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恒星物理組吳濤、李焱等通過模型分析,構建了一個新的慢脈動B型星(SPB星)星震學診斷圖,并對空間望遠鏡CoRoT觀測的SPB星HD 50230進行了詳細的星震學分析。8月14日,國際天文學雜志《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 SPB星是一類上主序變星,質量范圍2.5到8個太陽質量,年齡相對較小——千萬年量級。其脈動周期長(1-3天),振幅較小,且屬于不規則變星,因此觀測難度較大。得益于CoRoT、Kepler、K2、TESS等空間高精度長時序觀測,目前可研究樣本逐漸增加。 吳濤和李焱在模型計算分析中,提取出直接和恒星結構參量相關的,能夠用于表征恒星演化狀態的可觀測脈動參量,最終構建出一個適用于SPB星的星震學診斷圖,可以準確確定SPB星的演化狀態以及估算其質量。 同時,采用他們之前提出的“高精度星震學獨立分析方法”,他們詳細模擬......閱讀全文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針對201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2015)上展現的造血與淋巴系統惡性腫瘤領域的進展,記者采訪了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馬教授用精煉的語言概括為,“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進展比較快,白血病治療研究相對停滯;免疫療法研究‘沖鋒在前’,接下來是靶向藥物之間的聯合以及靶向藥物與新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自類星體發現半個多世紀以來,測量它們的宇宙學距離一直是天文學家面臨的重大難題。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領導的團隊發展了一種全新的幾何測距方法,成功測量了類星體3C 273的宇宙學距離。相關文章“A parallax distance to 3C 273 through spec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是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為導向,鼓勵和培育具有原創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研制,著力支持原創性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為科學研究提供更新穎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 近日,2015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站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批項目,共400項,每項批準金額130萬元。具體如下: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批項目序號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依托單
截止到今年11月15日,Altmetric統計了過去一年中發布的270萬篇學術論文,整理并公布了2016年的論文Altmetric指數百強榜單,列出了那些在社會公共領域引起最強烈關注或討論的科學研究。其中有第一篇由美國現任總統發表的醫保評估報告,有引力波與比鄰星B這樣的重大天文學發現,有最早的生
北京時間10月8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今年的物理學獎再次開出“雙黃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的理論發現有助于我們理解大爆炸之后的宇宙演化,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則在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用1000多公頃的園區收集了13000多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是我國展示熱帶植物、熱帶花卉、熱帶雨林的最經典景區。 記者佘惠敏 攝 “群山疊疊一豁平,萬木森森樹海行。一江碧水西折東,勾出半島葫蘆型。無霜無雪四季春,不冷不熱神仙境。花開不謝葉常綠,好個植物大本營。” 這是
研究發現神經干細胞發育模式中的時間要素 大腦由很多不同類型的神經細胞和膠質細胞組成,但它們的親本神經干細胞在發育過程中是怎樣產生這種多樣性的基本上不清楚。來自幾個方面的證據指向神經干細胞發育模式中的一個時間要素,同時本期雜志上的兩篇論文也用果蠅模型說明了“時間推進”在調控級聯的控制下所起的
數千年來,人類依靠直覺去探索世界運行的原理。雖然這種方式也會讓我們誤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結果仍然是真理大過謬誤。現在,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正發生劇變:人工智能刷新著超越人類的成績、引力波將帶來天文學革命、基因編輯讓設計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計算機虎視眈眈地要推翻50年來的經典運作方式……這
日本衛材公司與默克公司于當地時間2018年8月16日發布消息稱,FDA日前批準了此兩家公司聯合開發的激酶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樂伐替尼(Lenvatinib,商品名Lenvima,藥用其甲磺酸鹽膠囊劑)用于不可手術摘除的肝細胞癌的一線治療,從而使樂伐替尼成為FDA近十年來批準的首個用于治療這一適應證
能量飲料,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中國軟飲料分類標準》中并沒有功能性飲料這一分類,與其最為相近的是特殊用途飲料,即通過調整飲料中天然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制品。 因其中添加的牛磺酸、咖啡因、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對抗擊體力疲勞、提神醒腦具有一定的
