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高壓江浙藥企面危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北到南藥企日子都不好過了! 日前,環保部發布通知,北京、天津等28城藥企不久將面臨長達4個月的停產,緊隨其后的是工信部副司長給江浙藥企敲響警鐘! “特別是我們的化學原料藥,如果節能減排不到位,應該很難有立足之地。”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吳海東副司長在第九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現場說到。 ▍環保重壓下,江浙藥企難立足 賽柏藍在大會現場獲悉,吳海東在報告中特意提到環保壓力下,長江經濟帶的藥企危機。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九省二市。 長江經濟帶沿線,尤其是江浙地區原料藥企眾多。 吳海東說到,這9省2市醫藥企業眾多,按照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要積極調整布局,進行產業轉移,實現集群集聚,堅持綠色發展,做到清潔生產。 醫藥行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發展領域。 但是,他同時指出:“特別是我們的化學原料藥,如果節能減排不......閱讀全文
多家上市藥企“躺槍”環保令-原料藥或面臨漲價
11月21日晚間,華北制藥發布關于其停產相關事宜補充公告稱,按相關單位停產至年底初步測算,制劑產品銷售不受影響,不會對公司當期收入產生影響, 原料藥部分將影響公司當期利潤 5000 萬元左右。 據悉,華北制藥及部分下屬子(分)公司18日收到《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調度令要求全市所有制藥企
駭人聽聞,1800家藥企已被停產?
“史上最嚴GMP”大限已至 藥品GMP是“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簡稱,是現今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藥品生產管理方式。我國2011年對制藥企業提出新要求,藥品生產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達到新版GMP要求,未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企業、生產車間一律停止生產,被業界稱之為“史上最嚴GMP”。 就
環保高壓-江浙藥企面危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北到南藥企日子都不好過了! 日前,環保部發布通知,北京、天津等28城藥企不久將面臨長達4個月的停產,緊隨其后的是工信部副司長給江浙藥企敲響警鐘! “特別是我們的化學原料藥,如果節能減排不到位,應該很難有立足之地。”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司吳海東副司長在第九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
大氣污染綜合治理-28城市部分藥企將停產
50天之后,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濟南、鄭州等28個城市的部分藥企將停產! ▍11部委、6省政府聯合發文:治理霧霾,部分藥企停產 這是一個遲到的新聞,但很重要! 8月21日,環保部聯合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等11部委,以及北京市政府、天津市政府、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政府發布
生產工藝核查風暴來襲-藥企面臨停產危機
“大洗牌啊!”、“準備卸甲歸田了”,8月11日晚間,某醫藥研發微信群里炸開了鍋。 引起群成員集體恐慌的是藥企生產工藝核查傳言成真。CFDA組織起草了《關于開展藥品生產工藝核對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見稿)》,11日正式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時間截止到2016年9月10日前。 這意味著,目前已經
-未完成新版GMP認證-500余家藥企停產
近期乙肝疫苗事件的持續發酵,讓原本不為普通公眾關注的新版藥品GMP認證話題成為輿論熱點。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國家食藥監總局”)獲悉,截至2014年1月14日,1319家無菌藥品生產企業中的796家已獲得新修訂藥品GMP(即2010年版)認證。 按照國家“201
食藥監總局加強中藥提取監管-勒令不達標藥企停產
據食藥監總局網站消息,針對中藥提取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于2014年7月印發了《關于加強中藥生產中提取和提取物監督管理的通知》(食藥監藥化監〔2014〕135號,以下簡稱135號文件),明確了中藥提取和提取物管理要求并規定了過渡期。自2016年1月1日起,凡不具備相應提取
大面積藥企停產,聽聽制藥人怎么說
這兩天在制藥圈被一條微信刷屏,小編不說大家也會猜得到,由石家莊市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簽署的《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2016年1號文引發的行業內的大討論,各大媒體轉載、評論觀點不一,支持與反對且還不乏喊冤叫屈之聲。 作為制藥人,作為藥企,我們這幾年已經習慣了“舉報“”飛檢”收GMP
CFDA發布權威數據,689家藥企徹底消失了
兩年時間,689家藥企真的徹底沒了,占藥企總數的13.6%! 這不再是恐怖的氣息,而是行業真實的境況。這背后,到底又是什么原因? 總局發布權威數據,一批藥企沒了 4月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2017年度食品藥品監管統計年報》(下稱《年報》)。《年報》中關于醫藥的數據,對2017年產業生態
