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雜草科學大會在杭開幕近470名代表參會
6月18日,第六屆國際雜草科學大會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來自全球50個國家的近470名代表遠赴中國,來到素有“人間天堂”的浙江杭州參會。 國際雜草科學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本屆主題是“動態發展的雜草,多元化的治理策略”。 中方專家表示,中國是農業大國,本屆國際雜草科學大會移師中國,不僅搭建了展示全球雜草科學研究成果平臺,而且能更好地展示中國農業科技、生產水平和近年來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促進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間近距離的交流與合作。 據國內外專家介紹,全球氣候變化引起雜草群落結構發生變化是目前全球雜草科學研究的新課題。近年來,發達國家在轉基因抗除草劑作物、生物除草劑開發應用、生態控草技術、現代化信息技術在雜草監測和治理中的應用等方面有較多的研究,并針對動態發展的雜草問題提出多元化治理的理念,農藝措施、作物自身和其他生物的控草作用也成為雜草治理研究的熱點。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植物保護學......閱讀全文
國際雜草科學大會在杭開幕-近470名代表參會
6月18日,第六屆國際雜草科學大會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來自全球50個國家的近470名代表遠赴中國,來到素有“人間天堂”的浙江杭州參會。 國際雜草科學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本屆主題是“動態發展的雜草,多元化的治理策略”。 中方專家表示,中國是農業大國,本屆國際雜草科學大會移師中國,不僅
第六屆國際雜草科學大會2012年6月在中國舉辦
6月23~27日,第五屆國際雜草科學大會(The 5th International Weed Science Congress)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包括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多名專家學者在內的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雜草科學家參加大會。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雜草學分會主任委員張朝賢代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在大會
中國科學家揭示雜草稻遺傳機制,指導精準防控
“雜草稻出現在田間,與正常的栽培水稻爭陽光、水和養分,嚴重影響著水稻產量與品質。雜草稻米粒口感堅硬粗糙,如果農民在收割時混入了雜草稻,大米就賣不出好價錢。”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教授樊龍江說。 在田間,雜草稻是一枚“潛伏者”。從苗期開始,雜草稻就與栽培水稻一同拔節長葉,外形
中國科學家揭示雜草稻遺傳機制,指導精準防控
雜草稻是田間的“山寨版”水稻,直接導致稻田減產,品質下降。浙江大學聯合中國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通過基因組重測序及分析,揭示了雜草稻的遺傳機制,為雜草稻防治奠定理論基礎。相關論文日前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雜草稻出現在田間,與正常的栽培水稻爭陽光、水和養分,嚴重影響著水稻產量與品
研究發現雜草稻抗旱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創新團隊研究發現,雜草稻與栽培稻之間存在基因滲入,支持了雜草稻起源于栽培稻的去馴化觀點,發掘了雜草稻中的抗旱相關基因PAPH1,并驗證了其功能,為抗旱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與雜草稻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論支撐。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實驗植物學
玉米能誘使惡性雜草“自殺”
記者從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一種玉米新用途,即玉米具有誘導一種惡性雜草“自殺萌發”的能力。 據該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馬永清介紹,一種叫做“向日葵列當”的雜草,給亞洲、非洲以及東歐南部地區的蔬菜和農作物造成大量破壞。因向日葵列當自身缺
研究發現雜草稻抗旱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創新團隊研究發現,雜草稻與栽培稻之間存在基因滲入,支持了雜草稻起源于栽培稻的去馴化觀點,發掘了雜草稻中的抗旱相關基因PAPH1,并驗證了其功能,為抗旱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與雜草稻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論支撐。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
機器人用激光驅逐雜草
機器人在農田里自動識別雜草,并以短激光脈沖與其“搏斗”。對于盡可能避免使用除草劑的可持續農業而言,或可受益于這個聰明的想法。 事實上,德國波恩大學大地測量學和地理信息研究所Julio Pastrana博士和Tim Wigbels博士正在做這項研究。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啟動了EXIST商業計
湖北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8月4日,全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漢召開,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科技三會”)精神,表彰獎勵2015年度省科學技術獲獎單位和個人,動員部署創新強省建設。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鴻忠出席會議,為2015年度省科學技術突出貢
廣西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5月16日,2017年廣西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南寧舉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出席大會,自治區主席陳武在會上講話,并為獲獎代表頒獎。2016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勵項目共155項,為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13~2015年項目獲獎單位實現新增產值666.2億元,新增利潤81.4
國際極地科學大會在挪威開幕
國際極地科學大會6月8日在距挪威首都奧斯陸東北25公里的利勒斯特倫會展中心開幕。 包括中國在內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從事極地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應邀參加這次大會。他們將在為期5天的會議期間舉行1200多場報告會,分享極地環境和氣候變化研究的最新成果,為未來極地研究合作注入新的動
寧夏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7月16日,寧夏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銀川召開。會議表彰了第十九屆中國ZL金獎和2017年度自治區科技重大貢獻獎、科技進步獎獲獎代表。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出席會議并為獲獎代表頒獎,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咸輝講話。會議強調,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思想
2024國際基礎科學大會閉幕
7月26日,2024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在位于懷柔科學城的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圓滿閉幕。本屆大會持續13天,1000余名海內外科學家及知名學者,圍繞數學、理論物理、理論計算機與信息科學三大領域交流學術成果,促進跨領域和跨國科學合作。2024年度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領銜主講6場基礎科學報告,引發
轉基因技術會導致超級雜草問題嗎?
