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俄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

    經過兩天的飛行,俄羅斯“進步MS-10”貨運飛船于莫斯科時間11月18日22時29分(北京時間19日凌晨3時29分)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將總重約2.5噸的貨物順利送達。 據俄航天集團網站18日發布的消息,“進步MS-10”飛船的對接位置位于國際空間站的“星辰”號服務艙。國際空間站內的俄宇航員普羅科皮耶夫與莫斯科附近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共同監測了該飛船抵近并與空間站對接的全過程。 隨后,國際空間站站內宇航員將逐步把“進步MS-10”飛船運來的科研設備、空間站生命保障系統的配套設備、燃料、壓縮空氣和氧氣、食品、服裝、藥品等貨物搬入空間站。預計“進步MS-10”飛船將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飛行到2019年3月,之后它將脫離空間站,墜入地球大氣層中焚毀。 “進步MS-10”飛船于莫斯科時間16日晚間,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并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次發射也是10月11日俄載人飛船發射失敗后,俄再次向國際空間站發射航天......閱讀全文

    2017年,我國科技創新十大里程碑事件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回首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國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征途上大步前進,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極大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2018年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回顧2017年我國科技界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1、

    砥礪奮進的5年:中國航天重器探索世界

       多少年來,大熊貓、青花瓷、中國功夫和戲曲,一度成為外國人腦海中關于中國的主要印象。而最近一項針對20國青年的調查顯示,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已經榮升為在華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  與上述早已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國名片不同,近年來,中國高科技研究成果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已全面啟動

    專家解析后航天飛機時代俄美航天戰略

      ■ 今年4月12日,是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飛天50周年——1961年的這一天,蘇聯“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該國航天員尤里·加加林乘這艘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歷時108分鐘,而后安全返回地面。為紀念人類首次太空飛行,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4月12日確定為國際

    “天舟一號”發射:解決一個世界難題 | 飾品

      如果說中國航天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么“天舟一號”就是“星辰大海”中的生命之舟。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的一款貨運飛船,也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在1992我國確定的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中,發射載人飛船為第一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

    國際空間站一周內兩次提升軌道高度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0月26日發布消息說,該中心當天成功將國際空間站軌道的平均高度提升至約390公里。為保證同俄“聯盟”載人飛船和“進步”貨運飛船的順利對接,俄方已于本月19日實施過一次空間站軌道的提升作業。   飛行控制中心說,國際空間站此次是在自動狀態下完成了軌道提升。該中心工作人員在莫斯

    歐洲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歐洲航天局3月29日發表公報說,歐洲第三艘自動貨運飛船“愛德華多·阿馬爾迪”號已成功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為空間站送去超過6噸的物資。   據歐航局介紹,格林尼治時間28日22時31分(北京時間29日6時31分),飛船與空間站的“星辰”號服務艙實現了自動對接,整個過程十分順利。

    美國首次向國際空間站發射商業飛船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5月22日凌晨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龍”飛船,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間站發射的商業飛船。  美國航天局的電視直播顯示,當地時間3時44分(北京時間15時44分),搭載“龍”飛船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這次發射原計劃在2月進行,

    外國航天員有望登上中國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未來空間站階段,中國愿意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國家和地區提供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的機會,國外航天員將有望登上中國的空間站。  周建平是在北京召開的載人航天技術國際研討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的。由聯合國外空司和中國載人航

    俄貨運飛船與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4日發布消息說,日前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失敗的俄“進步M-06M”貨運飛船當天晚間與空間站成功實現對接,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該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4日20時17分(北京時間5日零時17分),“進步M-06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

    專家解讀天宮一號:應該稱其為迷你空間實驗室

      距離天宮一號發射之期越來越近,你能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嗎——幾乎家喻戶曉的神舟系列,我們知道它是飛船,那么即將升空的天宮一號,應該叫它什么?“目標飛行器”還是“空間站”?“目標飛行器”因對接任務而得名  9月20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宣布,我國將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間交會對

    俄羅斯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進步號貨運飛船

      俄羅斯航天部門莫斯科時間8月1日23時35分(北京時間2日3時35分)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用“聯盟-U”火箭將“進步M-16M”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飛船計劃在發射6小時后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總裁兼總設計師維塔利·洛波塔說,這次發射將首次測試貨運飛船的快

    俄進步號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5月1日發布消息說,俄“進步M-05M”貨運飛船當天晚間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該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1日22時30分(北京時間2日2時30分),俄“進步M-05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碼頭”號對接艙成功對接,整

    國際空間站俄宇航員成功完成太空行走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7月27日發布消息說,國際空間站的兩名俄羅斯宇航員當天成功完成太空行走任務,并順利返回國際空間站。  執行此次任務的是俄宇航員費奧多爾·尤爾奇欣和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兩名宇航員在莫斯科時間8時11分(北京時間12時11分)打開空間站的“碼頭”號對接艙艙門開始太空

    俄羅斯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28日宣布,國際空間站3名宇航員當天晚間進行了約半小時的太空飛行,成功將“聯盟TMA-19”載人飛船從國際空間站的一個艙段對接到另外一個艙段上。   倫金說,莫斯科時間28日23時14分(北京時間29日3時14分),在地面控制中心監督下,俄羅斯宇航

