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篇論文撤稿續:多名涉事作者已受處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40.shtm本報濟南9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邢婷)發生在今年4月的《腫瘤生物學》撤銷107篇中國論文的事件,近期依然在發酵。記者注意到,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機構的處理。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已形成明確處理意見的76篇論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單位已經提出了具體的處理意見,正在抓緊履行相關程序。8月31日,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同時出臺對醫院員工中涉及《腫瘤生物學》撤稿論文涉事作者的處理決定,包括取消主任醫師職稱資格、給予行政警告、進行科研誠信誡勉談話等懲罰舉措。其中,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在其官方網站刊發的處理決定中,包括取消兩名第一作者主任醫師資格,追繳發放的論文獎勵,黨內警告處分;進行誠信誡勉談話,記入誠信信用信息系統;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全院通報批評等......閱讀全文
杰青團隊被連撤四稿,理由竟是?
人類生長轉化依賴蛋白 (HGTD-P) 是一種新發現的蛋白質,可促進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 (HIBD) 中的神經元凋亡。然而,調節 HGTD-P 表達的機制尚不清楚。2013年12月10日,四川大學母得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團隊在Neurobiology of Disease(IF=6
Nature高引論文因學術不端遭撤稿
上周,Nature雜志發布了一篇撤稿通知(retraction notice),宣稱由于作者無法復制出實驗結果,一篇于1994年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高引用論文被撤回。但實際上,撤稿背后的真實原因極有可能與第一作者的學術不端行為有關。 在這篇1994年的Nature論文中,第一作者
一作承認抄襲、導師要求撤稿,期刊說“不”
一篇發在IEEE Access的論文被質疑抄襲,原論文作者、伊朗伊斯蘭阿扎德大學青年研究人員Behrouz Pourghebleh分別致信期刊編輯與涉抄襲論文的第一作者Karim Alinani。Karim承認了抄襲行為并請求原諒。 然而,在事實“既定”的情況下,
創立143年,這本頂刊僅撤稿99篇
3月30日,《科學》(Science)發生今年首次撤稿。這篇論文由美國、日本、以色列的14位科學家于2012年3月30日發表,他們測出了當時最短的146Sm半衰期,并討論了此測量結果對太陽系中146Sm-142Nd年代學的意義。在發表的第11年,該論文作者主動寫信給《科學》雜志,表明:由于所分析的S
Nature撤稿,一作學生造假拖累導師受罰
從加入實驗室的早期階段開始,就開始了造假行為。在其后4年多時間里,偽造了極其龐大的數據。因為害怕被揭露,扔掉實驗室筆記本以掩蓋罪責……日前,日本名古屋大學前研究生矢野裕太(Yuuta Yano)被校方調查認定存在上述嚴重學術造假行為。此前,矢野裕太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發表一篇被認為是“劃時
Nature撤稿,一作學生造假拖累導師受罰
從加入實驗室的早期階段開始,就開始了造假行為。在其后4年多時間里,偽造了極其龐大的數據。因為害怕被揭露,扔掉實驗室筆記本以掩蓋罪責……日前,日本名古屋大學前研究生矢野裕太(Yuuta Yano)被校方調查認定存在上述嚴重學術造假行為。此前,矢野裕太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發表一篇被認為是“劃時
篡改實驗數據,直接創造新概念,最終被撤稿!
