿性磷酸酶(APAAP)免疫組化染色技術檢測淋巴細胞表面標記 活細胞免疫熒光技術-流式細胞儀標本的制備
堿性磷酸酶-抗堿性磷酸酶(APAAP)免疫組化染色技術檢測淋巴細胞表面標記 活細胞免疫熒光技術-流式細胞儀標本的制備
實驗概要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實驗原理胚胎干細胞中堿性磷酸酶的活性比較高, 5-溴-4-氯-3吲哚-磷酸鹽(BCIP)能被堿性磷酸酶水解,形成一個中間體,這個中間體能與氯化硝基四氮唑藍,也稱氮藍四唑(NBT)反應生成白色的中間二聚體和NBT-藍紫色結晶物。通過染色結果可以相對得知堿性磷酸酶的活性,進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堿性磷酸酶標記試劑的使用方法。BCIP/NBT是堿性磷酸酶最常使用的呈色底物,堿性磷酸酶標記的試劑應該用真核生物的堿性磷酸酶,因為這種酶容易被EDTA滅活。細菌酶難以終止其活性,易引起顯色過度,導致較高背景。BCIP/NBT底物在酶結合位點形成強烈的黑紫色沉淀,此反應是一個穩定進
實驗方法原理APAAP(Alkaline phosphatase-anti-alkaline phosphatase technique)技術的基本原理為:抗鼠IgG抗體作為橋梁,將鼠源性識別細胞抗原的第一抗體與鼠源性的抗堿性磷酸酶單克隆抗體-堿性磷酸酶復合物相連接,使之成為Ag,-Ab1-Ab2-
實驗概要了解堿性磷酸酶的染色檢測方法。實驗原理本試驗是一個酶組織化學試驗,酶組織化學是在不破壞組織細胞的條件下,檢測酶的存在,定位與活性的學科,即在酶的存在,分布及其用在顯微鏡下變成可見的。生命是有序的,包括時間的有序及其空間的有序。其中美的空間有序性在于其細胞組織結構的精確位置,各種酶的自己的位置
免疫組化染色方法已不是什么很難的問題,操作步驟簡單也易掌握,但要染好免疫組化,其中方法的技巧將是每位操作者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和探討的事,但最基本的應從以下方面加以注意:(1) 去除內源酶及內源性生物素 一般我們進行免疫組化標記的都是一些生物體組織,其中自身含有一定量的內源酶和內源性生物素,而免疫組
一、核酸分子雜交技術1961年Hall開拓了液相核酸雜交技術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堿基順序,通過堿基對之間非共價鍵的形成,出現穩定的雙鏈區,形成雜交的雙鏈。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質粒和噬菌體DNA的構建成功,核酸自動
一、核酸分子雜交技術1961年Hall開拓了液相核酸雜交技術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堿基順序,通過堿基對之間非共價鍵的形成,出現穩定的雙鏈區,形成雜交的雙鏈。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質粒和噬菌體DNA的構建成功,核酸自動
三、免疫組化實驗中的抗原修復1.酶消化: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水解酶2.抗原熱修復:高壓法、微波法、水煮法眾所周知,免疫組化染色中最關鍵的莫過于抗原修復,而絕大多數常用抗體的修復是通過加熱來完成的,熱抗原修復優于酶消化,更有效,染色結果更易一致,操作單一。3.修復時間:既要獲得最強的染色結果,又
實驗方法原理硝酸纖維素膜和醋酸纖維素膜具有很強的靜電吸附力,在中性條件下即可有效地吸附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因而,將抗原吸附于纖維素膜后,就可利用纖維素膜作為固相進行抗原抗體反應。當加入抗體后(即可與膜上的抗原結合),然后再加入帶有標記物的抗體,使標記通過抗抗體和相應抗體的結合間接地交聯于纖維素膜上。
實驗方法原理常規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后的檢測,對于不同的目的,應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由于這種電泳方法不破壞蛋白質的生物活性,所以可選用的檢測方法很多。試劑、試劑盒丙烯酰胺單體貯液Tris-甘氨酸緩沖液貯液電極緩沖液樣品緩沖液過硫醆銨濃縮膠緩沖液貯液分離膠緩沖液貯液實驗步驟一、早期染色方法用染料和生物大
一、核酸分子雜交技術1961年Hall開拓了液相核酸雜交技術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堿基順序,通過堿基對之間非共價鍵的形成,出現穩定的雙鏈區,形成雜交的雙鏈。自此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分子克隆、質粒和噬菌體DNA的構建成功,核酸自動
6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網站上發布新聞,表示以2014年第30號公告形式頒布了《子宮刮匙》等120項推薦性醫療器械行業標準。這是今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施行后頒布的第一批醫療器械行業標準。標準的正式頒布將推動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對保障醫療器械安全有效、促進醫療器
Ecl 顯色原理:魯米諾在免疫測定中既可用作標記物,也可用作過氧化物酶的底物。在Ecl底物中,含有H2O2和魯米諾,在HRP(辣根過氧化物酶)的作用下,發出熒光來。試驗步驟:1)將兩種顯色底物1:1等體積混合(一般各1ml/membrane)。2)將混合物覆蓋在膜表面,1-2分鐘,搖晃使均勻。3)用
