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環境穩中向好
3月19日電,國家海洋局19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但入海河流水質狀況不容樂觀,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嚴重。 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管轄海域海水環境維持在較好水平,夏季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6%,連續三年有所增加。與上年同期相比,夏季劣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減少3700平方公里。 國家海洋局生態環境保護司副司長霍傳林說,除了海水質量總體有所改善、生物多樣性狀況保持穩定之外,2017年,海洋功能區環境狀況基本滿足使用要求,陸源入海排污口達標排放次數比率有所升高,赤潮、綠潮災害面積大幅減少。 霍傳林同時表示,近岸海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公報指出,近岸海域主要存在4大環境問題: ——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嚴重。2017年冬、春、夏、秋四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類海水水質的海域面積,分別占近岸海域的16%、......閱讀全文
國家海洋局:海洋生態環境穩中向好
? 3月19日電,國家海洋局19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但入海河流水質狀況不容樂觀,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嚴重。 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管轄海域海水環境維持在較好水平,夏季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約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6
國家海洋局:南沙島礁擴建不會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國際在線消息: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中國在南沙群島部分駐守島礁上的建設將于近期完成陸域吹填工程。針對該工程建設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由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地質水文等專業的院士和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進行了科學論證。 一、工程建設堅持生態環保理念 南沙島礁擴建工程堅持“綠
國家海洋局部署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建設
從國家海洋局獲悉,國家海洋局部署開展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建設。該系統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開發、統一實施”的原則,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業務數據為基礎,通過多元數據信息綜合利用等手段,建立綜合信息系統平臺,為國家(海區)、省(中心站)、地級市(海洋站)、縣4級海洋環境管理部門的監督管
國家海洋局確定2014年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任務
國家海洋局表示,2014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將主抓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海洋環境監管監測、公益服務監測、海洋生態環境風險監測、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試點監測等5項主要任務。 國家海洋局日前印發的《2014年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任務》顯示,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方面,2014年我國沿海各海洋
國家海洋局:加強南沙島礁及附近海域生態環境保護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目前,南海現有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科研以及海上航行安全等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不足,為此,國家海洋局著手制定規劃,加強南沙島礁及其附近海域的保護、開發利用以及相關管理活動,提升南海地區海上公共服務能力。 南沙海區遠離大陸,航線密集,漁業資源豐富。由于過度捕撈生物資源現
國家海洋局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堅持統籌規劃、全面設點,全國聯網、測管協同,形成國
國家海洋局:2020年全面建成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 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目標是,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科學布局,監測預警能力、信息化和保障水平顯著提升,監測數據信息互聯共享、高效利用,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全面建成協調統一、信息共
國家海洋局推進海島生態文明
國家海洋局日前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召開的第十八次全國海島聯席會議發布《適用于海島的節能環保技術產品目錄》。國家海洋局副局長張宏聲表示,今后在海島生態保護和開發利用上,要加強政府引導,通過政策、資金等手段,引導節能環保技術產品在海島地區推廣應用。 同時,國家海洋局在會上還發布了
長三角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方案通過評審
由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會同蘇滬浙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編制的《長三角海洋生態環境立體監測網建設及動態評估專項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專項工作方案》), 12月23日在滬通過國家海洋局主持的專家評審。 由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爐院士等7位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組,聽取了《專項工作方案》工作背景
國家海洋局與大連市簽署合作協議
?? 11月8日,國家海洋局、大連市政府在京召開共同推動海洋事業發展座談會,并簽署了《國家海洋局、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海洋領域合作的協議》。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大連市長肖盛峰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石青峰參加座談。 根據協議,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大連市海洋管理
國家海洋局召開院士座談會
本報訊(記者 王自堃)12月13日,國家海洋局在京召開院士座談會。會議邀請海洋局系統院士、中青年海洋科技骨干專家,局科學技術司、局科研院所和業務中心等部門單位相關負責人,圍繞推進院所能力建設、深化改革和提升海洋科技創新水平等建言獻策。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出席座談會并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
國家海洋局發布《全國海島保護規劃》
國家海洋局今天正式發布《全國海島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繼《海島保護法》之后,我國推進海島事業發展的又一重大舉措。? 在全面分析當前海島保護與利用現狀、問題和形勢的基礎上,《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海島生態保護顯著加強、海島開發秩序逐步規范、海島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特殊用途海
我國首個“赤潮災害立體監測重點實驗室”在滬成立
我國首個“國家海洋局海洋赤潮災害立體監測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下稱“重點實驗室”)在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正式成立并揭牌。這是國家海洋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領導人指示精神的又一重要舉措。該實驗室是我國在海洋赤潮災害監測技術與應用方面的首個重點實驗室。它的成立標志著在海洋監測技術的研究及成果應用與海洋行政
國家海洋局:天津港港池及周邊海域海水中未檢出氰化物
