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雙星”成功發射第33、34顆北斗導航衛星
7月29日9時4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3、34顆北斗導航衛星。 這是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的第四次發射。兩顆衛星均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9、10顆組網衛星。 據介紹,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經軌控和相位捕獲后,進入工作軌道。后續將進行集成測試與試驗評估,并與此前發射的8顆北斗三號衛星進行組網運行。 根據計劃,今年年底前將建成由18顆北斗三號衛星組成的基本系統,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服務。從這次發射開始,北斗衛星組網發射進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期。 這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81次飛行。......閱讀全文
“一箭雙星”成功發射第33、34顆北斗導航衛星
7月29日9時4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3、34顆北斗導航衛星。 這是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的第四次發射。兩顆衛星均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9、10顆組網衛星。 據介紹,衛星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經軌
北斗導航檢測中心啟動建設
9月11日,上海北斗導航及位置服務產品檢測中心(籌)正式啟動建設。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家認監委主任孫大偉,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為中心揭牌。同時北斗(上海)位置綜合服務平臺和上海北斗衛星導航平臺有限公司也正式揭牌成立。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一)概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英文縮寫BDS﹞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系統建設目標是: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促進衛星導航產業鏈形成,形成完善的國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一、北斗系統簡介 北京時間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三顆"北斗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這標志著我國已建立了完善的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立的衛星導航系統,覆
氫銣原子鐘,導航更精準
日前,我國采取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了北斗三號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上均裝載了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的一臺高精度銣原子鐘和一臺星載氫原子鐘,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原子鐘是利用原子躍遷頻率穩定的特性來獲取精準時間頻率信號的設備,其研發涉及量子物理學、電學、結構力學等眾多學科,
我國今年還將發射3顆北斗導航組網衛星
昨天(4月30日)4時5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這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導航衛星,也是我國首次采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兩顆地球中高軌道衛星。 這次發射的兩顆衛星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
燈塔計劃到北斗三號-北斗衛星導航的前世今生
近日,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斗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北斗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的賀電中如此評價。 回首來路,不論是先驅者“燈塔計劃”的未果而終、雙星定位系
北斗二號“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4月30日4時5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 陶明 攝 4月30日4時5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轉移軌道。這是我國北
北斗導航系統年底投入商用運行
“北京市推進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11月20日在京召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姜貴平在會上表示,北斗導航系統將于今年年底投入商用運行。 據介紹,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獨立自主發展的重大空間與信息化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北斗導航在軌衛星總數已達16顆
我國所有北斗導航衛星完成健康“體檢”
新華社西安1月25日電(王鑫田、呂炳宏)春節前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對我國在軌運行的52顆北斗導航衛星進行了逐個“體檢”,結果表明,所有衛星關鍵技術指標均滿足正常提供各類服務的要求。“這次對所有北斗導航衛星的健康狀態評估工作,主要由各衛星負責人制定健康明細檢查方案,由系統總體完成審核后,在不影響正常提
哈工大研制首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6日發布消息,當日10時24分30秒,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微厘空間”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S3/S4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S4試驗衛星是哈工大研制的首顆導航衛星,標志該校小衛星研究跨入導航衛
航天日歷:今年將實現哪些“小目標”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走過2016年,見證了我國最大、最新的航天發射場——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啟用,領略了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首飛任務,了解了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太空對接,一件又一件的航天大事讓人目不暇接、驚喜連連,2017年,又會怎么樣?翻開2017航天日歷,航天領域今年有哪些小目標等待
世界導航中的“中國方案”-北斗三號平均每月發射1.2顆衛星
12月16日下午3點22分,大涼山,菠蘿溝。 長征三號乙火箭噴出巨大的火舌,北斗三號面向全球導航服務的最后一組中圓軌道衛星——第52、53顆北斗導航衛星攜手奔赴天域,落子于北斗“大棋盤”的中圓地球軌道。至此,北斗三號在該軌道上規劃的24顆衛星已全部到位,標志著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將全面開
我國成功發射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
圖片說明:4月15日0時1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 成功將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4月15日零時1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2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負責人介紹,這次發射的北斗導航
我成功發射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
10月25日23時3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并送入預定轉移軌道。 新華社記者 劉潺攝 2012年10月25日23時33分,我國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在長征三號丙火箭的有力托舉下呼嘯升空。隨著它在太空棋盤上的最后落定,北斗
