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配方食品監管日趨嚴格,繼國家推行配方奶粉注冊制后,嬰幼兒配方食品管理又擬推行備案制,1月30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其官網掛出《嬰幼兒配方食品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使用牛初乳原料嬰幼兒配方食品不予備案,而國家乳業技術創新牛初乳產業聯盟會會長段旭煌為牛初乳“抱不平”,認為單獨提牛初乳禁用會給消費者誤解,牛初乳行業將再一次遭受打擊。 四種情況不予備案 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是2018年3月1號,意見稿規定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未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標簽等事項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的,不得組織生產。 同時,意見稿還指出,四種不予備案的情況,包括以分裝、委托加工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同一企業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嬰幼兒配方食品的;使用牛初乳原料或在0-6月齡段產品中使用香精香料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應予以備案的情形。 此外,備案材料虛假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被......閱讀全文
近日,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談及“牛初乳禁令”,使得牛初乳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9月1日起,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 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三類食品禁止添加牛初乳。目前,距離正式實施的日期只有不到兩周的時間。
專家表示,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無法滿足嬰兒的需求,很難說長期服用牛初乳提高了孩子的免疫力。 將于9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項新規定將一向被鼓吹得神乎其神的含牛初乳的產品推向了尷尬境地,也讓眾多媽媽迷惑不已。衛生部明確提出“嬰幼兒配方食品(指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
專家就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事答疑 近日,衛生部函復質檢總局關于進口牛初乳類產品適用標準問題時稱“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引發社會關注。為此,有關專家作出解釋。 專家稱,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后7天之內的乳汁,屬于生
編者按:今年春節前夕,國家食藥總局發布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備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再次指明,使用牛初乳原料的嬰幼兒配方食品不予備案,又將牛初乳的話題拉回到人們的視線中。其實,早在2012年前衛生部在給質檢總局的復函《衛生部辦公廳關于牛初乳產品適用標準問題的復函》中明確指出,嬰幼兒配方食品中
7月25日,國健集團旗下嬰幼兒食品品牌“高培”宣布啟動“再現牛初乳傳奇2——高培健康全餐計劃”,提出“讓所有喝奶粉的寶寶都能吃上牛初乳”,建議嬰幼兒在食用配方奶粉的同時補充牛初乳,以補充“免疫”功能。 然而,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原衛生部2012年頒布的牛初乳禁令并未解除。為高培牛初乳站臺的
衛生部日前重申,“嬰幼兒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并強調這一要求將自9月1日起執行。消息一出,國內證券市場乳業股普跌,一度銷售火爆的牛初乳嬰幼兒食品也將面臨退市。宣稱高營養價值的牛初乳為何被禁止添加到嬰幼兒食品中? 牛初乳身世揭秘 到底何為牛初乳?記者
今年4月衛生部發布的一份規范牛初乳行業的文件引起了軒然大波,盡管8月份衛生部對牛初乳問題進行了解釋說明,但業內人士稱,該文件內容仍然被誤讀誤解。上周末召開的“2012中國牛初乳產業發展研討會”上,相關專家對誤讀再次進行澄清。 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周邦勇介紹,近幾年來,整個牛初乳行
近年來,嬰幼兒食品問題頻發,導致國內消費者信心降到歷史低位。 嬰兒食品亂添加案又再發生。記者昨天獲悉,國內知名嬰兒食品品牌“貝因美”營養米粉因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豬骨粉,被消費者告上法庭,日前該案在廣州越秀區法院審結,法院判定貝因美敗訴。 緣起消費者訴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我們都知道牛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是蛋白質和鈣的最佳來源,而牛初乳出現在市場上之后立刻成為不少新爸爸、新媽媽的消費熱點。牛初乳為什么這么火熱,它到底是什么,它和牛奶在營養價值上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衛生部最近要叫停牛初乳,
近日,隨著貝因美“紫菜骨粉高鈣營養米粉”違規添加豬骨粉事件的曝光,嬰幼兒食品添加劑問題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事實上,包括輔食、奶粉在內的嬰幼兒食品被指添加劑違規已不是第一次。頻頻“添亂”的添加劑令本就處于風口浪尖的嬰幼兒食品行業,更加令人擔憂。 嬰幼兒食品無處不“添加”
在超市為孩子選擇食品,一邊是普通品種,一邊是標有"兒童"字樣的貨品,你會選哪樣?在記者隨機調查中,八九成家長偏向選擇后者。而有心的家長對照其營養成分表,卻發現所謂"兒童專用"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沒有太大差異。有些追求色、味的兒童食品,其添加劑的使用甚至更甚。據記者了解,在我國各項食品相關標準中,
核心提示:作為乳汁中一種特有的活性蛋白物質,乳鐵蛋白被廣泛認為具有調節免疫、抑制病毒和有害菌等作用,其產品也因此受到不少家長的追捧。然而,新京報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一些所謂的乳鐵蛋白粉實質上是帶有“乳鐵”商標的乳清蛋白固體飲料。這樣的普通食品經過搖身一變,售價普遍在300元以上,直逼甚至超過乳鐵蛋
2013年第53號 質檢總局關于實施《進出口乳品 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 有關要求的公告 國家質檢總局2013年1月24日公布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令第152號,以下簡稱《辦法》),將于2013年5月1日起實施。為進一步明確《辦法》的相關內容,保證《辦法》順利
