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作物種業創新發展
近年來,青海省科技廳圍繞全省特色農業發展需求,大力支持開展特色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育種技術方法創新和新品種引進示范工作,成功引育了一批以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糧草雙高青稞和特色蔬菜為代表的優良新品種,全省良種繁育能力顯著提高,對提高全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為不斷強化高原特色農作物現代種業創新能力,青海省科技廳啟動實施了“青海省高原特色農作物現代種業創新體系建設”重大科技專項,圍繞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糧草雙高青稞和特色蔬菜等青海省高原特色作物種業發展需求,組織省內外相關研究推廣團隊,通過開展制繁種技術、新品種配套種植技術、種子加工技術和種業信息技術等研發示范工作,結合國家級油菜和馬鈴薯制繁種基地以及省級青稞和特色蔬菜制繁種基地建設,著力打造一批立足青海、服務全國的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高原特色種子生產基地,為將青海省建成全國重要的雜交油菜制種基地、......閱讀全文
兩會簡訊|從特色農業到智慧農業轉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鄉村振興,支持脫貧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啟動鄉村建設行動。” 高校該如何主動投入、整合資源、發揮學科優勢,推動產教用結合,為發展特色產業提供智力和技術保障? 3月6日,科技日報記者連線部分代表、委員,聽聽他們有著怎樣的看法與建議。 發展特色產業需綜合施策 “聚焦
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
9月19日,中國土壤學會鹽堿土專業委員會2023年度學術年會暨“加強鹽堿地綜合利用 推動鹽堿地特色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河北滄州開幕,會議圍繞鹽堿地特色農業發展、鹽堿地綜合利用與全球變化、鹽堿地特色產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技術與對策等展開討論。 會上,中國土壤學會鹽堿土專業委員會主
美農業部對農作物基因編輯不作監管
美國農業部28日針對農作物育種創新技術發表一份聲明,稱目前不會對使用一些新技術育種的農作物進行監管,其中包括基因編輯技術。 聲明稱,根據現有生物技術法規,農業部不會、也沒有任何計劃對使用包括基因編輯技術在內的新育種技術培育的農作物進行監管,前提是它們不是有害植物或利用植物害蟲開發的。 聲明指
山西運城:水果出“洋”助推特色農業提檔升級
山西省運城市水果出口量占到全國水果出口總量的11.5%,出口覆蓋了近40個國家和地區,從過去盛產糧棉到如今靠產業增收致富,運城市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推動特色農業提檔升級。 今年上半年,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的果業大戶王萬保一點兒也沒閑著,他打算把自己的品牌打入阿聯酋、德國、法國等國際高端市場。
安徽特色農業報道:科技之盾護衛舌尖安全
記者在安徽各地采訪,時時都能遇見畝效益超萬元的高效典型。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標準化安全生產技術、新品種、新材料的普及,安徽蔬菜質量安全水平穩定保持,杜絕了蔬菜農殘中毒事件發生。 鉆研用了心,土里出黃金 在阜陽市潁泉區國龍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水培芽菜基地,記者見到600平方米的玻璃溫室里,安裝
47支未來農業機器人比拼采摘農作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955.shtm輸入指令后,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將制定顏色的農作物悉數收入“囊”中……日前,2023年iCAN未來農業機器人挑戰賽全國總決賽在南京工業大學舉辦。大賽由中國信息學會主辦,南京工業大學承辦,
云南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學林:成就彩云之南高原特色農業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云南農科院)作為省級公益性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是全省區域農業科技創新的航母和排頭兵,承擔著云南全局性、關鍵性、戰略性重大農業科技問題的研究和創新任務,以及服務“三農”科技進步這一根本任務。自1912年建立以來,為邊疆民族地區區域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農業部確定10類144種特色農產品
據農業部網站消息,農業部近日發布《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年)》,確定10類144種特色農產品。 《規劃》提出,特色農產品區域化發展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完善布局、突破制約、升級產業"為主線,采取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在產前和產后環節引入各類社會資本
發展特色農業-來看一顆芒果里的“經濟密碼”
廣西立足資源優勢,打造以百色芒果為代表的特色水果現代產業集群,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產業支撐。 眼下,廣西百色芒果進入采摘季,果園一派忙碌。一顆顆芒果,不僅幫助大家順利脫貧,還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致富果。 發展特色農業 來看一顆芒果里的“經濟密碼” 廣西百色市田東縣平馬鎮東達村果農 覃文銘:今
農業科技進藏區開啟迪慶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新篇章
根據云南省委“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活動指示精神,2016年4月15日,由迪慶州人民政府,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扶貧辦、云南業農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省農科院主辦的“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啟動儀式”在迪慶州香格里拉隆重舉行,開啟了迪慶藏區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
農業農村部部署推進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工作
本網訊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京召開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視頻調度會,傳達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做好農業種質資源普查保護鑒定要求,通報工作進展,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 會議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把
中科院特色農業資源植物種質創新實驗室掛牌
近日,中科院特色農業資源植物種質創新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掛牌儀式在武漢植物園舉行。華中農業大學傅廷棟院士、鄧秀新院士,中科院生物局有關領導等出席儀式并為實驗室掛牌。該重點實驗室主任由武漢植物園研究員李紹華擔任。 新成立的重點實驗室將立足于園藝園林經濟植物、能源植物、藥用植物、水生經
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綠色·特色·本色
積極策應和組織實施研究所改革,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以下簡稱“亞熱帶所”)建設和培育自己的特色,近幾年來,將喀斯特生態、農業面源污染、畜禽健康養殖等作為著力培育和推進的方向,科技創新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亞熱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吳金水說:“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朝建設中科院特色研究所努力,我們
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舉行
??????? 9月17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2012年第二場學術交流會在武漢植物園舉行。武漢植物園主任、重點實驗室主任李紹華研究員,重點實驗室部分學科組組長、成員及研究生共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傅金民研究員主持。 交流會上,來自相關學科組的孫志強等
農業部:將重點發展10類144種特色農產品
據報道,農業部今天(2日)舉行通氣會,就《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作出解讀。我國農產品產業化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市場發育滯后等問題將如何解決? 2005年,其實農業部就發布過上一輪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從那時候到現在,多數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但
