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確認暗能量存在推動宇宙加速膨脹
此次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之一便是測量宇宙中星系打大尺度分布情況。英-澳望遠鏡的數據在研究中功不可沒。這是一幅示意圖,宇宙處于引力和暗能量的平衡之中,圖中用下方的綠色網格線代表引力,而用上方的紫色網格代表暗能量。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道,運用最先進的天文測量技術,日前天文學家通過巡天觀測確認了神秘的暗能量的存在。暗能量占據宇宙全部物質的74%,它是宇宙加速膨脹的推手。宇宙的膨脹進程處于兩種相克的力量平衡之中,如同陰陽相克。其中的一種力量是引力,它們的作用使膨脹減速,而另一種強大的反制力量則是暗能量,它使宇宙加速膨脹。而現在看來,暗能量勝出了。 這項研究基于科學家們對20萬個星系進行的觀測。研究人員運用兩種不同的手段來對先前的暗物質觀測結果進行驗證。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已......閱讀全文
暗能量或使宇宙膨脹永不停止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1日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研究人員利用號稱“宇宙放大鏡”的星系團,推斷出宇宙中神秘暗能量的分布情況,并得出結論認為其可能會使宇宙繼續擴張下去,永不停止,宇宙終將變成無垠的寒冷荒蕪之地。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科學》雜志上。 暗能量被認為占據了宇宙
宇宙膨脹或源于反物質而非暗能量
自20世紀開始,天文學家普遍認為,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膨脹速度不斷加快。現有被科學界廣泛接受的模型認為,造成這種加速膨脹的推動力是神秘莫測的、占據宇宙能量密度73%的暗能量。但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18日報道,意大利科學家最近指出,宇宙膨脹可能源于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關系,物質和反
暗能量促進宇宙加速膨脹理論“并不可靠”
目前,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基于之前10倍的數據庫信息進行分析,表示暗能量促進宇宙加速膨脹是“不可靠的”。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過去20年里,科學家普遍認可宇宙受神秘“暗能量”驅動,處于加速膨脹狀態。這項發現最初是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從而形成當前的宇宙“
天文學家確認暗能量存在-推動宇宙加速膨脹
此次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之一便是測量宇宙中星系打大尺度分布情況。英-澳望遠鏡的數據在研究中功不可沒。這是一幅示意圖,宇宙處于引力和暗能量的平衡之中,圖中用下方的綠色網格線代表引力,而用上方的紫色網格代表暗能量。 北京時間5月23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道,運用最先進的天文
環球科學:大腦暗能量
大腦暗能量 最新研究顛覆了我們對大腦的一貫看法:當我們休息或發呆時,大腦并未停止運行,一些神秘的“背景”神經活動始終存在。 大腦的默認模式 ● 神經科學家長期認為,當我們休息時,大腦中的神經回路處于關閉狀態。 ●然而,大腦成像實驗表明,大腦內存在一些持續的“背景活動”。 ●這種默
一實驗室借助暗能量光譜儀對膨脹宇宙實現迄今最精確測量
為了研究過去110億年來暗能量的影響,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借助暗能量光譜儀(DESI),追蹤宇宙延續至今的生長軌跡,對不斷膨脹的宇宙進行了迄今最精確測量,繪制出目前最大的三維宇宙圖。這是科學家首次以超過1%的精度測量年輕宇宙的膨脹歷史,為觀察宇宙演化提供了一個重要角度。研究人員于4月4日舉辦的
“暗能量測量”大型項目開啟
智暗能量相機將被用于拍攝星系。 利安地斯山脈上一個探索暗能量本質的大型項目已經開啟。 “暗能量測量”(DES)于8月31日在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臺4米口徑的布蘭柯望遠鏡啟動。它是探索暗能量物理性質的最新研究之一。暗能量這種神秘的力量正在推動宇宙以更快的速度擴張。 在其運行的5年時間里
暗能量來自超大質量黑洞嗎
近日,一項發表于《天體物理雜志》的研究登上了熱門。該研究聲稱,正在加速宇宙膨脹的神秘 “暗能量”可能來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據《科學》報道,如果這是真的,意味著科學家把物理學中最令人費解的兩個概念——黑洞和暗能量聯系起來,并表明后者的來源在理論家眼皮底下存在了幾十年。然而,一些主要理論家對這一想
新發現質疑愛因斯坦暗能量理論
記者從中科院獲悉,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帶領的國際合作團隊通過對最新天文觀測數據的分析,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此發現表明暗能量的本質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學常數”,這對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該成果于8月底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天文專刊上,9月5日在該刊的“新聞與觀點
