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科技外交官青島科技創新論壇舉辦
“2017中國科技外交官青島科技創新論壇“于11月29日在青島成功舉行。本次論壇是“2017青島國際技術轉移大會暨鰲山歐亞科技論壇”的重要活動之一。 論壇邀請了中國駐瑞典、以色列、德國大使館和美國休斯敦總領館的科技參贊,以及數位前任科技外交官代表,與青島企業分享了與瑞典、以色列、德國、美國、加拿大、烏克蘭、捷克和南美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優勢資源、機遇和建議,交流了國際技術轉移方面的工作經驗,為青島市國際技術轉移工作的發展開拓國際視野,進言獻策,受到青島企業的熱烈歡迎。 2017青島國際技術轉移大會暨鰲山歐亞科技論壇吸引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130余名科學家、院士、知名技術轉移機構參會,技術轉移洽談項目近300項,涵蓋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高技術領域。 作為“一帶一路”的建設節點和支點城市,青島自2014年起已成功舉辦四......閱讀全文
北京舉辦2011跨國技術轉移論壇
4月14日,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大學、美國大學技術經理人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1跨國技術轉移北京論壇”在京舉行。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論壇,各國相關機構提供的400余項技術項目參與合作交流。論壇開幕式由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主持。 據了解,北京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
山東舉辦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端論壇
簽約現場。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供圖會議現場。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供圖 7月15日,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端論壇暨產學研對接洽談會在煙臺舉行。大會以“集聚海洋高端要素資源,助力煙臺產業高速發展”為主題,來自中科院7家研究所的涉海科研和成果轉化人員、山東沿海7區市科技局負責人以及山東省各地的
青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服務論壇在西寧舉行
11月3日,由青海省科技廳主辦,青海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和廈門科易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青海科易網平臺發布會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服務論壇”在青海賓館舉行。會議由青海省科技廳副廳長許淳主持,科技部火炬中心領導、省內外有關專家和來自全省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
-東方科技論壇熱議量子成像技術
以“量子關聯成像技術發展與應用探索”為主題的第241期東方科技論壇日前在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量子關聯成像技術突破了傳統光學成像的衍射極限,具有高分辨率、抗干擾強、保密性好、對弱信號敏感、載荷輕等優點,是空間攻防及遙感探測的重要發展方向。 相關專家表示,未來5到10年,無論是從超遠距離獲取高分
東方科技論壇舉行--業界交流閃爍材料技術
日前,以多形態閃爍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與應用研究為主題的東方科技論壇在上海舉行。5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多形態閃爍材料的開發和生長制備技術、性能研究及其應用展開了探討。 閃爍材料指在X射線等高能粒子的撞擊下,可將高能粒子的動能轉變為光能而發出閃光的晶體,主要被用于制作測量各種射線的探測器。隨著
整合產學研用資源-儀器儀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論壇開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1月2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的亞洲極具影響力的測量控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權威展覽會——“第30屆中國國際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展覽會(MICONEX2019)”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展會同期,為促進儀器儀表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的建設和發展,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跨國技術轉移大會開創科技合作新模式
在27日開幕的2017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上,國外生物醫學公司負責人稱贊,大會開創了科技合作新模式、新平臺。 美國Stream生物醫藥公司首席執行官加里·蓋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次大會的信息量可真大,特別高興看到中國有這么多人對技術轉移感興趣。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把美國一種可保
農業科技城技術轉移新模式-引進技術建科技服務平臺
每年春天,北京市順義區鮮花港都要舉行郁金香花節。不過,漂亮的郁金香花后卻隱藏著些許的無奈:這些郁金香的種球每年都需要從荷蘭進口,因為我們自己的種球種植和貯藏技術不過關,還不能支撐起每年一次的花展要求。 不過,從2012年開始,這種狀況已開始改變。因為順義鮮花港從國外引進了種球的生產、種植及
LSAC生命科技論壇:高通量測序技術與應用
LSAC生命科技論壇:高通量測序技術與應用LSAC Life Science & Biotech Forum 2014 LSAC生命科技論壇:高通量測序技術與應用 會議時間:2014年9月24-26日 會議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會議主題:高通量測序技術與應用 主辦方:生物谷 (www.