北京農科城打造特色產業鏈-圍繞需求探索現代農業
“惠及千家萬戶的科技是最酷的科技。”今年3月22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調研指導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建設時有感而發,對北京農科城給予褒獎。2010年8月16日,科技部與北京市政府簽署共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協議,希望北京農科城成為推動改革和創新先行先試的示范區。3年之后,北京農科城已將一家家跨國公司
城郊區環保型特色農業支撐技術研究項目課題通過驗收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ky/kyjz/201009/t20100910_2961082.shtml“城郊區環保型特色農業支撐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驗收會會場 9月5日至6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城郊區環保型特色農業支撐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課題在長沙通過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需要研究霧霾對農作物影響
此前有媒體報道說,連續的霧霾天氣不僅危害人體健康,還會對農作物生長產生影響。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現在還很難講具體的影響,需要研究才能確定。 有專家認為,霾對農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植物雖然具有吸附塵埃的作用,但如果霾中塵粒的濃度過大,會使植株不堪重負,從
農業部就新一輪《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答問
近日,農業部發布《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繼《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6-2015年)》之后,農業部發布的第二部關于特色農產品發展的文件。4月2日,就本輪《規劃》的內容和特點,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特色農產品及其優勢
農業部公布第六批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1564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考核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經我部考核,河北省農作物種子監督檢驗站等7個農作物種子檢驗機構具備品種真實性檢測能力,批準增加相應檢驗項目,同意變更其種子檢驗機構合格證書的相關內容。 特此公告
農業農村部發布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考核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令 2019年 第3號 《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考核管理辦法》已經農業農村部2019年第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長 韓長賦 2019年8月27日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考核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
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舉行學術報告會
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舉行第二場植物科學進展學術報告會 4月1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在武漢植物園舉行了2011年第二場植物科學進展學術報告會。挪威農業與環境研究所劉繼紅博士和美國Clemson大學羅宏教授應邀分別作了題為Plastid b
水保所與神木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區簽訂項目合作協議
?????? 11月21日,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與陜西省神木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區管委會簽訂了“關于礦區農業示范園生態效應監測與評價”的項目。水保所副所長穆興民和神木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管委會主任溫玉書作為雙方代表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 此次合作項目的簽訂,為水保所神木侵蝕與環境試驗站在該示范園
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中國農業科學院資劃所專家談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指出,要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加強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鹽堿化趨勢,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 多年來,我國鹽堿地治理改造有哪些做法?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記者22日采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
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舉行交流會
9月28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2011年第二場年度學術交流會在武漢植物園舉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學學院執行院長丁文軍教授應邀出席,武漢植物園主任、重點實驗室主任李紹華研究員,重點實驗室部分學科組組長、成員及研究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彭
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舉行學術交流
12月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2013年第三場學術交流會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農業科技辦公室副主任王竑晟,武漢植物園主任、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李紹華,重點實驗室部分學科組組長、成員及研究生共9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副主
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舉辦學術交流會
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舉辦2011年度首場學術交流會 為促進各學科組間的學習交流,同時為廣大研究生提供鍛煉的平臺,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于5月3日在武漢植物園舉辦了2011年度首場學術交流會。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彭俊華研究員和傅金民研究員主持,重點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作物種業創新發展
近年來,青海省科技廳圍繞全省特色農業發展需求,大力支持開展特色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育種技術方法創新和新品種引進示范工作,成功引育了一批以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糧草雙高青稞和特色蔬菜為代表的優良新品種,全省良種繁育能力顯著提高,對提高全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揭牌
5月15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揭牌啟動儀式在武漢植物園舉行。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院士和院生物局劉杰處長、段子淵處長等專家出席儀式并為實驗室揭牌。武漢植物園李紹華研究員擔任該重點實驗室主任,彭俊華研究員、傅金民研究員擔任實驗室副主任。 新成立的重點實驗室
農作物“癌癥”有救了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節能溫室中栽培瓜類、茄果類、豆類等蔬菜的面積不斷增加,重要土傳病害連年發生,素有植物“癌癥”之稱的植物青枯病和枯萎病是危害最大、損失最重、分布最廣的世界性土傳病害,作物一旦發病便回天乏力。 如今,被認定染上這類“絕癥”的植物,迎來了被治愈的新希望。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