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C型鈉尿肽(CNP)含量測定
實驗概要本實驗采用雙抗體兩步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將標準品、待測樣本加入到預先包被小鼠C型鈉尿肽(CNP)單克隆抗體透明酶標包被板中,溫育足夠時間后,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成分,再加入酶標工作液,溫育足夠時間后,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成分。依次加入底物A、B,底物(TMB)在辣根過氧化物酶(HRP)催化下轉化為藍色產物,在酸的作用下變成黃色,顏色的深淺與樣品中小鼠C型鈉尿肽(CNP)濃度呈正相關,450nm波長下測定OD值,根據標準品和樣品的OD值,計算樣本中小鼠C型鈉尿肽(CNP)含量。主要試劑1. 小鼠C型鈉尿肽(CNP)定量檢測試劑盒(ELISA)2. 蒸餾水主要設備1. 37℃恒溫箱2. 標準規格酶標儀3. 精密移液器及一次性吸頭4. 一次性試管5. 吸水紙實驗步驟1. 準備:從冰箱取出試劑盒,室溫復溫平衡30分鐘。2. 配液:用蒸餾水將20倍濃縮洗滌液稀釋成原倍的洗滌液。3. 加標準品和待測樣本:取足夠數量的酶標包被板......閱讀全文
人造血漿(人工血漿、代血漿、血漿代用品)
人造代血漿是一種含有6%的藥用羥乙基淀粉HES的生理鹽水注射液。人造血液的特點是:(1)性質穩定,溶解氧氣的能力比人血大一倍,并能將二氧化碳等廢物帶走,排出體外。(2)人造血液沒有血型之分,輸入任何人的血液里都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當然,人造血液還存在一些缺點。例如,人造血液中沒有白血球,不具備抵抗外
成分輸血始于血漿和血漿制品
說到成分輸血,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輸注紅細胞和血小板。你知道成分輸血是怎么來的嗎?告訴你吧,成分輸血始于二戰期間的血漿應用——為英國采集血漿計劃;成分輸血的第一推手也正是白蛋白提取工藝的發明者、血漿工業的奠基人——愛德華·科恩(Edward J. Cohn)教授。上世紀70年代興起的成分輸血(Co
冰凍血漿和新鮮冰凍血漿區別
新鮮冷凍血液與一般冷凍血液的差別取決于規定的標準不一樣。新鮮冷凍血液在有限的時間與溫度下產生,而一般冷凍血液在保存期內當然沉定而成。抗凝全血于6-8鐘頭以內在4℃標準下抽濾將血液分離出來,并快速在-30℃下列冷凍成塊,即是新鮮冷凍血液,冷凍情況一直持續到應用以前,有效期限為1年,產品內帶有所有的凝血
血漿粘度測定
? 血漿粘度(Viscosity of plasma) 清晨空腹靜脈血5ml,以肝素或EDTA鹽抗凝,4h內測定。 血漿粘度主要是血漿的蛋白成分所形成,血漿蛋白對血漿粘度的影響決定于血漿蛋白質的含量。其中以結構不對稱并形成網狀結構能力大的纖維蛋白原對血漿粘度影響最大,其次是球蛋白分子,還有脂類等
血漿滲量檢查
血漿滲量檢查是對人體的血液滲量進行檢測,用于與尿滲量共同檢測腎功能疾病。臨床意義:異常結果:血漿滲量低于300mOsm/kgH2O,與尿滲量比值低于正常,如慢性腎盂腎炎、多囊腎、尿路阻塞性腎病、原發性腎小球疾患等。需要檢查的人群:有水腫、尿中泡沫增多、血尿、腰部酸痛、高血壓癥狀的人群。注意事項:不合
血漿蛋白是血漿中最主要的固體成分
血漿蛋白是血漿中最主要的固體成分,含量為60~80g/L,血漿蛋白質種類繁多,功能各異。用不同的分離方法可將血漿蛋白質分為不同的種類。最初用鹽析法只是將血漿蛋白分為白蛋白和球蛋白,后來用分段鹽析法可細分為白蛋白、擬球蛋白、優球蛋白和纖維蛋白等組分。 用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法可分為白蛋白、α1球蛋白
血漿滲透壓
晶體物質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而可以自由通過有孔的毛細血管,因此,晶體滲透壓僅決定細胞膜兩側水份的轉移;蛋白質等大分子膠體物質不能通過毛細血管,決定血管內外兩側水的平衡。 血漿滲透壓約為300mOsm/kgH2O,相當于7個大氣壓708.9kPa(5330mmHg)。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于
淺談臨床用血漿
??? 輸血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成分輸血,成分輸血以其針對性強、制品濃度高、療效好、方便安全、不良反應少、綜合利用、節約血源等特點成為當前輸血技術發展的總趨勢。 20世紀40年代人類成功地分離出血漿蛋白,并在60~70年代實現了自動化。隨著成分輸血的廣泛應用,血漿的臨床應用日益顯現出它的重
血漿醛固酮的簡介
