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Church:從“好奇寶寶”走向“全才科學家”
1從“好奇寶寶”走向“全才科學家” 眾所周知,哈佛醫學院的遺傳學教授George Church是多個生物醫學領域的變革者,包括基因組測序、合成生物學以及基因組工程等,被業內譽為“遺傳學大牛”、“全才科學家”。 他領導個人基因組項目,讓公眾參與進來分享基因組和健康數據;他想辦法用DNA編碼數據,記錄了活細胞中的事件;他將基因組讀寫技術結合起來,對細菌基因組進行迄今最大規模的重寫;他還率先將CRISPR用于器官移植、逆轉衰老和基因驅動(gene drive)。 然而,他并不是一個天才,甚至曾患輕度閱讀障礙;他,不僅性格靦腆,還愛沉默寡言;他曾重修九年級,復讀研一;他曾經在求學期間因掛科2門而被退學,他曾在科研期間失去了主要的資金來源…… 那么,是什么讓他走到基因組前沿成為技術先鋒的呢?是什么鼓勵著他不斷前進且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基因研究中? 這一切都源自他為科研著迷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類處于對某事物全部或部分......閱讀全文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厄爾尼諾尚不能預測
中國南方正遭遇新一輪強降雨侵襲,持續發展中的厄爾尼諾現象備受關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喬治·費蘭德15日表示,厄爾尼諾對人類來說還很神秘,還不能預測其強弱和影響。 喬治·費蘭德在青島舉行的熱帶海洋與氣候國際研討會上對記者說,厄爾尼諾本身及對氣候的影響還在研究中,還有很多未解的謎團,因此它的強弱和
比懸疑小說更精彩的科普書
關于科普,越來越多的成見正在被拋棄,比如要一本正經,比如要滴水不漏。有越來越多有趣的科普書涌現,作者們努力地在嚴謹性和趣味性中尋找平衡,將晦澀的科學知識“翻譯”為老少咸宜的通俗文字。 在眠眠寫作的這本《人類學+:科學的B面》里,你可以讀到各種不為人知的科學背后的真實故事:尼安德特人把抑郁癥傳給
三個月兩登《自然》!他們在材料世界里“疊樂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54.shtm金秋九月,是豐收的季節。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的林君浩團隊迎來了好消息。他們與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固體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力波團隊的最新合作成果在9月6日成功
為什么中國青少年缺乏想象力、創造力
最近《長江日報》披露,“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只占14.9%。” 中國人歷來并不缺乏
兒童生長發育檢測的正常值
(1) 身高與體重:符合年齡段標準。 (2) 頭圍:出生時頭圍平均34cm;1歲時平均46cm;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年增長1-2cm。3歲時頭圍平均為48cm。 (3) 胸圍:孩子在出生時,胸圍小于頭圍,隨著月齡的增長,胸圍逐漸趕上頭圍。一般在孩子1歲時,胸圍與頭圍相等。 (4) 智力與
最新研究發現寬吻海豚的性格特征與靈長動物相似
《參考消息》2月28日刊登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研究發現:海豚擁有類似人類的性格特征》。摘要如下: 英國赫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及其同事對多個國家的134只寬吻海豚進行了總共近10年的研究。他們發現,這種海洋哺乳動物展現出與靈長動物相似的開放性、社交性等性格特征和好奇心。 眾所周知,猴子和類人
高被引學者劉海濤:-好奇是做研究的原動力
前不久,學術出版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基于其旗下的Scopus數據庫,統計出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學者,同時在愛思唯爾科技部中國區網站發布了2017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1793名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學者成功上榜。 在此次評選中,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教授劉海濤再次名列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讓諾獎成為“額外的獎賞”
2015年是注定要載入中國科學發展史的一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實現了中國本土科學成果在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的零的突破,點燃了無數科研與教育工作者的激情。 然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有更清醒的認識:“諾獎”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真正的目標應該是讓每個孩子成為幸福完整的人,讓每個
