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南旨在更有效地治療腦瘤
樸茨茅斯大學的學術幫助制定了更有效地治療腦瘤的歐洲指南。 Geoff Pilkington,細胞和分子神經腫瘤學教授,英國領先的腦腫瘤專家之一,是英國三位學者之一,他們設計了歐洲神經腫瘤學協會(EANO)有關成年患者診斷和治療的指南星形細胞和少突神經膠質瘤,包括成膠質細胞瘤。 指南為診斷和管理決策提供指導,同時限制不必要的治療和費用。它們是專門從事管理膠質瘤患者,患者和護理人員以及歐洲衛生保健提供者的專業人士的資源。 建議討論預防,早期診斷和篩查,組織學和分子診斷,治療和隨訪。作者還綜合了臨床實踐改變的臨床試驗結果。 樸茨茅斯大學腦腫瘤研究中心主任皮爾金頓教授說:“本指南的實施需要多學科結構的治療和診斷過程的診斷和治療,重點是病理和放射學診斷和主要治療方法手術,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 “例如,使用預后和診斷標記如IDH突變和MGMT甲基化狀態,可能有助于改善高等級惡性腫瘤的治療計劃。” 該指南是基于2016年5月世......閱讀全文
歐洲房顫治療指南要點
基于最新研究證據,歐洲心臟學會(ESC)對2010年房顫治療指南進行了要點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由于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療效差且增加出血風險,故僅推薦用于拒絕接受口服抗凝藥物(OAC)治療的房顫患者;??? 2. 對于卒中低危患者的評估,CHA2DS2-VASc 評分方法較
歐洲出臺癌癥控制最新指南
由歐盟共同創建的旨在改善歐洲癌癥控制狀況的CanCon近日發表了一項新指南,旨在節約對抗癌癥過程中消耗的人力、財力和時間。 這項由全球126個合作機構的腫瘤學專家共同創作的在線指南“European Guide on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omprehensive C
新指南旨在更有效地治療腦瘤
樸茨茅斯大學的學術幫助制定了更有效地治療腦瘤的歐洲指南。 Geoff Pilkington,細胞和分子神經腫瘤學教授,英國領先的腦腫瘤專家之一,是英國三位學者之一,他們設計了歐洲神經腫瘤學協會(EANO)有關成年患者診斷和治療的指南星形細胞和少突神經膠質瘤,包括成膠質細胞瘤。 指南
專家精彩點評2018歐洲高血壓指南
2018 歐洲高血壓學會(ESH)年會召開,會上發布了由ESH和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共同制定的ESC-ESH 2018高血壓指南。 與引起廣泛熱議的美國高血壓指南不同,此次歐洲新指南依舊沿用了140/90 mmHg的診斷界值,雖然診斷界值未變,但對于高血壓的治療更為積極。 會上,眾多高血
歐洲發布更新版心肺復蘇指南
歐洲復蘇委員會10月18日發布最新版的歐洲心肺復蘇指南,快而深的胸部按壓、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和盡可能將體溫降低到32攝氏度到34攝氏度是新版指南強力推薦的三大措施。 歐洲復蘇委員會介紹說,他們根據醫學界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對5年前發布的心肺復蘇指南進行了全面更新。 歐洲復
歐洲科學基金會公布同行評審指南
旨在提高科研經費申請公平性 據《自然》網站消息,歐洲科學基金會(ESF)于上周公布《歐洲同行評審指南》(The European Peer Review Guide)(以下簡稱《指南》),為實現歐洲科研經費申請過程中的公平性提供指導和相應建議。 該《指南》針對在經費申請評審中會遇到的
歐洲血脂異常管理指南強調降脂重要性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許多國家第一位的死亡原因。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EAS)日前聯合發布首個《歐洲血脂異常管理指南》,進一步強調了降低LDL-C的重要性,并且設定了更為嚴格的目標值。北京協和
歐洲新版NSTEACS指南十大要點
? 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年會上公布了新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管理指南”.以下為指南十大要點:??? 1、對于NSTE-ACS患者,GRACE風險評分可提供做準確的入院和出院風險分層。GRACE評分>140為高危。??? 2、對于有心源性休克風險的患者(如,年齡>70
歐洲肝臟研究學會推出首部HCV感染診治指南
2011年3月3日,《肝臟病學雜志》(J Hepatol)在線發表了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診治指南》,這是EASL的首部關于HCV感染的指南,該指南采用的循證等級為GRADE系統,證據等級分為高質量(A)、中等質量(B)和低質量(C),推薦強度分為強推薦(1