血漿醛固酮(aldosterone,Ald)是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的一種重要的鹽皮質激素,具有調節鈉、鉀代謝和細胞外液容量的生理作用。Ald主要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調節,體內鈉、鉀水平,ACTH、腎上腺能和多巴胺能系統以及血容量等因素對醛固酮的分泌都有調節作用。Ald在血循環中30%-40%
血漿脂蛋白概述
血脂是血漿(血清)中所有脂類的總稱。包括三脂酰甘油(TC)、磷脂(PI)膽固醇(Ch)膽固醇酯(CE)及少量的游離脂肪酸(FFA)。??血液中的脂類,部分由食物經消化道吸收而來,部分由人體內組織自身合成或體內各組織的分解釋入。血液脂類物質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血液中除脂肪酸與清蛋白結合外,其余都與載脂
血漿特異酶簡述
血漿特異酶主要是指在血漿中發揮作用的酶。有少部分酶在細胞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行使其功能,這一類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和凝血過程有關的一系列凝血因子及有關的纖溶因子。它們以酶原狀態分泌人血,在一定的條件下被激活,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引起相應的生理或病理變化。它們大多數在肝內合成,在血漿中的濃度甚至超過器官細
血漿特異酶簡述
血漿特異酶 主要是指在血漿中發揮作用的酶。有少部分酶在細胞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行使其功能,這一類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和凝血過程有關的一系列凝血因子及有關的纖溶因子。它們以酶原狀態分泌人血,在一定的條件下被激活,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引起相應的生理或病理變化。它們大多數在肝內合成,在血漿中的濃度甚至超過
血漿滲透壓
所謂溶液的滲透壓,簡單地說,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溶液中溶質的濃度。正常的血漿滲透壓約為290~310mOsm/L,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來自溶解于其中的晶體物質(主要是氯化鈉NaCl)稱為晶體滲透壓。另一部分來自血漿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白蛋白),稱為膠體滲透壓。
血漿凝固酶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材料?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 24 h 的斜面培養物試劑、試劑盒?兔血漿生理鹽水儀器、耗材?載玻片接種環滴管實驗步驟 1. 取干凈載玻片一塊,用滴管取生理鹽水于玻片兩端各放一小滴。2. 用接種環取金黃色葡萄球菌菌苔少許輕輕攪勻于玻片左側的鹽水中,同法取白色葡萄球菌榭勻于玻片右
血漿凝固酶實驗
北京陸橋CM304凍干血漿,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血漿凝固酶實驗,操作說明如下:?①在Baird-Parker平板上挑取可疑待測單菌落,或將可疑菌接種營養瓊脂平板上純化,轉接至含5mlBHI液體培養基的試管中,36±1℃培養18-24h;?②吸取0.5ml無菌水到CM304凍干血漿西林瓶中,搖勻使之溶解
血漿蛋白的簡介
血漿蛋白的濃度是血漿和組織液的主要區別所在,因為血漿蛋白的分子很大,不能透過毛細血管管壁。在生物化學研究中,曾經用鹽析法將血漿蛋白分為白蛋白、球蛋白與纖維蛋白原三大類。以后,用電泳法又將白蛋白區分為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將球蛋白區分為a1-、a2-、a3-、β-、γ-球蛋白等。用其他方法,如免疫電泳
血漿蛋白的組成
血液由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以及無形的液體成分血漿(plasma)組成。血液凝固后析出淡黃色透明液體,稱為血清(serum)。血清與血漿的區別在于血清中沒有纖維蛋白原,但含有一些在凝血過程中生成的分解產物。 生理情況下,血液經血管在全身不斷流動,轉運各種物質與組織之間。血漿,組織間液
血漿蛋白的分類
分類方法 血漿蛋白是血漿中最主要的固體成分,含量為60~80g/L,血漿蛋白質種類繁多,功能各異。用不同的分離方法可將血漿蛋白質分為不同的種類。 最初用鹽析法只是將血漿蛋白分為白蛋白和球蛋白,后來用分段鹽析法可細分為白蛋白、擬球蛋白、優球蛋白和纖維蛋白等組分。 用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法可分為白
血漿脂蛋白概述