學術界最惡劣的造假案誕生: 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PM)是一種醫療模型,可根據個人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醫療決策,治療,實踐或產品,從而提出醫療保健的個性化要求。更通俗的講,精準醫療是一種將個人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差異考慮在內的疾病預防與處置的新興方法。 在2006年,
施普林格·自然誠信總監談論文撤稿
“撤稿不是處罰,而是為了學術論文糾錯。”近日,知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科研誠信總監、世界科研誠信大會項目委員會成員克里斯·格拉夫在接受科技日報專訪時表示,撤稿有時與學術不端有關,有時則是作者或機構的無心之失。 “多數研究是好的研究,多數研究人員也都是誠實的,學術不端所占比例非常低。”克里
研究所所長遭Science撤稿,牽出學術造假
近日,一場涉及神經科學和癌癥研究領域的造假風波席卷學術界。此次風波核心是美國科學院院士Laurie Glimcher。4月19日,Science雜志撤回了一篇2006年4月28日發表的論文,Laurie Glimcher正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Science給出的撤稿原因是,基于從2021年2月開始
胡海巖院士:講“百篇論文撤稿”警醒新生自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785.shtm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魏夢佳)北京理工大學近日迎來3800多名2017級本科新生。10日的開學典禮上,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海巖給新生上的第一課是講大學生活中
胡海巖院士:講“百篇論文撤稿”警醒新生自律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魏夢佳)北京理工大學近日迎來3800多名2017級本科新生。10日的開學典禮上,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海巖給新生上的第一課是講大學生活中的“三個自律”。他以今年4月我國約百篇論文遭遇撤稿事件為例,警醒學生們在學術道德方面要保持嚴格自律,做誠實守信之人。
107篇論文撤稿續:多名涉事作者已受處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40.shtm本報濟南9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邢婷)發生在今年4月的《腫瘤生物學》撤銷107篇中國論文的事件,近期依然在發酵。記者注意到,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機構的處
他熱衷大尺度研究,如今多篇論文被撤稿
一位博士,有時會在夜總會里悄悄觸碰經過的女孩,有時會躲在街頭觀察胸圍不同的女性誰更容易搭便車……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正是尼古拉斯·蓋根(Nicolas Guéguen)的“科研”場景。任職于法國南布列塔尼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博士蓋根,喜歡研究兩性行為心理。“男司機更愿意讓胸圍大的女性搭便車”“背著吉
高校院長陷撤稿風波,稱被其他作者擅自署名
近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科學家”、越南胡志明市經濟大學(UEH)商學院院長Vo Xuan Vinh的一篇論文被國際期刊《環境科學與污染研究》撤回。原因是審稿流程被操縱、引用文獻不當、文章內容與期刊主題不符等。??Vo Xuan Vinh 圖源UEH此次被撤論文共有來自中國、越南等國家的9位作者,排名第
The-Scientist:2017年度十大論文撤稿事件
1、每年似乎都有一個撤稿記錄被打破,而今年撤稿記錄更是創出新高。是的,Springer發現旗下期刊Tumor Biology(現在新東家是SAGE出版社)在2012年至2015年所發表的文章存在同行評議造假后,便在一天內撤回了107篇論文。 而這些論文幾乎全部來自于中國作者,是涉及中國學者
首席研究員涉嫌偽造數據,論文已被正式撤稿
編譯 | 卜金婷日本國立衛生科學研究所(NIHS)首席研究員Hiroshi Asakura卷入了數據造假風波。近日,Asakura發表于2021年的一篇研究論文,被日本政府的官方期刊Food Safety正式撤稿。NIHS的調查報告揭露了Asakura在進行ISO/IEC 17025認證檢測時偽造和
官方通報107篇論文被撤稿:正依規處理
學術期刊集中撤稿事件調查處理情況新聞通氣會在京召開 2017年7月27日下午,《腫瘤生物學》集中撤稿調查處理情況新聞通氣會在科技部召開。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監察專員劉登峰、自然科學基金會誠信辦主任朱蔚彤、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王挺出席會議
官方通報107篇論文被撤稿:正依規處理
——學術期刊集中撤稿事件調查處理情況新聞通氣會在京召開 2017年7月27日下午,《腫瘤生物學》集中撤稿調查處理情況新聞通氣會在科技部召開。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李楠、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監察專員劉登峰、自然科學基金會誠信辦主任朱蔚彤、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王挺出席
《科學》《自然》齊撤稿!英國學者因數據造假被查
