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HL),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陌生。但據醫學統計,HL在淋巴瘤中占比高達40%,而淋巴瘤又是僅次于白血病和腦瘤的兒童第三大腫瘤。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霍奇金淋巴瘤已成為可治愈性的腫瘤。然而,大量長期隨診結果卻顯示,幸存者日后患其他癌癥的風險會增加,但研究人員對這種風險的增加程度以及具體類型尚不清楚。 而現在,一項新研究給出答案,證實兒童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多年后面臨發展各種類型實體瘤的風險增加。而其中一些患者的風險特別高。 研究人員分析了1955年至1986年間在17歲之前被診斷患有霍奇金淋巴瘤的1,136名患者的信息。結果發現,與一般人群相比,幸存者患癌癥的風險增加了14倍。他們還指出,霍奇金淋巴瘤診斷后40年內某些癌癥的累積發病率為26.4%。 該研究指出,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在10至16歲接受胸部放射治療的女性日后有患乳腺癌的風險; 在10歲之前接受胸部放射治療的男性患肺癌的風險最高;......閱讀全文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 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處于商業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于創新型腫瘤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天宣布,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前稱CFDA或CDA)已受理在研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作為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等10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鑒別出中國漢族人群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個全新易感位點。相關論文于6月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專業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近日來自中山大學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等10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鑒別出中國漢族人群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個全新易感位點。相關論文于6月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專業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9月8日,在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的第九屆“世界淋巴瘤宣傳日”新聞發布會上,有關專家指出,我國淋巴瘤發病率增長很快,但淋巴瘤并不是絕癥,治療上“有據可循”。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姜文奇教授介紹,淋巴瘤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非霍奇金淋巴瘤約占我國淋巴瘤患者的80%以上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亞太地區臨床開發、生物標記物和藥理學負責人汪來博士評論道:“我們很高興宣布tislelizumab的首個關鍵性試驗的初步主要結果。盡管隨訪時間較短,我們相信結果展示了強大的活性和高總體緩解率及高完全緩解率,以及與其他PD-1抑制劑一致的安全性。我們相信這些很好的結果能支持我們
Seattle Genetics今天宣布,FDA已接受ADCETRIS(brentuximab vedotin)聯合化療藥物的補充生物制劑許可申請(sBLA),作為治療晚期經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前線療法。FDA將對該申請進行優先審評。該sBLA基于ECHELON-1 3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旨在
苯達莫司汀 -利妥昔單抗聯合治療可獲得更好的淋巴瘤療效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臨床腫瘤學雜志)近日報道了BRIGHT研究的最新長期隨訪數據。該研究團隊為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Sarah Cannon研究所腫瘤專家Ian W. Flinn醫生及其同事。
今天,生物技術公司Seattle Genetics宣布,美國FDA授予其已上市藥物ADCETRIS(brentuximab vedotin)突破性療法認定,用于治療CD30陽性的蕈樣真菌病(MF,mycosis fungoides)和原發性皮膚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pcALCL)患者,他們需要全身
百濟神州(BeiGene)是一家處于商業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于用于癌癥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今日,該公司宣布抗PD-1抗體藥物百澤安?(通用名: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已于12月27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姜文奇教授在近日舉行的“傳遞希望――關注淋巴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淋巴瘤是一種可以治愈的疾病,50%~60%的早期患者使用免疫化療可以被治愈。‘淋巴瘤標準診斷和治療’項目的實施,在推進淋巴瘤的標準化治療的同時,為廣大淋巴瘤患者建立了教育溝通的
科技日報訊 (朱蕓 記者李穎)記者從天津市腫瘤醫院獲悉,日前該院血液科的移植治療團隊與兒童腫瘤科密切合作,實施“清髓性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成功救治一名復發難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兒。據悉,該類病例目前在國內兒童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中尚未見報道,這次在兒童霍奇金淋巴瘤治療方面的突破,為血液腫瘤治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瘤的兩個主要類型,迄今為止,經典霍奇金淋巴瘤病因不明。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新發病約8000例淋巴瘤,高發年齡分別為15~40歲和50歲以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日前批準腫瘤免疫療法KEYTRUDA,可用于治療難治性經典霍奇金淋巴瘤的成人及兒科患者,或
淋巴瘤傳統的治療方法為化療和放療,但近年來,隨著靶向療法、免疫療法的進展,淋巴瘤治愈正成為現實。本文盤點了13種已上市的淋巴瘤藥物: No.1 藥品名稱:Idelalisib(Zydelig) 生產廠商:Gilead Sciences,Inc. 作用機制:Idelalisib是一種PI3