中國成功發射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
圖為發射前,星箭組合體在發射場進行聯合測試 北京時間10月25日23時3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并送入預定轉移軌道。 這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它將與先期發射的15顆北斗導航衛星組網運行,形成區域服務能力。根據計劃,
我國將推進北斗導航檢測認證體系建設
國家認監委和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戰場環境保障局9月19日在重慶舉行的“全國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啟動會上,簽署了《北斗衛星導航檢測認證2020行動計劃》。根據該計劃,雙方將共同推進北斗衛星導航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確保和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產品、系統及服務質量,推動我國自主發展的北斗衛星導航技術向全社會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覆蓋全球
在中國首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了解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于2020年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據本屆年會科學委員會主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介紹,衛星導航系統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前景和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已成為國家安全、經
華大北斗啟動IPO:專注北斗導航定位芯片,鼎暉等為股東
據IPO早知道消息,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北斗”)于2022年10月11日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最快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遞交招股書。華大北斗脫胎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旗下導航芯片設計業務,于2016年12月6日由中電光谷、上汽集團、
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研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委員今天(3月7日)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我國已開始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發,預計明年底發射第一顆實驗衛星。 孫家棟說,目前北斗衛星全球系統的開發研制工作正在進行中。為慎重考慮,在正式發射衛星前,將發射4到5顆實驗衛
北斗導航智能農機實驗室揚大建成
北斗導航智能農機實驗室日前在揚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建成。該實驗室是由該校與無錫卡爾曼導航技術有限公司、南京沃楊吉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建,涉及北斗導航技術、農機裝備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學科。 北斗導航智能農機實驗室負責人、揚州大學博士生導師張瑞宏教授介紹,成立北斗導航智能農機實驗室,將重點進行自主
我國成功發射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京時間27日5時4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組網的第四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當天清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周邊雷電交加、暴雨如注,就在兩次雷電間隙,“長征三號甲”點火騰空,宛如
我國成功發射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
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一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這次發射是今年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的第一次發射,也是我國“十二五”期間的首次航天發射。 這次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標
基于北斗導航衛星的大氣、海洋和空間監測
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我國北斗系統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在邊遠臺站和海島,氣象實測數據最先通過北斗導航系統試驗衛星傳到中心預報服務部門。早在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建設之初,在中國北斗第二代導航衛星系統專項管理辦公室的領導下,中國氣象局就開展了基于北斗MEO試驗衛星的北京上空大氣水汽探測試驗,參與了奧運氣象保障,
我國成功發射第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8月1日5時3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五顆北斗導航衛星,并將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一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是我國今年連續發射的第3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專項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COMP
我國成功發射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
? 點火后開始升空? 開始升空? 點火瞬間 點火后開始升空 北京時間6月2日晚23時5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將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組網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專項管理辦
我國成功發射第42、43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8年11月19日02時0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2、43顆北斗導航衛星。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衛星發射入軌后,將進行在軌測試與試驗評估,并與此前發射的十七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進行組網聯調和性能指
北斗,上天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轟”的一聲巨響,一枚 “長三乙”運載火箭冉冉升起,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五十五顆衛星,也是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送上太空。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終于邁入全
我國學者突破SiC/Al薄壁件高精密研制助力“-北斗三號”雙星
2018年11月19日2時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第18、19星,隨著這兩顆衛星的成功入軌,北斗三號基本系統的部署圓滿完成,并將于今年底前開通運行,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基本的導航服務,其定位精度可達2.5米至5米,較北
北斗星通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
日前,北京北斗星通(002151,股吧)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以及地災監測與駕考系統為代表的北斗新應用項目。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在產業應用領域正不斷通過自主創新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終端機 在與國外導航系統的競爭中,芯片是制約產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