牛初乳究竟能不能給孩子們吃,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昨天在京舉行的“2012中國牛初乳發展研討會”上,中國疾控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等多位食品安全專家為牛初乳“正名”,指出“嬰幼兒不能食用牛初乳”是一個認知誤區。 國家乳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牛初乳產業聯盟昨天宣布成立,并呼吁盡快制定出臺
牛初乳究竟能不能給孩子們吃,到底有沒有營養價值?昨天(12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2012中國牛初乳發展研討會”上,中國疾控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等多位食品安全專家為牛初乳“正名”,指出“嬰幼兒不能食用牛初乳”是一個認知誤區。 國家乳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牛初乳產業聯盟昨天宣布成立,并呼吁盡快
國家質檢總局網站近日全文公布了《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細則規定,采購制度應保證對購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進行三聚氰胺檢驗。 根據細則規定,乳制品包括液體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乳粉
附件1 需要辦理檢疫審批手續的進口乳品種類 1. 生乳(是指從健康奶畜乳房中擠出的無任何成分改變的常乳) 涉及HS編碼:0401200000 2. 生乳制品(是指直接以生乳為主要原料,未經過熱處理殺菌過程的乳制品) 涉及HS編碼:0403100000、040610000
為保障食品安全,今年我國加大對進境乳制品的把關,對非首次進口乳制品增加多種重金屬元素的檢測,同時還將對境外生產基地增強監管,并建立境外企業注冊管理與口岸檢驗檢疫的聯動機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追溯分析,對注冊企業采取風險警示、加嚴監管、撤銷注冊等相應措施。 2月3日,筆者從國家質檢總局最新公布
4月33日,筆者從國家質檢總局最新公布的新一期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中獲悉,2014年12月,有359批次進境食品、化妝品檢出問題,其中進口乳制品有多批次上黑榜。有統計顯示,批次進境食品、化妝品檢出問題,其中進口乳制品有多批次上黑榜。有統計顯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間不合格進
我國將新增多項重金屬檢測,并對境外備案乳企實施動態管理 2月3日,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最新公布的新一期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中獲悉,2014年12月,有359批次進境食品、化妝品檢出問題,其中進口乳制品有多批次上黑榜。有統計顯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間不合格進境乳制品名單中,
為進一步加強對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的監督管理,保障進出口乳品的質量安全,近日,質檢總局發布關于調整《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實施要求的公告,新要求對進口乳品檢驗檢疫作出了兩處明顯的調整。 一是檢疫審批范圍有新增。以巴氏殺菌工藝生產加工的調制乳也將加入需要辦理檢疫審批手續的行列。
寧波檢驗檢疫局昨日對外公布,為進一步加強對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的監督管理,保障進出口乳品的質量安全,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近日,質檢總局發布關于調整《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實施要求的公告,相較于之前的實施要求,新要求對進口乳品檢驗檢疫作出了兩處明顯的調整。 一是檢疫審批范圍有新
2013年二季度,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對我省企業生產的乳制品及特殊膳食食品進行了抽查,共抽查全省19家企業生產的液體乳(滅菌乳、酸奶)、嬰幼兒配方乳粉以及嬰兒營養米麩等共36批次,合格36批次,抽樣批次合格率為100%。 檢驗結果表明,我省乳制品及特殊膳食食品生產企業能從原輔料、生產衛生環
9月份,央視曝光了“第一口奶”背后暗藏的灰色產業鏈。在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嬰幼兒喂養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六個月純母乳喂養對嬰兒和母親有諸多好處。寶寶真的會因為“第一口奶”而拒絕母乳喂養嗎?專家表示,“第一口奶”對寶寶會產生一些影響,但不會因為對口味的依賴而拒絕母乳。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
國家質檢總局網站近日全文公布了《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細則規定,采購制度應保證對購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進行三聚氰胺檢驗。 根據細則規定,乳制品包括液體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
氣相色譜儀種類很多,這就導致很多朋友不知道選擇什么型號的。我們科捷分析儀器廠家有通用型氣相色譜儀還有行業專用的氣相色譜儀,如何選擇就得看我們所分析的對象。通用型氣相色譜儀有很多好處,分析對象包含很多,局限性就小了很多,很受廣大用戶的青睞,本文就通用型儀器的應用范圍做一下簡單的介紹,為大
最近,一則"國內兒童最常用的7大魚肝油品牌都不合格"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被頻繁轉載,導致媽媽們心生恐慌。中國經濟網記者調查后發現,這則消息早在2009年就出現,而且多次被媒體辟謠是假消息。疑似發布者親寶網和太平洋親子網均表示否認,并稱對具體情況不太知情。 消息源頭"撲朔迷離" 近日,
“7品牌魚肝油不合格”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廣泛傳播。(手機截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7日訊(記者 段丹峰)最近,一則“國內兒童最常用的7大魚肝油品牌都不合格”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被頻繁轉載,導致媽媽們心生恐慌。中國經濟網記者調查后發現,這則消息早在2009年就出現,而且多次被媒體辟
食品衛生警示燈 進口的卡夫芝士過期、宜家蛋糕細菌超標、資生堂防曬霜含鎘……國際知名品牌產品一貫深得市民信賴,但近年來也頻爆出問題。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今年1月份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其中不合格食品共240批次,不合格化妝品7批次,不乏卡夫、雀巢、宜家等國際知名
在國內對進口奶粉需求強勁的背景下,洋奶粉今年大量涌進國內市場,量價齊增。然而隨著洋奶粉洶涌而至,問題洋奶粉、問題洋乳制品的批次和重量也在激增。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公開信息顯示,截至本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共發布了6次進境食品和化妝品不合格名單,其中最新一次發布的信息是今年6月份進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