霍奇金淋巴瘤(HL),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陌生。但據醫學統計,HL在淋巴瘤中占比高達40%,而淋巴瘤又是僅次于白血病和腦瘤的兒童第三大腫瘤。 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霍奇金淋巴瘤已成為可治愈性的腫瘤。然而,大量長期隨診結果卻顯示,幸存者日后患其他癌癥的風險會增加,但研究人員對這種風險的
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FOSUN Kite)為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與美國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學旗下公司)的合營企業,致力于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規范化發展,造福中國患者。近日,該公司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將其CAR-T細胞治療產品益基
CAR-T療法是腫瘤免疫療法的三大馬車之一,其中以CD19為靶點的CAR-T療法已在血液癌癥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淋巴瘤中,存在著不表達CD19的癌細胞,因此CD19 CAR-T對于這類淋巴瘤無能為力,這時就需要有新的靶點來彌補其缺陷,而針對CD30是目前治療這類淋巴瘤最有希望的靶點之一,相關臨
美國和韓國研究人員3日公布的研究成果顯示,乙肝病毒感染者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高于未感染者。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和韓國延世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參與韓國癌癥預防研究的60多萬人的病例數據,其中約5.3萬人乙肝病毒檢測呈陽性。在1995年進行大規模乙肝疫苗接種前,韓國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乙
巨頭大戰,誰更勝一籌? 在PD-1抗體領域,默沙東和BMS公司因各自擁有一款明星產品一直走在市場的前列。2014年,FDA相繼批準了前者的Keytruda和后者的Opdivo用于治療晚期黑色素瘤。之后,兩家公司一直處在“你追我趕”的競爭狀態。 在銷售業績方面,截止目前,BMS一直處在領先位置
泰衛醫藥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仿制藥和特色藥領域全球領導者--以色列Teva在中國的分支機構)與優銳醫藥科技(一家總部位于中國的新特藥公司)于2019年5月26日聯合宣布在中國推出存達(注射用鹽酸苯達莫司汀)產品。 存達?適用于在利妥昔單抗或含利妥昔單抗方案治療過程中或者治療后病情進展的惰
019年2月11日,歐盟委員會(EC)批準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聯合AVD(阿霉素、長春堿和達卡巴嗪)用于既往未經治療的CD30+ Ⅳ期霍奇金淋巴瘤(HL)成人患者的治療。同日,歐盟委員會也批準dasatrinib (Spycel)聯合化療用于新診斷的費城染色
本周的《Lancet Haematology》出版了一個概念性研究結果,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他們能夠從被診斷為早期或者晚期的患者中的血液中的無細胞DNA中,發現霍奇金淋巴瘤細胞的基因組失衡。 非侵入性測定法,主要依賴于下一代鳥槍測序的ccfDN
2020年3月5日,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為當地一位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開出了百澤安?(通用名: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的處方,這也標志著目前來自全國超過160個城市的腫瘤患者已經可以在當地購買并使用上這款全球高品質的抗PD-1抗體藥物,這其中還包括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
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通過遺傳分析繪制出了一種叫做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的血癌類型,從可控的疾病發展變化為侵襲性癌癥,這一過程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圖像,由此為治療這一疾病提供了一些新的靶點。 來自倫敦大學瑪
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通過遺傳分析繪制出了一種叫做濾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的血癌類型,從可控的疾病發展變化為侵襲性癌癥,這一過程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圖像,由此為治療這一疾病提供了一些新的靶點。 來自倫敦大學瑪
羅氏集團(Roche Group)成員基因泰克(Genentech)近日宣布,美國FDA已經接受了該公司的補充生物制劑許可申請(sBLA),并賦予了新藥Gazyva (obinutuzumab)優先審評資格。這款新藥將會用于治療以前未治愈的濾泡性淋巴瘤患者,可在化療之后單獨使用。隨著優先審評資格
病毒往往會貪婪地接管宿主機體的運轉機制,并且使其成為病毒的優點,但很少有人類病毒能夠像EB病毒那樣愜意,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在幾乎十分之九的人體內都能夠找到,但其并不會誘發任何疾病效應。但這種病毒卻會誘發青少年出現單核細胞增多癥,同時還會在免疫缺陷患者體內引發多種類型的淋巴結癌癥,包括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取得重大進展,一批作用于免疫系統的藥物已用于識別和消滅癌癥。在12月6日舉行的第56屆美國血液學年會上的一份研究報道中,這些激活免疫系統的新藥對各種血液疾病患者顯示出極大的治療潛力。 斯隆凱特林癌癥中心(MSK)腫瘤血液學臨床部主任Moskowitz醫學博士領導了一項針
蛛網膜下腔不僅在麻醉實踐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許多其他醫學領域蛛網膜下腔間隙也已成為醫學干預的重要解剖學結構。一般而言,意外/不慎的蛛網膜下腔注射比較罕見。文獻報道的意外蛛網膜下腔給藥途徑有較大的差異,因文獻來源大都是個案報告和小樣本病例系列報道。本文旨在總結分析意外蛛網膜下腔注射的潛在來源,及
日前,天津市腫瘤醫院在兒童霍奇金淋巴瘤治療方面實現突破。該院通過實施“清髓性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成功救治一名復發難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兒。該類病例目前在國內兒童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中尚未見報道,為血液腫瘤治療開辟了新途徑。 患者年僅11歲,2011年被診斷為霍奇金淋巴瘤。在當地做過6個周
日前,羅氏(Roche)公司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在第61屆ASH年會上,公布了該公司開發的兩款CD20-CD3雙特異性抗體的臨床試驗結果。這兩款雙特異性抗體分別名為mosunetuzumab和CD20-TCB,它們能夠起到T細胞連接器(T-cell engager)的作用。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