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通過驗收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臨床醫學研究協同網絡建設示范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3BAI09B00)、“基層常見多發病防治適宜技術評價與推廣研究”項目(編號:2014BAI08B00)、“基層及少數民族地區高發疾病防治適宜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編號:2013BAI05B00)等三個項目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項目驗收。 “臨床醫學研究協同網絡建設示范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3BAI09B00)通過整合全國臨床研究優勢資源,在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慢性腎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等6個領域示范建立形成了運行高效的系統研究網絡,在協同網絡平臺基礎上有效集成資源,示范開展了一系列高效的協同研究,研發了一批適宜基層推廣的新型診療技術,系統制定了一批治療規范并普及推廣。依托臨床醫學研究平臺,培養了一批臨床和科學研究的復合型人才,提高了重點疾病領域臨床研究的自主創新、協同研究和持續發展能力。 “基層常見......閱讀全文
“婦女常見多發疾病防治研究”項目通過技術驗收
2018年6月22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婦女常見多發疾病防治研究”項目(編號:2014BAI05B00)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項目技術驗收。 驗收專家組認為,該項目建立了絕經綜合征中醫治療方案,整合了中醫藥治療方案與絕經激素治療方案,形成了中西醫結合優勢互補的絕經綜合征管理策略。更新了《201
“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申報指南
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等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國科發資〔2024〕28號)和有關通知要求,現將國
3個“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通過驗收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臨床醫學研究協同網絡建設示范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3BAI09B00)、“基層常見多發病防治適宜技術評價與推廣研究”項目(編號:2014BAI08B00)、“基層及少數民族地區高發疾病防治適宜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編號:2013BAI05B00)等三個項
中華預防醫學會建成“常見多發傳染病防治知識庫”網站
為更好地服務于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和公眾,中華預防醫學會利用“常見多發傳染病防治技術要點篩選和普及研究”課題,將項目成果延伸,制作了“常見多發傳染病防治知識庫”網站(www.cpma.org.cn/cdcfz),便于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和公眾隨時瀏覽、學習和下載。 據悉,知識庫中包括《基層醫療衛生
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重點專項“揭榜掛帥”項目2023年度項目正式申報
關于填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重點專項“揭榜掛帥”項目2023年度項目正式申報書(含預算申報書)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承擔管理的“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重點專項“揭榜掛帥”項目2023年度項目將進入正式申報書
衛健委關于“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等6個專項立項建議的通知
為推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專項項目立項工作,發揮相關單位和專家在項目需求確定方面的專業優勢,科教司現向各有關單位及專業人士公開征集與衛生健康領域相關的重點專項科技問題及項目建議。一、總體定位重點圍繞衛生健康領域國家需求,目標在于引領生命科學前沿、服務人民生命健康、提升健康產業發展質量。具體涵蓋常見多發
結核病防治背景知識
一、關于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各個臟器。其中,肺部是感染結核菌的最主要臟器,稱為肺結核。個體一旦感染結核菌后,將終身攜帶病菌,約有10%-15%的感染者會在一定條件下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成為新患者并繼續傳染給其他人。 結核病是呼吸道傳染病,
玉米矮化病防治獲突破
近日,由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病蟲害研究室聯合北農(海利)涿州種衣劑有限公司在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舉辦了玉米矮化病防治現場會。現場試驗示范結果顯示:使用丙硫克百威種子包衣的地塊,玉米矮化病發生率為1.44%;而沒有使用的,發生率平均為39.57%。 玉米矮化病是東北春玉米區近年來危害較重
人類免疫缺陷病防治原則
1.預防HIV感染的綜合措施①認識艾滋病的傳染方式及其嚴重危害,杜絕吸毒和性濫交;②建立HIV感染的監測系統;③加強國境檢疫;④對供血者進行HIV抗體檢查。2.加強對HIV疫苗的研究3.病毒治療目前有三類藥物: 中華考試網①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②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③蛋白酶抑制劑。核苷類反轉錄
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結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分為面向所有人群和面向目標人群使用的核心信息。其中“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是通用的核心信息,在開展健康促進工作時,在通用核心信息的基礎上,可根據目標人群選擇相應的面向不同目標人群(政府領導、醫務人員、患者、密接、流動人口和教師)使用的核心信息。 一、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
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問答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現? 答: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一般全年均有發生,5—7月為高發期。 手足口病一般癥狀較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
復旦大學中山臨床醫學院、華山臨床醫學院揭牌
6月13日,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被納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以下簡稱“三方共建托管”)五周年之際,復旦上醫舉行以“醫學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為主題的研討會。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巖,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解冬,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長陳昕煜出席研討會并講話。6月1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等重點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發布
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等重點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國科發資〔2024〕28號)和有關通知要求,現將國家衛
細胞凋亡醫學應用臨床醫學
