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科技廳積極推動遼寧農業科技園區以升促建
按照國家和遼寧省關于發展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和要求,為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科技支撐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力,集中打造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孵化基地,遼寧省科技廳以農業科技園區為抓手,在批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的同時,積極推動農業科技園區以升促建。日前,科技部組織專家對遼寧省推薦申報的鞍山臺安、朝陽龍城兩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從園區規劃設計布局、產業基礎條件、創新創業基礎條件、行政體系建設及人文生態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實地考察,并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此次科技部考察的鞍山臺安、朝陽龍城農業科技園區為遼寧省2017年首批認定的2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臺安園區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畜禽規模化養殖、蔬菜標準化種植等為主導產業,配套規模化大田種植,形成了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格局。園區擁有省級專業技術創新平臺1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個,與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等8家高校、院......閱讀全文
遼寧省科技廳積極推動遼寧農業科技園區以升促建
按照國家和遼寧省關于發展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和要求,為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科技支撐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力,集中打造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孵化基地,遼寧省科技廳以農業科技園區為抓手,在批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的同時,積極推動農業科技園區以升促建。日前,科技部組織
田間地頭的“農業科技”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趙川鎮,有一塊“張雜谷”種植區。春節期間,已經過了收割期的土地一片空曠,附近經過的農民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去年9月份的時候,這里的谷子長得特別好。”智慧農業科技設施 河北張家口市農科院總農藝師、谷子研究所所長趙治海,正是“張雜谷”的締造者。經過團隊10多年的鉆研,“
廣西出臺政策規范農業科技園區管理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完善廣西農業科技示范、創新平臺和體系,培育國家級的園區,自治區人民政府于2014年11月出臺《廣西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實施方案(2014-2020年)》,正式啟動建設自治區級農業園區,計劃到2020年建成3
農業科技創新形成合力(關注)
核心閱讀 國家棉花產業聯盟構建全產業鏈模式,破解中高端紡織用棉大量依靠進口難題;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穩定提升乳品質量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的73個子聯盟已基本覆蓋我國農業主要產業、典型區域和難點問題 “我國是棉紡織大國,也是棉花生產大國,但是中高端紡織用棉大量依靠進口。借助聯盟創新的體制機
云南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搭臺唱戲-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云南首屆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介暨招商大會28日在昆明拉開帷幕。 以“創新引領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為主題,緊扣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引領全省農業工作,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為高原特色農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科技支撐。云南省科技
北京順義等27個農業科技園區批準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關于批準北京順義等27個農業科技園區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通知 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為進一步發揮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示范帶動作用,科技部決定啟動第三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工作。經地
科技部:2019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綜合評估結果公示
根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要求,2019年開展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綜合評估工作,評估對象為第1-5批共118個園區,其中山西太原、山東東營和黑龍江哈爾濱園區依各省科技廳申請退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序列。經過園區自評估、視頻答辯、現場考察以及綜合評議等程序形成了評估結果,現將評估結
比爾·蓋茨呼吁重視農業科技創新
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簡稱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1月25日表示,為了推進消除貧困事業,國際社會應該繼續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資助力度。 蓋茨是在其最新年度公開信中發出上述呼吁的。他說,上世紀60年代曾出現有關“人口爆炸”的預言,讓人們擔心可能無法生產足夠的
南京首個農業科技特別社區揭牌
近日,南京首個農業科技特別社區——白馬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揭牌。按照規劃,2012年底,該區將建設成引領農業現代化的世界知名的農業硅谷。 據了解,特區規劃總面積40平方公里,分四大板塊,其中創新核心區15平方公里,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區5平方公里,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10平方公里,綜合配套服務區
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在京啟動
農業部、財政部今天在京啟動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表示,科技創新工程是農業部、財政部等上級部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探索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 李家洋指出,科技創新工程以“建設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為目標,將突出管理機制創新,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績效考評,
我國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月25日表示,我國已進入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必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農戰略,大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上來。 韓長賦是在第五屆中華農業英才獎獲得者及首屆“十佳農技推廣標兵”座談會上做上述表示的。會
中日農業科技合作緊密相通
——側條施肥技術在寧夏成熟應用 7月18日,由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派遣的日本專家、農學博士山下市二第15次來到寧夏。 “沒有用側條施肥技術之前,我們的水稻要么長‘瘋了’,要么長‘乏了’,營養一會兒過剩一會兒又不夠。”在郁郁蔥蔥的水稻田旁,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鎮黃沙窩村村支部書記
中國科學報:農業科技迎春天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緊緊圍繞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這個明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在強調多措并舉、多方努力的基礎上,特別突出了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2月2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
