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藍天清潔技術助力減緩農業氣候影響
農業、航空是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隨著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日趨緊迫,必須找到全新的解決方案才能確保全球變暖不超過1.5°C。丹麥技術大學和奧胡斯大學的研發人員近來成功開發出了藍天清潔(SkyClean)技術,該技術不僅可以將農業的氣候影響減半(可以減少50%的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還可以將秸稈和污泥轉化為氣候中性的航空燃料,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全新的重要解決方案。 據主要研發人員Henrik Stiesdal介紹,藍天清潔技術將部分碳轉化為航空燃料可以避免農業剩余秸稈和沼氣廠殘余纖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氣中,剩余的碳則以生物煤(bio coal)的形式永久地存儲在土壤幫助維持土壤中的碳。生物煤可用于施肥和改善農業土壤,同時生物煤又非常穩定,多年內僅有少量轉化為二氧化碳,從而減少農業氣候的影響。 從生命周期看,該技術將植物中50%的碳轉化為航空燃料,燃燒后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氣,其余50%的碳則永久地固化在生物煤中,不會......閱讀全文
焦耳|細菌助力制造航空燃料
飛機用于運送人員、運輸貨物和執行軍事行動,但提供動力的化石燃料供應短缺。近日,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產生替代航空燃料的方法,即收集土壤中常見細菌代謝過程產生的一種不同尋常的碳分子。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焦耳》雜志。“在化學中,所有需要能量來制造的東西,破裂時會釋放能量。”論文主要作者、丹麥技術大學微生物學
加、美競相發展航空生物燃料
世界各國航空飛行產生的溫室氣體占人類溫室氣體排放的3%,航空業承受著油價上漲和降低碳排放的雙重壓力。因此,許多專家認為,開發生物燃料替代目前使用的航空燃油是航空業減排和降低燃油成本的一大出路。 航空業是耗能大戶 在北美,接近一半的燃油用于包括航空在內的運輸行業。在加拿大
巴西推進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
巴西航空用生物燃料大會日前在巴西利亞舉行。大會對在巴西推進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的條件進行了評估,認為巴西擁有大量油脂性、纖維性和廢棄生物原料資源,具備推進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的重要條件。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要求,到2050年,航空業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減少50%,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利用太陽能生產航空燃料
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陽光生產航空燃料的燃料生產系統。他們已經在實踐中應用了該系統,該設計有助航空業實現碳中和。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焦耳》。 “我們首次在一個完全集成的太陽能塔系統中演示了從水和二氧化碳到煤油的整個熱化學過程鏈。”論文通訊作者、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Aldo S
鄭州加快推進清潔燃料使用
節后一上班,鄭州市立即進行生態城市建設總動員,承諾今年目標為藍天不少于219天,為此將加快推進天然氣等清潔燃料使用。 該市要求主城區燃煤鍋爐改用天然氣等清潔燃料,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實施拆除,其中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2014年全部完成拆改;加快市熱力總公司6家熱源廠“煤改氣”工程建設;加快無燃
歐盟交通清潔燃料計劃受阻
在不久前召開的歐盟理事會上,由于與會成員國關于實現目標的經費問題未達成一致,歐盟啟動低碳交通產業的計劃受阻。 汽車碳排放目前已占歐盟碳排放的12%,而且這個數字仍然在不斷上升。歐盟運輸網94%依賴石油、其中84.3%的石油是進口的,且來自政局不穩定地區。交通燃料的多樣化需求已是共識。主持會
中美航空企業聯手探索用地溝油提煉航空生物燃料
珠海11月12日電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飛)副總經理史堅忠12日透露,中國商飛—波音航空節能減排技術中心已于今年8月在北京成立,其首個研究項目將探索使用廢棄食用油(即“地溝油”)提煉可持續航空生物燃料的機會,以攜手為中國及全世界的民用綠色航空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第九屆中國國際
歐洲企業攜手推動航空生物燃料發展
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集團等歐洲4家航空相關企業日前表示要聯手嘗試在燃料供應商、飛機制造商和航空運營商等各方之間建立產業鏈,推動航空生物燃料的發展。 道達爾集團、歐洲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法國航空公司和法國航空航天推進器生產商賽峰集團日前在第50屆巴黎航展上聯合組織了采用生物燃料的試飛活動,