有人認為,種植轉基因作物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會破壞生態環境,認為轉基因作物將會誕生無法處理的“超級雜草”和“超級害蟲”。但事實上,任何使用單一農藥等手段進行抗蟲抗草處理都會引發抗性的誕生,與轉基因技術并沒有太大關聯。轉基因農業作物在種植時已經針對相應擔憂采取了措施,包括建立生物庇護所,多性狀基因策略
陜西省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4月9日,陜西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會議表彰了2018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獲得者和260項2018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中)中科院院士陶文銓(右),高級工程師宓傳龍(左)頒發2018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證書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
首屆科學數據大會探討“科研大數據與數據科學”
2月24日,首屆科學數據大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包括中科院院士郭華東、陳潤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在內的400多名專家、青年科研人員參會。 中科院副院長、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CODATA)中國全國委員會主席丁仲禮向會議發來賀信。他在賀信中表示,科研大數據和數據科學的作用越來越
世界碳科學大會在上海舉行
2011年世界碳科學大會于7月25日至29日在華東理工大學舉行,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共同探討碳科學領域最前沿、最熱門的研究方向。專家表示:“19世紀是鋼鐵時代,20世紀是硅的時代,21世紀可能是碳的時代。” 自2000年以來,世界碳科學年度大會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國家輪流舉辦,是
首屆人類世科學大會在西安舉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08.shtm6月17-18日,由中國地質學會主辦,中國地質學會人類世研究分會、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黃土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籌)、陜西省基礎學科(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共同承辦的“首屆人類世科
萬鋼出席國際基礎科學大會
7月16日,首屆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在京隆重開幕。本次大會主題為“聚焦基礎科學,引領人類未來”,重點圍繞數學、理論物理、理論計算機與信息科學三大基礎科學領域展開學術研討和交流,是國際基礎科學領域的頂級學術盛會。中國科協主席萬鋼 、科技部副部長張廣軍、北京市副市長于英杰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大會主席
湖北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 4月2日,湖北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重要思想,隆重表彰為湖北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出席大會,并為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鄧秀新院士頒獎。湖北省委副書
專家呼吁警惕稻田雜草高抗藥性風險
從正在此間召開的全國水稻生產機械化與雜草防控研討會獲悉,草害目前是與病蟲害并列的對農業生產三大危害之一,雜草危害導致每年全球農業產值損失高達13.2%,每年糧食產量損失更相當于約10億人一年的口糧。與會專家呼吁,警惕我國水稻生產中愈演愈烈的雜草高抗藥性風險。 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研究員梁帝允
氣候培養箱介紹氣候對雜草的影響
氣候培養箱控制系統的特點:微電腦全自動控制,控制板一體化,觸摸開關可任意設定各個實驗段運行時間、溫度、濕度、光照值。可顯示實驗周期(天數),運行時間、實際溫濕度值(自動加濕除濕)、設定溫濕度值、剩余時間和光照級別。并具有周期轉換功能。具有超溫和傳感器異常保護功能,保證儀器和樣品安全;選配全光譜的植物
劉建秀:讓雜草變身綠茵場“主力”
人物檔案 劉建秀,生于1964年,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草坪草種質發掘與創新利用研發工作。 別人出差帶回來的是土特產,她帶回來的卻只是幾棵小草;坐在公交車上,別人看窗外的風景,她的眼中卻只有路邊花壇里的小草…… 作為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研
抗除草劑作物對雜草管理的影響
抗除草劑作物現在在美國和加拿大很常見。通過適當的管理,這些同樣的作物性狀技術也可以在雜草綜合管理中發揮關鍵作用——減少除草劑的使用強度和雜草種群的選擇壓力。 但這種雜草管理的潛力與田間實際情況相符嗎?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回顧了25年來在北美大平原、美國西北地區和加拿大大草原上抗除草劑作
中國冰凍圈科學大會探索減緩冰凍圈影響科學對策
第一屆中國冰凍圈科學學術大會日前在京召開。會議以“冰凍圈變化、影響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探討了冰凍圈的變化機理以及對全球和區域氣候、環境的影響,并探索減緩和適應冰凍圈影響的技術和科學對策。 冰凍圈科學委員會主席秦大河介紹說,2000年世界氣候研究計劃專門啟動了新的核心計劃——氣候與冰凍圈計劃,
日本一民間組織稱發現轉基因雜草
日本一民間研究組織日前稱,該組織研究人員在三重縣發現一種雜草含有轉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這是在日本境內首次發現轉基因雜草。 這種雜草名為蔊菜,是在草地、農田和空地等處生長的日本本地品種雜草,與油菜同為十字花科植物。日本名為“思考轉基因食品中部之會”的民間研究組織在三重縣境內采集了1
新型轉基因水稻使用雜草基因來對抗干旱影響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曾表示,大米是僅次于玉米和小麥的第三大糧食作物,許多國家世界大部分地區的主食是大米。 隨著需求的增加和氣候變化影響的不斷增加,水稻的干旱脆弱性日益受到關注。據外媒報道,現在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可持續資源科學中心(CSRS)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新的轉基因水稻,其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
今天,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隆重表彰為上海科技創新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強調,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升上海國際競爭力,關鍵要依靠科技創新,實現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動力轉換。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對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舉行
2月25日上午,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政府會展樓隆重舉行。省領導羅保銘、劉賜貴、李 軍、許 俊、李秀領、胡光輝、賈東軍、王路、史貽云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會議由副省長王路主持。 在大會開始前,羅保銘書記、劉賜貴省長等省領導親切接見了獲獎代表,與他們合影留念。羅保銘書記對獲獎代表的突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5月22日上午,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濟南隆重召開,表彰為科技創新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出席會議并為獲得2016年度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的胡敦欣院士頒獎。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講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群主持會議。省領導于曉明、張新起、王書堅、趙家軍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