腦瘤基因檢測靶向治療-讓腦瘤不再復發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對一名出現腦部腫瘤復發的病人進行了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NI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BRAF抑制劑藥物dabrafinib對進行了四次手術治療仍出現復發的BRAF突變型顱咽管瘤病人進行治療,導致腫瘤萎
早期聯合用藥,早期血壓達標——再議歐洲高血壓新指南
2018年歐洲高血壓指南揭開了神秘面紗。新指南公布后,迅即在國內外引起廣泛討論,其中關于高血壓初始治療的用藥方法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之一。 新指南認為,除了少數高齡、衰弱的老年患者以及血壓未超過150 mmHg的低危高血壓患者外,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起始治療就應該聯合用藥,以保證患者血壓及早達標。這
原發性腦瘤癥狀
原發性腦瘤的常見癥狀包括惡心,嘔吐和頭痛。根據腫瘤所在的位置,也可能會遇到病人抽搐,視力和/或聽力下降,降低認知能力,癱瘓等癥狀。 原發性腦腫瘤擴散很少超出中樞神經系統,以及頭骨死亡的結果,從有限的空間內不受控制的腫瘤生長。腦轉移癌晚期患者,并表示預后差。原發性腦腫瘤可癌變或癌旁。在采取這兩種
原發性腦瘤種類
聽神經瘤:起源于前庭神經;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細胞:常見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 腦膜瘤:起源于腦膜; 松果體腫瘤罕見:起源于松果體; 垂體腺瘤起源于垂體腺表面細胞; 神經鞘瘤:起源于髓鞘神經元細胞覆蓋。
原發性腦瘤簡介
原發性腦瘤是大腦中的起源腫瘤。轉移性腦瘤是從大腦擴散到身體的另一部分的癌細胞并形成腫瘤。腦腫瘤在身體的不同位置有很大的不同,細胞類型的影響,和嚴重程度。有些是由一個基因突變不斷在身體產生惡性細胞。
Science:腦瘤復發之謎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是一類最具侵襲性的原發性腦瘤,科學家們一直認為GBM始于膠質細胞。而近期Scienc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Salk生物研究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包括皮質神經元在內的神經系統其他已分化細胞也能形成GBM。 GBM最具破壞性的腦瘤之一,盡管人們在遺傳學分析和分類上取得了一些進展,
原發性腦瘤病因
原發性腦瘤幾乎沒有任何確定的危險因素。相當多原發性腦瘤為散在發病,無遺傳或家族遺傳相關性,但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例如,電離輻射和長期免疫抑制暴露與原發性腦瘤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遺傳性腫瘤綜合征是原發性腦瘤最明確的發病危險因素。罹患遺傳性腫瘤綜合征個體的原發性腦瘤發病風險高于普通人群。但必須牢記
簡述良性腦瘤的病理
顱內腫瘤是一個包括幾十種腦部腫瘤的總稱,最多見的為膠質瘤,約占1/3~1/2以上;其組織來源為外胚層發生的腫瘤,半數以上屬惡性。膠質瘤根據病理和臨床可分為:星形細胞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室管膜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少枝膠質瘤和少枝膠質母細胞瘤。其次為腦膜瘤、神經鞘瘤(90%為聽神經瘤
兒童腦瘤的相關介紹
臨床表現嘔吐、頭痛:較小的兒童常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用手擊頭等。頭顱增大。走路不穩:因腫瘤發生在小腦者多。眼斜或眼球不能上視:俗稱“對眼”或“斗雞眼”。眼歪口斜。頸部反抗或斜頸:平臥檢查時抬頭下頜夠不到胸前。有時患兒頸部傾斜到某個姿勢才舒適,這是有小腦腫瘤的一個信號。
基金委與歐洲城市化聯合研究計劃合作項目指南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歐洲城市化聯合研究計劃(JPI UE)雙邊合作協議及后續達成的共識,2022年雙方將共同資助中歐跨學科合作研究項目,促進中歐科學家在相關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參與本次合作的歐洲國家有比利時、丹麥、法國、荷蘭、波蘭、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和瑞典。一、項目說明(一)資助