中國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舉行
日前,2018中國(內蒙古)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此次對接會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國際前沿技術在內蒙古轉移轉化,調整地區產業經濟結構”為主題,由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 對接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
中國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舉行
日前,2018中國(內蒙古)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此次對接會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國際前沿技術在內蒙古轉移轉化,調整地區產業經濟結構”為主題,由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對接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匈牙利德布
中國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舉行
日前,2018中國(內蒙古)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此次對接會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國際前沿技術在內蒙古轉移轉化,調整地區產業經濟結構”為主題,由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 對接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
東方科技論壇聚焦硬X射線納米探針技術應用
12月17日至18日,以“同步輻射納米聚焦技術及其前沿科學應用納米材料”為主題的東方科技論壇在上海舉行。專家表示,利用同步輻射硬X射線納米探針技術,研究材料的非均勻性物質與結構成為物理、化學、材料等學科領域的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姜曉明、同濟大學教授王占山等專家建
基因轉移技術
基因轉移技術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將目的基因轉導入體外培養的細胞或導入從體內取出的細胞,觀察目的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這項技術稱基因轉染(gene transfection)技術。通常情況下,該技術轉入的目的基因不與細胞染色體發生整合,而是在細胞質呈現暫時性表達,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減弱或消失。第二類是將
科技部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技術征集和技術轉移機制調研
為全面了解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技術現狀及向發展中國家技術轉讓情況,推動國內單位“走出去”,科技部國際合作司近日下發通知,開始征集我國可向發展中國家轉讓的應對氣候變化技術并開展技術轉移機制調研工作。 技術征集和技術轉移機制調研的重點領域包括能源、節能減排、農業、林業、廢棄物利用、水資源、資源
第103場工程科技論壇探討紡織技術新進展
8月23日,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第103場工程科技論壇在滬舉行,眾多院士、專家共同探討紡織技術新進展。據青島大學夏延致教授介紹,以海帶為原料的海藻纖維紡紗技術已研制成功,“海帶服裝”有望在明年進入市場。 海帶是褐藻的一種,含有豐富的海藻纖維。實驗測試表明,海藻纖維具備與棉纖維相當的強度,
香港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舉行汽車技術論壇
5月9日,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以下簡稱生產力局)承辦的汽車科技研發中心(APAS)“APAS 汽車技術論壇 2023 —新能源與氫能的新里程”活動在香港舉行。論壇上,與會者分享了政府倡議、汽車技術最新發展及商機,共同推動新能源與氫能 產業快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
浦江創新論壇量子科技專題論壇舉辦
9月9日,以“未來之光:量子計算和量子器件的科技創新”為主題的浦江創新論壇量子科技專題論壇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舉行。10余位全球量子科技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量子科技的前沿發展與未來應用。論壇由華東師范大學、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共同承辦。論壇現場。“在量子計算和模擬領域,我們計劃在未
浦江創新論壇首次設立“科技倫理專題論壇”
9月7日,第十七屆浦江創新論壇開幕。本屆浦江創新論壇首次設立的“科技倫理專題論壇”,以“科技倫理治理與負責任創新”為主題,由復旦大學承辦。9月8日,“科技倫理專題論壇”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順利舉行。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委員金力主持了“創新與責任:構筑未來科技的倫理框架”的互
浦江創新論壇首次設立“科技倫理專題論壇”
9月7日,第十七屆浦江創新論壇開幕。本屆浦江創新論壇首次設立的“科技倫理專題論壇”,以“科技倫理治理與負責任創新”為主題,由復旦大學承辦。9月8日,“科技倫理專題論壇”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順利舉行。復旦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委員金力主持了“創新與責任:構筑未來科技的倫理框架”的互
青島市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補助政策
近日,青島市科技局和財政局共同出臺了《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專項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安排財政科技專項資金4000萬元,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全面激活技術交易市場,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支撐引領創新城市建設。 《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專項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是全方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名單公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根據《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暫行辦法》(教技〔2018〕7號)和《關于開展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教技廳函〔2018〕88號)的有關要求,
科技部負責人解讀《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
9月27日,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司長許倞、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等相關負責人,就9月26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給予了解讀。 許倞首先介紹了“方案”出臺的背景。 他透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 “科技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當前,無論是傳
天津開展首批高校技術轉移官培訓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近日,“聚力高校科轉人才助力天開園建設”天津首批高校技術轉移官培訓在天津大學啟動,將通過開展培訓,促進高校科技與產業市場的“雙向奔赴”,助推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轉化。 據了解,此次培訓涵蓋了國際國內一流區校合作高教科創生態中的科轉發展機遇、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描述與溝通法、專利挖掘與運營技巧、技術轉
中國科技論壇關注稀土材料
“稀土材料是發展高新技術和國防尖端技術不可缺少的關鍵原材料,高性能、高純度和開拓新應用是稀土材料發展趨勢。”日前,在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稀土學會承辦的第三十七次中國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稀土學會理事長干勇說。 干勇指出,我國稀土高端產品嚴重依賴進口,將來須
第114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探討“明天的信息技術”
由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重慶市科委和重慶大學共同舉辦的第114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4月6日在重慶大學開幕。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明天的信息技術”,旨在探討在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展中,如何應對新機遇和新挑戰,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戰略問題作深入討論,為國家信息技術的戰略部署提出科學有效和實質性的建議。
第二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世界科技前沿專題論壇舉辦
7月9日~11日,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北京學術周期間,第二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世界科技前沿專題論壇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工學院院長段慧玲,中國科學院院士、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教
科技部與巴西科技創新部簽署共建技術轉移中心的諒解備忘錄
2025年5月13日,在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下,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與巴西科技創新部部長盧西亞娜·桑托斯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巴西聯邦共和國科技創新部關于共建技術轉移中心的諒解備忘錄》。 雙方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和巴西聯邦共和國科技創新部關于共建技術轉移中心的諒解備忘錄》,在平
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名單公布
3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入選名單,共有依托47所高校的基地擬入選,包括依托清華大學等22個中央所屬高校的基地、首都師范大學等25個地方高校的基地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根據《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暫行辦法》(教技〔201
科技部長王志剛出席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
2023年7月13日,由科學技術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共話科技合作、共創美好家園”為主題的第11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東創會)在南寧開幕。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演講,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藍天立出席并致辭。王志剛表示,中國與東盟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