科技日報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16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根據監測結果,天津港港池及周邊海域海水中未檢出氰化物、揮發酚。東疆港區以東附近海域海水中無機氮含量較8月14日有所上升。鑒于無機氮為營養鹽不屬于有毒物質,暫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及海上生產生活產生影響。 8月15日,國家海洋
《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共享服務程序(試行)》發布
近日,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發布了《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共享服務程序(試行)》(以下簡稱《共享程序》),并在其門戶網站——中國海洋信息網(www.coi.gov.cn)上公開了《共享程序》全文。《共享程序》體現了按需申請、公益服務、保障安全的基本原則,較好地展現了監測數據的公益性質,推動了監測數據共享
國家海洋局:渤海溢油生態索賠相關工作正在進行
國家海洋局相關負責人16日表示,渤海溢油事故生態索賠的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有關結論將在確定后及時向社會公布。 該負責人稱,渤海灣溢油索賠一事,國家海洋局目前正在按有關程序進行調查、評估,尚沒有得出結論。 此外,國家海洋局網站發布的一份公告稱,2011年6月
優化監測網絡布局-提升海洋環保能力
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運行管理機制、優化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布局、推進監測信息集成共享和信息公開、提升海洋綜合管理和服務支撐效能、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標準規范體系、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能
《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印發
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關于推進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運行管理機制、優化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布局、推進監測信息集成共享和信息公開、提升海洋綜合管理和服務支撐效能、健全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評價標準規范體系、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能
國家海洋局采購1400萬儀器設備
一、項目名稱: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2011年度儀器設備招標項目(4) 二、招標編號:SITEN-SX6-NE11162 三、招標單位: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 地 址:上海浦東新區東塘路630號 郵 編:200137 聯系人: 鮑昌能 電 話:021-58
國家海洋局顯示:東海污染形勢嚴峻
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近日發布《2009年東海區海洋環境公報》顯示,東海區海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嚴重污染區域集中在江蘇射陽河口、長江口、杭州灣、浙江舟山群島和樂清灣等海域。 該公報表明,2009年,東海區海洋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為91950平方公里,其
國家海洋局出臺細則規范海洋標準管理
7月18日,國家海洋局印發《海洋標準化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即日起施行。《細則》對海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實施和監督的全過程管理進行了詳細規定,為建立海洋標準化三級管理制度體系夯實基礎。 《細則》明確,海洋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立項以海洋標準化規劃及標準體系為依據,一般采取集中立項申報、審
國家海洋局公布去年海域使用管理情況
國家海洋局日前正式對外發布《2011年海域使用管理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從海域管理政策法規、海洋功能區劃、海域權屬管理、海域有償使用、圍填海管理、海域勘界、海域動態監視監測、海域使用論證管理、海域海岸帶整治與修復等幾個方面全面總結、回顧了2011年全國及11個沿海省(區、市)海域使用管理情
國家海洋局: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嚴重
?? 國家海洋局近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但入海河流水質狀況不容樂觀,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嚴重。 公報顯示,近岸海域主要存在四大環境問題: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嚴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佳,陸源入海污染壓力仍較大,海洋環境風險
國家海洋局修訂印發《海洋聽證辦法》
為進一步完善海洋聽證制度,規范聽證程序,國家海洋局近日修訂印發了《海洋聽證辦法》(簡稱《辦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原《辦法》《海洋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實施規則》(國海辦字〔2003〕344號)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廢止。 修訂后的《辦法》分為總則、一般規定、依申請聽證、依職權聽證、附則5章,共
國家海洋局首發《中國的南極事業》報告
國家海洋局今天對外公開發布了《中國的南極事業》。這部我國政府首次發布的白皮書性質的南極事業發展報告,全面回顧了我國南極事業30多年以來的發展成就,介紹了我國依據南極條約體系要求,制定國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加強國內南極活動管理,有效保護南極環境和生態系統的情況。 報告稱,中國一貫支持《南極條約》
國家海洋局:推動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等三項制度
在7月10日召開的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上,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在致辭中表示,“十三五”時期,國家海洋局將推動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海洋污染總量控制制度和海洋督察制度,大力推進藍色港灣、南紅北柳、生態島礁等重大生態工程。 王宏表示,異常的氣候、持續的
我國建立海洋生態質量通報制度
國家海洋局近日印發《關于建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通報制度的意見》,實施面向沿海地方政府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通報制度。通過對海洋環境突出問題和熱點問題進行信息發布,督促沿海地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遏制海洋環境惡化趨勢。 根據意見,通報制度實施的主體是國家、省級海洋主管部門,通報的對象是沿海地方政府。對
海洋學會和生態、海域重點實驗室2015年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2015年12月4日,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環境科學分會偕同國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國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海洋學會、大連市海洋學會聯合召開了2015年學術年會。來自國家海洋局一所丁德文院士、國家海洋局二所金翔龍院士、局海域司潘新春司長、江蘇省海洋局湯建鳴局長、夏前寶副局
我國東海區開展海洋環境“春季體檢”實時了解“健康狀況”
國家海洋局東海監測中心監測人員,5日乘坐先進的中近海綜合調查船“向陽紅28”號從上海起航,赴東海區開展海洋環境的“春季體檢”。 據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環保處負責人介紹,為實時了解我國東海區海洋環境的“健康狀況”及其變化趨勢,東海區在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開展四次海洋環境的“大監測”,對海洋水質
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管系統今年將全面上線運行
日前來自國家海洋局的消息稱,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海洋生態保護與建設、海洋環境監督與管理、視頻會商等4個核心子系統已經上線試運行。該系統綜合數據庫基本建成,系統制度標準體系已初步建立,計劃今年全面上線運行。 據了解,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