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防腐、防蟲市場巨大,但傳統處理方法存在藥劑毒性殘留大、易流失等問題。在這一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年前就布局一批基礎研究項目,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段新芳就是這一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在科學基金的資助下,段新芳等人的研究為這一技術走向市場作出了努力。 蝦皮蟹殼作用大 殼聚糖是從螃蟹殼、蝦皮等廢物資源中提取的綠色高分子復合物。 “殼聚糖的前身是甲殼素,存在于硬殼類水產品的甲殼中,和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相似,是一種長鏈化合物。”段新芳說。 甲殼素不溶于水、酸等物質。經進一步提取,就可得到殼聚糖。它溶于稀酸,這樣其化學反應活性就大大提高,在市場上作為一種化工原料出售。 “我們當時主要想解決木材防腐、防蟲方面的問題。出發點一是環保,二是資源的綜合利用。”段新芳說,“在我們將殼聚糖用在木頭防腐、防蟲處理前,作為一種高分子復合物,人們卻不知它該用在何處,也沒人用。我們就針對這一原料,進行下游產品開發。” 此前,木材防......閱讀全文
木竹材保護主要通過防腐、干燥、阻燃和改性等手段實現。節約和合理利用木竹材資源,對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現實意義。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資助下,浙江農林大學教授鮑濱福領銜的團隊經過十多年攻關,成功研發出系列新型木竹材保護劑,解決了現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