煙草成航空燃料-飛機將“抽煙”飛行
波音、南非航空和SkyNRG公司近日宣布將利用一種新型煙草植物作為航空生物燃料。波音國際非洲事務執行總監J. Miguel Santos表示,聯合開發煙草航空燃料可以進一步減小航空業對環境的影響,并且推進南非地區的經濟發展。 這種被稱為Solaris的雜交植物富含燃料,卻并不含有尼古丁。Sky
歐洲企業攜手推動航空生物燃料發展
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集團等歐洲4家航空相關企業日前表示要聯手嘗試在燃料供應商、飛機制造商和航空運營商等各方之間建立產業鏈,推動航空生物燃料的發展。 道達爾集團、歐洲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法國航空公司和法國航空航天推進器生產商賽峰集團日前在第50屆巴黎航展上聯合組織了采用生物燃料的試飛活動,
可持續燃料的里程碑——太陽能生產航空燃料
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陽光生產航空燃料的燃料生產系統。他們已經在實踐中應用了該系統,該設計有助航空業實現碳中和。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焦耳》。“我們首次在一個完全集成的太陽能塔系統中演示了從水和二氧化碳到煤油的整個熱化學過程鏈。”論文通訊作者、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Aldo Steinfe
“地溝油”華麗轉身-成航空燃料“新寵”
????中國“地溝油”能否成為全球化生物燃油產業鏈上重要的一環將成為業界和公眾關注的下一個焦點。 ????新聞回放 ????荷蘭航空公司洲際航線首次使用“地溝油”燃料 ????6月19日,荷蘭皇家航空公司首度啟用一架以生物燃料為動力的波音777-200型客機執飛洲際航線,目的地是巴西里約
美生物能源公司有望供應航空燃料
????據彭博社9月15日報道,美國生物燃料公司普里默斯綠色能源(Primus Green Energy)表示,希望向全球性的航空公司出售自己生產的以天然氣為基礎的航空燃料,預計本月底前可能會達成第一筆交易。 ????普里默斯并沒有公布有合作意向的航空公司的信息,但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羅伯特
航空生物燃料或可減少污染物排放
近日,《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巡航情況下,與使用常規燃料相比,混合使用常規燃料和生物燃料可以使飛機發動機的顆粒污染物排放量減少50~70%。該發現帶來了有關飛行中的飛機使用生物燃料所產生的環境影響的重要數據,這是此前沒有報道過的,它或有助于評估將航空生物燃料用作一種緩解氣候變化的可行策略
中美航空生物燃料示范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波音與中國商飛合作建立的中美航空生物燃料示范項目日前在杭州正式投入運營,預計每年可將18億升(5億加侖)俗稱“地溝油”的廢棄食用油轉化為航空生物燃料,且符合國際標準,目前已被用于1600多個商業航班。 據介紹,自2012年起,波音與中國商飛攜手在北京成立了航空節能減排技術中心,與國內諸多高校
汽油和航空燃料實際膠質測定儀
實際膠質測定儀YT-8019是根據國標GB/T8019—1987《車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實際膠質測定法》設計制造,適用于測定車用汽油、航空汽油和用于配制揮發性餾分及航空渦輪燃料在試驗時的實際膠質。也可測定車用汽油的未洗膠質含量。車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實際膠質測定儀YT-8019用途概述:實際膠質測定儀YT-
航空生物燃料或減少污染物排放
近日,《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巡航情況下,與使用常規燃料相比,混合使用常規燃料和生物燃料可以使飛機發動機的顆粒污染物排放量減少50%~70%。該發現帶來了飛行中的飛機使用生物燃料所產生的環境影響的重要數據,這是此前沒有報道過的,這或有助于評估將航空生物燃料用作一種緩解氣候變化的可行策略的潛
航空燃料油傾點的測定介紹
?燃料油隨著溫度的降低,流動性會越來越差,甚至達到某一溫度時它就會凝固而失去流動性。通常講,燃料油在低溫度下的流動性有兩個影響因素:一個燃料油的粘度隨溫度下降會增高;另外一個是燃料油中原來呈液態的石蠟在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會以固體的結晶形式出現。所以我們平時說的傾點有時也稱之為“含蠟傾點”。根據定義
漂浮“人造樹葉”可在水上生產清潔燃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1.shtm 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劍橋大學一個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超薄、靈活的設備,就像“人造樹葉”,其靈感來自植物將陽光轉化為食物的光合作用,能生產一種可持續的汽油替代
木質纖維素為原料合成可再生航空燃料(JP10燃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寧、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開發了兩條通過木質纖維素平臺化合物——糠醇制備可再生JP-10高密度燃料的新路線。相關工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以木質纖維素為原料合成可再生航空燃料是國際生