2016年版的《自然》年度十大人物今天(12月19日)公布了,這是《自然》選出的在今年對于科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十個人。“今年的名單突顯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在天文學,生殖生物學和少數族裔在科學領域的權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ichard Monastersky,《自然》的特寫編輯表示,“
能量飲料,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中國軟飲料分類標準》中并沒有功能性飲料這一分類,與其最為相近的是特殊用途飲料,即通過調整飲料中天然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制品。 因其中添加的牛磺酸、咖啡因、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對抗擊體力疲勞、提神醒腦
從氣候變化到基因編輯倫理,研究人員在2015年解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他們還作出了重要發現,包括冥王星上的冰山、量子怪誕性的證據以及關于細胞內分子機制的細節。 通往巴黎之路 今年,全世界開始認真對待氣候變化。隨著12月聯合國氣候峰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首次承諾控制或減少溫室
Science: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量子力學再取新突破 實現對量子系統的調控是人類認識并利用微觀世界規律的必然訴求,也是諸多前沿科學領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為一種重要的量子調控研究體系,在世界各國的量子計劃中均被列為重點研究對象。開展單自旋量子調控研究有助于人們在更深層次上認識量子物理的基礎科學問題,
近日,“中央電視臺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名單正式出爐,推選委員會從82名有效候選人物中評選出20名,其中生物醫藥領域包括了中國干細胞領域的大牛裴端卿研究員、不久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研究員、領導我國在境外進行疫苗臨床研究實現“零突破”的陳薇研究員等。20名候選人具體名單如下: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貝爾錯失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戲劇性經歷,成為了科學史上經常被人提及的爭議性事件。又到十月“諾獎季”,全球科學家的目光都聚焦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貝爾的故事此時聽來,不失為理解諾獎的“另一扇窗口”。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天文學家喬瑟琳·貝爾(Jocelyn Bell Burnell) 穿著同一件
今日推薦文章作者為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專家洪偉教授,本文選自《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表于《中國科學: 信息科學》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學與技術若干前沿問題評述專刊》,射頻百花潭配圖。引言隨著對電磁波譜的不斷探索, 人類對電子學和光學
盡管科學發展是一個長期追求的目標,但研究工作通常是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和完成的,比如一個不連續的實驗,或者一個受到資金周期長短制約的獨立項目。然而,有些研究項目是不可操之過急的,例如研究人類壽命、地殼和太陽表面的變動情況,則需要花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 本文列舉了有史以來耗時最長的5個科研項目
2013年11月11日,上海現代中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創新中藥扶正化瘀膠囊/片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在國內宣布了扶正化瘀片美國Ⅱ期臨床試驗結果,該研究以美國最高標準驗證了扶正化瘀片治療慢性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療效、安全性及有效性。扶正化瘀片美國II期臨床試驗曾獲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與
每年12月,《科學》雜志都會公布年度突破及入圍成果。以下為今年的10大突破和贏家,排名不分先后。 1.時空漣漪撼動科學界 今年發現時空漣漪(即引力波)撼動了科學界。它完成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00年前完成的一項預測,為40年來尋找這種無窮小的漣漪畫上了句號。但這個故事并未結束,科學家將此次
中國探月工程在線訪談實錄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等分系統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政府門戶網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國探月網 (www.clep.org.cn),圍繞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目標
中共中央、國務院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也揭曉,其中“食品、農產品品質無損檢測新技術和融合技術的開發”等多項分析領域獲得獎項: 食品、農產品品質無損檢測項目獲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 由江蘇大學完成的“食品、農產品品質
這份剛剛通過的預算議案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宇航局、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提供了詳細的花銷細則。 美國研究機構終于知道自己在2013財年的剩余時間里還能夠做些什么了。3月21日,美國國會通過了本財年(截至2013年9月30日)下半年的聯邦政府預算臨時撥款議案。 這份議案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