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大連化物所發表非絕熱動力學研究成果
波恩-奧本海默近似在F+D2重要化學反應中失效 8月24日出版的《科學》雜志發表了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102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第317卷5841期1061-1064頁),這是該課題組繼2003、2006之后第三次在《科學》上發表論文。楊學明和張東輝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實驗室自行研制的先進的氫原子里德堡態飛行時間譜—交叉分子束儀器(國內獨此一家),觀測到了F* + D2反應,發現在低碰撞能下激發態氟原子的反應性居然比基態氟高出很多,表明波恩-奧本海默近似的圖像對于F+D2反應是不適用的。 “波恩-奧本海默近似”是理論化學最重要的近似,是確立分子勢能面概念的前提條件,一般動力學理論研究都基于這個模型。根據“波恩-奧本海默近似”,激發態氟原子F*與D2化學反應是不應發生的。 由于氟原子束中激發態氟原子濃度和基態氟原子濃度的相對比例對于這項研究至關重要, 所以該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實現化學反應的立體動力學精準調控
化學反應無處不在。如何精確調控化學反應是化學科學研究的核心目標之一。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工程師通過添加催化劑、改變化學過程的溫度與壓力等宏觀參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化學反應,得到所需的化學反應產物。隨著人類對化學反應的認識不斷深入到原子分子尺度和量子態的層面,如何在微觀水平上進一步發展精確調控化
大連化物所實現化學反應的立體動力學精準調控
近日,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十一室)楊學明院士、肖春雷研究員實驗團隊聯合張東輝院士、張兆軍副研究員理論團隊,在分子反應動力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通過控制分子化學鍵方向,實現了化學反應的立體動力學精準調控。 化學反應無處不在。如何精確調控化學反應是化學科學研究的核心目標之一。在化
《科學》:大連化物所發表非絕熱動力學研究成果
波恩-奧本海默近似在F+D2重要化學反應中失效?8月24日出版的《科學》雜志發表了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102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第317卷5841期1061-1064頁),這是該課題組繼2003、2006之后第三次在《科學》上發表論文。楊學明和張東輝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實驗
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由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室肖春雷、孫志剛、楊學明、張東輝等撰寫的論文Dynamical Resonances Accessible Only by Reagent Vibrational Excitation in t
大連化物所四原子體系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在6.9kcal/mol碰撞能下HD + OH → H2O + D微分反應截面的實驗(A)和理論(B)結果比較 化學反應微分截面的實驗測量能夠最細致地反映一個化學反應的本質特征,而通過求解在勢能面上運動的原子核的薛定諤方程來得到基元化學反應的微分截面則是量子動力學理論計算的終
打造“世界最強光源”
楊學明在大連化物所實驗室真空腔體前。 自由電子激光諧波放大器。 楊學明在實驗室與學生交流。 楊學明,1962年10月生于浙江德清,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動力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化學會化學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用戶專
大連化物所公眾科學日開啟“科學探索之旅”
5月17日至18日,大連化物所第25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星海園區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七十五載,逐夢科學”,共有上萬名公眾走進大連化物所,參加這場“科學探索之旅”。活動現場。大連化物所供圖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大連化物所建所75周年。本次活動從研究所過去七十五年的科技歷程中,精選出16個
大連化物所在模式選擇化學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劉舒、研究員張東輝在模式選擇化學領域取得新進展,證實了H+H2O振動激發反應中的局域模式圖像。相關研究成果以A local mode picture for H atom reaction with vibrationally e
“天作之和”團隊:簡單反應“玩”出復雜花樣
2006年,《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布了一篇關于基元化學反應F+H2→HF+H的論文,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重點實驗室的張東輝、楊學明等共同完成。這項工作首次在實驗中觀察到了全量子分辨率的F+H2分子化學反應的共振現象,并被證實共振現象是由兩個共振
“天作之和”團隊:簡單反應“玩”出復雜花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593.shtm 2006年,《科學》(Science)雜志上發布了一篇關于基元化學反應F+H2→HF+H的論文,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重點實驗室的張東輝、楊
首屆世界華人計算生物和分子模擬大會在大連舉行
8月11日至13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理論計算中心主辦,分子模擬與設計研究組(1106組)承辦的第一屆世界華人計算生物和分子模擬大會在大連化物所舉行。來自海內外的理論與計算化學、計算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1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安排大
湖州市德清縣政府及企業代表團訪問大連化物所
3月5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政府縣長胡國榮率德清縣當地政府部門及經濟開發區企業代表9人訪問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大連化物所副所長楊學明、相關科研人員及科技處相關人員出席了交流會。 胡國榮介紹了德清的經濟科技、產業特色及經濟開發區等方面的情況,表達了對科技的渴求和大連化物所
“中美化學物理及界面化學前沿研討會”在大連化物所召開
6月1日至2日,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一行七人到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參加“中美化學物理及界面化學前沿研討會”。會議由楊學明研究員主持,清華大學的李雋教授,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楊學明研究員、申文杰研究員、李微雪研究員、楊啟華研究員、傅強研究員等相關科研人員參加了會議。本次研討會
大連化物所研究發現手性歧化反應的收斂現象
? 手性自歧化氫轉移機理圖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手性合成課題組周永貴研究員和樊紅軍研究員合作發現了一個新穎的不對稱歧化反應的收斂現象。相關研究結果以通訊的形式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美國化學會志》上(J. Am. Chem. Soc. 2011, 133, 6126-6129)。