日航空公司利用生物燃料進行首次試航
中新網2月4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4日報道,為促進可替代環保燃料的開發,日本航空公司(JAL)于1月30日利用載有生物燃料的飛機進行試飛活動。 至今為止,利用生物燃料進行飛機試飛的活動在全球已實施了4次。但此次(第4次)用亞麻芥做為生物燃料進行試航還屬首次。 日航此次試飛使用的燃料成分是
踐行“雙碳”戰略,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
在雙碳背景下,可持續航空燃料是當下航空業碳減排最可行的關鍵路徑,但目前我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供需市場尚未被完全激活。在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寧波鎮海煉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莫鼎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建議加快建立生物基原料規模化高效供應體系,建立健全基于中國資源現狀和生產工藝的
我國自主研發的生物航空燃料首飛成功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24日宣布,當日清晨,加注中國石化生物航空煤油的東方航空一架空客320型飛機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起飛,經過85分鐘技術飛行測試后,平穩降落。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航空燃料在商業客機首次試飛成功。 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后第4個擁有生物航空燃料自主研
車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實際膠質測定儀
膠質測定儀適用范圍:車用汽油和航空燃料實際膠質測定儀是根據GB/T8019 ISO6246 ASTM D381標準規定設計制造的。適用于測定車用汽油、航空汽油、用于配制揮發性餾分及航空渦輪燃料在試驗時的實際膠質以及車用汽油的未洗膠質含量。本產品采用分體結構,由主機箱和控制箱組成。主機箱為蒸發浴,控制
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報告發布
由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組織編寫的《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研究報告:現狀與展望》(以下簡稱《報告》)10月28日在京發布。該報告指出,考慮到航空業的減排難,發展可持續航空燃料(SAF)被視為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最有潛力的減排措施。 目前全球航空業面臨較大的碳減排挑戰。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2
可再生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的轉化介紹
現代石油精煉工藝中,從原油開采到成為可使用的燃料、化學品的整個過程可以分為兩類:分離和對原油組分的修飾。可再生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僅僅是來源不同,其性能、特質等應達到化石燃料的標準。化石燃料的優點之一是能量密度大,即主要有C H 原子組成,不含或者很少含有氧原子。生物燃料在加工時,也應去除其中的氧原
世界航空生物燃料發展現狀一覽
2010年,一架空客A320飛機從里約熱內盧機場起飛,在大西洋上空飛行45分鐘后安全返回。這是巴西第一次利用生物燃料進行試驗飛行,在拉美地區也屬首次。 巴西是在航空領域最早使用生物燃料的國家。早在2004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制造的全部使用乙醇燃料的“伊帕內瑪”型農用飛機就獲得了適航證書,成
《自然》:漂浮“人造樹葉”可在水上生產清潔燃料
英國劍橋大學一個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超薄、靈活的設備,就像“人造樹葉”,其靈感來自植物將陽光轉化為食物的光合作用,能生產一種可持續的汽油替代品。這種設備成本低、足夠輕,可以漂浮在水上而不會占用陸地空間。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雜志上。團隊在劍橋大學標志性景點附近,包括嘆息橋、雷恩圖書館和國王學院禮
日企將量產藻類航空燃油-燃料成本有望降低
據《日本經濟新聞》15日報道,日本IHI公司將面向飛機,量產以藻類為原料的航空生物燃料,價格僅為目前生物燃料平均價格的1/10左右,最快將于2018年在東南亞等地開始生產。日本希望這一藻類生物燃料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報道,目前飛機所用的石油類燃料價格由于需求增加而持續上漲,燃料費用已占
美國中西部將打造航空生物燃料基地
由美國中西部生物燃料價值鏈上各利益攸關方組成的美國中西部航空可持續生物燃料聯盟,歷時一年的研究,于2013年6月27日召開峰會,發表了題為《航空燃料的可持續發展未來》報告,在當地引起反響。 報告建議大面積種植一種適合生產噴氣發動機燃料的新植物。這也是這份報告最具創新的建議。這種植物自身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