血脂是血漿(血清)中所有脂類的總稱。包括三脂酰甘油(TC)、磷脂(PI)膽固醇(Ch)膽固醇酯(CE)及少量的游離脂肪酸(FFA)。 ? ? 血液中的脂類,部分由食物經消化道吸收而來,部分由人體內組織自身合成或體內各組織的分解釋入。血液脂類物質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血液中除脂肪酸與清蛋白結合外,其余
血漿脂蛋白概述
血脂是血漿(血清)中所有脂類的總稱。包括三脂酰甘油(TC)、磷脂(PI)膽固醇(Ch)膽固醇酯(CE)及少量的游離脂肪酸(FFA)。血液中的脂類,部分由食物經消化道吸收而來,部分由人體內組織自身合成或體內各組織的分解釋入。血液脂類物質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血液中除脂肪酸與清蛋白結合外,其余都與載脂蛋白
血漿凝固酶試驗
【原理】病原性葡萄球菌能產生血漿凝固酶,使血漿中纖維蛋白原變為不溶性纖維蛋白,附于細菌表面,生成凝塊,因而具有抗吞噬的作用。凝固酶試驗對于判定該菌株是否具有致病力,很有幫助。葡萄球菌凝固酶試驗被廣泛地用于常規鑒定金黃色葡萄球菌與其他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所產生的凝固酶有兩種:結合凝固酶和游離凝固酶。結合
血漿凝固酶試驗
【原理】??? 病原性葡萄球菌能產生血漿凝固酶,使血漿中纖維蛋白原變為不溶性纖維蛋白,附于細菌表面,生成凝塊,因而具有抗吞噬的作用。凝固酶試驗對于判定該菌株是否具有致病力,很有幫助。葡萄球菌凝固酶試驗被廣泛地用于常規鑒定金黃色葡萄球菌與其他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所產生的凝固酶有兩種:結合凝固酶和游離凝固
血漿凝固酶的簡介
血漿凝固酶:是多數致病菌株能產生凝固酶,能使含有肝素等抗凝劑的人或兔血漿發生凝固的酶類物質,致病株大多數能產生,是鑒別葡萄球菌有無致病性的重要指標.
血漿凝固酶試驗作用
血漿凝固酶試驗主要是用來鑒定有無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重要試驗。為玻片法和試管法,凝血酶的作用是使血漿纖維蛋白原變為纖維蛋白起到凝血的作用,是能使含有肝素等抗凝劑的血漿發生凝固的酶類物質。
血漿蛋白的分類方法
血漿蛋白是血漿中最主要的固體成分,含量為60~80g/L,血漿蛋白質種類繁多,功能各異。用不同的分離方法可將血漿蛋白質分為不同的種類。 最初用鹽析法只是將血漿蛋白分為白蛋白和球蛋白,后來用分段鹽析法可細分為白蛋白、擬球蛋白、優球蛋白和纖維蛋白等組分。 用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法可分為白蛋白、α1球
血清和血漿的區別?
將新鮮血液離心,使血細胞沉降,上層淡黃色清液即是血漿。血漿與血清的區別是血清中不含纖維蛋白原等凝血因子。血清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黃色透明液體? 。如將血液自血管內抽出,放入試管中,不加抗凝劑,則凝血反應被激活,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膠凍。凝血塊收縮,其周圍所析出之淡黃色透明液體即為血清,也可于凝血后經離心取
血漿白蛋白的作用
白蛋白是由肝細胞合成的,肝臟發生病變時,白蛋白的合成發生障礙,告別是是在肝硬化時,白蛋白的合成明顯減少,所以說白蛋白值的多少其實也是檢測肝功能一項比較敏感的指標。 1.白蛋白可以增加血容量和維持血漿膠體的滲透壓,主要用于調節組織與血管之間水分的動態平衡。 2.白蛋白的運輸和解毒的作用,白蛋白
簡述血漿半衰期的性質
血漿藥物濃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時間。如未加說明即指消除半衰期。大多數藥物是按一級動力學規律消除(即在單位時間內消除恒定比例的藥物),這些藥物有其各自相對固定的半衰期數值,不因血漿濃度高低而改變。另一些藥物劑量過大超過機體最大消除能力時可以零級動力學規律消除(在單位時間內消除恒定量藥物),此時血漿半衰
血漿置換的相關介紹
血漿置換(PE)是將全血引出體外分離成血漿和細胞成分,將患者的血漿舍棄,然后以同等速度將新鮮血漿、白蛋白溶液、平衡液等血漿代用品代替分離出的血漿回輸進體內的過程,達到減輕病理損害、清除致病物質的目的。血漿置換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體外循環血液凈化療法。
簡述血漿置換的方法
血漿置換基本流程是將患者血液經血泵引出,經過血漿分離器,分離血漿和細胞成分,去除致病血漿或選擇性地去除血漿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將細胞成分、凈化后血漿及所需補充的置換液輸回體內。 血漿置換的臨床實施: ①建立血管通道、抗凝,并將管道與血漿分離器連接,確保血流量達50~80ml/min,置換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