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第41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0大類食品164批次,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糕點、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合格161批次,不合格3批次。 不合格產品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2批次,分別檢出獸藥殘留、非食用物質問題。不合格產品分別為莆田市城廂區亞青家禽攤銷售的土雞(購進日期為2019年8月16日),五氯酚酸鈉(以五氯酚計)不合格;廈門夏商百貨集團三明有限公司列東店銷售的來自三明市鑫源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的黃豆芽(購進日期為2019年8月28日),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合格。 五氯酚酸鈉屬于有機氯農藥,常被用作除草劑、殺菌劑。《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五氯酚酸鈉為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五氯酚酸鈉由于其水溶性,易造成水或土壤污染,并且能通過食物......閱讀全文
近日,河南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曝光了20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0批次,檢出農獸藥殘留不合格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0批次,其中有7批次韭菜檢出農藥殘留超標,3批次動物性食品檢出獸藥殘留不合格。 7批次不合格韭菜分別為:鄭州市惠濟區冬冬
9月6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29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食用農產品97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959批次,不合格樣品1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禁用物質等問題。 9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9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其中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抽檢信息,食品伙伴網對2019年的抽檢情況進行了匯總。據統計,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共發布了40期食品抽檢信息,包含一期粽子專項抽檢和一期月餅專項抽檢,共有438批次食品上市場監管總局不合格名單,比2018年的574批次減少23.7%。 1
今年4月7日是第66屆世界衛生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其官網上發布了《2014年全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以下簡稱白皮書),通報了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狀況。2014年,我國共退運或銷毀3503批不合格進口食品,共計2.4萬噸,歐盟位居來源地之首;不合格進口食品中,糕點餅干類批次最多。 歐盟位
7月30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共抽檢餐飲環節食品2590批次,涉及餐飲環節經營主體1506家次,共檢測食品指標11904項次,其中檢出不合格樣品13批次。 據悉,涉及不合格食品類別有餐飲食品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1批次,酒類1批次,糧食加工品1批次,食用農產
4月25日,河南省食藥監局公布第1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對糧食加工品、肉制品 、酒類 、豆制品 、方便食品 、食用農產品、糕點等18大類1393批次樣品進行抽檢,發現了48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雞蛋、河蝦、鯽魚、鯰魚等多批食用農產品檢出違禁物質。 食用農產品占半數 涉農獸藥殘留超標、檢
為規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14年9月2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12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簽署總局第11號令并公布,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肉制品、水產制品、乳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1209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33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26批次,肉制品不合格6批次,水產品不合格1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產品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26批次,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肉及肉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和乳制品等3類食品37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66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其中,肉類及其制品179批次,不合格樣品8批次,占4.5%;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84批次和乳制品111批次,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不合格樣品
12月6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41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27類食品1134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23批次。涉及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問題。其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9批次;糕點不合格3批次;肉制品不合格3批次;餐飲食品不合格2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1批次;豆制品不
12月5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19年第46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21類食品和1類食品添加劑,共1168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2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等問題。 1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1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白云區吳委芬便利店銷售
7月26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1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878批次12類食品,不合格樣品15批次,不合格項目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獸藥殘留等。 6批次食品檢出防腐劑超標 不合格產品中,有6批次食品檢出防腐劑超標,分別為淮陰區謝乃立百貨店銷售的標稱寶應縣綠揚食品有
在6月14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分別發布了今年1至5月對農產品、進口食品、食品抽檢的監測檢查結果。總體看,我國食品安全水平向好,但在監測檢查中均發現一些問題。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大監管力度,對連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產經營者從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 九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09年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
吉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近日公布消息,今年上半年該省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共抽檢各類食品樣品19867批次,其中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19441批次,不合格樣品426批次。 上半年抽檢食品品種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等。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有:食品中其他微生物超標;食品中超范圍、
市場監管總局最近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報告。從檢驗不合格的項目看,仍以農獸藥殘留超標、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等3類問題為主,分別占不合格總數的30.7%、23.7%、22.9%。 無獨有偶。在2018年第4季度的食品安全抽查結果中,從檢驗不合格的項目看,
2月18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開展監督抽檢1115批次食用農產品,其中15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涉及農獸藥殘留問題。 10批次樣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10批次樣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其中,有5批次樣品檢出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
9月18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飲料、方便食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酒類、水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16大類食品338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25批
4月23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涉及24大類食品458批次,合格445批次,不合格13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餅干不合格1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糕點不合格2批次,肉制品不合格1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8批次。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8批次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8
8月8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冷凍飲品、蔬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共6類食品165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獸藥殘留、質量指標。 其中,餐飲食品不合格樣品1批次;食用農產
8月8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冷凍飲品、蔬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共6類食品165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獸藥殘留、質量指標。 其中,餐飲食品不合格樣品1批次;食用農產
10月9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第38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蛋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食糖、蔬菜制品、飲料、水果制品、冷凍飲品、水產制品、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等10類食品911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12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和重金屬等指標。
11月13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了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飲料、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9大類食品824批次樣品,發現不合格樣品24批次,涉及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等問題。 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飲食品檢出食品
11月1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6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食用農產品1841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重金屬污染、農獸藥殘留、非食用物質問題。 6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超標 6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超標,分別為李蘭銷售的爬爬蝦,黔江區旭晉超市沙壩店銷售
9月19日,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29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開展的2019年省局本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中,抽檢餐飲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食用農產品、水果制品、飲料、糕點、乳制品、蔬菜制品、酒類、蜂產品、肉制品、糧食加工品、保健食品共13類食品661批次樣品,其中6批次食用
11月15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19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0批次;糕點不合格5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肉制品不合格1批次;調味品不合格1批次;冷凍食品不合格1批次。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
3月13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7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4大類食品1021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蛋制品、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餐飲食品(含餐飲具)、食用農產品
6月14日,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在京啟動。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在啟動儀式上發布了今年1-5月份我國進境食品檢驗檢測的基本情況。 林偉介紹,2016年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對來自174個國家或地區的49.8萬批、1618.6萬噸、176.3億美元的進口食品實施
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 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1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對餐飲食品、酒類、肉制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飲料7類食品及相關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本次共抽檢食品樣品827批次,不合格樣品15批次。 餐飲食品不合格4批次 餐飲食品不合格4批次,其中,2批次食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