什么實驗能入選“天宮課堂”?專家組成員揭秘
3月23日下午,400公里高空之上,“天宮課堂”第二課順利開講,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等一系列別有趣味的實驗輪番上演。 什么樣的實驗才能入選“天宮課堂”的課表?未來太空授課還可以演示哪些實驗?“天宮課堂”授課專家組成員、北京交通
暑期看展,去國家典籍博物館沉浸式體驗“牛津話繪本世界”
6月29日,“牛津話繪本世界沉浸式互動體驗”展覽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七、八展廳面向公眾開放,將持續展出至10月27日,展出期間還將開展雙語研學等活動。?該展覽由上海鯤集文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牛津大學出版社首度獨家內容授權。此次展覽是一次全新嘗試,旨在為國內少年兒童帶來新穎有趣、別具一格的“閱讀”方
科普開放日讓孩子們探索“生命的奧秘”
“我看到小蝌蚪了,在動呢!”近日,在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人類精子庫,30余名孩子聚精會神地看著顯微鏡,心中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這里是我國首個人類精子庫,也是目前我國冷凍規模最大的人類精子庫。當天,中信湘雅醫院、湖南省蔻德罕見病關愛中心聯合湘江新區麓谷街道金雅社區,舉行“走進中信”生命科學暑
什么實驗能入選“天宮課堂”?專家組成員揭秘
3月23日下午,400公里高空之上,“天宮課堂”第二課順利開講,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等一系列別有趣味的實驗輪番上演。 什么樣的實驗才能入選“天宮課堂”的課表?未來太空授課還可以演示哪些實驗?“天宮課堂”授課專家組成員、北京交通
諾獎得主賈埃弗:中國沒有諾獎也沒什么
9月30日,諾貝爾獎得主賈埃弗(左)和奧謝羅夫(右)做客首都科學講堂。 9月30日,諾貝爾獎得主伊瓦爾·賈埃弗和道格拉斯·奧謝羅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與北京居民分享他們在科學上的發現和獲得諾獎的經歷。對于中國至今無人獲得諾貝爾獎,賈埃弗表示,“沒有諾獎也沒什么。” 賈埃弗說,他1974
青年科學家蘇萌帶領學子“仰望星空”
我們的宇宙如何工作?我們如何來到今天?……面對這些問題,未來論壇青年科學家、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執行主任蘇萌帶領一眾學子“仰望星空”,一同探索宇宙奧秘。 記者2日從未來論壇獲悉,由其聯合科大訊飛共同發起的“追星就追科學家”校園公益科普活動,近日走進武漢西藏中學。 蘇萌以《為什么要探索太空?
梁良:理性消費,勿中“網紅食品”套路
為了買一杯飲料、一塊點心,甘愿排幾個小時,花上原價幾倍的價錢從“黃牛”手上拿貨,只因這是風靡朋友圈的“網紅”。今年以來,網紅食品的各類問題一波又一波出現。前不久,上海一家“網紅”面包店因使用過期面粉被曝光,并遭到食藥監部門查處;“鮑師傅”和“喜茶”等一些“網紅”店又被爆雇人“假排隊”,再次把“
投身FAST建設,睜中國“天眼”,看宇宙奧秘
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去年9月25日在貴州省平塘縣大窩凼落成。然而,FAST項目副總工程師李菂(上圖。資料照片)匆忙的腳步并沒有因此放慢。接下來,他會更頻繁地往來于北京和貴州之間。 “為了FAST之后能順利開展研究,我們必須進行大量的科學和技術準備,一切只是開始。”李菂說。 參
TED演講-|-諾獎得主:永生不老的科學
我成為科學家并不讓人意外。我在離這里很遠的地方長大,我小時候非常有好奇心,對所有的生物都好奇。我以前會撿起有致命劇毒會螫人的水母,然后對它們唱歌。所以,開始我的職業生涯時,我非常好奇,想解開最根本的謎題,想知道構成生命的基礎積木是什么,很幸運,我所在的社會很重視好奇心。 Now, it was
追憶張首晟:那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風險投資人
北京時間12月6日,美國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家人發出聲明,確認了張首晟已經于12月1日意外離世。聲明中指出,他曾與抑郁癥頑強對抗。2013年,張首晟獲得俄羅斯富商尤里·米爾納設立的尤里基礎物理學前沿獎。 張首晟任教于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是凝聚態理論物理領域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今年1月,張首晟獲
研究旋光性的重要意義
潛心研究旋光性的細節具有重要意義,決不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所做的徒勞無益的工作。說來也巧,活機體中幾乎所有的化合物都含有不對稱的碳原子。而且,活機體總是只利用化合物的兩種鏡像形態中的一種。另外,類似的化合物一般屬于同一種系列。例如,在活組織中發現的所有單糖實際上都屬于D系列,而所有的氨基酸(組成蛋
旋光性的重要意義
潛心研究旋光性的細節具有重要意義,決不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所做的徒勞無益的工作。說來也巧,活機體中幾乎所有的化合物都含有不對稱的碳原子。而且,活機體總是只利用化合物的兩種鏡像形態中的一種。另外,類似的化合物一般屬于同一種系列。例如,在活組織中發現的所有單糖實際上都屬于D系列,而所有的氨基酸(組成蛋白質