NASA計劃用間諜望遠鏡研究暗能量
?曾有兩架望遠鏡被設計用來在太空中俯視地球以搜集情報。如今,美國宇航局(NASA)希望能夠重塑這些設備,進而用其來研究暗能量、太陽系外行星,以及其他大量天文學課題。 這些望遠鏡最初由負責管理美國間諜衛星的國家偵察局(NRO)部署,但最終發現竟是多余的。去年夏天,NRO將這些剩余的設
新理論稱暗能量可能并不存在
資料圖片:科學家繪制出的宇宙暗物質三維數字地圖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最新研究發現被認為構成四分之三宇宙的神秘物質——暗能量,事實上可能并不存在。 現代望遠鏡發現宇宙的運行方式并不符合廣義相對論推測它應該遵循的運行方式后,宇宙學家為了使現實
中科院領銜發現暗能量存在新證據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參與的世界最大星系巡天——拓展的重子振蕩光譜巡天(eBOSS)國際科技計劃合作組織發現了顯著的重子聲波振蕩信號,這是證明暗能量存在的一個新獨立證據。相關研究論文發布于科學預印本網站。 合作組通過觀測距離我們68億光年到105億光年之間宇宙深處類星體的空間
美宇航局暗能量探測面臨成本危機
美國宇航局(NASA)下一個重要太空天文臺在2025年發射后,其目的旨在解決天文學領域一些最大的問題,其中包括系外行星看起來像什么以及暗能量如何驅動宇宙膨脹等問題。但該項目的成本正在猛向上躥,NASA經理人正在設法控制預算。 廣角紅外巡天望遠鏡(WFIRST)自從近10年前被提出之后,其視野范
暗能量理論首次獲確定性實驗檢驗
科技日報合肥8月25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團隊與南京大學黃璞教授、何建華副教授等組成的聯合研究組,利用抗磁懸浮力學系統在實驗室環境中對一種重要的暗能量理論——變色龍理論進行實驗檢驗,未發現該理論預言的“第五種力”,從而排除了其作為暗能量的可能。這是所有暗能量理
暗能量與暗物質獲迄今最精確計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90.shtm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的一項分析,對宇宙的組成和演化設置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限制。通過這種被稱為Pantheon+的分析,宇宙學家確認宇宙由大
暗能量照相機獲得首批遙遠星系星光圖像
安裝在一架天文望遠鏡上的暗能量照相機。 暗能量照相機拍攝的圖像。 今日視點 80億年前,宇宙深處星系發出的光線開始奔向人類地球。經過漫長的旅行,古老的星光現在抵達了南美國家智利安第斯山脈的一座山頂,并被新安裝在那里的暗能量照相機首次捕捉并記錄下
我國科學家發現動力學暗能量證據
宇宙加速膨脹背后的隱秘推手是什么?科學家又是否能夠捕捉到它的蹤跡?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團隊與國外相關研究團隊合作,揭示了動力學暗能量的跡象。相關成果于8月28日在《自然》雜志天文專刊在線發表。 趙公博團隊科研人員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該研究是利用當前的天文觀測數據重建暗能
暗能量光譜巡天項目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數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321.shtm北京時間2023年6月13日,國家天文臺參與的暗能量光譜巡天國際合作項目()向全球發布首批科學數據()。這批數據包括120萬個河外星系和類星體及50萬顆銀河系恒星的光譜。?DESI項目
新方法發現暗能量或隨時間而增加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29日報道,科學家以類星體做“標準燭光”,分析了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洲航天局的牛頓衛星(XMM-Newton)提供的數據,得出結論稱,暗能量或會隨著宇宙時間的流逝而變化。 約20年前,科學家通過測量地球到超新星的距離,首次發現了暗能量。他們認為,
陳潤生:人類遺傳密碼的“暗能量”備受關注
在自然科學中,沒有一個領域受到如此強烈的關注。 “物理當中我們尚未解的、最重要的部分是暗能量,它大約占整個物質世界的70%,非編碼序列在整個人類遺傳密碼中實際上也是這個數量級的。”6月23日,在中國第一屆分子診斷技術大會上,生物信息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說。
于淥: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中國有優勢
20日下午,在中國科學院舉行的《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研究報告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于淥院士在重大基礎前沿與交叉領域的科技發展態勢時表示,中國在探測暗物質和暗能量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于淥院士介紹到,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探索與物理解釋是21世紀粒子物理學