4月11日,《科學》和《自然》雜志同時各撤回一篇有關DNA修復過程的論文,原因是作者數據造假。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篇論文中“犯事”的是同一個作者。 這個名叫Abderrahmane Kaidi的作者在2013年前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癌癥研究人員。他不僅騙過了頂級期刊和審稿人,還因為自己的學術不
韓春雨等人發表撤稿聲明-《自然》稱“數據已經說話”
記者8月3日凌晨從《自然》雜志獲悉,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的題為“利用NgAgo進行DNA引導的基因組編輯”的論文于北京時間8月3日撤稿。該論文作者為河北科技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韓春雨及其同事。《自然-生物技術》今天同時也發表了一篇關于此次撤稿的社論。《自然-生物技術》發表
造假之王!213篇論文中有183篇被撤稿
學術造假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話題,歷史上的學術騙子也是數不勝數。其中騙子之王更是達到前無古人的地步,發表論文數212篇,因涉嫌造假而遭到撤稿的就達到了183篇之多。然而打假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也因此誕生了有名的“學術警察”。 學術界可能是這世界上僅以“自我審查”作為主要行為監督方法的群體之一。
The-scientist:2014年度十大論文撤稿事件
今年,有關科學論文撤稿的故事可以“大數量”和“驚世駭俗”作為關鍵詞:在一個案例中出版商一次撤回了60篇論文,而在另一起案例中一下子揭示了120篇偽造論文,此外還有研究人員呈送了偽造的同行評議,而這些居然通常都是他們自己所書寫。10月23日,The scientist雜志從中挑選出了以下十大論文撤
被撤稿31篇文章,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
中國學者嚴重抄襲一篇專輯文章,涉嫌偽造同行評審專家,被撤稿31篇文章,包含浙江大學等數十個單位
集中撤稿事件:內外兼修-讓學術生態回歸自然
對購買論文、論文內容造假、提供虛假同行評議專家和虛假同行評議意見的主要責任人,視情節取消1—7年承擔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資格和晉升職務職稱資格;對于參與多篇論文造假等情節嚴重的,永久取消其申報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等資格…… 就在上周,107篇中國論文被《腫瘤生物學》撤回事件有
又撤稿!?《Scientific-Reports》撤回HPV疫苗引起神經損傷論文
前有韓春雨撤稿事件,后有Nature Methods撤稿斯坦福大學基因編輯文章事件,今又一撤稿事件發生!好不熱鬧! 5月11號,Scientific Reports撤回了一篇有爭議的論文,該論文聲稱接受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注射的小鼠表現出神經損傷的跡象。 聲稱對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
高校自曝“明星”學者造假要求撤稿,竟遭拒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07.shtm 面對校方基于“造假”結論提出的撤稿請求,期刊竟選擇拒絕? 《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下稱《生物科學》)近日聲稱,不會撤回2016年那篇關于海葵魚行為的論文。盡管美國特
哈佛“撤稿門”余波未平,清華又身陷漩渦?
哈佛大學撤稿事件的瓜還沒吃完,“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的后院也起火了。據“Retraction Watch(撤稿觀察)”網站報道,清華大學有11篇材料科學領域的論文,由于圖片篡改、內容重復、虛假署名等學術不端行為而遭撤稿。這些論文的發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2016年。以下是11篇被撤稿論文的列表
107篇論文撤稿事件續:多名涉事作者已受處理
發生在今年4月的《腫瘤生物學》撤銷107篇中國論文的事件,近期依然在發酵。記者注意到,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機構的處理。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已形成明確處理意見的76篇論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單位已經提出了具體的處理意見,正在抓緊履行相關程序。 8月31日,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
臺大論文造假事件持續延燒-傳校長文章被撤稿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15日報道,臺灣大學生物醫學研究論文涉及違反學術倫理而撤稿的事件越滾越大,除了導致郭明良教授辭職的論文已撤稿,現又有一篇臺大現任校長楊泮池(Pan-Chyr Yang)2006年與郭明良共同合作發表的論文也撤稿。 由郭明良帶領的研究團隊,上月宣布成功解開組蛋白甲基轉移酶(
中國作者用AI生成論文插圖,發表3天被撤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14.shtm 一篇來自西安市紅會醫院的論文“火”了。 其中的插圖引發眾多網友熱議:大鼠長出了巨大的四個睪丸和陰莖,細胞信號傳導圖像電路板,而“撒了糖屑的甜甜圈”更是讓人們不知所云。很難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