光明日報:科學精神的傳播需要“菠蘿獎”
4月11日,由果殼網和浙江科技館聯合主辦的“2015菠蘿科學獎”正式揭曉,本次菠蘿科學獎共評選出了九大獎項,研究內容依舊讓人瞠目結舌:一根棒棒糖能舔多少次,為什么蚊子不會被雨滴砸死…… 對于這些奇怪的問題,如果只看到了搞笑、娛樂,恐怕就說明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和功利的氛圍中,我們的好
日本科學家改變基因培育出不怕貓的老鼠
北京時間11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本科學家最近通過改變老鼠的基因,培育出了一只不怕貓的老鼠。在科學家展示的照片中,一只褐色老鼠離一只貓不到一英寸,在貓的身邊嗅來嗅去。 日本科學家改變基因培育出不怕貓的老鼠 日本研究人員認為,恐懼可能與嗅覺有關,只需通過關閉大腦中的某些感受器便可以克服
中國科技館推出“航天點亮夢想”主題月活動
4月7日,記者從中國科技館獲悉,為迎接第七個“中國航天日”,4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中國科學技術館策劃推出“航天點亮夢想”主題月活動,將通過作品征集、探展打卡、科普講座、科學課程、特效影視等多種形式為公眾提供全方位、多感官的航天科普體驗,旨在進一步弘揚中國航天精神、傳播中國航天文化、普及中國航天知
科學家回信-|-魏銳:學文科也能當科學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23.shtm編者按:日前,“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
頂尖科學家最關心的事,等到大學就太晚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291.shtm 11月7日,剛剛過去的第六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天文分論壇上,天體物理學家、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何子山的一段發言引發了在場很多人的共鳴: “他們修完了所有課程,參加了所有比賽并獲
由霍金解讀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人性特質
一、由霍金想到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問題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于2018年3月14日去世。霍金離世的消息引發了多方報道。不過,在傳媒鋪天蓋地的狂潮之后,霍金似乎已被互聯網時代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沒了。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在此有必要梳理霍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以激勵后繼者前行。霍金被認為
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青少年科技創新專委會成立
近日,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青少年科技創新專委會成立。會議選舉產生青少年科技創新專委會第一屆領導機構,為首批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共建特色校授牌,啟動了科學教育滿天星計劃。來自全省教育、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等展開交流探討,共同探索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新策略。 青少年科
-燒錢的生物產業,錢不是最重要的?請對-“眾籌”說不!
近幾年來,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亞太地區,生物醫藥產業似乎都被投資者們吹捧為“會飛的豬”,各類熱錢紛紛砸向這個領域。因此不少人誤認為,像其他制造類產業、金融業一樣,有錢就可以任性,在業內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情。只要眾籌、風投等各種資金紛至沓來,生物公司定會踏過熱浪,實現人類對生命個體的極致追求。 2
科技雜談:“時光膠囊”里藏了什么
超越以光年計的距離,主動用“技術化石”呈現這個時代的文明和文化,意味著人類對自己的當下發展更有信心 據《自然》雜志報道,不久前,科研人員把一根不銹鋼管埋在了北極地區的一座島上。這根藏于地下5米、長60厘米的不銹鋼管可以在地下保存逾50萬年。埋藏它的科學家希望在遙遠的未來,在經歷地質隆起、海平
-外資藥企在華陷內憂外患,2015年迎來更猛烈的裁員潮?
近幾年來,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亞太地區,生物醫藥產業似乎都被投資者們吹捧為“會飛的豬”,各類熱錢紛紛砸向這個領域。因此不少人誤認為,像其他制造類產業、金融業一樣,有錢就可以任性,在業內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情。只要眾籌、風投等各種資金紛至沓來,生物公司定會踏過熱浪,實現人類對生命個體的極致追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