日美科學家稱找到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
日本和美國科學家大規模觀測了遙遠的宇宙空間,并于近日宣布找到了暗能量存在的證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做出過暗能量的假設。據推測,神秘的暗能量可能構成了宇宙中絕大多數不可見的部分,它能夠產生與引力相反的排斥力。暗能量至今仍是一個科學假設,還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其確實存在。?日本理化研究所近日發布新聞公報
我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新華社武漢9月27日電(記者譚元斌)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一直神秘莫測,學界通常認為,真空能和標量場是暗能量的兩個可能的候選對象。我國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有效排除了真空能作為暗能量的可能性,并對標量場作為暗能量候選給出了理論限制。 據介紹,在宇宙尺度上,星系受到引力相互
國家天文臺等發現動力學暗能量證據
北京時間8月28日,國際期刊《自然-天文》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9月5日的《自然-天文》又在“新聞與觀點”欄目發表國際知名學者撰寫的解讀文章。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帶領的一支國際合作團隊通過對最新天文觀測數據的分析,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Nature Astr
國家天文臺預期發現宇宙暗能量動力學演化
近期,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國際科技計劃合作組織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期刊MNRAS上發布了一組科學目標綜述論文。其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倍受矚目的研究報告,預期eBOSS巡天將有可能首次在3s置信度水平上(即99.7% CL)發現宇宙暗能量動力學演化。
科學家完成首個確定性暗能量理論實驗檢驗
抗磁懸浮力學系統實驗系統?中國科大供圖在《科學》雜志發布的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中,“宇宙由什么構成”排在第一個。宇宙學和天文學的一些觀測事實表明,宇宙正處于加速膨脹中,而暗能量被認為是驅動其膨脹的原因。但是,暗能量的本質是什么,它以何種方式與我們的世界發生作用,目前仍然未知。變色龍理論是用來
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暗能量或是動力學場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團隊與國外相關研究團隊通過對最新天文觀測數據分析,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這表明,暗能量的本質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學常數”。 “這意味著暗能量的本質可能不是真空能,而是某種動力學場。”趙公博說。 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質是現代科學中最重
研究顯示暗能量什么樣-愛因斯坦只“蒙”對了一半
29年前,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研究團隊通過超新星觀測,分別發現了宇宙加速膨脹的現象。這帶來了對于宇宙的新認識,也帶給人們一個新的謎題:宇宙加速膨脹的動力來自哪里? 科學家猜測,暗能量是宇宙膨脹的幕后“推手”。但它到底什么樣?有什么性質?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描述的真空能嗎?為了解開這些難題,科學
科學家造出低于絕對零度量子氣體-能模擬暗能量
據《自然》雜志網站1月3日報道,德國物理學家用鉀原子首次造出一種低于絕對零度的量子氣體。科學家稱這一成果為“實驗的絕技”,為將來造出負溫度物質、新型量子設備打開了大門,有助于揭開宇宙中的許多奧密。 18世紀中期,開爾文男爵威廉?湯姆森定義了絕對溫度,
歐洲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成功發射將探索暗物質和暗能量
由歐洲航天局(ESA)主導的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從美國佛羅里達洲發射升空。此前,ESA于2009年發射的普朗克空間望遠鏡已完成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譜的繪制,并計算出暗物質和暗能量所占比例。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將進一步揭示宇宙物質分布及宇宙演變過程,推斷暗物質和暗能量屬性,增進人類對重力及宇宙運行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