原發性腦瘤癥狀及種類
原發性腦瘤癥狀 原發性腦瘤的常見癥狀包括惡心,嘔吐和頭痛。根據腫瘤所在的位置,也可能會遇到病人抽搐,視力和/或聽力下降,降低認知能力,癱瘓等癥狀。 原發性腦腫瘤擴散很少超出中樞神經系統,以及頭骨死亡的結果,從有限的空間內不受控制的腫瘤生長。腦轉移癌晚期患者,并表示預后差。原發性腦腫瘤可癌變或
關于兒童腦瘤的基本介紹
小兒腦瘤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腫瘤,在小兒惡性疾病中的發病率僅次于白血病,小于15歲的小兒顱內腫瘤約占全年齡組顱內腫瘤的15.5%,其高發年齡為5-8歲。小兒顱內腫瘤中以神經膠質細胞瘤最多見,包括幕上和小腦星形膠質細胞瘤,腦干膠質瘤,室管膜瘤等。
概述兒童腦瘤的癥狀體征
大多呈現一慢性或亞急性進行性加重臨床過程,可將其臨床表現歸類為顱類為顱內高壓和腫瘤局灶癥狀兩類: 一、顱內高壓癥狀 包括頭痛、嘔吐和視乳頭水腫。嬰兒不會述頭痛,主要表現前囟飽滿、顱縫開裂、頭圍增大和頭顱破壺音。頭痛最初為間斷性、以后可轉為持續性伴陣發性加重,全腦或額、枕部分布。頭痛與嘔吐常于
簡述良性腦瘤的診斷依據
1.早期可無明顯癥狀。隨著腫瘤生長,逐漸出現頭痛、嘔吐、視覺障礙等。癥狀進行性加重。有的可見頭暈、復視、精神癥狀、癲癇發作、頸項強直,以及腦疝時出現呼吸,脈搏變慢,血壓增高等變化。因腫癌部位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癥狀、體征等。 2.X線平片檢查可見顱內壓增高及定位的證據。 3.超聲波探測 中線波向
概述良性腦瘤的早期癥狀
(1)頭痛:性質多較劇烈,常在清晨發作,有時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輕度活動后頭痛就會逐漸緩解或消失。 (2)嘔吐:由于顱內壓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樞受到刺激,從而出現嘔吐,嘔吐多在頭痛之后出現,呈噴射狀。 (3)視力障礙:顱內壓增高時會使眼球靜脈血回流不暢,導致淤血水腫,損傷眼底視網膜上的
關于良性腦瘤癥狀的簡介
1.頭痛是腦瘤最早和最多見的癥狀,見于82%~90%的病人,程度各人不同。初為間歇性,以早晨清醒時及晚間較多且較重。多以額部或兩顳部的搏動性鈍痛或脹痛和變為持續性。咳嗽、用力、噴嚏、俯身、低頭時可使頭痛加劇。小兒因顱骨未閉,顱壓增高時顱縫分開,故可沒有頭痛,只訴頭昏。頭痛往往以一般止痛劑治療無效
治療良性腦瘤的方法介紹
1、放療 放療是用各種不同能量的射線照射腫瘤,以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法。放療可單獨使用,也可與手術、化療等配合,作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癥的治愈率。在手術前先作一段放療使腫瘤體積縮小些,便可使原來不能手術的患者爭取到手術的機會。對晚期癌癥則可通過姑息性放療達到緩解壓迫、止痛等效果
預防良性腦瘤的相關介紹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苯并芘、亞硝胺等致癌物質進入體內。講究個人衛生,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避免腦部外傷,發生腦外傷時應及時治愈。已患顱內腫瘤的人不宜再生育。日常生活中,應多食用些黃綠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蘿卜、南瓜、西紅柿、萵苣、油白菜、菠菜、大棗、香蕉、蘋果、芒果等。
關于良性腦瘤的分類介紹
①膠質細胞瘤,占45%,居腦瘤之首; ②腦膜瘤,占15%左右; ③垂體腺瘤,約為15~20%,多位于垂體前葉; ④神經鞘瘤,占顱內腫瘤10%左右; ⑤先天性腫瘤,占12%左右; ⑥其他少見瘤如脂肪瘤、淋巴瘤、黑色素瘤; ⑦顱內轉移瘤,占腦瘤的12%左右。
常見病毒加速腦瘤生長
巨細胞病毒CMV很常見,大多數人都受到過這種病毒的感染,只不過它通常在人體內處于休眠狀態。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腫瘤細胞中當特定基因被關閉時,CMV會促進一種侵襲性腦癌的發展,文章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巨細胞病毒CMV本身并不會引發癌癥,但
關于星形腦瘤的分級介紹
星形細胞瘤是神經系統最常見腫瘤,約占神經上皮腫瘤的75%。2000年WHO依據其細胞生物學特征將其分為Ⅰ~Ⅳ級: Ⅰ級為毛細胞星形細胞瘤(pilocyticastrocytoma,PA),少見的尚有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 Ⅱ級為彌漫性星形細胞瘤(diffuseastrocytom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