環保紅線高壓緊逼-原料藥掀起新一輪漲價潮
產能過剩及環保壓力雙向擠壓原料藥企業的生存環境,多數中小型企業的虧損面變寬,虧損額增多。環保紅線的高壓將使得無力進行環保投入的小型企業被淘汰出局。而隨著執法力度日趨嚴格,不少大型藥企也不幸在環保問題上“栽了跟頭”。 2017年以來,環保部門加大了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的督查力度,作為原料藥主產地的
中華老字號,百年藥企被收GMP,停產整頓
關于中新藥業銀翹解毒片事件又有新的進展。 4月29日,中新藥業就“銷往香港的銀翹解毒片檢出微量西藥成分撲熱息痛”事件公告稱,涉事企業片劑藥品GM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證書被收回。這意味著,涉事的中新藥業旗下百年老廠隆順榕制藥廠將進入停產整頓。 對此,中新藥業稱,2015年度,涉事企業出口香港
環保達標將成為藥企品牌建設標配
在持續的環保風暴之下,遇到環保問題交點罰款了事恐怕行不通了。 生態環境部官網顯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于近期陸續進駐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等10省(區),對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查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近日,匯仁藥業、泰瑞制藥等多家藥企被監管部門通報存在表面整改、虛假整改情況。兩家企業也因
魯抗醫藥排污門背后-老牌原料藥企錯失轉型良機
對于魯抗醫藥而言,2014年的最后幾天無疑是漫長而煎熬的。 日前,在環保治理方面素有著行業標桿之稱的魯抗醫藥遭到央視曝光,或存在將大量含有抗生素的污水排入河中的情況。該報道還揭露,魯抗醫藥污水中的一些數據還存在與第三方運營公司造假的嫌疑。目前,環保部已責成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調查處理。
石家莊停產令滿月:神威藥業等復產-華北制藥等或外遷
為時五天的霧霾再度籠罩在京津冀等地,這時距離石家莊市發布制藥企業停產令已經一個月了。據記者了解,停產令下,石家莊市的制藥企業有的仍在停產,而有些藥企已經悄然復產。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認為,一些藥企污染量并不大,申請復產也很正常。 華北制藥等仍在停產 石家莊市于11月17日
環保標準不斷提升-成本控制考驗藥企
2010年1月中旬,一起“毒垃圾”跨省傾倒事件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浙江普洛得邦制藥有限公司的1000多桶(約150多噸)危險廢物被中間處理商傾倒至安徽省阜陽市境內。 “這是一起很典型的環保案件。雖然是個案,但很有代表性。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制藥企業,都應從中吸取教訓,就此事件進行反省:如何
金銀花山銀花雙花分家-不少藥企選擇更名或停產
去年引發爭議、備受中醫藥界關注的金銀花山銀花兩兄弟在新版藥典出爐后將繼續“分家”過日子。 國家藥典委日前就此回應稱,綜合分析認為兩者多方面存差異,因此在新版藥典中繼續將“雙花”分列收載,并未將山銀花列入金銀花。廣州日報記者獲悉,不少藥企為此面臨更名或放棄生產的選擇。 爭議“雙花”繼續“分家”
問題腎康注射液被全部召回-藥企已全面停產整頓
記者31日從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由西安嘉惠藥業公司生產的腎康注射液因為引發多起嚴重不良反應,被北京、天津等地緊急叫停。目前,該藥業公司已全面停產整頓,企業已把造成問題的同批次腎康注射液全部召回,其它批次的產品也在召回過程中。 陜西省藥監局新聞發言人王永禮說,陜西省藥監局接到國家
這個城市讓所有藥廠停工,到底是為什么?
進入10月份后,京津冀地區已多次出現霧霾污染。與去年相比,今年環保督察的密度也更大,大氣污染治理措施成效也由此越來越被大家所關注。 11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雖然大家覺得今年重污染天氣相對較多,但是截至目前,今年重污染天數和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是減
原料藥生產企業環保壓力陡增-專家:治污須獎懲分明
編者按:1月1日起實施的《環保法修訂案》(新 《環保法》),被認為是一部“不環保,罰破產”和“不達標,別生產”的最嚴《環保法》。隨著近期一些環境違法事件被陸續曝光且被從嚴查處,新《環保法》對企業的威懾力逐步顯現。在A股上市公司中,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業也將面臨新《環保法》帶來的壓力。如今,新環
環保“一刀切”成原料藥企業之痛
中化新網訊 4月19日,由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帶隊的石油和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中國行調研組到訪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并對園區滄州臨港華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華潤電力(渤海新區)有限公司、河北敬業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實地調研采訪。圖為河北敬業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銀周向調研組介紹企業廢
上市藥企海正藥業再遭“環保門”
海正藥業日前公告稱,因環保不達標部分產區停產,而這已經不是海正藥業第一次遭遇“環保門”事件。業內人士質疑海正藥業因不愿意加大環保投入經費而近年屢上黑名單。 10月18日,浙江省臺州市環保局和臺州市椒江區政府聯合下發了一則《關于印發臺州主城區告別化工惡臭“倒計時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海正藥
浙江環保刑拘400人,原料藥要大漲,下一個是植提??