    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推遲至29日發射

      美國航天局4月4日發布消息稱,在與國際空間站合作伙伴協商后,該局決定將“奮進”號航天飛機的發射日期由本月19日推遲至29日。  “奮進”號的升空時間目前暫定為美國東部時間29日15時47分(北京時間30日3時47分)。美國航天局表示,由于俄羅斯“進步”貨運飛船將于本月27日發射并于29

    美國宇航局太空網揭曉2008年十大航天新聞

    中國實現第一次太空行走入選 北京時間12月28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對太空飛行來說,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見證了很多重大的歷史性時刻:世界上最強大的伽馬射線望遠鏡、國際空間站上最大的太空艙、印度的第一顆月球探測器和正好是美國首位宇航員后代的太空游客都被成功送入太空。以下是20

    國際空間站或于2020年“死亡” 造新宇宙飛船美俄較勁

    奮進號宇宙飛船對接在國際空間站上人類航天活動的幾大著名空間站  7月27日,俄羅斯聯邦宇航局副局長達維多夫在接受《早安俄羅斯》采訪中稱,俄羅斯方面計劃在2020年后結束國際空間站的使命,讓其墜入海洋。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因為人們才剛剛在上周依依不舍地告別了航天飛機時代。  一說:

    俄羅斯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進步M-13M貨運飛船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10月30日說,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的“進步M-13M”貨運飛船當天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由“聯盟-U”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并成功入軌。   飛船于莫斯科時間14時11分(北京時間18時11分)升空。9分鐘后,在距地面200公里處飛船與運載火箭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此后3晝夜內,飛船將

    中國載人空間站面向全社會征名 2020年前后建成

      4月25日上午,記者從中國載人空間站名稱征集會上了解到,中國目前正在進行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飛行任務的準備工作,下半年先后發射升空,兩者還將進行交會對接。在此基礎上,載人空間站于2020年前后建成。   4月25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名稱征集活動發布會。26日起,全球華人

    俄聯盟號飛船成功發射:首次快速對接空間站

      俄媒稱,俄羅斯“聯盟TMA-15M”載人飛船于莫斯科時間24日5時48分與國際空間站“黎明”號研究艙對接。  據塔斯社11月24日報道,由“聯盟-FG”運載火箭攜帶的載人飛船今天凌晨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經約6小時飛行后抵達國際空間站。  “聯盟”號飛船上載有國際空間站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俄

    美測試世界動力最強勁離子發動機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美國一家公司日前對一臺滿負荷運轉的新型離子發動機進行了測試,使得我們距離將宇航員快速送入太空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離子發動機或許會在五年內被用于維持國際空間站運行軌道,為將來一個月左右抵達火星的新型火箭的問世奠定基礎。自2005年創建以來,位于美國得克薩斯州韋伯斯

    載人航天總工程師深度解碼2020年中國空間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3月1日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立體、深入解碼中國將于2020年左右建成的空間站。空間站系統重逾90噸 在軌運行10年以上 具備開展能力  周建平表示,空間站擬按長期載3人狀態設計,運營階段每半年由載人飛船實施人員輪換,而初期將采用人員間斷訪問方

    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解讀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

    圖表:神舟八號將于11月初擇機發射  神舟八號飛船即將起航、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即將拉開序幕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10月30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對這次任務的意義、中國未來空間站的建設及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進行了全面解讀。  周建平,1957年出生,湖南望城人,國防科技大

    俄“進步”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失敗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7月24日表示,俄“進步M—15M”貨運飛船因對接系統發生技術故障,被迫放棄與空間站的二次對接,此次技術故障的原因暫不清楚。預計29日再次嘗試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   “進步M—15M”飛船23日晚與國際空間站分離,按計劃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對接的目的是進行系列現代化

    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 2016年中國科技不容錯過的8件大事

      決勝“十三五”靠什么?靠創新發展。其中,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2016年中國科技看什么?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代表委員和科研工作者帶您提前了解今年中國科技不容錯過的8件大事。  事件1:4月發射太空中的臨時實驗室“實踐十號”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總體部抓總研制的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

    張柏楠代表:力求獨立掌握空間站推進劑補加技術

      中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代表今天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于2016年前后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隨后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之對接。如果任務圓滿完成,我國將能獨立掌握完整的空間站推進劑補加技術。  張柏楠介紹,推進劑補加技術是完成空間站建設必須具備的一項關鍵

    我國科技創新成果呈“井噴”之勢

      6月16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科研團隊宣布,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為基于量子糾纏的量子保密通信奠定了基礎;6月19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布,由我國全自主研發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以每秒12.5億億次的峰值計算能

    2016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神舟九號飛天“神女”引熱議 數十預案應對風險

    航天員訓練  神舟八號、天宮一號半年前的浪漫一吻仍清晰地印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2012年6月至8月,神舟九號將擇機發射。它將載著3名航天員實現與天宮一號的手控交會對接,由此為中國航天事業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向著“2020年左右建成空間站”的太空筑巢之夢邁出關鍵的一步。  作為中國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18日發布消息說,搭載3名俄美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TMA-19”飛船于當天凌晨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消息說,莫斯科時間18日2時25分(北京時間18日6時25分),“聯盟TMA-19”飛船和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對接成功,整個過程是以自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