大連化物所納米反應器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啟華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在納米反應器的制備與應用方面取得新成果。相關結果以研究通訊的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雜志上(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36), 9164–9168.),并被選為當期的“熱點論文”。 在自然界中,
大連化物所實現半導體光催化硼化反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室有機硼化學與綠色氧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戴文團隊,在多相光催化硼化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選用易于制備的硫化鎘納米片作為多相光催化劑,利用光生電子—空穴的協同氧化還原作用,通過選擇性硼化反應,實現了烯烴、炔烴、亞胺以及芳(雜)環的高值轉化,合成了硼氫化和
楊學明院士:時間鏡中的十三年
時間如同一面不會撒謊的鏡子。進入大連化物所13年來,第一批“萬人計劃”入選者楊學明的時間都到哪里去了?時間之鏡對楊學明的寫照是:研發科學儀器、做出科研成果、培育科學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所在的小樓樸素別致,依山而建,隱在一
中科院分離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大連化物所召開會議
1月25日至27日,中國科學院分離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張玉奎院士主持,學委會委員盧佩章院士、姚守拙院士、汪爾康院士、陳洪淵院士、江桂斌院士、劉虎威教授、張祥民教授、張濤研究員、鄒漢法研究員、關亞風研究員
楊學明:歸來是生命的輪回
編者按: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國科學院圍繞創新科技目標,實施“創新2020”人才發展戰略的第一年,各項人才工作全面展開,人才系統工程不斷深入推進。“千人計劃”、“百人計劃”、“西部之光”等重要人才計劃工作成效顯著,一大批優秀的中青年科學家正在和諧
楊學明院士:親手研制儀器-破解科學難題
楊學明在實驗室 資料照片 我們趕上了非常好的時代,認識到基礎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為基礎科學提供了有力支撐,使得科學家的科研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我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16年前,楊學明做出了一個決定——回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大連化物所D+H2O交換反應動力學文章被選入JCP推薦特刊
近日,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編輯部發來通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傅碧娜、張東輝兩人發表于該雜志2012年期刊上關于D原子和水分子交換反應的全維量子動力學研究的文章(J. Chem. Phys. 136, 194301 (2012))被選入2012
美國《科學》雜志到大連化物所采訪科研人員
4月22日,美國《科學》雜志國際合作與運營副總監吳若蕾及記者一行,到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別對李燦院士、楊學明院士和劉中民研究員進行專訪。 采訪前,科技處相關人員向來賓介紹了大連化物所基本情況。隨后,來訪記者在各受訪科技人員的實驗室進行了實地交流與采訪。李燦院士、楊學明院士和劉中民研究
大連化物所和浙師大合作重點研發激光儀器設備
5月16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浙江師范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浙江師范大學杭州校區為基地,共同建設浙江師范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國家技術轉移浙江分中心,加強區域合作。 重點在新型激光儀器設備研發、應用催化和新能源境外推廣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技術研發和
大連化物所碧辟能源創新實驗室揭幕
9月14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舉行“大連化物所-碧辟能源創新實驗室揭幕儀式”。BP集團研發技術總監David Eyton、煉油市場研究技術總監Charles Cameron、BP中國區科技副總裁Angelo Amorelli,大連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副所長劉中民,能源創新實驗室BP方
大連化物所揭示雙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研究員韓克利團隊在全無機非鉛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合成出非鉛鋯(Zr)基空位有序雙鈣鈦礦納米晶體,詳細討論了其發光動力學機理,為開發新型無機熒光粉提供了策略。 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是一種可獲得較高激子
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會議
2010年度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學委會會議現場 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11月9日在大連召開。學術委員會委員(按姓氏拼音排列)包信和、邊文生、戴海龍、丁大軍、韓克利、何國鐘、侯建國、孔繁敖、劉國平、王秀巖、伍灼耀、嚴以京、楊
國際清潔能源科學大會在大連化物所開幕
4月10日下午,國際清潔能源科學大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ean Energy Science)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此次會議是由大連化物所和英國皇家化學會聯合發起和共同主辦,是在全球范圍
大連化物所瓦爾登翻轉取代反應機理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東輝、副研究員劉舒團隊在瓦爾登(Walden)翻轉取代反應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首次對一個通過瓦爾登翻轉機理實現的取代反應進行了精確的理論研究,獲得了詳盡的動力學信息和清晰的物理圖像,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
直播預告|楊學明-X-張東輝:理論實驗雙劍合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29.shtm 直播時間:2024年3月28日(周四)20:00 直播平臺: 科學網APP (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視頻號
“表面光化學動力學研究裝置”接受績效考評
項目績效評價會現場 根據財政部《關于做好中央部門2010年試點項目績效考評有關工作的通知》(財辦預 [2011]1號)等文件的要求,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委托北京華盛中天咨詢有限公司組織財務和業務專家對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的中科院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