浙江環保在醫藥界,直行最嚴政策,刑拘400人,浙江關閉1800多。 化學原料藥,必然大漲!! 藥企要么投入巨資,要么死去?! 下一個是植提行業? 昨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曝出讓醫藥界為之震動的消息:臺州作為全國最大原料藥產地,廢氣廢水污染環境,近年來臺州打出組合拳治污:1,將2000多家化學
中國原料藥廠家何去何從?
導讀: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中國原料藥廠家迫于周邊環保壓力不斷遷移,從市中心搬到郊區,從非化工園區搬到化工集中區,從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搬到西部欠發達地區。而歐美一些百年藥企卻可以一直立足于城市并與周圍居民和平相處。這巨大的反差背后,存在什么樣的必然和奧秘?在這里,我想通過自己這些年的親身經歷與大
中國原料藥廠家何去何從?
導讀: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中國原料藥廠家迫于周邊環保壓力不斷遷移,從市中心搬到郊區,從非化工園區搬到化工集中區,從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搬到西部欠發達地區。而歐美一些百年藥企卻可以一直立足于城市并與周圍居民和平相處。這巨大的反差背后,存在什么樣的必然和奧秘?在這里,我想通過自己這些年的親身經歷與大
淚別“藥都”石家莊:停產后,華北制藥等將集體搬遷
“藥都”之城,“停產”令到 石家莊是中國制藥業重要聚焦地之一,制藥產業是其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其東部、東南部,如藁城、欒城更是是藥廠集中地,行業內甚至有將石家莊比喻成“藥都”的說法。此外,石家莊政府也一直希望打造藥都的“名”與“實”,出臺一系列推進措施鼓勵醫藥產業發展。 據河北省醫藥協會副會長
原料藥漲價致部分“救命藥”告急
原料藥價格暴漲亂象給藥品生產企業帶來的壓力,正逐漸向醫療機構、用藥患者傳導。記者在浙江、上海、遼寧等地調研發現,不少醫院的一些“救命藥”出現了短缺的情況,危及患者健康。原料藥包銷、壟斷、漲價等亂象亟待遏制。 原料藥供應難常用藥、“救命藥”頻頻告急 “朋友圈、微信群時常會看到醫生幫病人求藥的信
暴漲99倍的原料藥,背后誰在炒
??前幾天,遼寧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網發布一則預警通知,涉及81種不能正常供應配送的藥品,其中:12個藥品由于原料、企業生產線改造等原因而造成產能不足;13個藥品由于采購不到原料而停產;17個藥品以原料藥價格上漲、中標價格低為由不能正常供應。??13家因采購不到原料導致部分藥品停產的藥企中,包括
原料藥被壟斷-藥價暴漲
8月8日,央廣網報道,記者在濟南對常用藥價格做了調查,紅霉素眼膏由原來幾毛錢一支,漲到了四塊六。 不僅如此,包括以往6毛錢一瓶的谷維素片如今上漲到了8.5元/瓶;治療冠心病的立普妥以前每盒7塊錢,如今一盒的價格上漲到了60多元;而用于治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高三尖杉酯堿注射液,每支價格也已由
中國甲巰咪唑片“藥荒”緩解
2013年7月,中國多個城市出現甲巰咪唑片(又稱他巴唑)“藥荒”,有的城市甚至全城“一盒難求”,這種情況目前已緩解。目前,該藥品產能達到全年12億片,超過5至6億片的需求。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等四部門24日舉行新聞通氣會,通報甲巰咪唑片市場供應情況
央視聚焦原料藥價格失控,漲價數十倍的原因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播出《失控的原料藥》,聚焦藥品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及其原因。節目指出,作為藥品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用于生產各類制劑的原料藥物的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到終端藥品的生產和供應,今年以來,原料藥價格頻頻上漲,漲幅普遍達到兩三倍。有些原料甚至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從原本的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