細胞凋亡之所以成為人們研究的一個熱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細胞凋亡與臨床病毒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不僅表現在凋亡及其機制的研究,闡明了一大類免疫病的發病機制,而且由此可以導致疾病新療法的出現,特別是細胞凋亡與腫瘤及艾滋病之間的密切關系倍受人們重視。1) HIV病毒感染造成CD4+細胞減少是通過細胞凋亡機
臨床醫學檢驗基礎:血液特性
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臨床檢驗技師的相關內容,醫學教育網特搜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臨床醫學檢驗基礎:血液特性 1.紅細胞的懸浮穩定性:正常人血液中紅細胞呈均勻混懸狀態。與紅細胞膜表面的唾液酸根(形成Zeta電位使紅細胞間相互排斥保持一定距離)、正常血漿成分、血漿粘度及血流動力學等因素有關。
全球熱帶病防治獲進展
長期以來,作為一名坦桑尼亞醫生,Upendo Mwingira能夠為象皮病患者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這是一種以腫脹、褶皺的四肢為特征的無法治愈的疾病。目前在達累斯薩拉姆坦桑尼亞衛生部負責被忽視的熱帶疾病部門工作的Mwingira說:“當他們走進診所,伴隨著滲血的傷口和難聞的氣味,作為一個醫生,我能
關于隱球菌的臨床醫學介紹
實驗室檢驗:由于隱球菌為真菌,可用相差顯微法尋找病原體。 1、病原體檢查 ①墨汁染色法:是迅速、簡便、可靠的方法,根據受損部位不同取所需檢查的新鮮標本,如腦脊液、痰液、病灶組織或滲液等,置于玻片上,加墨汁1滴,覆以蓋玻片,在顯微鏡暗視野下找隱球菌,可見圓形菌體,外軸有一圈透明的肥厚莢膜,內有
細胞凋亡在臨床醫學的應用
細胞凋亡之所以成為人們研究的一個熱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細胞凋亡與臨床病毒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不僅表現在凋亡及其機制的研究,闡明了一大類免疫病的發病機制,而且由此可以導致疾病新療法的出現,特別是細胞凋亡與腫瘤及艾滋病之間的密切關系倍受人們重視。1) HIV病毒感染造成CD4+細胞減少是通過細胞凋亡機
臨床醫學檢驗輔導:細菌的酶類
細菌的酶類是臨床檢驗技師考試輔導的部分內容,以下是醫學教育網對這塊內容的整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酶是生活細胞合成的特殊蛋白質,具有專一性,能催化特定的基質(底物)而進行特異反應。一個細菌細胞中有多種酶,這些酶足以催化整個細胞的全部代謝活動。
關于細胞凋亡的臨床醫學介紹
細胞凋亡之所以成為人們研究的一個熱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細胞凋亡與臨床病毒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不僅表現在凋亡及其機制的研究,闡明了一大類免疫病的發病機制,而且由此可以導致疾病新療法的出現,特別是細胞凋亡與腫瘤及艾滋病之間的密切關系倍受人們重視。 1) HIV病毒感染造成CD4+細胞減少是通過細
臨床醫學檢驗基礎:靜脈采血法
為了使您更好的了解臨床檢驗技師的相關內容,醫學教育網特搜集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臨床醫學檢驗基礎:靜脈采血法 1.概述:靜脈采血多采用位于體表的淺靜脈,通常采用肘部靜脈、手背靜脈、內踝靜脈或股靜脈。小兒可采頸外靜脈血液。根據采血量可選用不同型號注射器,配備相應的針頭。某些特殊檢查,為避免血
國務院:傳染病防治工作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報告
國務院關于傳染病防治工作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傳染病防治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的工作情況,請審議。 一、傳染病防治工作進展和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情況 傳染病防治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社會
科技部正式開展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申報工作
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加強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打造一批臨床醫學和轉化研究的高地,以新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加快推進疾病防治技術發展,科技部會同衛生部和總后衛生部,擬試點建設一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家中心”)和疾病防治協同研究網
臨床醫學檢驗輔導:細菌的營養機制
細菌的營養機制是臨床檢驗技師考試輔導的部分內容,以下是醫學教育網對這塊內容的整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營養機制:細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都具有半透性,只能使水分和小分子溶質透過,而大分子蛋白質、多糖、脂類需經細菌的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物質后,菌體才能吸收(轉運)。轉運的方式有三類: (1)被動擴
臨床醫學!中國科研能力在日益強大
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把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列為首要發展目標。其中,要求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第二。現在,這一目標已提前實現。據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過去10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雖然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比上
浙江首批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
12月2日,浙江省首批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在杭州舉行,標志著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浙江正式啟航。首批啟動的3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別是由浙醫二院牽頭的浙江省心腦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由浙醫一院牽頭的浙江省肝膽胰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由邵逸夫醫院牽頭的浙江省腹腔臟器微創診治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臨床醫學檢驗輔導:細菌的能量來源
細菌的能量來源是臨床檢驗技師考試輔導的部分內容,以下是醫學教育網對這塊內容的整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1.細菌生物氧化:細菌代謝所需能量主要是以生物氧化作用而獲得的。物質在生物體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稱為生物氧化。細菌的生物氧化很主要以脫氫和失電子的方式進行。 不同類型的細菌在有氧或無氧
Nature新研究挑戰臨床醫學傳統認知
在發表于5月25日《自然》(Nature)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南卡羅來納州醫科大學(MUSC)的研究人員報告稱,發現在感官刺激過程中,并未精確“調整”血流量增加以響應局部的神經活動,由此挑戰了血管和局部神經反應緊密聯系這一長期以來持有的觀點。 許多腦成像技術都是依賴于血流和血氧的變化,包括功能
關于細胞凋亡的臨床醫學應用介紹
細胞凋亡之所以成為人們研究的一個熱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細胞凋亡與臨床病毒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不僅表現在凋亡及其機制的研究,闡明了一大類免疫病的發病機制,而且由此可以導致疾病新療法的出現,特別是細胞凋亡與腫瘤及艾滋病之間的密切關系倍受人們重視。 1) HIV病毒感染造成CD4+細胞減少是通過細
基因多態性的臨床醫學應用
人類基因多態性在闡明人體對疾病、毒物的易感性與耐受性,疾病臨床表現的多樣性(clinical phenotype diversity),以及對藥物治療的反應性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早期臨床上有關基因多態性的研究是從HLA基因開始的,分析基因型在疾病發生易感性方面的作用,如HLA-B27等位基因與強直性