當免疫組化染色沒有出現預期結果時,應系統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種可能的原因。那么在做免疫組化實驗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對照/標本無染色 ① 確認是否忽略了應該加的某種試劑,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1、載玻片的處理: 抗原修復過程中,由于高溫、高壓、輻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極易造成脫片。為保證試驗的正常進行,可選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01 APES、ZLI-9003 HistogripTM或ZLI-9005 Poly-L-Lysin
當免疫組化染色沒有出現預期結果時,應系統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種可能的原因。對照/標本無染色①確認是否忽略了應該加的某種試劑,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等。②確認所有的試劑是否按正確的順序加入,是否孵育了足夠的時間。③對照抗體的標簽確認是否使用了正確的抗體,以及所用的檢測系統是否和一抗匹配,
當免疫組化染色沒有出現預期結果時,應系統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種可能的原因。對照/標本無染色① 確認是否忽略了應該加的某種試劑,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等。② 確認所有的
當免疫組化染色沒有出現預期結果時,應系統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種可能的原因。對照/標本無染色 ① 確認是否忽略了應該加的某種試劑,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等。 ② 確認所有的試劑是否按正確的順序加
當免疫組化染色沒有出現預期結果時,應系統地查找原因,而每一次只能排除一種可能的原因。對照/標本無染色① 確認是否忽略了應該加的某種試劑,包括一抗、二抗、三抗及底物等。② 確認所有的試劑是否按正確的順序加入,是否孵育了足夠的時間。③ 對照抗體的標簽確認是否使用了正確的抗體,以及所用的檢測系統是否和一抗
(一)一般光學顯微鏡術應用一般光學顯微鏡(簡稱光鏡)觀察組織切片是組織學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取動物或人體的新鮮組織塊,先用固定劑(fixative)固定(fixation),使組織中的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細胞自溶和組織腐敗。常用的固定劑如灑精、甲醛、醋酸、苦味酸、四氧化鋨等,一般常將幾種固定劑配制成混
1. 實驗原理在PH9.2-9.8的緩沖溶液中,細胞中的堿性磷酸酶能將底物磷酸苯酚鈉水解,生成 α-苯酚和磷酸鈉,再以穩定的重氮鹽與酚偶聯成不溶性有色偶氮染料沉淀于胞漿中。2. 標本采集2.1 病人準備:了解病人是否對局麻藥有過敏史,凝血因子嚴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穿
1. 實驗原理在PH9.2-9.8的緩沖溶液中,細胞中的堿性磷酸酶能將底物磷酸苯酚鈉水解,生成 α-苯酚和磷酸鈉,再以穩定的重氮鹽與酚偶聯成不溶性有色偶氮染料沉淀于胞漿中。2. 標本采集2.1 病人準備:了解病人是否對局麻藥有過敏史,凝血因子嚴重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穿刺部位有炎癥或有畸形,晚期妊娠
(四)染色原理及步驟 1.基本原理 酶標抗體與熒光色素標記抗體的染色相同,亦分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是將酶直接標記在每一抗體上,間接法是將酶標記在第二抗體上,檢測組織細胞內的特定抗原物質。間接法所用的第一抗體是對組織細胞內某種抗原的特異性抗體(80%~90%的抗血清系由家兔制得,而絕大數單克隆
試劑、試劑盒 Tris-EDTA 溶液PBSDigest-All 3福爾馬林磷酸緩沖液二甲苯乙醇生物素和地高辛標記的DNA探針CAS-block (Zymed Laboratories)鏈霉親和素儀器、耗材 石蠟切片烤箱微波爐染色缸熱循環儀潮濕烤箱實驗步驟 一、雜交前玻片處理1.于 60°C 烤箱中
一、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IHC)免疫組織化學是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 (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 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技術不僅有較高的敏感性
本實驗介紹關于用堿性磷酸酶啟動子(phoA) 和信號序列在大腸桿菌中分泌表達外源蛋白的過程。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下冊,作者:〔美〕J. 薩姆布魯克 D.W. 拉塞爾。實驗材料大腸桿菌菌株pTA1529 或 pBAce陽性對照質粒試劑、試劑盒考馬斯亮藍染色溶液或銀染溶液微量營養M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