桂730萬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日前安排730萬元資金,啟動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建設,以提升全區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廣西農產品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為解決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分散等“瓶頸”問題,廣西以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為突破口,在不打破現行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的吸納和
提升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路在何方
11月20日,《2020中國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報告》在2020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 報告指出,農業具有顯著的區域性特征,需要按照區域農業生產功能需求和產業發展問題導向,合理布局農業科技資源,才能有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該報告通過對區域支撐能力、投入能力和產出能力的系統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在京成立
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力量——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22日在北京成立。該聯盟是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級農(牧)業、農墾科學院共同參與的全國科技創新協作平臺。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聯盟成立大會上指出,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是實現農業創新驅動、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要努力把國家農業科技創新
打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平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03.shtm“中國農科院的研究所是以農業產業為服務對象的。所以研究所的發展要雙輪驅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同時從成果轉化中又凝練出用戶需要什么,來反哺創新。”在近日舉行的
科技部公示,25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驗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42.shtm5月19日,科技部農村科技司發布《關于第九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結果公示的公告》。根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要求,經地方申請、材料審查、現場考察、視頻答辯等程序,第九批共25個國
謝華安院士:未來農業科技發展方向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右一為謝華安 編者按:11月14日20時,十八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謝華安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未來農業科技發展方向”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胡錦濤總書記的報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 網友:這是您第一次參加黨代
全球協作打造農業科技命運共同體
距離《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的實現還有十年。這一議程描繪了人類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即建立一個有充足、安全、價格低廉和營養豐富糧食的世界,構建一個安全、充滿活力和可持續的人類居住地。 美好愿景的實現依賴于綠色農業。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需要科學技術,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呼喚全球合作。 近
奔赴大西北:點亮新疆農業科技之光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現代化農業生產、農產品供應及保障基地,在我國農業戰略布局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疆棉田。中國農科院棉花所供圖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西部中心)的科研人員,從祖國東部奔赴大西北,在這片富饒的田野上,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創新,培育了棉花、特色瓜類等新品種,創新推廣了玉米密植技
兩會簡訊|農業科技還需level-up
“農機和農業要抓住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等顛覆性新技術發展的機遇,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黨委書記、董事長詹純新告訴《中國科學報》,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他提出用新技術賦能農機和農業升級發展的建議。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取得了顯著成就,農作物
寧波市農業科技人才聯盟成立
近日,寧波市農業科技人才聯盟成立。聯盟將聚焦寧波重要農產品保供和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整合市內外農業科技人才和企業家資源,協同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應用,為寧波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為農業科研人員、農技推廣人員、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等開展科技研討、信息共享、技
“首屆農業科技圖書獎”在京揭曉
?頒獎儀式現場? ? ? ? ?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供圖 11月14日,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首屆農業科技圖書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現武,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陳華寧出席典禮,并為獲獎圖書作者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和獎章。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賈廣
農業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
(二)創新機制 ——完善財政科技經費投入與績效考評機制。積極爭取國家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支持力度,逐步優化科技經費投入結構,堅持“穩定支持、合理競爭”的經費支持原則,積極探索適合農業科研特點的經費支持方式。規范和創新經費的管理,在科研基地布局、人才隊伍建設、科研條件建設等方面,建立協調高效
細說新時代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事業加速推進,取得歷史性成就。在種子、耕地、農機裝備、生物安全、綠色低碳等關鍵領域,農業科技創新實現大突破大跨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人均糧食占有量從2012年的450公斤增
李家洋:農業科技創新應頂天立地
“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從國家最高層面對農業科技工作的定性,給農業科技工作者們吃了顆定心丸。 但在具體操作層面,農業科技創新該走向何方?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家洋在2月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回答了四個字——“頂天立地”。 他解釋說,所謂頂天,就是要達到國際農
奔赴大西北:點亮新疆農業科技之光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現代化農業生產、農產品供應及保障基地,在我國農業戰略布局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疆棉田。中國農科院棉花所供圖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西部中心)的科研人員,從祖國東部奔赴大西北,在這片富饒的田野上,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創新,培育了棉花、特色瓜類等新品種,創新推廣了玉米密植技
國家環保技術中心落戶遼寧
日前,在環境保護部日前組織的“國家環境保護村鎮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可行性論證會上,通過了以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為依托單位建設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的決定。 該中心將重點攻克村鎮污水處理與資源化戰略性關鍵技術,并通過示范工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
遼寧全面取締燃煤小鍋爐
自供暖期結束起,遼寧省各市掀起了淘汰建成區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的高潮,并明確10月31日是全省取締燃煤小鍋爐的最后期限。 前不久,遼寧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為確保2017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指標要求,遼寧將重點實施高效一體化供熱、氣化遼寧、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